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梦想的力量的读后感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梦想的力量》读后感
17梦想的力量的读后感(一)

《梦想的力量》读后感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梦想的力量》这篇课文,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梦想的力量》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六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在听了老师说非洲的孩子生活困苦,成千上万的孩子因喝了不干净的水死去后,下决心为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瑞恩放弃了玩耍的时间,靠做额外的家务活来赚取打井的钱。他先筹集了70元钱,然后又筹集了2000元钱,为了更快地打好井,最后筹集到了买钻井机的钱。经过瑞恩的不懈努力,他这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最终成为了现实。

瑞恩这个看似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为什么会变成现实呢?答案很简单:因为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着的金子般的童心。读到瑞恩赚70元钱的过程时,我感动极了,童年都是美好的,哪个小孩不喜欢玩呢?而瑞恩为了赚打井的钱,帮助非洲儿童,竟然放弃了玩耍的机会,来做家务活。瑞恩到非洲后流下了眼泪也令我感动,那眼泪是激动幸福的眼泪,瑞恩经过他艰辛的努力,最终梦想成真,此时有谁不流泪呢?读着读着,我不禁热泪盈眶。

读了《梦想的力量》,我联想到了一幅漫画。这幅漫画上画着一个人因为没有水喝,想挖一口井。可他费尽心机地挖了几口井也没有看到水,他只好筋疲力尽地坐在一旁唉声叹气。其实并不是他挖的地方没有水,水就在他挖的井的下面最多不过50厘米处。有时候梦想离我们只有一步远,只要我们再努力一点儿,梦想就会实现。

读完《梦想的力量》,我明白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梦想并不是遥不可及。只要我们不懈努力,永不言弃,遇到困难多思考,积极面对,梦想就会向你招手。

六年级:雪碧女孩

17《梦想的力量》
17梦想的力量的读后感(二)

17*、《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设计者:徐晓明 指导者:焦忠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

能简要复述故事,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

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

努力才能梦想成真。

教学说明:《梦想的力量》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

第17课。这是一篇读来令人心灵震撼和感动不已的课

文。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

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并感染和带动了周围越来越多的

人加入其中,最终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一颗善

良、坚定执著、金子般的美好童心。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美好善良的梦想,会给人带来希望,会给人带来无穷的动

力,能创造出奇迹。

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7人,四名男生、三名女生,《语文课

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应该尊重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阅读中揣摩文章表达顺

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学中

着力体现一个“悟”字,读中蕴情,说中表情,充分挖掘

教材潜在的人文内涵,指导学生深入细致的与文本对话、

与作者对话,升华自己的思想认识。

重点、难点: 1、品读优美语句,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2、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教学对象: 五 年级 二 班

教学方法:自主预习、合作交流

教学模式:控制自学教学模式

教学时间:2014 年4 月10日 课时:2课时【17梦想的力量的读后感】

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模块】

一、【课外自主预习提纲】

17*、《梦想的力量》课外自主预习导学案

学生姓名: 班级: 小组: 时间:

(一)课外自主预习要求:

(1)按照预习提纲中的基本问题学习教材,回答基本问题,然后做基本习题。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参考教师提供的相关学习资料,也可以利用工具书、查阅相关

参考资料等,必须独自完成任务,不允许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二)课外自主预习提纲:

基本问题:

1、第一遍读文,圈画生字、词语。【学习目标:认识6个生字】

2、读词语,利用工具书,或查阅相关参考资料,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

语。【温馨提示:记录在预习本上。】

3、第二遍读文,在书上圈画出不理解的句子,提出不懂的问题(自主发现问题)。

【温馨提示:随时记录在预习本上。】

4、带有感情的大声朗读本文。【学习目标: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

感情。】

基本习题:

1、给生字注音。

上旬 募捐 水泵 筹集 吭声 颠簸

2、在预习本上抄写你感受最深的词句。

一、导入

“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

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作出

努力。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一个真实的故事——《梦想的力量》(板书课题),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主

预习要求,认真完成导学案。

二、解读“自主预习导学案”

教师下发“自主预习导学案”给学生,学生解读“自主预习导学案”。

17*.《 梦想的力量 》自主预习导学案

学生姓名: 班级: 小组: 时间:

(一)自主预习要求:

1、个人预习要求

(1)按照预习提纲中的基本问题学习教材,回答基本问题,然后做基本习题。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参考教师提供的相关学习资料,也可以利用工具书、查阅相关

参考资料等,必须独自完成任务,不允许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2)记录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发现问题。

