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小宝宝的诗

| 节日作文 |

【www.guakaob.com--节日作文】

篇一:《描写孩子的古诗和解析》

描写孩子的古诗和解析

溪居即事

唐代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这首小诗描绘了春日渔村溪边的趣事。篱外不知谁家的小船,忘了系缆绳,被悠悠的春风吹进了钓鱼湾。正在水边垂钓的小童,不知实情,误以为有客相访,便急忙放下手中鱼竿,慌忙跑向家门报信,想打开柴门相迎,忙乱中却把门关上了。诗人把小童的一系列动作写入诗中,显得平易自然,却又栩栩如生,形象地描绘出了乡村儿童好客的天性。 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也是写儿童天真可爱的高手,诗人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画面。接着从画面里跃出一个“急走追黄蝶”的儿童。那黄蝶被追急了,一下子隐没在菜花里。诗到这里就完了,但我们可以想见,那飞奔的儿童怎样一下子站住,又在菜花地里东张西望的神态。 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这首诗写冬天孩子们的一场嘻戏:一块大冰被穿上彩线,当作锣来敲打,声音倒也清越嘹亮。忽然冰锣敲碎碎落地,发出打破玻瓈的声音。诗写得清新明快,稚子的嘻乐与失望,宛然在目。

桑茶坑道中

宋代杨万里赞美小宝宝的诗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赞美小宝宝的诗

这是个雨后晴天,日头光灿灿的,微风清爽爽的,地面上的雨水已经蒸发得无踪无影,小溪里的流水却涨满河槽。溪水穿过碧绿的原野,奔向无处;夹岸丛生着繁茂的野草,盛开着绚

丽的野花。堤岸旁的柳阴里,一位小牧童躺在草地上,睡梦正酣;那头老牛,却只管埋头吃自己的青草,越吃越远,直吃到柳林西面去了枣没有人担心老牛逃走,它和小牧童是形影不离的老伙伴儿。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代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赞美小宝宝的诗

此诗描写梅子成熟、芭蕉荫浓的初夏风光和儿童扑捉柳花的场景,表现了清闲恬淡、天真无邪的情趣。“留酸软齿牙”句写啖梅传神;“分绿”句形容蕉叶的浓荫,暗示反光、投影作用;“捉柳花”句写儿童专心戏嬉之状,跃然在目。诗句显示了诗人化工肖物的本领。 与小女

唐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

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

为嫌衣少缕金华。

这是诗人写给自己小女儿的诗,她才听懂大人讲话,就咿咿呀呀地说个不停。因为爱玩小车就不肯去睡觉;因为衣服上少绣了朵金线花,整个晚上哭闹着不肯歇。一个活泼任性的小女孩儿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年轻的父亲带着充满怜爱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孩子,内心充满了无比的喜悦,那种父女亲情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初为人父的兴奋和激动。

篇二:《赞美幼儿老师的诗歌》

赞美幼儿老师的诗歌

她的两鬓已斑白,

孩子称她园长奶奶。

她的心胸宽广伟大,

拥抱孩童一代又一代。

她的双手力大无穷,

托起无数孩子的天空。

她的思想至高无上,

甘愿奉献待遇地位从没想。

她说话柔声细语,

就像滋润禾苗的露珠,

她的生活就像阳光,

普照每一个孩子的欢笑,

见证每个孩子的成长。

她的身上印记着

无数孩子成长的足迹,

她,就是幼儿教师。

本文转载自

篇三:《带领儿童唱诗歌》

带领儿童唱诗

一、儿童诗歌的价值

唱诗的本身就是一种敬拜与赞美。诗篇一四八篇12节说:“少年人和处女,老年人和孩童,都当赞美耶和华。”孩童的赞美是最纯真的。孩子们要明白,当他们在唱诗歌的时候,就是在敬拜神,他们当由心发出对神的赞美与崇敬。

当人们赞美神的时候,撒但的权势要大大的崩溃。使徒行传十六章19-34节记载了保罗和西拉的故事,当他们在狱中大声赞美神的时候,声音响彻云霄,直达神的宝座前,震动了监狱,使狱门大开,锁链松落,震撼了狱卒,并给狱卒一家人带来莫大的救恩。赞美的力量是何等的大!

