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读后感30字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篇一:《感动中国读后感》

“感动中国” 读后感

市一小六年级(6)班 张鑫建

春天,是一个收获感动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我们可以收获许多让我们为之感动的人和事。

星期四,我们看了《感动中国》,这个节目里讲述了11位感动了你我,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更感动了中国的人物,他们是:梁万俊、田世国、任长霞、袁隆平、明正彬、徐本禹、刘翔、牛玉儒、孙必干、中国女排……他们有的是飞行员,有的是警察,有的是运动员,有的仅仅是一个很普通的老百姓。但他们却用朴实无华的行动感动了你我,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更感动了中国。他们中间,有些人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有些人与死亡擦肩而过,生活在生死边缘。

我对田世国的印象最深,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也没有多大成就,但他却感动了许许多多的父母和儿女。在他母亲需要换肾时,他毫不犹豫的站了起来,把自己的子肾捐给了母亲,为了消除母亲的担心,他在和医护人员的帮助下,一直都没有让母亲知道是自己把肾捐给了她。老人家到现在还一直念叨着要亲眼见见那位捐肾者,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他身体里的那个肾是自己大儿子的。看到这儿,我不禁热泪盈眶,想到自己平常对父母的态度,我很惭愧。 别的家庭都是父母给儿女捐肾,而田世国却给父母捐肾,这怎么会不另人感动呢?平时我在家里是“小公主”,向来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偶尔会帮妈妈承担点家务,和田世国比起来,我简直太微不足道了。他那种尊敬父母的精神另我感动,我也一定会好好孝敬父母,回报父母的。

这11位获奖者中,我对刘翔的印象也很深,他在2004年8月28日凌晨创造了一个奇迹,12秒91,他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他像全世界证明了: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弱,亚洲人也不会输!刘翔那一个个跨栏动作会永远留在我的心中,那一历史时刻也会永远铭刻在心。我真想对刘翔说一声:“谢谢你!” 这11位获奖者将永远留在我心中,将永远感动着我。

篇二:《最美的愿望(感动中国读后感)》

最美的愿望

大家一定都知道何玥吧,她是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虽然也有很多人感动了我,但是最让我感动的却是和我年级差不多大的小妹妹。

何玥,女,12岁,广西桂林人,小学生。因肿瘤扩散至脑部组织,2012年11月脑死亡。在她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3个月时,何玥做出了父母亲人都难以理解的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

那天,何玥对刚打工回家的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是,“爸爸,我想把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吓了一大跳的父亲把何玥骂了一顿,因为按桂林老家的风俗,人死后尸体被剖开无异于大逆不道。何玥哭了:“我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最终,爸爸妈妈含泪同意了。11月17日凌晨0时10分,小何玥在医院里走完了短短12年的人生路。凌晨4时,她的两个肾被送到解放军第181医院捐给了两名患者,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病患。在旁人眼里,何玥一直是个品学兼优有爱心的孩子。家里满满一面墙贴着“三好学生”之类的荣誉奖状。2008年汶川地震时,她曾让父母捐出一个月的工资。被查出脑瘤后,学校为她捐钱,她却要把钱捐给更需要的人为了给小何玥治病,何玥父母已经欠下了10万元的债务。但为了完成女儿的遗愿,他们拒绝了器官捐献的补贴,也从未主动找过接受何玥器官救助的患者。他们想以最美的方式,实现女儿的“最美愿望”。

还记得那撼动心灵的颁奖词: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看完这些之后,我十分悲伤,小小的生命就这样离开这个世界;我也十分后悔,我曾经抱怨过老天,抱怨过世界,抱怨过任何人,但是她——小何玥却没有,她不但没抱怨过任何人,还主动帮助他人,她简直就是我的榜样,可现在后悔也晚了,我只能踏着她的足迹和她一样去帮助他人,帮她完成她还没完成的任务,也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让她在天堂也能安心!

篇三:《“感动中国”读后感》

《感动中国2013颁奖典礼》观后感(感动中国)读后感30字

初一(1)班 刘城圻

寒假老师要求我们观看的《感动中国2013颁奖典礼》节目终于在2013年2月19日晚在央视播出了。晚上,我和妈妈提早做好准备共同坐在电视机前,一起观看了这场感人至深的颁奖典礼。观看过程中,我和妈妈几次热泪盈眶。获奖者,有为了国家事业而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结束,“纵死终令汗竹香”令人敬佩的林俊德;有为家人默默付出“孝更绝伦足可矜”的陈斌强;有为他人无私奉献“何处春江无月明”的何玥;有关心海峡两岸同胞“悲莫悲兮生别离”的高秉涵;有善良质朴“爝火燃回春浩浩”的高淑珍;有为百姓吃遍苦头“动人以行不以言”的陈家顺;有为学生舍身付出“冰雪为容玉作胎”的张丽莉;有为边疆坚守20年“能受天磨为铁汉”的李文波;有真爱如玉“清香传得天心在”的周月华、艾起;还有铁骨豪情“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罗阳。这些平凡人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所有华夏儿女,感动了大家,感动了我。

