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我的世界总有你二分之一读后感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我的世界与你不同》读后感》
愿我的世界总有你二分之一读后感 第一篇

《我的世界与你不同》读后感

这是一部讲述一个人(栗娜)是怎么消失的小说。一颗心如何被刻上名字?本书以主人公去往十洲为主要线索,通过主人公李飞刀、栗娜、燕玉、侪鹤等人物在十洲短短几天的经历,通过人物的经历折射心灵体味世界,重新发现你的世界,反映了人物对于生活的态度及现时追寻。在物质生活与精神困境成为相悖的命题之时,一个人的消失就成为了小说文本所探寻的重要内容。

可以说这本书很厚重,很耐读。当初读这本书中间停下过好多次,因为读的很痛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书中看见了自己的影子。书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我抬起头看着你,在你的眼中,我看见了我自己”,而在这本书中,我看见了我自己的影子。【愿我的世界总有你二分之一读后感】

我想把这本小说界定为一本关于灵魂旅行的小说,肉体只不过是一具皮囊,用来承载我们的灵魂,肉体的驱动靠思想,这行人去十洲寻找的是自己最本真、纯净的灵魂,寻找那份安宁美好,以摆脱现实生活的污浊与不堪。

这本书让我看到人生存在的多种可能性:你可以像李飞刀那样选择做一个作家,而这个作家也许很多时候甚至连一个字都不能写下,每天在无尽的惶恐中无法如梦;也可以像刘一川那样选择在某个清晨,背着硕大的背包独自行走于世界,只为追寻那一抹残留在味蕾的甜腻;又或者可以像侪鹤和燕玉那样,找一个相爱或者曾经相爱的人一起旅行,一起相互疼爱、怜惜,虽然有争吵有矛盾,最终携手幸福终老;再或者,可以像清容那样,在一个充满诗情画意无所斗争的地方,安安静静的开一家小旅馆,种一院的西红柿、青辣椒、紫茄子,闲暇的时候做一些刺绣点缀馆舍。

不管是李飞刀、栗娜、刘一川、清容、侪鹤还是燕玉,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折射出同一个特质,那就是对自我存在感的缺失,因为缺少存在感,所以会犹豫、迷茫、挣扎、困惑,所以有着这样那样的一堆问题。而造成这种存在感缺失的一个原因,就是道德的不完善,当

【愿我的世界总有你二分之一读后感】

人失去了基本的道德,那么就会觉得自己失真了,不再是以前的那个自己了,这也是为什么这群人会前往十洲的一个重要原因,寻找当初的自己!

人生虽然有很多不如意,但是不管做什么,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挫折,不管是生活在嘈杂喧闹的大城市中的李飞刀、刘一川、侪鹤燕玉,还是生活在令无数人充满向往的十洲的清容,都会有自己的烦恼,同样的,也会有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

我们常常会说一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太多的身不由己让我们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于是越来越迷失,从而陷入到一个怪圈当中。人不管怎么样,还是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才好,否则到最后,你会发现赢得了全世界,却丢掉了自己。【愿我的世界总有你二分之一读后感】

我想,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会选择在年轻的时候背上行囊,去远足,去探险,去做一切我想做但未曾做过的事情,让人生更多一些经历,更多一些色彩,更多一些回忆,而不是在以后,看见别人把想做的事情都做了以后,叹息自己的踯躅不前,枉费了大好时光。

一个人最完美的世界,应该是有着李飞刀那般孤独精神的世界,侪鹤跟燕玉的爱情世界,刘一川的灵魂自由漂泊的世界,清容那种相思成疾的世界,君九那种天真烂漫的世界以及客人那种充满了财富与权力的世界。而栗娜,代表着我们最重要的道德世界。人只有灵魂完整了,才能构成一个强大的内心世界。

景菲

《书评》
愿我的世界总有你二分之一读后感 第二篇

【愿我的世界总有你二分之一读后感】

茶有它的清香,酒有它的浓厚,书则有它独特的味道,书一直都是人们的精神食粮,所以阅读一本书,不仅能使你的思维更加辽阔,还会让你的内涵更加丰富。

品遍世间百味,独爱书之韵味。今天向大家介绍的书籍是由两位90后作家苑子文和苑文豪共写的《愿我的世界总有你的二分之一》。作为本书的作者苑子文和苑文豪是一对双胞胎,他们现就读于北进大学,被称作是“北大最帅双胞胎”。在本书中,双胞胎兄弟俩与广大读者分享了他们生动有趣、笑泪兼具的成长励志故事和高考的奋斗经验,兄弟两用轻松亲切的方式展示着当代优等生的校园生活。

