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槿惠自传读后感ppt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篇一:《读朴槿惠自传有感》

因磨难而灿烂

-----读朴槿惠自传有感

深夜,倚在床头,手捧韩国女总统朴槿惠的自传——绝望锻炼了我,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朴槿惠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出了她过往的人生,用深情的笔触回忆了年少时与父母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先后失去父母,又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踏上从政之路。中间历经人生的大起大落,看尽世间的苍凉寡薄,却依然保有乐观的心,以原则和信念立身,带领韩国走向经济复苏,实现自己奉献国家的理想。

母亲对朴槿惠的一生影响深刻,正如书中所述“我很尊敬父母,母亲尤其是我的偶像。”朴槿惠对母亲的怀念让我眼前浮现出一个人的身影-----我的外公。

外公是在去年春天刚刚开始时驾鹤西去的。如同母亲对朴槿惠的影响,自幼在外公身边长大的我,也深受外公的教诲。外公的一生,勤劳、清贫、隐忍、乐观。一辈子都在马钢从事着单调的“三班倒”工作,却从未听过他对工作的一丝抱怨。退休后,一天也不曾放下手中的“锅碗瓢盆”,成了大家庭的“伙房司令”。

童年印象中,当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时,外公总是就着一碟辣椒酱吃馒头,不吃米饭,也很少见他夹菜,少不更事的我曾问过外公“为什么总是吃辣椒酱、馒头啊?”外公就会笑眯眯的用筷子蘸上点辣椒酱放到我嘴里“尝尝,多好吃啊。”长大后,才听母亲说,计划经济时期,家里经济不好,米粮都是有定量的,为了让家人能吃饱,外公养成了长期吃馒头蘸辣椒酱的习惯。小时候,每到夏日的夜晚,家家户户都会搬出凉床在院子里纳凉。这时候,左邻右舍的小孩都会聚到外公的身边,别看外公平时寡言少语,可他有一肚子的故事。从“伍子胥过韶关,一夜愁白头”到“穆桂英挂帅抗金兵”,外公的故事伴着我度过了多少美好的夏日夜晚。朴槿惠自传读后感ppt

记忆中,从未见外公发过火,发过愁,他总是说“愁也一天,乐也一天”。我结婚后,外公已经退休,每天依然忙忙碌碌,买菜、烧饭,劝他休息,他总是说“能买菜烧饭说明我一是身体好,二是被别人需要。”闲暇聊天时,当我和外公抱怨工作的不顺,生活的烦累时,外公偶尔也会说“年轻时真苦啊,我一副箩担,一头挑着你妈,一头挑着你舅舅从农村来到马鞍山-------”这时外公总会停下来,沉思一会又说“现在好了,你看,一家四口人,现在变成了十多口,有吃、有喝,多好。”外公总是这样,把生命中几十年的艰辛苦难都在几分钟的沉思中风轻云淡的一笔带过。

身为总统的朴槿惠,在回忆过往,最怀念的依旧是外表“冷静严肃,内心浪漫”的父亲,“和善而带有自信”的母亲;一生平凡的外公,也因他的勤劳、隐忍、乐观,让我时时想起。无论生活如何变迁,岁月似水流年,那些拥有善良高尚品质的人,总是令人敬仰,深深怀念;那些人性的光辉,总能引领我们穿越苦难,如同风雨中的木槿花,因磨难而愈发灿烂。

2014.5.12

篇二:《朴槿惠自传读后感》朴槿惠自传读后感ppt

南京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读书报告

课 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书 目 《绝望锻炼我:朴槿惠自传》

姓 名 杨洁

学 号 9141010E0432

指 导 教 师 王永益

2015 年 5月 9日

南京理工大学马研部

读书报告朴槿惠自传读后感ppt

关于《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的人生感悟

—这是一本关于她的过去,现在,也是对未来的约定的书

合上书本,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朴槿惠的人生经历和人格魅力深深的吸引了我。

朴槿惠,一个向往平凡却充满传奇的女子,她是前总统的第一女儿,韩国首位女总统,也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女孩。最终凭借着坚定的信念,把自己献给了她挚爱的韩国人民。

书中以朴实,真诚的笔触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质朴,谦和,无私,真诚,坚韧的亚洲女性。通过书中的描述,可以用“绝望锻炼了她”来概括她的前半生,似乎她的人生经历只会出现在励志小说中。朴槿惠过往的人生经历,处处可见她对父母的追思和怀念之情,对韩国的使命感以及这位韩国女性强大的内心深深的震撼了我。下面我将讲述读完这本书中朴槿惠的经历。