赞美神是欢迎神的灵与祂的荣耀降临在我们中间。历代志下五章11-12节记载,当所罗门为神建造的圣殿完工时,所有的祭司和管理歌唱的利未人,拿着各样的乐器,吹号的、歌唱的,声和为一,一齐扬声赞美神。神的灵便降临在他们中间,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整个圣殿。当孩童诚心扬声赞美神的时候,神的灵必要降临在每个敬拜祂的儿女的身上。

使孩童学习尊荣神,让神享受儿童美妙的赞美歌声。正如父母喜爱儿女们对他们的感恩与赞美,我们的主也乐意并期待着享受祂儿女对祂的敬拜与赞美。

使孩童藉诗歌的赞美来亲近神。雅各书四章8节:“你们亲近神,神就必亲近你们。”神乐意亲近凡寻求祂,赞美祂名的人。

使孩童从诗歌中学习真理,也知道如何赞美神。诗歌本身会对孩子们说话。大部分的诗歌是由经文写成的,也有一些是人们属灵的经历,这些歌词的本身就包含了许多宝贵的信息,孩子们能从诗歌中自然而然的学习到许多真理与宝贵的信息。

二、诗歌的选择

歌词要能浅显易懂,并适合儿童各阶段的年龄。记得我小时候在儿童主日学,老师曾教我们唱一些成人崇拜的诗歌,歌词非常咬文嚼字,我根本不懂自己在唱什么,直到长大后,才了解当时所唱的诗歌是描写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心境。如果孩子根本不明白歌词的意思,他怎能用心灵来赞美神呢?

歌词要含有真理的教导或对神的赞美与敬拜。有的歌曲固然旋律好听,但缺乏具体的真理教导与赞美神的话语,这类的歌(不能称为诗歌)不适合在主日学敬拜赞美的时间中吟唱,但可在游戏时间中唱。我们当明白,既然是儿童崇拜,所选的诗歌的内容,应当是对神的赞美、敬拜与神的话语。

赞美小宝宝的诗

要配合课程的主题。例如,今天课程主题是“为主作工”,可以选择“小小双手为主作工”;若主题是“祷告”,则可以选择“快祷告何必忧虑”。诗歌配合主题,能衬托出当日主题故事的真理,加深学生对真理的认识与体会。

旋律的变化、节奏、音域的高低,要配合学生的能力。年龄较小(幼稚级或初小级)的小朋友,不适合旋律变化太多,或歌词太绕舌的曲子,他们喜欢重复的曲调,以及有押韵的的句子。其次,年幼孩子的

声带尚未发育完全,太高或太低的音域都不适合他们。

老师不要为了配合主题,勉强选择自己不熟悉,或不会唱的歌。其实许多诗歌虽然题目似乎与主题没有关系,但老师可以用言语将它带出来。例如,今天的主题是“祷告”,但你所选择的诗歌是有关赞美的,你可以这样对小朋友说:“我们赞美神,因为祂聆听我们的祷告!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位听祷告的神!”老师所要教的诗歌,自己一定要非常熟悉它,否则一旦教导错误,由于先入为主的观念使然,再要纠正孩子们就需费一番功夫了。

三、领唱前的准备

祷告,求主将赞美的灵充满你。

课前应熟悉诗歌的曲调、歌词,尽量将它背下来。

书写歌词。纸张大小要相同,写法要一致,以便视唱及保管收藏。最好将诗歌的歌词写在大张浅色的书面纸上,让每位学生都可以一目了然。每一首诗歌书写的格式要一致,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容易保存,另一方面,不致让学生每次要去适应不同的读法。但偶尔可稍做变化,例如:将“跟随主耶稣”的诗歌写在一张剪成脚的形状的书面纸上,以加强“跟随”;又如,将“让耶稣住在我心”这首歌,写在一张剪成心型的书面纸上。

编练诗歌的动作。孩子们是好动的,他们喜欢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感情。老师可以依照歌词的涵义,设计一些动作,让他们边唱边跳。课前可招聚有舞蹈恩赐的老师或学生,一起来设计具有创意的动作。

四、领唱的基本原则

动作化。依儿童年龄决定动作之难易。

儿童化。包括语言的表达要儿童化,正如使徒保罗所说:“我在什么人中,就作什么样的人。”

3训练好品质的歌声。当教师希望孩子们歌声洪亮一点时,很容易犯的错误便是要求他们“唱大声一点”。当你这样要求他们时,他们多半会放大嗓门使用劣质的吼叫方式来表达。教师应该教导学生:“用好听嘹亮的歌声来赞美神,主耶稣最喜欢听小孩赞美的声音。”

用手势协助儿童记忆曲调之高低。当曲调的旋律起伏较大时,教师可用手势比划高与低,以协助孩子们熟悉旋律。

用乐器来赞美神。若环境许可,不妨预备几个铃鼓、三角铁、响板,让孩子们随着节奏用打击乐器来赞美神。也可利用现成的器具充当打击乐器,如,筷子、锅盖、钢杯、铁罐子……等。