(3)做好小组内交流的准备。

(4)时间大约:

2、组内预习要求

(1)小组长组织本组内成员进行自主预习的交流。

首先交流个人自主预习完成情况,然后交流预习提纲完成情况。

(2)组内交流可以采用讨论、辩论等方式,不能采用简单对答案的方式。

(3)组内交流要通过民主集中的方式形成共同认识。

(4)时间大约:【17梦想的力量的读后感】

3、交流展示准备要求

(1)组长做好代表向其它小组汇报组内交流情况,汇报的内容包括:①本组内

每个同学自主预习情况。②组内预习提纲内容交流情况。

(2)组长把向其它小组进行交流展示任务分派给组内同学。

(3)小组成员把自己承担的交流展示内容写到黑板上(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

做好讲解准备。【17梦想的力量的读后感】

(二)自主预习提纲(时间:20-25分钟)

基本问题: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温馨提示:快速浏览课文,用自己的话简单

概括】

2、瑞恩的梦想是什么?瑞恩实现梦想大体经历了几个步骤?分别是什么?【温

馨提示:在课文中找到有关的段落多读几遍,画出重点句子。】

(设计意图: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新课标“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

着重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

平台,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3、“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梦想的力

量究竟有多大?【温馨提示:在课文中找到瑞恩为实现梦想做出的努力,

想象过程中的艰难,感受梦想的力量。】

(设计意图:围绕重点句让学生深入课文探究理解梦想的力量,从而明晰瑞

恩是怎样实现梦想的。)

4、假如你是5000多名孩子中的一员,你想对瑞恩说什么?

基本习题:

1、写出你的梦想,并说说你会为实现你的梦想做出什么努力。

合作发现的问题:

三、自主预习活动

学生按照“自主预习导学案”要求活动,教师控制学生活动。

【交流展示模块】

一、导入

同学们刚才交流的都很认真,你们愿意把最好的状态展现给在座

的老师吗?让我们一起进入交流展示环节。

二、解读“交流展示导学案”

17*.《 梦想的力量 》交流展示导学案

学生姓名: 班级: 小组: 时间:

1、学生小组之间“交流展示”的要求

(1)小组长代表小组汇报自主预习任务完成情况,包括:

①本组内每个同学独立自主预习情况。

②组内预习提纲内容交流情况。什么问题解决了,说明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

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原因是什么?

(2)小组内其他同学汇报自己承担的交流展示内容。

(3)其他小组同学倾听并记录,对于交流展示小组代表的发言,可以在适当的

时候发表赞同或者反对的意见,并准备交流展示。

(4)时间:

2、师生之间“交流展示”的要求

(1)各小组代表分别与教师交流

学生提出疑难问题:

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讲解重点问题:

(2)时间:

三、交流展示活动

学生按照“交流展示导学案”进行交流展示活动,教师控制交流展示活动。

【达标训练模块】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表现的很好!出色的完成了交流展示环节,下面老师

就要检验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成果了。你们有信心完成好吗?

二、检查学困生

三、解读“达标训练导学案”

17*.《 梦想的力量 》达标训练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7课《梦想的力量》的教学设计
17梦想的力量的读后感(三)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组17《梦想的力

量》教学设计

17* 梦想的力量

一、教材简析:

1、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梦想的力量在课文中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小瑞恩的梦想不仅鼓动着他本人前进的风帆,激励着他克服重重困难,坚定执著地为达到梦想的彼岸而奋斗;同时也感动并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其中,最终使梦想成为现实;这个梦想的实现也使安格鲁的村民们对瑞恩以及加拿大人民感激不尽,从而增进了加非人民的友谊。

2、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了瑞恩梦想的实现大体经历了以下步骤:一是筹集70块钱,二是筹集2 000块钱,三是筹集买钻井机的钱,四是打出第一口井,之后打出了30口水井。作者是如何将这三次筹款写清楚、写具体的,这正是学生需要向作者学习的表达方法。

二、设计理念:

1、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教育学生做人要善良、富有同情心、懂得关爱他人,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执著的态度并要坚持不懈地奋斗;二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2、本课的教学设计从质疑课题入手,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然后通过读、思、议、说、写等形式使学生主动探求“梦想的力量”(也是爱的力量),引导学生全程参与,使他们读懂并理解课文,在阅读有趣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与教育,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

三、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 教学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你有什么梦想。

2.出示课题――梦想的力量。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梳理归纳:(1)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2)这个梦想是怎么实现的?(3)这个梦想力量究竟有多大?