书中的第一部分讲述的是青年时期和家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虽然是总统之女,多了一份规矩和不自在,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她度过快乐时光。母亲的温柔,朴实,善良,父亲的烂漫,朴实和真诚,弟弟妹妹们的活泼可爱都有理由给朴槿惠一段快乐的时光。虽然在这段时期内父亲和母亲都总是很忙,不过父亲母亲却不会忘记用爱呵护他们姐妹。母亲总是一有空就会陪他们玩耍,溜冰,堆雪人,植树,度假……充满了爱的家庭。在这段时间里父亲母亲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品质给了成长中的槿惠榜样,父亲的坚韧,正直,清廉和对韩国的使命感给了年幼的槿惠一种震撼,而她在后面阶段所表现出来对韩国的使命感和奉献,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强或许都有她父亲的影子。她的母亲虽然是一位女性,不过她对朴槿惠的影响是同样深刻的。在朴槿惠的眼里,温柔,朴实,善良母亲除了对家人满怀爱,对韩国人民也是同样深情。

幸福总是如此的短暂。七四年的八月十五,一场风暴悄无声息地袭击了这个幸福的家庭:母亲被刺杀了……至亲的离世给了槿惠一个巨大的打击,当然

也让她成长了很多,明白责任的意义,爱。她开始代替母亲担任“第一夫人”,照顾家人,关心韩国人民。期间她得以了解政治的基本议题和国家的基本状况。五年后灾难再次降临到了这个年仅二十七岁的少女头上,在这个本该绽放的年华里,父亲却被手下暗杀了,最敬爱的父亲离开了,留下槿惠面对亲人的离世,好友的背叛,世间的冷漠和外界的批判。这个柔弱的女子失去了最后的依靠,绝望悄然降临,现在的伤痛似乎比五年前更剧烈,朴槿惠曾经坦言由于过度悲伤,全身曾经出现紫色淤青,好像被人痛打一般。从此,失去父母的回忆开始想魔鬼一样缠着她。她与弟妹们黯然的离开青瓦台,孤独,悲痛开始吞噬这个年仅二十七岁的的女生,她从此决定要远离政治,远离权利,远离这段最痛苦的经历。

对于朴槿惠,失去父母的打击是如此的巨大,这并不是普通人所能承受的。然而,她却坚强地走过来了,并且成长,学会了坚强,无私,善良,承担……为将来的政治人朴槿惠写下了一段精彩和感动。

接下来的岁月里,朴槿惠是孤独的,悲伤的。孤独的她选择用学习充实自己的生活。虽然那段噩梦还在脑海中浮现,但是没有了往日的刺痛。空暇时的她也会去运动,旅行……过平常人该过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朴槿惠的内心变得更加包容(她曾说这也许年龄送给她珍贵的礼物),内在修为的提高,成为日后人生的指南。

朴槿惠给我们的感动远不止于此。一九九七年的韩国,发生了大规模的IMF经济危机,国家摇摇欲坠。朴槿惠眼见民生多艰,国家危怠,心中满怀大韩民国的她毅然重返政坛。书中详细描写加入大国家党后,朴槿惠以原则与信念立身从支持李立昌代表开始,达城大胜-4·2补选,拒绝担任指明副总裁,再到4·15国会总选大胜,朴槿惠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带领大国家党踏上改革之路,破除陈旧积弊。多少个日日夜夜里,为了这个国家,一天三四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一次次双手的红肿疼痛,一天十几公里的行程。累了,想起的是整个韩国人民。为了他们,走下去。

一个女子的坚韧与自强屹立在我们眼前。在绝望面前,她选择的是坚强。或许在无尽的黑暗之下,她也曾意志消沉,十多年才迈出父母双亡,亲人朋友背叛的无助孤独之境。但是她也在书中提到了最终使她自己站起来的是乡村中那些质朴的人们。他们用关心和双手给我勇气和力量,是无名的爱让她度过了

那段黑暗时光。所以在他们的生活有出现问题时,她义无反顾地走了出来。

同时她也是一位向男女在政治上得到不同待遇而发起抗争的人,在竞选大国家党副总裁是,她本可以凭借女性身份得到一个副总裁一职,但她还是在旁人的不解和反对中发起竞选,并使所获得的职位不在虚而不实,并因此开创女性从政的先河。

