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莫大于爱人相关的名言

| 节日作文 |

【www.guakaob.com--节日作文】

《名言警句》
仁者莫大于爱人相关的名言 第一篇

名言警句

一楼:

1.凡为官者,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无 ——范仲淹(担当)

2.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诸葛亮(忠诚:习近平曾在中央办公厅各单位担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引用)

3.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朱熹(习近平曾在十八界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引用,意为两袖清风,可昭日月,身在书斋,却要心西天下)

4.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二楼:

5.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得其人,失其人,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白居易

6.仁者莫大于爱人,知者莫大于智贤,政者莫大于官能。——《礼记》

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

8.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班固

三楼

9.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杜荀鹤

10. 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程颢、程颐

11.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先锋荟萃 杨榷古今

1.共产党的干部政策,应是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这就是“任人唯贤”的路线。

——毛泽东

2.特别是管干部的干部,要很公道,很正派,不信邪,不怕得罪人;也要有耐心,能熟悉干部,联系干部。

——邓小平

(人才,只有大胆使用,才能培养起来。

——邓小平)

3.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江泽民

4.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胡锦涛

(要不拘一格、广纳群贤,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观念,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锻炼人才、使用人才、成就人才。 ——胡锦涛)

5.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清正廉洁。

——习近平

6.我现在来讲干部政策,只想用12个字,分成4个问题来解释:第一,了解人;第二,气量大;第三,用得好;第四,爱护人。

——陈云

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习近平

人才,只有大胆使用,才能培养出来。——邓小平

珍视劳动,珍视人才,人才难得呀!——邓小平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孙中山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关于仁的名言》
仁者莫大于爱人相关的名言 第二篇

关于仁的名言

仁人无敌于天下。 ——《孟子·尽心下》

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礼记·儒行》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论语·宪问》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论语·公灵公》

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战国策·燕策三》 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君子不为小人匈匈也辍行。——《庄子·天地》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 ——刘 安

君子见人之困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困则幸之。 ——韩 婴 穷鸟入怀,仁人所悯。 ——颜子推

求在我者,仁义礼智;求在外者,富贵利达。 ——胡达源

精于义者,眼界大心地平;徇于利者,眼界小心地险。 ——胡达源 忠孝仁义,德之顺也;悖傲无礼,德之逆也。顺者福之门,逆者祸之府。——刘 昼

博爱之谓仁。 ——韩 愈

智可以微谋,仁可以托财。 ——《吕氏春秋》

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 子》

一个人受到良心的谴责,即使有公众的支持,心灵也不可能得到安宁。

高尚者无论走到何处,身边总有一个坚强的捍卫者,那就是良心!宁以义死,不敬幸生,而视死如归。 ——欧阳修

智人不诈,仁人不党。 ——《国语·晋语六》

仁者荣,不仁者辱。 ——《孟 子》

仁不异远,义不辞难。 ——《汉书》

去不仁则仁存。 ——程颢、程颐

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敏于事而慎于言。 ——陆 贾

名誉是表现在外的良心;良心是隐藏在内的名誉。 ——叔本华 良知:一种细微的,平静的声音,它让少数派坦白。仁者必有勇,诛暴必用武。——章太炎

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孟子

千秋龟鉴示兴亡,仁义从来为国宝。 ——张映斗

仁者无敌于天下。 ——《孟子》

求仁而得仁,宁怨填沟壑。 ——文于祥【仁者莫大于爱人相关的名言】

君子能仁于人,不能使人仁于我;能义于人,不能使人义于我。 ——《鲁连子》

多欲亏义,多忧害智。 ——刘 安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 ——《三国志·魏志·何晏传》

义士不欺心,仁人不害生。 ——刘 向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仁不可胜用矣;以恶人之心恶己,则义不可胜用