虽然我在观看时记下了每一位感动中国人物的姓名,但是给我印象最深最想记录下来的是青春美丽名叫张丽莉的女教师,她为了救她的四个学生,不幸被一辆大卡车压过了大腿,在医生的全力救助下把她救了回来,结果被高位截肢,她是一名预备党员,她被人们称为“最美老师”。中国委员

会给予她的颁奖词:

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

观看完她的事迹,听着她的颁奖词,我满眼泪花,内心对张老师为学生的舍身忘死由衷敬佩,我们身边不正也有许多这样为学生忘我敬业的好老师吗?马老师、吕老师、张老师、盛老师„„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学会奉献,像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一样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人。

感谢《感动中国2013颁奖典礼》,让我了解了那么多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为了他们平凡而伟大的事迹我激情澎湃,心灵再次受到净化。记住这些名字吧,他们为我们树立了楷模和榜样。同时,我还要学会感动自己,在生活中、学习中,努力进取,感动自己,幸福快乐生活。

《2012感动中国》观后有感

初一(9)班 王泽恺

昨天晚上,我观看了《2012 感动中国》这期节目,让我泪流满满,心潮澎湃,感动颇深。(感动中国)读后感30字

《感动中国》只有十位选手,有林俊德,陈兵强,何玥,陈家顺,高淑珍,张丽莉,李文波,高秉涵,周月华,艾起,罗阳。他们都是中国的骄傲。我为他们感到自豪!其中,使

我最感动的是何玥和张丽莉老师。

何玥是这里面最小的一个,只有12岁,她得了脑细胞,她家里很贫穷,学校给她了2000元,但何玥把这2000元和她的零花钱全部捐给了四川大地震。她得了许多奖状。在她临死的前三个月,何玥对爸爸妈妈说:“爸爸,我有一个遗愿,我要把我的器官捐给别人。”她的爸。爸妈妈一开始不答应,但后来答应了。我认为有的大人也做不到这一点,而12岁的何玥却做到了,但她已经去世了。虽然何玥的爸爸妈妈欠医院10万多元,但是他们谢绝了社会上一切捐助,他们要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只有这样,他们才认为能对得起死去的小何玥。多伟大的父母呀! 还有一位人令我感动,她就是张丽莉老师。2012年5月8日,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由于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正在放学的学生,眼看到这一幕,危急之下,张老师不顾自己的安危,毅然把学生推到一旁。他自己却被车碾到车下,虽然张老师后来经过抢救保住性命,但双腿截瘫了......,这个不平凡的瞬间感动所有的中国人,当我看到张老师的这些事迹时,我的眼泪已经打湿了我的本

子。张丽莉老师奋不顾身,舍己为人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张老师在平凡工作中能做出不平凡的举动。他在学生的生命受到严重的威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明知这样做有危险,但她在危险时刻完全不顾自己的安危,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

首惊天动地的大爱之歌,她践行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树立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他用生命谱写最伟大的赞歌,她当之无愧成为中国“最美教师”。

张老师不仅爱岗敬业,而且还爱生如子。张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资助一位平困生三年。她住院期间,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学生, 就在张丽莉老师醒来的十天后,张老师给她的学生写了一封信,写这一封信花了整整三天的时间。在最后的一个月里,希望她的学生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人生中平凡中的不平凡,普通中的崇高精神,我要向张老师学习,学习她那种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学习她那种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定要以张丽莉老师为榜样,刻苦学习,努力拼搏!

一提到老师,我的心就不由自主的想到我们的胡老师。我们的胡老师每天早晨都是第一个到学校,每天晚上都是最后一个走的。我们的胡老师对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就要回报我们的老师。此时,我想说,我们的胡老师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

观感动中国有感(感动中国)读后感30字

初一(9)班 耿宇程(感动中国)读后感30字

昨天晚上,我看了一部叫“感动中国”的电视特别报道,里面讲的是2012年最佳感动十大人物。有“纵死终令汗竹香的林

俊德;孝更绝伦足可矜的陈斌强;动人以行不言的陈家顺···等等。”感人至深的事迹人物有很多,但有两位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林俊德和陈斌强。

“纵死终令汗竹香”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为国防费劲了毕生心血,在癌症晚期,还坚持工作到最后一刻。2012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结果导致过了一段时间后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我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看到这,敬佩和震撼充满着我的心——此刻的他,老了,病了,头上戴着呼吸罩,身上插着几根管。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在别人的搀扶下,仍然坚持坐在电脑前,手触着鼠标,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认真地整理着他对核试验方面的研究思路,即使他知道自己要走了,但他想的是要把自己不能完成的事情好好交接给后人。这种尽职尽责的精神,这种爱国情怀,怎能不叫我敬佩呢?今后我会不断努力,不断进步,好好学习,好好做人,长大后好好工作,尽职尽责,做一个对社会,对祖国有贡献的人!