在黑暗的社会里,一个孤独无依的女性,在处处充斥之黑暗的官场里能够一直走下去实属不易,她曾说“无论什么事情,我都会坦然接受并想办法克服。因为上天给我的使命:创造希望。”所以她走过来了,并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梦想走过一片黑暗,迎来一片明天。

“在经历这么多次变化之后,自始至终未变的只有当初从政时,决定未来人生不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国民的决心,以及未来只专注于国民和国家的意志”。

朴槿惠一生传奇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这位亚洲女性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坚毅。

篇三:《朴槿惠自传读后感》

它记录了一个韩国女人的成长、成才、成功的传奇故事。这是一本自传,相信大家对于作者一定很熟悉。她是大韩民国的总统——朴槿惠。我无法想象是什么样的境遇让她用绝望来形容。当我认真的读完整本书以后,体会到也正如书名的寓意一样,她是一个从绝望中成长的女人。

她是青瓦台公主,父亲是在韩国执政长达十八年的前总统朴正熙。她也曾向其他女孩一样幻想过美好的生活,成为像自己母亲一样的人,拥有美好的家庭,然而命运却将她推向了一条她从未想象到的艰辛之路:二十二岁时母亲遇刺身亡,二十七岁时父亲被暗杀,她作为长女开始担负起家庭的全部,五十四岁时自身遭遇突袭,与死神擦肩而过。正是这些经历,让朴槿惠开始用一种观看前世的方式审视自己前一生。整部书用十分平实的语言记述着朴槿惠少女以来的心路历程,不是一部权力的争夺史,也不是一部锋芒毕露的奋斗史。在这本自传中,字里行间更多的是透着坚毅与果敢,透着对生活的感恩。朴槿惠散发出的亚洲女性特有的谦逊与内敛使得她在男权政治环境下散发出一丝“柔情”。 在《绝望锻炼了我》这本书中,我看到了朴槿惠如何从绝望、孤寂、无助中走出,真正找到自己生活的希望,也正是绝望让她能够以更坚定的步伐走向回报人民的道路上。有时,命运会给我们开一个玩笑,让我们失去曾经最珍贵的东西。其实,命运想要告诉我们还有更宽敞的路值得我们去选择。可能在一切已然平静,当我们回过头来看,会感激那一段痛苦的岁月。

在绝望中,我们能更好的认清自己,看到自己从前的不足,能够用忏悔、自省的姿态洗涤心灵的污垢;在绝望中,我们能看到许多从前忽视掉的风景,能够用欣赏、感恩的情怀对待一切的美好。绝望与希望并存、苦难与欢乐并生,这才是人生,用坚强与自信坦然地面对命运,用拼搏与抗争乐观地对抗命运终究实现最终的希望。

它记录了一名韩国女人,成功的传奇,成功的增长。这是一本自传,相信大家对笔者一定很熟悉。她是韩国的共和国,朴槿惠的总裁。我无法想象什么样的情况更是让她绝望来形容。当我认真看过一本完整的书经验以及标题所暗示的,她是一个女人从绝望中长大。

公主是蓝家,她的父亲是韩国十八年朴正熙,前总统。她还不得不所有的女孩幻想美好的生活,变得像她们的母亲,有一个很好的家庭,但命运把她带到一个她从来没有想到的是,硬盘的方式:母亲在22岁时被暗杀,27岁当他的父亲被暗杀,她的大女儿开始采取所有的家庭,54岁遭遇袭击,与死神擦肩而过。正是这些经历,让朴槿惠就开始使用的方式来观看过去审视自己以前的生活。书是在一个非常通俗的语言介绍了朴槿惠的女孩,因为旅程,而不是实力竞争的历史,也不是一个锋芒毕露的奋斗史。在这本书中,线条更具有持久性和决心之间,并感激地生活。朴槿惠送出亚洲女性端庄的特点和约束,使她在男权政治环境散发出“柔情”。

书“在我绝望的锻炼,我看到了朴槿惠怎么搞你的绝望,孤独,无助的,真正找到她生活的希望,是绝望,使她更坚定的步伐,为人们回归的道路上有时候,命运会给我们一个玩笑,一度让我们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其实,命运要

告诉我们有更宽敞的道路值得我们去选择。可能是它回头看时,一切很平静,我们将理解,痛苦的时间。

无奈之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看到自己曾几何时,为了能够使用的供述,灵魂的反省姿态清洗污垢;无奈之下,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以前忽略的风景,可以处理一切与欣赏,感激的心情。绝望和希望,喜悦和痛苦,这是企业的生命,用坚强自信,坦然的面对命运,用奋斗和挣扎对抗命运的乐观最终实现最终的希望。