(二)、速读课文,理解“梦想”

1.自由快速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想想“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划出有关句子。

(1)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

(2)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3)那我攒钱买钻井机吧„„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补充非洲缺水的资料,。

(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外的一处池塘。这里常年有1/4学生患有霍乱、伤寒和其他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3.1万多居民,却没有一名医生,1/5的孩子在5岁前就死掉了。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11亿人口缺水,而南非洲就有2/3的农村和1/4的城镇近3.3亿人口缺水,整个非洲缺水人口达4亿,占非洲总人口的66%。近年来,非洲旱灾频发,因饮用不清洁水引发的各种疾病,每年都要夺走数以百万计非洲人的生命。有关专家估计,非洲缺水问题还有可能继续恶化和蔓延。)

[这一资料的补充,能震撼学生的心,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瑞恩的心。]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指导读出瑞恩的决心大,语气坚。

(三)、再读课文,明晰“梦想之路”

1.加拿大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孩子们挖一口井,还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听起来,这肯定是一个梦,一个小孩子的梦,一个无法实现的梦。那么,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

(1)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2)指导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

3.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1)瑞恩为攒够70块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①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大声朗读。

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瑞恩把得到的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②想像:6岁孩子为地毯吸尘干两个多小时,会累成什么样? ③思考:要做那么多额外的家务活,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非常不容易。可是他一直坚持下来,干了4个月。是什么使他放弃玩耍的机会,坚持4个月时间,不怕苦,不怕累,做那么多的家务活?当时瑞恩心里会怎么想的?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瑞恩得到了同学、老师和其他更多人的支持。

①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a 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着感动了,她决定帮这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于是她把瑞恩的事写成文章,登在当地的报纸上。

b 一周以后,瑞恩受到了一张25元的支票„„瑞恩筹齐了大一口井的钱。

c 瑞恩的老师没想到„„使瑞恩和同学们跟非洲的孩子们通上了信。

②想像:当人们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中听到瑞恩的故事后,他们会怎么想的?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三段话。

4.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这一过程的呢?

(四)、感悟“梦想的力量”(“爱的力量”)

1.再次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感受梦想成真的喜悦和激动。

2.当瑞恩来到非洲后,站在“瑞恩的井”边时,他会想些什么? 瑞恩和他的父母为什么而激动?为什么而幸福地流泪?

3.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默读课文,深入思考: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4.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五)、畅谈感受,深化主题

读完这篇课文,同学们的心中一定有很多话想说,你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还可以扩展开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你的理解和感受。

(六)、布置作业

梦想的力量读后感
17梦想的力量的读后感(四)

[篇一:梦想的力量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梦想的力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位加拉拿大六岁的小男孩瑞恩,为了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拼命地干额外的家务活来攒钱。但他那点微薄的“收入”是远远不够的。他的执著打动了加拿大的人们,人们纷纷捐款帮助他,在他自己的努力和别人的帮助下,很快地一口井打好了。梦想的力量读后感。为此联合国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会。

这篇课文最让我感动的是:当瑞恩得知70元钱不能挖一口井,2000元钱才能挖一口井时,他没有气馁,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再多干一点活,挣更多的钱吧!”读到这使我震惊了,一个刚满六岁的孩子竟有这样大的的抱负。什么让他有如此大的抱负呢?是信念的力量和梦想的力量。这让我想起了一句关于信念的名言:信念不是铁锤缭乱的火花,而是炉火中熊熊燃烧的烈火;不是夜空中转瞬即逝的流星,而是西西里岛上彻夜不息的明灯。信念让你为了摆脱饥寒交迫的日子而奋发图强。

看完这篇文章我又想到了一位由于信念的力量的支撑而成名的的小林浩,

两个人的梦想秀读后感600字
17梦想的力量的读后感(五)

有的人想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有的人想做一名博学多才的老师,有的人想做一名保卫自己家园的武警卫士……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当然,马一左也不例外,他的梦想是当一名气质非凡的主持人。

马一左和马一右是一对双胞胎,但他们的性格却截然不同。马一左是哥哥,胆子小,马一右是弟弟,胆子大。两个人的梦想秀读后感600字。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在一起,就像我们的左手和右手一样,做什么事都要在一起合作,因为他们是--绝佳拍档!