“孝更绝伦足可矜”这是人们对“他”的评价。他就是中华

篇四:《感动中国读后感》

[篇一:<感动中国>读后感]

平凡的生活中,总有一种爱让人感动,岁月的沧桑中总有一种感动让人为之震撼,就像风的力量,那种感动足以让整个民族为之动容,无须张扬铺排,却能让人铭记于心;无须渲染夸张,却能使人感动不已。扛起一份责任,献出一份爱心去诠释和谐、诠释人类的理性、诠释2008的感动。

作为一名普通人,我看完节目后深受感动,那十三个农民兄弟用纯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千钧一发,四面危机之时,彰显出经大忠心系百姓、忠于职守,临危不惧的共产党人的本色,给养母做饭;帮养母做健身运动……她用自己弱小的身躯谱写了一支动人的歌,她也被大家称赞为“孝女当家”。

我总在想:“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这种不屈不挠,永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又是多么值得我们当今青少年学习啊!

这两小时的<2011感动中国>令我思绪万千。它告诉我这个世界有着许多触及人心令人感动的事情,我们应该歌颂,更应该发扬,在被别人感动的同时,也能感动别人。

[篇四:<感动中国>读后感]

<感动中国>这本书以"双百"人物的英雄事迹、感人细节为教育元素,以学生学习成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教育主题,两者有机结合。读了这本书我感受至深。

叶欣是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急诊科护士长。翻开历史,2003年那一页,一场令国人诚惶诚恐的非典至今记忆犹新。叶欣,一位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护士长,她对那职业的孜孜追求和感人的事迹,同样被载入史册。2003年2月24日,叶欣在抢救患者时,被"非典"病毒闯进了已经在一线连续奋战了好多天的身体,3月4日经确诊,叶欣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被隔离。在隔离期间,她甚至询问自己科室的覃医生,看看还有没有自己可以力所能及的工作让她在病床上完成。但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唤,都没有挽留住叶欣匆匆离去的脚步!3月25日凌晨1时30分,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她真是一名忠于职守的好护士呀!

她,生活在无声世界里,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以快乐和感恩的心面对身体的不圆满,以顽强的意志追求自己所热爱的舞蹈艺术,为世人奉献着自己的美与爱。她,就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邰丽华2岁时意外失去听力,但她爱上了舞蹈。虽然老师不看重她,但经过不懈努力,她从开始的转几个圈到后来的几百个,这种质的飞跃让老师和师妹们敬佩不已!邰丽华领舞的<千手观音>,在残奥会上震撼世界,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感动国人。她将美的震撼奉献给世界,她是人间的天使。

"双百"人物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楷模,是我们心目中的道德榜样。<感动中国>就是帮助我们学习先进道德榜样的好书。

[篇五:<感动中国>读后感]

许多成功人士走过的道路,都十分坎坷。但他们却带着自己伟大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虽然他们仍旧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但却还是再一次带着惊人的毅力,勇敢地走了下去!

刘翔,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他逾越了中国以前无人可越过的障碍,造就了他一生的辉煌。可就在这巨大的成功背后,又何尝不是无数的艰辛与汗水!在训练中,刘翔付出了比别人多许多倍的努力,任何疼痛他都强忍,也从来没有放弃过。真所谓“努力铸就真强者!”正如爱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被誉为“美与人性的使者”的邰丽华,一场大病使她在很小的时候就丧失了听力,也失去了语言能力。但她没有放弃对舞蹈的喜爱,虽然听不见,邰丽华却根据震动的节拍,努力记住舞蹈的节奏和内容,经常练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稍有松懈,她就在心里告诉自己“不能停下!”。终于在2005年,由她领舞的<千手观音>登上了春节联欢晚会,在全球华人中引起轰动。正是不懈的努力铸就她成为了生活中的真强者!