篇四:《朴槿惠自传读后感》

朴槿惠当选为韩国首任女总统,在我看来,这件事带来的历史改变无异于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如果说,奥巴马作为首位有非洲血统的总统,站在了历来由白人为主导的欧美政界的最高峰,那么,朴槿惠的当选打破了在以中日韩组成的东亚文化中男人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格局。

朴槿惠的经历本身就是个传奇,其跌宕起伏远胜过那些好莱坞的大片。<绝望锻炼了我>是朴槿惠自己写的自传。朴槿惠自传读后感。这也是少有的在位的总统为自己写自传。2005年5月20日,朴槿惠在一次公开演讲场合遇袭,面部被刀片划伤,伤口长达十一厘米。医生说再长五毫米就会伤到颈动脉。这次死里逃生的经历让朴槿惠萌生了记录自己过去的人生的念头。在这本书的后记中,她写道“写下这本书,感觉就像重新活过一次。

朴槿惠被喻为嫁给韩国的女人,可如同她在书中写到的那样,这并非是她从小的志向。和大多数人一样,五年后,她的父亲再次遭到暗杀。父母双双遇刺身亡的悲剧对于一个二十七岁的女子是什么样的打击,不是我们这些外人能够感受到的。朴槿惠对于父亲遇刺那一晚描写道:”我不记得那天晚上是怎么熬过去的,恐怖的宁静缓缓包围,一开始只是一阵寒意袭来,接着全身上下开始不停地颤抖了起来。当一个人受到太大打击时,听说是哭不出来的,那晚我终于明白了。“如果说父母的遇刺是她无力抗争的宿命,那么父亲死后,她带着妹妹和弟弟离开青瓦台,此后一段时间他们直面人情冷暖,真切的感受到了人性在权利面前的背叛和善变。她在书中感叹道:”人们在没有明确的信念之下,为了追随权力甚至可以随意改变自己的主张,彼此没有信义只有算计。“朴槿惠认为,”那是一段非常苦涩的经验,但也是人生中最昂贵的教训。“

朴槿惠的经历是很难再现的,从总统的千金到贫民孤儿,巨大的反差让她陷入了无限的绝望中,每天都在痛苦和煎熬中度过。在她最绝望的时候,是那些普通的人们用最质朴的感情给了她勇气和力量。97年的金融危机让刚刚崛起的韩国命悬一线,曾今目睹了韩国成长路程的朴槿惠觉得自己不能再置身事外,为了她父母曾经付出一生的国家,为了那些在她最绝望时伸出手的普通人,她决定开始做政治人朴槿惠。

朴槿惠再次走入政坛,她坚守着自己从政的信念,从不因为外界的质疑而动摇妥协。她在书中描写了自己重新踏上竞选道路的艰辛:”从清晨出门,我的腰上就系着计步器,一直走到晚上。通常一天会走大约十万步,走了再走,不停走访选区内大大小小的地方。在竞选期间,我不知走坏了几双皮鞋,每晚总是双腿红肿地入睡,但我还是不知疼痛。“她是朴正熙的女儿,但她没有全部的认同自己的父亲。她敢于公开批评父亲在位时专制的做法,同时她也肯定父亲为韩国经济腾飞付出的努力。在离开青瓦台的岁月里,她领悟了权利:”权力是把刀,当权力越大时,这把刀也越锋利,轻轻一动就会伤及他人。因此权力使人惧怕,但真正需要惧怕权势的反而是手持那把刀的人。若不是有着笃定的哲学信念及修养并受到上天的护佑,任何人都无法正确地运用那强大的权力。“她学习中国的哲学,佛经。她秉承着自己的政治信念,不去为了权利而迎合谁,也不为了权利而去诋毁谁。她以顽强的毅力、百般的诚意、毫不妥协的原则,朴槿惠在政治舞台上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赢得了国民和党内成员的信任和拥戴。

在朴槿惠的从政生涯中,她不断地打破着各种禁忌。她通过参选竞争党内副总裁的职位,而不是按照惯例坐到固定留给女性的副总裁职位里。她打破了女性是配角的惯例,让更多优秀的女性能够通过努力站到应得的位置上。朴槿惠在书中写道:”我国男性们肩上的负担太多了,总是承受极大的工作压力,为家人不停奔波。从现在起,将肩上的负担也分些给女性吧,让自己稍微减轻那些沉重的责任。“

奥巴马当选的时候,有记者在街头采访黑人小孩,这些年轻人充满自信的说,如果我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我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公司,也可以当科学家,政治家。这些话当年我听来觉得很震动,奥巴马的当选能否改变美国的经济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他带给了整个美国,甚至是欧美世界里少数裔人们希望,让他们看到了其实有一天白人的世界是可以被打开的。朴槿惠的当选带给韩国年轻女性们的也应该是这种希望,打破传统的格局,优秀的女性也可以通过努力实现她们的理想。


朴槿惠自传读后感(二)

刚读完,有好多话要说!感慨于在这个世界上竟然真的会有如此惊人毅力的人,而且是女性存在!她强大的信念让我为之感动!