品遍世间百味,独爱书之韵味。全书讲述的是共同考上北大的兄弟俩高中的奋斗史、成长中的趣事、家庭中温暖的亲情、更多的是成长过程中血浓与水的兄弟情。在这本书里无处不充满着正能量,正像北大教授、著名作家曹文轩评价的那样“这本书充满了我们当下社会需要的积极乐观,而传播它们也是北大的责任与担当,希望他们可以做得更好,感染更多的人”,这本书确实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他们那种特有的兄弟情义,充满温馨,充满友爱。

品遍世间百味,独爱书之韵味。书中所写到在高一之前,他们也曾像很多学生一样,成绩平平,能为考了年级一百名还兴奋不已,这样的成绩想考入北大的确是天方夜谭,但是,正如他们自己说的那样“梦想是可以发光的,无论身处多么黑暗的地方,梦想总能照亮你前进的方向......”。兄弟俩通过相互鼓励,相互“打击”,共同奋斗,共同进步,在近乎残酷的复习方式中完成了质的飞跃,进入年级的前几名,与燕园北大拉近了距离,在这奋斗的过程中,他们的艰辛和努力给了正在奋战的人希望和鼓舞,这正是这本书的正能量所在。我们都曾经历过美好的高中时光,正如书中所描写的那样,回想当年的高中,我们也许没有像他们那样努力过,或许努力过,但没有达到他们那样的境界,确实是一种遗憾,这或许就是那失去了才知道珍惜的感受吧。

品遍世间百味,独爱书之韵味。全书读完后,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在沙漠中行走的旅行者,在极度缺水的情况下,发现了沙漠绿洲,让自己充满了继续走下去能量。而这种能量其实就是对梦想的追逐,或许有人会对这嗤之以鼻的说“现在的社会并不需要梦想,梦想不能使你养活自己,现实是残酷的”,而这本书则是对这类说法狠狠的还击。正如那句话“有梦想谁都可以了不起”,而我们则应该树立自己的梦想,用行动去证明,使自己成为平凡大众中的那位不平凡的人。

无论是茶的清香,还是酒的浓厚,都使人们难以忘却,唯独墨香飘飘的书香令人难以忘怀,让我们如痴如醉,久久不能自拔。书的味道是人们不可或缺的味道,它将人们的思想引领到一片圣地,不断升华。

《《我的世界》读后感》
愿我的世界总有你二分之一读后感 第三篇

《我的世界》读后感

文:顺儿

【愿我的世界总有你二分之一读后感】

今天,我收到了一本书,那就是《我的世界》这本书。

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这本书的作者是王馨蕾,王馨蕾,XX年6月出生,现小学六年级。爱好广泛:爱看书、爱旅游、爱运动;4岁开始旅游:雪山、草地、驴行、露营、徒步、骑马,足迹遍布名川大山全国各地;4岁开始学习芭蕾,8岁学打网球、10岁练习跆拳道;最大的兴趣是看书,绘本、漫画、小说、诗歌、散文等等,涉及范围广泛。

其次,她的人生格言:不去看,怎么知道美。不去听,怎么知道心。不去试,怎么知道易。让我深受感受,我便直接将它设为座右铭。

打开书,我试探性的看了看“家长序”,因为里面的最后两段和最后的那首诗可以说是这本书的简介。内容如下:

孩子都会有个人的喜好,自己的想法,也许你觉得有些想法很幼稚,有些想法很不可思议,即使不认同,也不要立刻去否定,让她自己先去发挥一下,给自己些耐心,给孩子些鼓励,甚至是协助,帮助孩子实现她自己的想法。 就像她的一首诗《我是奇迹》,初看诗名吓我一跳,等一等,接着往下看。

我是奇迹

我和每个人都不一样

我和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愿我的世界总有你二分之一读后感】

这个世界上

每个人都不可复制

每个人都是奇迹

这本书中,没有故事,只有诗。在这本书里,有两首诗是我最喜欢的,那便是《真诚》和《友谊飞走了》。

在《真诚》这首诗中,作者写道:我有一颗真诚纯洁的心,可却没有一个真诚的朋友。我想:在当今社会中,我们的好朋友都会对你说些谎,更不用说那些关系一般的朋友了。正如诗中的倒数第二句:我面对的总是一再的掩饰与隐瞒。因此,我倡议:让我们不再说谎,让我们一起真诚的对待每一个人吧! 在《友谊飞走了》这首诗中,作者写道:儿时的友谊,那是多么的单纯;长大以后,目标越来越大,互相却用尽了手段。我想:既然我们小的时候的友谊,是那么的单纯;那为什么到了现在,互相的关系却慢慢地被招数和手段占满。这是为什么呢?我由此倡议:既然我们在幼时的友谊很单纯,那现如今,我们长大了,我们之间的友谊应该更为纯洁才对,为什么不是这样呢?让我们一起让我们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纯洁吧!