多变化的唱法。下面例举几个变化法,老师可运用创意,自己设计出其他有趣的变化唱法。

按节奏念歌词:如,“耶稣喜爱一切小孩,世上所有的小孩,无论红黄黑白棕,都是耶稣心宝贝,耶稣喜爱世上所有的小孩。”《800首 耶稣喜爱小孩》)

游戏:如,“耶利哥城倒塌了”这首歌,可选出两位小朋友面对面双手举高握在一起,搭成城墙,其他的小朋友则依序排队从城墙下(两位小朋友的手臂下面)穿过。当这首歌唱完一遍时,他们的双手要落下(表示城墙倒塌了),捉住正从城墙下经过的人(表示城墙倒塌了),这个人便出局。一直反复唱这首诗歌进行这项游戏,直到剩下最后一位没有被捉住的,便是胜利者。

丢手绢的游戏:全体同学唱,一个同学丢手绢,一旦丢手绢的同学把手绢放在某个同学身后,歌声就停止,同学们要警醒,是不是自己那位身后有手绢的同学,如果是你就起来去抓住那位丢手绢在你身后的同学。如果抓住了,那位同学可以得到一个小奖品并成为下一轮丢手绢的同学。如果没有抓住,那位没有被抓住的同学成功的获得一次唱当天学的诗歌的权利并得到一份奖励。然后重新选一个同学丢手绢。赞美小宝宝的诗

特征:请拥有老师所指出的特征的小朋友唱一次,如长头发、绑辫子的、男生、女生、穿皮鞋的、穿布鞋的、十岁 (或其他年龄)的小孩、戴眼镜的、……等。

漏字:唱到特别的字或词时,请小朋友不要唱出声音,而用手势取代之。如“主耶稣爱我,主耶稣爱我,主耶稣爱我,有圣经告诉我。”可将“主耶稣”三个字不唱出声音,用双手的食指比成十字架来代表。或将“爱”字不唱出声音,用手比成“心”的形状来代表。赞美小宝宝的诗

改字:唱到特别的字或词时,请小朋友改成其他有意义的字来唱,如,“主耶稣爱我,主耶稣爱我,主耶稣爱我,有圣经告诉我。”可将“我”字唱成自己的名字。如,“主耶稣爱小刚,……,有圣经告诉小刚。”

歌词偶而可用符号、图画等方式书写,以增加趣味性。

歌词本身会对孩子说话,不要太多的“说教”。

在领唱当中,要对孩子说:“我们来赞美神”、“我们用这首诗歌来敬拜主”、“向旁边的朋友说,我在赞美神”、“向旁边的朋友说,你赞美神的声音真好听”……。

要会察颜观色,掌握儿童的情绪。当孩子可能对某首已经唱了许多次的诗歌,表现出不耐烦时,应随时更换另一首诗歌。

五、教唱新歌

先听老师唱一两次。

跟着老师轻轻的哼唱。

读歌词,并解释涵意。

可带领儿童按着节奏来念歌词。

现在跟着老师慢慢地唱,老师一面指着歌词,一面唱;或一面唱,一面加入动作。

曲调较难的诗歌,可用一句跟着一句的教唱法。

可教孩童唱简谱。

新歌不一定一堂课便教会,不熟悉的歌下次再继续学习。

六、敬拜中唱诗时间的分配

一般诗歌敬拜的时间约为二十至三十分钟。老师可依照整个儿童主日学的时间来安排诗歌敬拜的时间。(请参阅第三课“备课的艺术”)诗歌的进行方式建议如下:复习已会唱的诗歌 → 教唱新歌 → 再复习一首已会唱的诗歌 → 温习当日所学的新歌。

■ 作业(讨论题目):

请分享你自己在诗歌敬拜中的经验。例如,神藉歌词如何对你说话;是否有在诗歌敬拜中触摸到神的爱的经历……。请找两三位同工作为你的假想“学生”,依照本课所教导的原则,选一首诗歌,做一次实际的“带领儿童唱诗”的示范,并请他们为你的示范提出宝贵的意见。