喜欢这样的感觉,内心平静,读着感兴趣的书,体味着别人的人生,领略着别样的心境,获得感受,填补字迹的不足!

得知了她的人生经历,让我觉得自己的人生还好,没有那么糟糕,更觉得要把她作为我的榜样!都是在年轻的时候失去至亲,而我还好,仍有爸爸陪在身边,我很幸运!

很佩服她做人做事情坚守原则与底线,虽然看到书封面她微笑的温柔模样,但仿佛能够感受到她做事情坚毅的样子!在相继失去父母已经悲痛欲绝的时候,扔遭受身边信任的人的背叛,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当自己的父母被冤屈,缺势单力薄,无能为力,消失一般隐匿起来,那又是怎样的一种孤独与冷漠?当决心为了国家而放弃自己的平凡人生,而眼前政治之路荆棘一片,孤军奋战,那又是什么在支持她?……经历如此千回百转,缺仍怀有感恩之心!佩服!着实让我对韩国人的毅力与隐忍五体投地,虽然我只是一普通女子,对政治也不是很懂,但我觉得韩国有这样的领导人真是幸运!作为友好邻国的国民,我通过书,感受到了她的真诚与坚持!她的礼轻情谊重的送礼物的原则,她出国访问第一站永远是在那个国家的本国的先烈或者是同胞的细心,她的外交原则与谈话艺术等等!让我真的看到也感受到了新时代女性的智慧!

下面是我觉得很有感触的几个段落,写下来为的是增加印象:

她回忆着当时的情况,告诉我们选择对象不能以金钱或外表来衡量,而要以信任与信赖为优先考虑。现实条件是很容易改变的,()只要两个人互相信任,再大的困难都一定能克服。

然而,那不是我的坐事方式。只要我认为是对的,就必须去做,并以真心去做。如果只是做做样子,很快就会被看穿,最后只会招致自己蒙羞。即使会吃亏,我还是不会改变信念。(读到这里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好像噢嘿嘿)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用一颗愤慨的心吵架,虽然可以一时得到畅快,但最终还是得不到自己当初所要的结果。我认为外交的力量就在于不必争吵也能赢。


朴槿惠自传读后感(三)

她是一个向往平凡的人,但老天爷一定要让她的人生充满传奇。合上刚刚读完的朴槿惠自传<绝望锻炼了我>,我的心情不能够平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都出生在1950年代,不仅仅我们都是女人。更多的是由心灵深处迸发出的对朴槿惠一种深深的敬佩之情和读完后的思索。在她平实的笔触背后,是最细腻深刻的情感和最激励人心的灵魂,能够带给人信心、守约、责任、正直、真诚、坚韧、勇气的榜样力量。

自传娓娓道出她的过往人生,处处可见她对父母的追慕与怀念之情、对韩国人民怀抱的使命感,以及历经大起大落后的省思与坚韧。她引领我进入她的记忆宝盒:从12岁随父母进入青瓦台,22岁那年,母亲中弹离逝,她不得不中断在国外的学业、放弃自己的学者梦,担当起第一夫人的角色。5年后,27岁时父亲朴正熙又遭枪杀,9天后她与弟弟妹妹3人黯然离开青瓦台,之后直面背叛与毁谤,她对人性和权力有了深入的认识,决心远离政治。1997年韩国陷入经济萧条,眼见民生多艰、国家危殆,她毅然重返政坛。2012年当选韩国总统。整本自转展现了她丰富的政治历练与个人心路历程。

书中的不少细节反映出了她人格特质,令我落泪,引我思索。她母亲朴实无华,以原则教儿育女,要求3个孩子不能有一点特权,同学没有的东西她们也不能有。她的启蒙读物是父亲送她的<三国志>,赵云是她最崇拜的人物。她阅读经典中有贞观政要,深得冯友兰的哲学思想的影响。