最终,我总结了一个道理:一首好诗可以让孩子学会思考,一首好诗可以净化孩子的心灵,一首好诗可以让孩子超越自我。

《感动中国读后感》
愿我的世界总有你二分之一读后感 第四篇

[篇一:<感动中国>读后感]

平凡的生活中,总有一种爱让人感动,岁月的沧桑中总有一种感动让人为之震撼,就像风的力量,那种感动足以让整个民族为之动容,无须张扬铺排,却能让人铭记于心;无须渲染夸张,却能使人感动不已。扛起一份责任,献出一份爱心去诠释和谐、诠释人类的理性、诠释2008的感动。

作为一名普通人,我看完节目后深受感动,那十三个农民兄弟用纯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千钧一发,四面危机之时,彰显出经大忠心系百姓、忠于职守,临危不惧的共产党人的本色,给养母做饭;帮养母做健身运动……她用自己弱小的身躯谱写了一支动人的歌,她也被大家称赞为“孝女当家”。

我总在想:“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这种不屈不挠,永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又是多么值得我们当今青少年学习啊!

这两小时的<2011感动中国>令我思绪万千。它告诉我这个世界有着许多触及人心令人感动的事情,我们应该歌颂,更应该发扬,在被别人感动的同时,也能感动别人。

[篇四:<感动中国>读后感]

<感动中国>这本书以"双百"人物的英雄事迹、感人细节为教育元素,以学生学习成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教育主题,两者有机结合。读了这本书我感受至深。

叶欣是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急诊科护士长。翻开历史,2003年那一页,一场令国人诚惶诚恐的非典至今记忆犹新。叶欣,一位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护士长,她对那职业的孜孜追求和感人的事迹,同样被载入史册。2003年2月24日,叶欣在抢救患者时,被"非典"病毒闯进了已经在一线连续奋战了好多天的身体,3月4日经确诊,叶欣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被隔离。在隔离期间,她甚至询问自己科室的覃医生,看看还有没有自己可以力所能及的工作让她在病床上完成。但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唤,都没有挽留住叶欣匆匆离去的脚步!3月25日凌晨1时30分,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她真是一名忠于职守的好护士呀!

她,生活在无声世界里,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以快乐和感恩的心面对身体的不圆满,以顽强的意志追求自己所热爱的舞蹈艺术,为世人奉献着自己的美与爱。她,就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邰丽华2岁时意外失去听力,但她爱上了舞蹈。虽然老师不看重她,但经过不懈努力,她从开始的转几个圈到后来的几百个,这种质的飞跃让老师和师妹们敬佩不已!邰丽华领舞的<千手观音>,在残奥会上震撼世界,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感动国人。她将美的震撼奉献给世界,她是人间的天使。

"双百"人物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楷模,是我们心目中的道德榜样。<感动中国>就是帮助我们学习先进道德榜样的好书。

[篇五:<感动中国>读后感]

许多成功人士走过的道路,都十分坎坷。但他们却带着自己伟大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虽然他们仍旧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但却还是再一次带着惊人的毅力,勇敢地走了下去!

刘翔,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他逾越了中国以前无人可越过的障碍,造就了他一生的辉煌。可就在这巨大的成功背后,又何尝不是无数的艰辛与汗水!在训练中,刘翔付出了比别人多许多倍的努力,任何疼痛他都强忍,也从来没有放弃过。真所谓“努力铸就真强者!”正如爱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被誉为“美与人性的使者”的邰丽华,一场大病使她在很小的时候就丧失了听力,也失去了语言能力。但她没有放弃对舞蹈的喜爱,虽然听不见,邰丽华却根据震动的节拍,努力记住舞蹈的节奏和内容,经常练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稍有松懈,她就在心里告诉自己“不能停下!”。终于在2005年,由她领舞的<千手观音>登上了春节联欢晚会,在全球华人中引起轰动。正是不懈的努力铸就她成为了生活中的真强者!

