山中送别答案

| 节日作文 |

【www.guakaob.com--节日作文】

篇一:《《山中送别》(阅读欣赏)》

王文杰 wangwj1974@163.com 1 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作品最主要的为山水田园诗。王维个人精通诗词音乐书画,苏轼赞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现存诗约四百余首,有《王右丞集》。

主题

此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题材非常普遍,构思却独具匠心,极有特色。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并非就"送别"二字做文章,而着墨于送别后的行动与思绪,并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情怀。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深厚真挚,独具匠心,耐人寻味。

赏析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第二句"日暮掩柴扉",不写与友人话别的情景,也不渲染分手之际的环境气氛,而偏写送走友人之后日暮掩上柴扉的举动,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诗人身虽在柴扉之内,心却在柴扉之外。但所有这些,诗人都没有直接说出来,让读者自己从"掩柴扉"这一动作细节中体会。诗有"空白",就耐人咀嚼。

1

2 王文杰 wangwj1974@163.com

第三句“春草明年绿”,是诗人的想象,也是对来年的期盼。春草明年又会绿,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岁月更迭光阴流转。但是“王孙归不归”?

“王孙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却已经在盼望友人的归期,又担心友人一去不归,离愁别绪跃然纸上。

题库

1、诗中表现诗人送别友人后怅然若失的心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2、表现诗人期盼友人归来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2

篇二:《四上语文课后练习答案》

四上语文课后练习答案

第3课: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

答案: 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体会到榕树非常的茂盛,新的生命体会到:榕树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生命力强),赞美了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 第5课: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柳荫深深,花团锦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对联积累(抄在24页)

风吹杨柳千门绿,雨润桃花万树红。

冬去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

植树造林绿大地,栽花种草美人间。

第六课

第2大题:爬山虎的叶子的叶尖为什么一顺儿朝下?叶尖一顺儿朝下”很显然是爬山虎的脚朝上爬的原因,爬山虎的脚在叶柄的反面,这样才能拉动整个茎向上,叶尖自然朝下。

一顺儿:指同一个方向。

为什么“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

脚长在叶柄的反面,必须触着墙生长否则就会枯萎,不留痕迹,所以叶子铺得均匀,没一重叠的。

第7课

课后第2题:

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的不随遇而安?

慎重选择住址,排水优良,有温和的阳光,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住宅是一点一点挖掘的。

它的住宅为什么算的上伟大的工程?

因为他施工的工具仅是前足和后退,要完成挖土、搬土块、踏地、推土、铺土、修整等工程。

课后问题3

作者把蟋蟀当做人来写,写出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赞赏。

第9课:

课后问题2: 我懂了快乐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幸福是什么》的道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去年的树》道理:信守诺言,珍惜友情。

《小木偶的故事》: 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谁要是不会笑,就无法体验生活的快乐。但生活是复杂的,不同的事情会引起我们不同的情感态度,要用我们的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体验生活,面对生活。(熟读) 第13课《白鹅》

问题2

白鹅的特点: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步态:傲慢山中送别答案

吃相: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作者是怎么样写出鹅的高傲的?

作者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

15课《猫》

问题3:

任凭„„也„„这组关联词突出了猫极其贪玩。

非„„不可„„:更突出了猫的尽职尽责。

无论„„也„„,更突出了猫在不高兴时的冷漠变现。

17《长城》

问题3

这句话用词准确,承上启下,过渡自然。

站、踏、扶,说明作者已经来到了长城上,很自然地想起说明作者被长城的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多少:表示无数,包含作者无限的感慨。

才表示长城的建成很不容易。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18《颐和园》

问题(2)

全文作者按游览顺序写的。登上万寿山这段作者用方位顺序写的,表示方位的词语(向下望、正前面、向东远眺)

20《古诗两首》

目送友人的小船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江水流向天际。 朋友,喝了这杯酒吧,出了阳关后,酒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送别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山中送别》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赠汪伦》

21《搭石》

问题(2)

摆搭石的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走搭石的相互谦让、互敬互助,背老人过搭石的尊老爱老。

2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问题2:因为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华不振,所以他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问题2

爬山虎象征着叶老,叶圣陶先生的音容笑貌、亲切教诲一直激励着作者前进。 问题3

写作文:一要写深受感动的事实,二是写好之后要修改。

29《呼风唤雨的世界》

呼风唤雨说明:人们在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人们想象中的超脱自然的能力在科技不发达的时候,人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

