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实验室04视频素材(flash),人

| 作文素材 |

【www.guakaob.com--作文素材】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实验室04视频素材(flash),人(一)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基础指导素材 新人教版

基础指导

1.实验室

化学实验室中有完善的设备、仪器和药品让我们做实验,只有很好地认识它们,做实验才能得心应手。

进入化学实验室后,要了解实验室的整体布局,化学仪器室和药品室是分别摆放化学仪器和药品的;熟悉进出口通道,特别要注意灭火器、消防沙、电源开关等物品的位置,以策安全;还要知道排气扇、废液缸、通风橱的用途,排气扇排出毒气,废液缸盛放废弃物,通风橱里才可以做会对人体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

以下九种仪器:试管、试管夹、锥形瓶、烧杯、水槽和集气瓶、量筒、胶头滴管、酒精灯、试剂瓶,是做实验时,你常常需要用到的,因此你应该好好地认识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例1】下列实验操作与方法正确的是( )。

思路与技巧 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使用胶头滴管是要注意“悬空竖直”,不能伸入容器内,ABD都是错误的;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C正确。

要做好类似的题目,就要熟练掌握常见仪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答案 C

2.实验室安全规则

虽然做实验既有趣又令人兴奋,但有时也会有危险,你必须听从教师的指导,遵守实验室的规则,才能确保实验的安全。

在实验室中应该遵守实验室纪律,实验时遵守操作规则,了解危险品图标的涵义,杜绝危险隐患。万一发生意外,要冷静应对,不要惊慌,要立刻向老师报告,并采取恰当的处理方法。

【例2】下列实验室里的行为中,哪些存在不安全因素( )。

A. 小森将实验用剩的药品到进废液缸

B. 小众在实验结束后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C. 小山为了节省时间,一边吃饭一边做实验

D. 小楠做实验太忘我,洗过手未擦干就去插电源插销

思路与技巧 在实验室里禁止吃喝食物,湿手插拔电源插销易触电,C和D都存在不安全因素;A和B都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

答案 C

3.液体药品的取用

(1)倾倒液体时,将试剂瓶的瓶塞取下倒放于桌上,一手持试剂瓶,标签向手心,一手持试管,瓶口与管口靠在一起,缓慢倾倒。倾倒完毕,马上塞紧瓶塞,将试剂瓶放回原处。

(2)滴加液体时,滴管要保持“悬空竖直”,不要伸到容器中,不要抵在容器口上,以免沾染滴管;吸液后要保持胶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放,以免腐蚀胶头;吸取另一种液体前要先清洗滴管,以免污染药品。滴瓶中的滴管不必清洗,更不可交叉使用,以免造成污染。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实验室04视频素材(flash),人】

4.固体药品的取用

(1)取用块状药品使用镊子,先把试管横放,再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放到试管口,然后慢慢竖起试管,让块状药品缓缓滑到底部,以免打破试管。

(2)取用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先把试管横放,再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然后把试管直立,以免药品沾在试管壁上。

5.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实验室04视频素材(flash),人】

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绝对禁止用一盏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否则火焰进入灯壶内造成酒精灯爆炸。使用酒精灯还应注意灯内酒精的体积不得少于灯壶体积的1/4,不得超过灯壶体积的2/3,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引起火灾。酒精灯的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和外焰三部分,外焰温度最高,最适宜用来加热。

(2)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开始加热时,先来回移动试管预热,再固定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成大约45°角。试管内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沸腾时冲出试管;试管口不可对着自己或他人,防止烫伤。

【例3】下列化学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实验室04视频素材(flash),人】

思路与技巧 A滴管应悬空,不能伸到试管中;B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D滴管不能倒放,防止药液腐蚀胶头;C正确。

借此类题目要熟练掌握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充分考虑各种安全因素。

答案 C

6.物质的称量

(1)用托盘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物质

①调整天平平衡;

②称量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③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同样大小的纸,药品放在纸上称量;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

④取用砝码要用镊子,先取大砝码,再取小砝码,最后拨游码;

⑤称量完毕,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游码归零。

(2)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①根据所需量取液体的体积,选择大小合适的量筒;

②现象量筒内倾倒液体,接近所需体积时,改用滴管逐滴滴加液体,直到终点; ③读书时,量筒要放水平,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例4】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地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称得食盐质量为15.5g,(1g以下用游码),若按正确的方法称量,食盐的质量应为( )。

A.15g B.14.5g C.15.0g D.14.0g

思路与技巧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时,游码的质量是加在右盘上的,质量关系为m左=m右+m游码,若按正确的称量方法,即“左物右码”,则m物=m砝码+m游码。而该同学将食盐和砝码放颠倒了,称得质量为15.5g,即15g砝码、0.5g游码。此时质量关系为15g=m食盐+0.5g,则m食盐=15g-0.5g=14.5g。

托盘天平呈现的质量关系是左盘所加质量=右盘所加质量+游码的质量,故称量物应放在左盘,砝码应放在右盘。

答案 B

【例5】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是( )。

A.8mL B.大于8mL C.小于8mL D.无法判断

思路与技巧 如图,仰视读数为19mL,实际体积大于19mL;俯视读数为11mL,实际体积小于11mL。那么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大于8mL(19mL-11mL)。

在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读数时,首先要明确量筒的刻度是由下往上逐渐增大。其次,视线高(即俯视),则读数高(即读数比实际偏大);视线低(即仰视),则读数低(即读数比实际偏小),可以简单记为“高高低低”。

答案 B

7.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1)仪器的连接

胶皮管与玻璃管、玻璃管与橡皮塞、橡皮塞与试管连接时,要旋转连接,不可硬塞硬挤,以免损坏仪器。

(2)仪器的洗涤

①仪器洗涤的方法:先将废物倒入废液缸,然后用水冲洗,必要时用试管刷刷洗,再用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