著名文学家鲁迅曾说过:“其实很多伟大的成就都是从点滴做起的,不断的坚持,一且就皆有可能。”曾记得,在我刚转入学军小学的时候,因为没怎么好好锻炼身体,连体育都不达标。那时,我仰卧起坐一分钟只能做二十几个,一分钟跳绳连80个都跳不到!当我发现这个问题后,就天天努力锻炼身体,加强体育锻炼。在那一个假期里,我天天都进行跳绳训练。一开始,跳绳我主要练习连续跳绳,尽量不间断,因为一旦断开,就要耗费许多时间。经过一个月的刻苦训练,我可以做到很少断掉了,甚至可以跳五百个都不中断了,这对我来说真是个“大跨越”。

跳绳的稳定性有了,就只剩下“速度”问题了。我以前“一蹦、一跳”的肯定不行。这使我焦急万分,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因为纵使稳定性高了,速度上不去,那也是白搭。这时,我想起外婆曾对我说过她小时候跳绳跳得很好,我就急忙向她请教。经过外婆的一番指点,我发现只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把“两蹦”之间的“一跳”去掉,速度就会提高很多。有了这个法宝,我又满怀信心的开始练习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到了假期结束,我一分钟能跳一百四十个了。在四年级上学期的一次跳绳测试中,我跳到了一分钟一百六十四个的好成绩,这个进步使我欣喜若狂。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放松,依然天天坚持练习跳绳,终于在四年级下学期突破了一百八十个大关。直到现在,我的最高纪录是一百九十七个,这个进步,一直使我和高兴,因为这都是我坚持不懈锻炼得来的!我想,只要我一直努力,就会更强!

我相信,努力,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他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汗水,是通向成功之路的阶梯,他引导这我努力攀登;毅力,是人生道路中前进的动力,有了他,我们才能真正成为生活的强者。愿我们不要害怕失败,带着毅力勇敢地走下去,因为努力铸就生活真强者!

[篇六:<感动中国>读后感]

翻阅<教师感动中国>被其中每一位教师的事迹所感动。书中的他们,虽是一个个普通的乡村教师,但在灾难降临的那一刻,毅然选择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真正含义;他们感动着中国,感动着全人类。

掩卷沉思,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在我眼前浮现……

地震发生了,51岁的谭千秋老师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弓着身子,张开双臂趴在讲台上,用自己的身体死死护住4个学生,自己却没能再醒来。这个平时在学生眼里不苟言笑,一向威严的教导主任,危难时刻义无反顾、张开双臂,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用自己的身体守护了四个年少的生命,当搜救人员在坍塌的教学楼废墟中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所有抢险人员都被震撼、落泪。

被网友称为“美丽公主”的女教师袁文婷,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孩子们的伤亡,她一次又一次地冲进教室,用她柔弱的双手抱出了一个又一个孩子,教学楼轰然倒塌,水泥板压住了她柔弱的身躯,她的青春永远定格在26岁。

地震发生时,吴忠洪老师正在四楼第一间教室上课,面对即将倒塌的教学楼,在生死关头,他选择留下,去营救逃生掉队的学生,而他,却被无情地埋在了废墟之下……像这样用生命守护学生的老师,在地震中又何止这些。当我获悉老师们的这些英雄壮举时,就会感叹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程走得如此光辉灿烂,而生命又是如此的脆弱,就像那夜空中耀眼的流星,完美地划出一道道弧线后,转瞬间又消失了。他们的故事是那么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很多人会问,是什么原因促使老师们做出这样的壮举?在地震来临的那一刻在剧烈的晃动中,尽管他们都明白等待着自己的是可怕的危险,尽管他们已隐约感觉到死神正无情地拽住他们的手。可他们没有走,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留下,无怨无悔,这是为什么?为救20多位小学生,头、颅、脸严重受伤,缝合9针的王敏老师是这么说的:“我和孩子们相处十分和谐,关键时刻冲上去救他们是我应该做的!我也只是尽了一个老师应尽的职责。”哦,我赫然明白,因为他们是老师,保护孩子是老师的职责。地震发生后,很多老师都是这样,在与家人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尽管内心倍受煎熬,却仍全力投入营救学生。他们坚守岗位,不停地鼓励学生;不停地用手刨砖块;不停地用塑料盆往外边运沙土,他们没有被失去亲人的伤痛击倒,反而是镇定自若,有条不紊地组织开展营救学生的工作。灾难面前,他们牢记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

在这场可怕的灾难中,无数师生倒下了,无数生命不在了,但我越发清晰地感觉到,有一种东西,一种平凡日子里似乎感觉不明显的东西,一种灵魂深处的东西,一种刻骨铭心的东西,正在我们人民教师的心中顽强地、蓬勃地生长着,那就是“师爱”,沉甸甸的师爱,就像学校里奇迹般屹立着迎风招展的红旗一样,大灾中巍然挺立,大灾中更显亮丽!

灾难无情地夺走了英雄教师们爱人的权利,相比之下,我是多么幸运,亲爱的老师们,当你有机会爱你的学生时,千万不要吝啬表达你的“爱”。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亲切的问候、……在孩子看来,那都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幸福。是的,师爱的付出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其实就是如此的简单,但对于孩子、对于家长,师爱就像沙漠里的一泓清泉、就像寒冬里的一束阳光,温暖着孩子,净化着我们自己,让我们无悔地付出吧!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296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