在此书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两个人的梦想秀”这个章节。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有一天,马一左和马一右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了一个贴事,上面写着,读了这个章节后,让我感到马一左马一右的同学和好朋友们都非常纯真、善良,马一左在马一右这么乐于助人和富有爱心的同学们的帮助下完成了梦想,感到非常的满足,虽然是一个业余的演唱会,但是这个演唱会是由全班同学和他们的好朋友的爱建成的,我认为这样的舞台才是最高级、最华丽的。马一左登上了这个充满爱的舞台,真幸福!


两个人的梦想秀读后感600字(二)

这个故事讲的是关于双胞胎马一左和马一右的。两个人的梦想秀读后感600字。这本书虽然是围绕着他们讲的,但是分为了许许多多的小故事,不是连起来的。我就挑几个印象最深的故事说说我的感想。

1、双胞胎放学回家,遇到了一个卖山楂的老奶奶。因为老奶奶的山楂卖不出去,他们召集全班同学还有班主任小乔老师一起来买,虽然还是有很多,可是余多多的妈妈要开工厂,想用老奶奶的山楂做罐头。但是双胞胎不知道电话,所以他们决定去老奶奶所住的“四方村”打听。

这个故事没有结局,但是让我们体会到: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好人。他们会在别人绝望的时候伸出援手,虽然力量可能很微不足道,()但是却会让别人很感激他们。我想:最后老奶奶的山楂一定全被余多多的妈妈收购走了,赚到了很多钱。正在安度晚年呢,老奶奶那时候,一定非常开心吧。

2、双胞胎的教室里来了个女的实习老师,姓林。原来一直听小乔老师的课,做什么事都跟着她。后来小乔老师去开会,她代管纪律。虽然同学们很闹,她也很气愤,但是她没有告诉小乔老师,因为她不想让同学们为难。同学们得知这件事的时候,觉得很对不起她,于是以后她再帮小乔老师管纪律的时候,同学们都安安静静地写作业或者看书。

我觉得这个故事告诉我的道理是: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假如故事中的实习老师把他们的事情告诉小乔老师,然后小乔老师大骂他们之后,你觉得以后自习课他们还会安分么?他们肯定会觉得:她这么爱打小报告,我们凭什么要对她好?我们凭什么要安静?所以,我们应该将心比心,多多为他人着想。


两个人的梦想秀读后感600字(三)

读完了<两个人的梦想秀>,我真感叹马一左与马一右这两兄弟的友谊至深。有马一右的地方不会少马一左,有马一左的地方绝对有马一右,形影不离。他们俩发生的故事奇妙而有趣,让人读着不自觉的捧腹大笑。

写这本书的作者叫商晓娜,是一个经常披着大外套出门晒太阳的人,喜欢拆礼物,喜欢看小朋友来的信,喜欢吃巧克力,喜欢坐在阁楼里写好玩的故事。她目前最大的兴趣就是保留一颗纯真而美好的童心,与天底下所有的小朋友成为好朋友。

他们原本是一对双胞胎兄弟,可是有一天,马一右忽然冒出了一个奇怪的念头,他非要兄弟俩是绝佳拍档呢!这对拍档,可真名副其实。他们都喜欢赖床,都想快点长大,都担心小乔老师让他们写难死人的作文,都喜欢听表扬的话。他们还有一个巨大的梦:有一天冰激凌可以免费供应,就是一天吃掉一万个也没人来管他们!这对拍档想法一致,一起做过很多有趣的事情,真应得上“绝佳”二字呢!所谓“兄弟齐心,其力断金”,他们在一起做的事情几乎没什么大差错。

<两个人的梦想秀>里有很多情节,在这些有趣的小故事中,我们也能从中看出拍档组合的默契。从“背书大王”中热心帮助胡子原,可以看出他们乐于助人;从“假如不小心捡到一个信封”可以看出他们拾金不昧,品质优秀;从“两个人的梦想秀”可以看出他们可以为自己的梦想付出一切,坚持不懈并最终成功;从“发现了她的美好”可以看出他们愿意接纳别人,与其做朋友;从“书包哪里去”可以看出他们热爱学习!综上所述,书中拍档的各种优点正式我们所要学习的。现在的小学生几乎很难做到像马一左、马一右那样,所以作者写这本书是想让我们从中学习、感悟做人的根本,也有启迪人生的的道理。

说实话,<两个人的梦想秀>真的让许多原本不爱写作文的人爱上了写作,让我们知感恩、知珍惜身边的美好事物。因为书中的可爱哥俩打动了不少人,有许多小读者纷纷写信寄给作者,希望再出版更多的系列,作者已真正进入了读者心中,成为了知心朋友。

嘿!你想不想与商晓娜姐姐做朋友?那就快来读她的书吧!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384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