矣。——晁补之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 ——《韩非子》

仁生于歉,义生于丰,故富而教之斯易也。 ——王通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轲

君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 ——扬 雄

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

仁者莫大于爱人。 ——《礼记》

幸灾不仁,乘危不武。 ——《明史》

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 ——苏 轼

人须有自信之能力,当从自己良心上认定是非,不可以众人之是非为从违。——章太炎

至仁不为恩,至义不为功。 ——姚 莹

仁以为己任。 ——《论语》

【仁者莫大于爱人相关的名言】

大仁之极,而大勇生焉。 ——谭嗣同

君子之行,动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 ——《后汉书》 君子抱仁义,不惧天地倾。 ——王建

誉人而人亦誉之,则是自誉矣;毁人而人亦毁之,则是自毁也。自誉,仁之贼也,自毁,义之贼也。 ——姚莹

今日的良心是幸福的要求。 ——三木清

仁义莫交财,交财仁义绝。 ——梁章钜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礼记·大学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孔 丘 行大义然后可

《礼记名言精选汇编》
仁者莫大于爱人相关的名言 第三篇

《礼记》名言警句:

1、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正已而不求于人。 端正自己的品行不依靠别人就不会与人结怨,就可以上不埋怨上天,下不责备别人。达意则是,自力更生

4、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出自:《礼记·中庸》 虽属极幽隐、细微之处,实际上没比这更明显、具体的了。见(xiàn) 从最隐蔽、最细微的言行上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所以,君子要学会慎独。所谓“慎独”,就是要人前人后一个样,就是要时时叩问自己良心是否有愧。 [1]

5、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6、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7、其旨远,其辞文 。

8、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9、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10、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 【原文】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译文】比圣人次一等的贤人致力于某一方面,致力于某一方面也能做到真诚。做到了真诚就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来就会逐渐显著,显著了就会发扬光大,发扬光大就会感动他人,感动他人就会引起转变,引起转变就能化育万物。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能化育万物。

11、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12、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

1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仁者莫大于爱人相关的名言】

14、择不食之地而葬 。

15、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16、其德薄者其志轻。

17、至诚无息, 博厚悠远 不息则久,久则徵,徵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1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仁者莫大于爱人相关的名言】

19、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其形。

20、仁者莫大于爱人。

2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22、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23、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

24、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

25、仁者义之本也

26、举大事必慎其终始。

27、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8、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29、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30、至诚如神。

31、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出自:《礼记·中庸》在人看不到的地方也常警惕谨慎,在人听不到的地方也。

32、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33、神必藉形气而有者,无形气则神灭 。

34、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35、古之建国,教学为先 。

36、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37、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

38、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39、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40、诚者,物之终绐,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41、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

42、至诚无息。出自:《礼记·中庸》真诚是没有止境的。永远以真诚自勉。

43、风俗弊坏,由于无教

4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45、量入以为出。【仁者莫大于爱人相关的名言】

4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8、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

49、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而后道尊 。

50、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51、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52、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53、古者为政,爱人为大 。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礼记·中庸》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礼记·中庸》

至诚无息。《礼记·中庸》

玉不琢,不成器。《礼记》

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礼记》

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礼记》 仁者莫大于爱人。《礼记》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礼记·祭义》

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礼记·儒行》

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礼记·学记》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礼记·学记》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礼记·学记》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礼记·学记》

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礼记·杂记下》

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礼记·中庸》

诚者,物之终绐,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礼记·中庸》

正已而不求于人。《礼记》

其旨远,其辞文。《礼记》

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礼记》

神必藉形气而有者,无形气则神灭。《礼记》

古之建国,教学为先。《礼记》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礼记》 风俗弊坏,由于无教。《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礼记》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而后道尊。《礼记》

古者为政,爱人为大。《礼记》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礼记·大学》

择不食之地而葬。《礼记》 其德薄者其志轻。《礼记》

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礼记》

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礼记》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礼记》

举大事必慎其终始。《礼记》

1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2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5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7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10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1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12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1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仁义名言名句大全》
仁者莫大于爱人相关的名言 第四篇

永不沉睡的良心,不断的鞭笞着人们。 ――蒙 田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 ――<三国志・魏志・何晏传>

义士不欺心,仁人不害生。 ――刘 向

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一席永恒的筵席。仁义名言名句大全。 ――夸美纽斯

当理智和感情完全一致的时候,良心的声音就会在心灵中占据统治地位。

――苏霍姆林斯基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仁不可胜用矣;以恶人之心恶己,则义不可胜用矣。

