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流传的玉》读后有感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前世流传的玉》读后感

  我的同乡小兄弟奥斯曼前些日子在西宁送我一本打印成册的长篇小说书稿《前世流传的玉》,说实话,我并不惊喜,一則我在一些内刊和微信平台上读到过书稿的一部分内容,对其内容大致有些概念和印象;二則我始终认为奥斯曼一定会写成一部长篇文字,而且题材和主题一定会是反映撒拉族生活的小说。

  我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认真阅读了这部小说,而且也初步形成了自己对这部长篇乃至撒拉族长篇小说创作的一点思考。小说《前世流传的玉》中书写的地域特色鲜明,结构设计精巧,民族风情浓郁,信仰表述准确,是一部值得认真阅读和思考的文本。小说中的主人公木汗和阿一莎经历的爱情叙述,既有烂漫甜蜜、热烈羞涩的爱情追求,也有融合着家庭、世俗、观念等等纠缠难清的重重阻力,终究在童话般美丽的开始中逐渐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跌入世俗和陈旧观念的深渊,令人扼手惋惜。 我先不说这部小说的得失,但就其在撒拉族文学创作中的意义,谈几点自己的思考。一是填补了撒拉族文学的空白。无论这部小说文本的题材、思想、立意如何,以它洋洋洒洒的25万字的篇幅,一方面凝聚了作者几年的心血,另一方面它确实开辟了撒拉族长篇小说创作的先河,在尚未正式出版发行之前,我不敢说这篇是撒拉族的第一部长篇,但至少目前填补了撒拉族文学没有长篇的空白。二是将唤醒一批撒拉族青年致力于文学创作。撒拉族文学在诗歌上成就非凡,中国作协《民族文学》曾做过统计,撒拉族文学作品在该刊发表的数量占全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总量的35%,这是何等的壮观,但从体裁上看,除了马丁、韩文德足量的诗歌作品外,只有一部中篇小说《下弦月》,又是何等悲戚!应该说,近几年撒拉族文学的创作势头很好,更多的撒拉族青年和大学生开始尝试着创作,而且在《青海湖》、《青海日报》也组织专辑专板进行了集中发表,在青海文学界引起了关注。也有部分作品初露锋芒,是值得庆贺和连续挖掘的。三是从中可以总结出撒拉族文学地域性写作和根性创作的必要性。越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洋洋文学世界,与其他的民族相比,撒拉族在文学创作的题材、结构、思想、语言、技巧等等都比不过大民族,毕竟他们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而我们的优势就是自己民族题材的不断挖掘和书写,也只有深深扎根这片土地和撒拉族的根性挖掘,才能创作出好作品,这一点想必大家都有共识。四是需要寻找读书思考交流的平台。撒拉族作者目前最迫切的任务是多读书、读名著、读杂书,勤于思考、尤其要思考民族发展命运,思考民众信仰得失,尽快形成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勇于文学探索和创作的团队。

  总之,奥斯曼的长篇小说《前世流传的玉》引起了我很多思考,是值得认真阅读思考的小说,尽管小说在语言、细节的挖掘等等尚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修改和不断完善,但与其小说本身的意义而言,远不足论之。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51485.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