篇四:《赞美孩子的诗歌》

篇一:六月里的孩子
 

作者:时空交响
 

是谁在阳光里洒下满地的欢笑
是谁让风儿捎来纵情的歌唱
是谁摇曳柳枝快乐地舞蹈
是谁脚踩雨洼顽皮地嬉闹
是六月里的孩子
 

那是一群
穿着节日盛装的孩子
斜背着绿色画板
放飞着彩色的风筝
 

那是一群
还不懂得什么是梦想的孩子
总是吮吸着手指和铅笔头
鼓着一对黑灵灵的写满问号的眸子
懵懂而怯生生地望着你
 

那是一群
小手粘着泥巴
喜欢和蚂蚁一起过家家的孩子
时而喃喃自语
时而附在你耳边
有着念叨不完的小秘密
 

他们是一个个跳跃的小精灵呵
惹人气惹人恼惹人爱惹人疼
他们每一个成长的符号
都记录着你
岁月的沧桑和开怀的瞬间
 

呵这群六月里的孩子哟
 


篇二:山里的孩子
 

作者:吉乃
 

山的孩子很纯朴
因为大山是憨厚的
山的孩子很天真
因为大山里的神秘
 

大山里有太多的梦痕
森林的无私
珍禽的鸣叫
山的孩子希望有一双飞翔的翅膀
携飞母亲终生的夙愿
 


篇三:孩子的笑脸
 

作者:无烟风景
 

孩子的笑脸
融入夜色
电视 哗哗的水声
洗澡盆里
一个冉冉升起的生命
面对着这个谜一样的存在
凝视 把自己的视觉加在他的身上
想 现实 怎样才能更好的让他延续
在这样一块土地上
需要什么样的品质
才能有尊严的做一个人
不被思想阉割
只是个生物性的生存
在水里的这个娇小身躯
让凝视变得模糊
他清澈的笑声
加深了我隐隐的疼痛
一代代人这样过来了
我只是其中的一员
我只是有些敏感
我无力改变
对着这个亲手由我带来的生命
我 无言以对
爱 看起来荒谬绝伦
 


篇四:风的孩子
 

作者:相对忘贫
 

我们在田野间疯跑,
风在耳后呼呼地追。
 

扬起的小辫,
挂在落日的蛛网里,
我们是一群不想回家的孩子。
 

像蒲公英一样,
停留在风中。
 

他们说,
我们是风的孩子,
在袅袅升起的炊烟里,

篇五:《描写儿童的诗》

篇一:致儿童

作者:巴戈斯松

您那呱呱的哭声
如惊雷,预兆春天的来临
新生的起点
您的世界,定会
百花争艳
您的生命,将会
彩虹般绚烂,绽放出
希望之光
在世界的东方
闪烁

您,是小天使
给我们,带来幸福、快乐
带着,我们追梦
憧憬着
美好的未来
您,是我们力之源泉
给予我们
无穷的力量
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
艰难困苦
我们要,保护您
爱惜您
纵然妖魔鬼怪再多
再厉害
我们会不惜一切
哪怕,粉身碎骨
我们义无反顾
用我们血肉之躯,为您
构筑金盾般的防火墙
不再受到伤害
让您在桃花源里
无忧无虑地
追梦

您,是美丽的花朵
点缀着,生活的每一刻
给予我们生存的勇气
现实的困顿、残酷
无法磨灭,璀璨的笑脸
您,是我们希望之本
我们宁化作春雨,孜孜不倦地
滋润着您
我们宁化作春阳,百般地
苛护着您
让正义的光芒,照亮
您人生的征程
为您驱赶黑暗
毁灭,一切
摧花之手
让金色的盾牌,为您
撑起一片净化的蓝天
自由地呼吸,自由地
飞翔

您,是祖国的希望
给祖国,带来生机、活力
在社会主义大道上,您
强大的正能量,将托起
祖国明天的太阳
因为有您,所以
有梦
因为有您,中国梦
将不再是梦
中华民族,将迎来
伟大的复兴
一个东方大国
就此崛起


篇二:儿童的心

作者:张人

儿童的心
是清澈的小溪
可见那水底
光滑的石头
可见那水中
游动的小鱼

儿童的心
是透明的玻璃
对面的东西
可看得清清楚楚
宛如没有
任何东西隔离

但愿人们的心
永远是那
清澈的小溪
但愿人们的心
永远是那
透明的玻璃


篇三:求学儿童

作者:苦吟先生

清晨
用柔嫩的肩膀
一头担着晨曦
一头担着遥远的月亮

白天
用无力的小手
一边提着宇宙
一边提着渺茫的梦想

傍晚
用纤细的双脚
一路探着微弱灯光
一路探着看不见的汪洋

深夜
用模糊的双眼
一会儿数着高深的文字
一会儿数着清淡的星光

整天
用无助的心脏
一边盛着枯涩的汗水
一边盛着飘渺的春光


篇四:六月里的孩子

作者:时空交响

是谁在阳光里洒下满地的欢笑
是谁让风儿捎来纵情的歌唱
是谁摇曳柳枝快乐地舞蹈
是谁脚踩雨洼顽皮地嬉闹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342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