――晁补之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 ――<韩非子>

仁生于歉,义生于丰,故富而教之斯易也。 ――王通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

没有良心的知识,会毁灭人的灵魂。 ――布拉莱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孟轲

仁慈是心灵美,而不是行为美的体现。 ――艾迪生

压抑自己良心的声音,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苏霍姆林斯基

良心始终是不顾一切人为的法则而顺从自然的秩序。 ――卢 梭

君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 ――扬 雄

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

仁者莫大于爱人。 ――<礼记>

极端公正和善良的心是不属于庸俗的人的。良心的觉醒就是灵魂的伟大。

――雨 果

幸灾不仁,乘危不武。 ――<明史>

寡廉鲜耻的人是不会有良心的。 ――托・富勒

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 ――苏 轼

当你感到自己是一个人时,惟一的限制是良知。 ――马丹・杜・加尔

人须有自信之能力,当从自己良心上认定是非,不可以众人之是非为从违。

――章太炎

人可以由虚荣心知道什么是荣耀,可以由良心知道什么是正义。 ――兰 多

好良心是柔和的枕头。 ――雷伊

至仁不为恩,至义不为功。 ――姚 莹

仁以为己任。 ――<论语>

大仁之极,而大勇生焉。 ――谭嗣同

不求有天使和牛马的懿德,只求有人的良心。 ――蒙 田

君子之行,动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 ――<后汉书>

再没有比自身良心的审判更痛苦的审判了。 ――田德里亚科夫

有两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良心和美名。 ――乔 叟

道德的损害是良心的完全麻痹。 ――芥川龙之介

道德活动既受政府长官支配,又受良心的制约。 ――洛克

仁慈必须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之上,而决不能取代正义。 ――亨・乔治

良心唯有经常以沉默形式来讲话。 ――海德格尔

君子抱仁义,不惧天地倾。 ――王建

为己重者不仁,好广积者不义。足恭者无礼,贪名者无智。 ――林逋

照耀人的惟一的灯是理性,引导生命于迷途的惟一手杖是良心。――海涅

在有信心的男人和女人心目中,良心并不是儿戏。 ――罗曼・罗兰

誉人而人亦誉之,则是自誉矣;毁人而人亦毁之,则是自毁也。自誉,仁之贼也,自毁,义之贼也。 ――姚莹

今日的良心是幸福的要求。 ――三木清

仁义莫交财,交财仁义绝。 ――梁章钜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礼记・大学

良心这玩意儿使人变胆怯。想做小偷,害怕谴责。想谩骂、中伤又怕叱责。--良心是在人内心造反的最怕寂寞的家伙。 ――莎士比亚

仁义为友,道德为师。 ――史襄哉

对于道德的实践来说,最好的观众就是人们自己的良心。 ――西塞罗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孔 丘


世界上还有些国家更重要的,那便是人类的良心。 ――罗曼・罗兰

行大义然后可以弭大谤。 ――<宋史>

永不沉睡的良心,不断的鞭笞着人们。 ――蒙 田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 ――<三国志・魏志・何晏传>

义士不欺心,仁人不害生。 ――刘 向

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一席永恒的筵席。 ――夸美纽斯

当理智和感情完全一致的时候,良心的声音就会在心灵中占据统治地位。

――苏霍姆林斯基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仁不可胜用矣;以恶人之心恶己,则义不可胜用矣。

――晁补之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 ――<韩非子>

仁生于歉,义生于丰,故富而教之斯易也。 ――王通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

《关于孟子的名言》
仁者莫大于爱人相关的名言 第五篇

1、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关于孟子的名言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5、杀一无罪非仁也,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7、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8、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9、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关于孟子的名言。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10、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11、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3、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16、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9、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2、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23、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4、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2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6、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27、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30、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31、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32、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3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34、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35、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36、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37、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38、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39、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40、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41、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42、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4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4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46、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47、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423796.html

    上一篇:广告门市规章制度

    下一篇:很静的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