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问题3

一支、漫长等词语体现出了作者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

篇三:《古诗专项训练(附答案)》

古诗专项训练

一、 填空

1. 写诗题 15

(1) 李白的诗有:_____ ____ _____ _____ ___

_

(2) 王维的诗有:____ ____ _____ ____ ____

_

(3) 杜甫的诗有:____ ____ _____ _____ ____

_

(4) 陆游的诗有:____ _____ ____ _____ ___

_

(5) 苏轼的诗有:____ ____ ____ _____ ____

_

(6) 白居易诗有:____ ____ _____ _____ ____

_

2. 写出作者及试题 30

(1) 送别诗有: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

(2) 有季节特征的诗有:

春_______ _______ 夏_______ ___ 秋_______ _______ 冬_______ ___

(3) 与月亮有关的诗有: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

(4) 与流水有关的诗有: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

(5) 与战争有关的诗有: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

(6)描写某种植物的诗有: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

(7)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诗有: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

(8) 借物喻人或托物咏志的诗有: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

3. 按要求写诗句 20

(1) 描写山水的有关诗句:_____, ____。 ____ ,___

_。

(2) 歌颂情谊的有关诗句:_____, ____。 _____,___

_。

(3) 反映科学哲理的有关诗句:____ , ____。 ____,___

_。

(4) 反映边疆将士的有关诗句:____ , ____。 ____,___。

(5) 表现爱国主义的有关诗句:____ , ____。____ ,___。

二、 补充诗句 35

1.( ),后不见来者。 2.( ),悠然见南山。

3.( ),燕山月似钩。 4.( ),只是近黄昏。

5.( ),一览众山小。 6.明月几时有,( )。

7.随风潜入夜,( )。 8.生当作人杰,( )。

9.海内存知己,( )。 10.少壮不努力,( )。

11.本是同根生,( )。 12.谁知盘中餐,( )。

13.野火烧不尽,( )。 14.谁言寸草心,( )。

15.青山遮不住,( )。 16.欲穷千里目,( )。

17.但愿人长久,( )。 18.十指不沾泥,( )。

19.国破山河在,( )。 20.百川东到海,( )。

21.感时花溅泪,( )。 22.大江东去,( )。

23.人有悲观离合,( )。 24.山重水复疑无路,( )。

25.春花秋月何时了,( )! 26.问君能有几多愁,

( )。

27.黄沙百战穿金甲,( )。 28.劝君更尽一杯酒,

( )。

29.粉身碎骨全不怕,( )。 30.南朝四百八十寺,

( )。

31.独在异乡为异客,( )。 32.桃花潭水深千尺,

( )。

33.不知细叶谁裁出,( )。 34.莫愁前路无知己,

( )。

35.天苍苍,野茫茫,( )。 36.青箬笠,绿蓑衣,( )。

37.横看成岭侧成峰,( )。 38.毕竟西湖六月中,

( )。

39.等闲识得东风面,( )。 40.遗民泪尽胡尘里,

( )。

41.问渠那得清如许,( )。 42.竹外桃花三两枝,

( )。

43.欲把西湖比西子,( )。 44.东边日出西边雨,

( )。

45.路人借问遥招手,( )。 46.洛阳亲友如相问,

( )。山中送别答案

47.绿阴不减来时路,( )。 48.蒌蒿满地芦牙短,

( )。

49. ( ),人间能有几回闻。 50. ( ),西湖歌舞几时休。

51.( ),巴山夜雨涨秋池。 52.( ),八千里路云和月。

53.( ),留取丹心照汗青。 54.( ),一枝红杏出墙来。

55.( ),立根原在破岩中。 56.( ),路上行人欲断魂。

57.( ),一行白鹭上青天。 58.( ),只缘身在此山中。

59.( ),烟花三月下扬州。 60.( ),早有蜻蜓立上头。

61.( ),西出阳关无故人。 62.( ),欲饮琵琶马上催。

63.( ),不教胡马度阴山 64.( ),疑是银河落九天。

65.( ),五千仞月上摩天。 66.( ),飞入菜花无出寻。

67.( ),春风送暖入屠苏。 68.( ),隔江犹唱后庭花。

69.( ),独怆然而涕下。 70.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

小学生古诗阅读练习题(2)