著名文学家鲁迅曾说过:“其实很多伟大的成就都是从点滴做起的,不断的坚持,一且就皆有可能。”曾记得,在我刚转入学军小学的时候,因为没怎么好好锻炼身体,连体育都不达标。那时,我仰卧起坐一分钟只能做二十几个,一分钟跳绳连80个都跳不到!当我发现这个问题后,就天天努力锻炼身体,加强体育锻炼。在那一个假期里,我天天都进行跳绳训练。一开始,跳绳我主要练习连续跳绳,尽量不间断,因为一旦断开,就要耗费许多时间。经过一个月的刻苦训练,我可以做到很少断掉了,甚至可以跳五百个都不中断了,这对我来说真是个“大跨越”。

跳绳的稳定性有了,就只剩下“速度”问题了。我以前“一蹦、一跳”的肯定不行。这使我焦急万分,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因为纵使稳定性高了,速度上不去,那也是白搭。这时,我想起外婆曾对我说过她小时候跳绳跳得很好,我就急忙向她请教。经过外婆的一番指点,我发现只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把“两蹦”之间的“一跳”去掉,速度就会提高很多。有了这个法宝,我又满怀信心的开始练习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到了假期结束,我一分钟能跳一百四十个了。在四年级上学期的一次跳绳测试中,我跳到了一分钟一百六十四个的好成绩,这个进步使我欣喜若狂。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放松,依然天天坚持练习跳绳,终于在四年级下学期突破了一百八十个大关。直到现在,我的最高纪录是一百九十七个,这个进步,一直使我和高兴,因为这都是我坚持不懈锻炼得来的!我想,只要我一直努力,就会更强!

我相信,努力,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他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汗水,是通向成功之路的阶梯,他引导这我努力攀登;毅力,是人生道路中前进的动力,有了他,我们才能真正成为生活的强者。愿我们不要害怕失败,带着毅力勇敢地走下去,因为努力铸就生活真强者!

[篇六:<感动中国>读后感]

翻阅<教师感动中国>被其中每一位教师的事迹所感动。书中的他们,虽是一个个普通的乡村教师,但在灾难降临的那一刻,毅然选择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真正含义;他们感动着中国,感动着全人类。

掩卷沉思,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在我眼前浮现……

地震发生了,51岁的谭千秋老师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弓着身子,张开双臂趴在讲台上,用自己的身体死死护住4个学生,自己却没能再醒来。这个平时在学生眼里不苟言笑,一向威严的教导主任,危难时刻义无反顾、张开双臂,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用自己的身体守护了四个年少的生命,当搜救人员在坍塌的教学楼废墟中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所有抢险人员都被震撼、落泪。

被网友称为“美丽公主”的女教师袁文婷,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孩子们的伤亡,她一次又一次地冲进教室,用她柔弱的双手抱出了一个又一个孩子,教学楼轰然倒塌,水泥板压住了她柔弱的身躯,她的青春永远定格在26岁。

地震发生时,吴忠洪老师正在四楼第一间教室上课,面对即将倒塌的教学楼,在生死关头,他选择留下,去营救逃生掉队的学生,而他,却被无情地埋在了废墟之下……像这样用生命守护学生的老师,在地震中又何止这些。当我获悉老师们的这些英雄壮举时,就会感叹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程走得如此光辉灿烂,而生命又是如此的脆弱,就像那夜空中耀眼的流星,完美地划出一道道弧线后,转瞬间又消失了。他们的故事是那么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很多人会问,是什么原因促使老师们做出这样的壮举?在地震来临的那一刻在剧烈的晃动中,尽管他们都明白等待着自己的是可怕的危险,尽管他们已隐约感觉到死神正无情地拽住他们的手。可他们没有走,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留下,无怨无悔,这是为什么?为救20多位小学生,头、颅、脸严重受伤,缝合9针的王敏老师是这么说的:“我和孩子们相处十分和谐,关键时刻冲上去救他们是我应该做的!我也只是尽了一个老师应尽的职责。”哦,我赫然明白,因为他们是老师,保护孩子是老师的职责。地震发生后,很多老师都是这样,在与家人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尽管内心倍受煎熬,却仍全力投入营救学生。他们坚守岗位,不停地鼓励学生;不停地用手刨砖块;不停地用塑料盆往外边运沙土,他们没有被失去亲人的伤痛击倒,反而是镇定自若,有条不紊地组织开展营救学生的工作。灾难面前,他们牢记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

在这场可怕的灾难中,无数师生倒下了,无数生命不在了,但我越发清晰地感觉到,有一种东西,一种平凡日子里似乎感觉不明显的东西,一种灵魂深处的东西,一种刻骨铭心的东西,正在我们人民教师的心中顽强地、蓬勃地生长着,那就是“师爱”,沉甸甸的师爱,就像学校里奇迹般屹立着迎风招展的红旗一样,大灾中巍然挺立,大灾中更显亮丽!

灾难无情地夺走了英雄教师们爱人的权利,相比之下,我是多么幸运,亲爱的老师们,当你有机会爱你的学生时,千万不要吝啬表达你的“爱”。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亲切的问候、……在孩子看来,那都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幸福。是的,师爱的付出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其实就是如此的简单,但对于孩子、对于家长,师爱就像沙漠里的一泓清泉、就像寒冬里的一束阳光,温暖着孩子,净化着我们自己,让我们无悔地付出吧!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417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