她被媒体讥为”笔记本公主“,下基层时认真地记录对人民的承诺,勤做笔记成为她信守承诺以示负责的重要典范。这份”约定笔记本“甚至印制成为三百页的”大国民约定实践白皮书“,内容包含了兑现承诺的执行进度。她仍期许韩国政党或是任何政治人物都应该出版类似的白皮书以示负责。关键时刻坚持立场是她重返政坛的另一个人格特质。重返执政对朴槿惠而言,是一份责任更甚于一种权力。她接任大国党副总裁之后为了改革政党政治,提出党内民主化的主张,包括废除党主席制、改革党提名制以及党产透明化。除了热中于内部改革,在对外关系上展现其以和为贵的女性特质;早年母亲被刺身亡后,做为朴正熙长女的她担负起代理第一夫人的国际经验,累积出她为党国经营国际人脉的利基。对于盟邦领导人,朴槿惠总以细心相待累积软实力,包括利用应邀前往哈佛大学演讲的机会,专程去到校园角落的教堂向韩战阵亡的美军致意;2005年出访中国,特别前往重庆参访”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厅舍“并致赠当地政府感谢牌;当选总统后的首次访华,前往秦始皇兵马俑和秦始皇陵参观,提出送还360具中国军人遗骸,已于今年3月27日送还476具我国军人遗骸。面对领土争议问题时,朴槿惠对日本的态度,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策“为最高指导原则。

本书最让我动情的地方是朴槿惠写道: 洗着沾有父亲鲜血的领带和衬衫,我再也无法忍住内心的悲痛,泪水夺眶而出。秘书室长把父亲的衣服交给我时,上面还沾着鲜红的血迹。因为要急救开刀,所以衣服上还有被撕开的裂痕。捧着父亲的衣服,我的眼泪一时无法控制,脑海中不由得想起了几年前几乎一模一样的情景。那时的我也是在洗沾有母亲鲜血的韩服。命运真是会捉弄人。想到这些,我无力地瘫倒在地上。”读到这里,我泪如雨下。我想人世间还有比这更痛苦和绝望的事情吗?

2006年,朴槿惠遇袭,与死神擦肩而过。此后她看淡得失,并将余下的生命视为上天的恩赐,她一生未婚,不是他不向往平凡女人的平常人生,实际上平凡人生才是她所最为羡慕的人生,但是却不能正常拥有,老天把她的一生赠予了整个国家,努力解决各种民生问题,深入大韩民众的心,数年后,朴槿惠终得国民回报,以绝对的优势得以当选韩国首位女性国家元首。

她的很多理念,做为一名中国人,一名共产党员,我十分赞同。她写道:“我认为,人的错误言行、犯下的种种罪恶等都是源自于执迷心和傲慢。这种思维常常会使我们产生错觉,并使我们误入歧途。世上很多的事情,若你一味执迷于它并怀有私心念想,那么结果往往会是一场虚妄之梦。人们通常领悟不到这一点,从而在日常生活中产生错觉和幻想。即使具备战胜困难并获得别人欢呼和掌声的能力,但在如波涛汹涌般的命运面前,大多数时候人也只能是站立着迎接其到来而束手无策或彷徨茫然。大多数的人生来就没有经历过这些大风大浪,或者说已经遗忘了这些。这都会令人产生错觉”。“只要我认为是对的,就必须去做,并以真心去做。如果只是做做样子,很快就会被看穿,最后只会招致自己蒙羞。即使会吃亏,我还是不会改变信念。”“时刻警醒自己、时刻修身养性、时刻进取向上的领导者,他们是国家和国民的福气,是上天的祝福。国家兴亡、国强民富。这是领导者对国民最大的奉献。”

去年11月,我随团出访韩国时,还听到百姓对他们父女的赞赏。她的父亲朴正熙创造了汉江奇迹。如今她是青瓦台的主人,正领导韩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经济方面,她秉承“创造经济”的施政理念,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韩流劲吹世界。她给我的印象永远是泰然自若的。因为她的内心世界经历和排除了常人所无法越过的许多障碍,在失败和绝望面前会愈战愈勇,并因此开创自己更为辉煌的人生。我敬重朴槿惠,我们也需要像她那样政治美德的领导人。

如今,朴槿惠在清华大学演讲词:“在人生低谷,我受到的启发是,人生一世,终归尘土,就算有100年光阴,也不过历史长河中的涟漪。因此,人要活得正直和真诚。”被我抄写在我的新笔记本扉页。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335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