②仪器洗净的标准:容器壁内附着一层均匀的水膜,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实验室04视频素材(flash),人(二)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火药和火药武器素材 新人教版

园丁网数学第一站成套数学资料免费下载

火药和火药武器

人类最早使用的火药是黑火药,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它的发明闻名于世,被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黑火药主要是硝酸钾、硫黄、木炭三种粉末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着火易燃,燃烧起来相当激烈。燃烧时发生的主要反应是:

2KNO3+S+3C==N2↑+3CO2↑+K2S

体积很小的火药点燃后,由于氧化还原反应迅猛进行,在短时间内放出的热量,使产生的大量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增至几千倍,假如反应发生在密封的容器中,就会发生爆炸。因固体产物中夹杂着未燃烧的炭粉,能看到冒黑烟。易燃烧能爆炸的混合物为什么又称为“药”呢?这是由于它的主要成分硝石(硝酸钾)、硫黄是古代中医治病用的重要药材,火药在发明之后亦被列为治湿气、避瘟疫、治皮肤病的药类,更重要的是火药的发明来自长期炼丹制药的实践,因而被称为药是十分自然的。

火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的结果。首先对炭、硫、硝三种物质的认识,为火药的发明准备了条件。在唐朝,人们在伏火硫磺、伏火硝石的多次实验中,已经观察到点燃硝石、硫磺、木炭的混合物,会发生异常激烈的燃烧。当人们掌握了三者恰当的比例,有意识地利用这类混合物的燃烧性能时,火药发明了。

人们发明了火药,很快在军事上发挥了它的作用。在火药发明之前,古代军事家常用火攻这一战术克敌制胜。在火攻中常使用“火箭”,即在箭头上附着易燃的油脂、松香、硫磺等,点燃后射向敌方。但由于这种燃烧火力小,容易扑灭,所以火药出现后,人们就用火药代替上述易燃物,制成的火箭燃烧就猛烈多了。有时在火药中加上巴豆、砒霜等有毒物质,燃烧后生成的烟四处飞散,相当于“毒气弹”。但这些都只是利用火药的燃烧性能。随着火药武器的发展,逐步过渡到利用火药的爆炸性能。北宋时用于击退金兵的所谓“霹雳炮”、“震天雷”等,就是以铁壳作为外壳,由于强度比纸、布、皮大得多,点燃后能使炮内的气体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再爆炸,所以威力强,杀伤力大。从利用火药的燃烧性能到利用火药的爆炸性能,这一转化标志着火药使用的成熟阶段的到来。

火药与火箭

恩格斯指出:“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火药是由商人在公元1225年到1248年间经印度传入阿拉伯国家。欧洲人首先是西班牙人,在公元12世纪后期通过翻译阿拉伯人的书籍才知道火药。主要的火药武器大多是通过战争西传的。元代初期,在西征中亚、波斯的交战中,阿拉伯人才知道包括火箭、毒火罐、火炮、震天雷在内的火药武器,进而掌握了火药的制造和使用。欧洲人又是在和阿拉伯的战争中,接触和学会了制造火药和火药武器的。英、法各国直到公元14世纪中期,才有应用火药和火药武器的记载。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实验室04视频素材(flash),人(三)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实验探究:红糖与白糖素材 新人教版

园丁网数学第一站成套数学资料免费下载【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实验室04视频素材(flash),人】

第一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实验探究:红糖与白糖

如何把红糖制成白糖,你是不是也很有兴趣呢?

探究原理:红糖中含有一些有色物质,而活性炭能吸附这些有色物质。将红糖溶于水,加入适量活性炭,过滤、浓缩、冷却后便可得到白糖。【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实验室04视频素材(flash),人】

探究步骤及现象:

1. 用托盘天平称取5~10g红糖放在小烧杯中,加入40mL水,用酒精灯加热使其溶解。

2. 向小烧杯中加入0.5~1g活性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趁热过滤,得到无色液体(若液体呈黄色,可再加入适量活性炭,直至无色为止)。

3. 将所得无色液体转移到小烧杯里,在水浴中蒸发浓缩,当体积减少到原液体体积的1/4左右时,停止加热。

4. 从水浴中取出烧杯,自然冷却,有白糖析出。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实验室04视频素材(flash),人(四)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炼丹术与化学实验素材 新人教版

园丁网数学第一站成套数学资料免费下载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实验室04视频素材(flash),人】

炼丹术与化学实验

炼丹术士试图以自然界的一些矿物、植物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制造出长生不死之药, 服后成仙。这种活动尽管目的不能实现,但从中所观察到的现象,积累的化学经验,获取到的化学成果以及所采用的仪器,设备和方法无一不对近代化学的诞生在知识上和技术上作了准备。

炼丹术是化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化学的前身。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们,在皇宫、在教堂、在自己的家里、在深山老林的烟熏火燎中,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为求得荣华富责的黄金,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在中国、阿拉伯、埃及、希腊都有不少。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丰富的素材。这是化学史上令我们惊叹的雄浑的一幕。后来,炼丹术、炼金术几经盛衰,使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了正当发挥。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耕,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英语的chemistry起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chemist至今还保留着两个相关的含义:化学家和药剂师。这些可以说是化学脱胎于炼金术和制药业的文化遗迹了。

炼丹得到的假金——铜锌合金

炼丹术起源于我国,世界炼丹史上最早的著作是我国东汉末年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到了晋朝,葛洪的《抱朴子内外篇》对炼丹经验作了进一步总结。直到公元八世纪,我国的炼丹术和冶金、陶瓷等化学生产技术才传入欧洲。

丹砂炼制图 葛洪的炼丹井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522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