一、数字宫

请在下列诗句中填上恰当的数字。背诵出诗句所在的整首诗,并说出诗歌的作者和朝代。

春种( )粒粟 ( )月春风似剪刀

白发( )千丈 人间( )月芳菲尽

轻烟散入( )候家 毕竟西湖( )月中

( )( )颗星天外 ( )曲黄河万里沙山中送别答案

南朝四百八( )寺 ( )山鸟飞绝 ( )径人踪灭

二、七彩虹

绚丽的色彩能给诗歌带来一种独特的美。请把表示颜色的词填在下列诗句中,然后读一读,想像一下,诗歌所描绘的是什么样的画面。

万( )千( )总是春 春来江水( )如( ) 两只( )鹂鸣( )柳

一行()鹭上( )天 ( )玉妆成一树高 ( )云翻墨未遮山 ( 白 )雨跳珠乱入船

三、走四方

我们的祖国拥有壮丽的山河,历史悠久的名城,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为之骄傲,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

1、大山名湖

()( )中断( )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相看两不厌,只有( )( )()。

欲把( )( )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遥望( )( )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不识(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 )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2、名城掠影

请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地名。你对这些城市有所了解吗?有些历史名城今天的名字叫什么?你知道吗?你了解这些名城的历史文化和人物吗? 烟花三月下( )( ) ( )( )城外寒山寺

朝辞( )( )彩云间,千里( )( )一日还。

花重( )( )城 ( )( )瓜洲一水间

西北望( )( ),可怜无数山。

( )( )朝雨挹轻尘 ( )( )亲友如相问

但使( )( )飞将在 直把杭州当( )( )

便下( )( )向洛阳

四、动物乐园

1、飞鸟集

两个( )( )鸣翠柳,一行( )( )上青天。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 )( ) 自在( )( )恰恰啼

只吹得水尽( )飞罢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 )( )

泥融飞( )( ) 沙暖睡( )( )

旧时王谢堂前( ) 因思杜陵梦,( )( )满回塘

2、昆虫记

轻罗小扇拍流( ) 流连戏( )时时舞

意欲捕鸣( ) 唯有( )( )( )( )飞

3、取鱼乐

但爱( )鱼美 桃花流水( )鱼肥

怕得( )惊不应人 正是( )( )欲上时

4、哺乳动物

风吹草低见( )( ) 牧童骑黄( )

两岸( )声啼不住 万( )齐喑究可哀

五、佳节令

爆竹声中一( )( ) ( )( )时节雨纷纷

( )( )东风御柳斜 待到( )( )日

六、明月歌

野旷天低树,江清( )近人 举头望明( ),低头思故乡 小时不识( ),呼作白玉盘山中送别答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 ) 大漠沙如雪,燕山( )似钩 深林人不知,明( )来相照

( )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 )似弓

七、植物园

拂堤( )( )醉春烟

两个黄鹂鸣翠( )

停车坐爱( )林晚

遍插( )( )少一人

( )下问童子

入( )万竿斜

也傍( )阴学种瓜

( )( )满地( )芽短

八、群芳谱

山寺( )( )始盛开

一支( )( )出墙来

墙角数枝( )

千树万树( )( )开

飞入( )( )无处寻

映日( )( )别样红

还来就( )( )

九、百花园

( )溪三日( )花雨 沾衣欲湿( )花雨

满架( )( )一院香 四月带花移( )( )

空见朱门锁( )( )

( )花雪白( )花黄

( )花榆荚无才思

( )花香里说丰年

不是花中偏爱( )

一树寒( )白玉条

十、哲理诗:请根据下列情境填上恰当的,蕴含哲理的诗句。

篇四:《有关送别的古诗》

1、<赋得暮雨送李曹>

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有关送别的古诗

2、<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3、<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5、<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有关送别的古诗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送朱大入秦>

唐·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7、<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

8、<饯别王十一南游>

唐·刘长卿

里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9、<送友人>

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10、<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远归。

11、<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唐·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2、<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

唐·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3、<山中相送>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14、<送李端>

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15、<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唐·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随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16、<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8、<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9、<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20、<送别>

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21、<送别>

唐·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22、<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284629.html

    上一篇:新学期诗歌

    下一篇:七夕节顺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