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杀手段》读后感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谋杀手段》读后感

  看《谋杀手段》这一类书,是不大需要太费心力的,一篇篇故事被作者马克·贝内克如数家珍地诉说着。这本书里有足量的知识,不过作者选取的案件基本上又血腥又暴力又变态又诡异。所以读的时候,我是又好奇又恶心又刺激又难过。

  你不知道身边都生活着什么样的人,甚至你不知道自己身体里头究竟住着什么人。就像我甚至不知道为什么有时候自己会突然发脾气。你生气着这件事,但只要静下心来回溯,你会发现其实导致恼怒发火的是另一件事,或者另几件事。

  在人类历史上成千上万、令人毛骨悚然的刑事案件中,有一部分也是具有生命的。不论时间如何流逝,它们都可能激发着大众的想象,催生着大众的恐惧。毕竟,它们就像一个待解的迷局,挑逗着人们的好奇心,既令人困惑,又令人着迷,终极原因是人们期待通过这些犯罪行为以及它们最终如何被发现、侦破以及被处罚而来观望我们自身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谋杀手段》里所例举的各个案例就像一把把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钥匙,为我们一一陈显出人类各种可能的罪行——或无奇不有,或令人发指,或匪夷所思——实在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和心理承受能力。

  每一篇凶杀案的故事,如同在看纸上CSI故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CSI的第一季第一集故事,便是因为研究人员发现了凶手卡在运动鞋里的指甲而成功破案。本书除了评述对于人情世故的分析,也不乏对于案件里的花粉、蚂蚁、木材的细微考察的记录,都因为其真实性而显得异常生动。就像作者在结语中说的那样:“现实总是比我们能想象出的任何虚构故事都更加激动人心。”除了激动人心之外,本书还不乏一丝惊恐。当我在阅读时,一方面对连环杀人凶手的异乎常人的心态和举动感到理解不能,另一方面也惊悚于令人发指的谋杀虐待行为。

  如果仅仅是靠警察和侦探的拷问、巡查和推敲,案件的破解将变成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刑侦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推动了问题的解决和正义的践行。警察、侦探、法官和科学家们的工作总是不同的,前者要察言观色,要在社会中衡量问题,不免受到人心世态的干涉影响,而科学家则不尽然。他们只需要尊重事实的真相,找寻唯一的答案即可。作者数次提到的夏洛克·福尔摩斯的名言可以说明两者不同:当排除了所有其他的可能性,还剩下一个时,不管有多么的不可能,那边是真的。

  不管你信或者不信,真相只有一个。当科学技术手段破开所有的谜题后,再坚定地粉饰罪行,假装无辜的人也必须要承认自己的罪行。也许,福尔摩斯在小说和电视电影中表现的那种不近人情和超低情商,也说明了科学与社会之差别吧。

  除了案件描述外,本书在各章节增加了许多轶事和知识解读专栏,都已“外一篇”的形式穿插在书中。特别值得读者去关注的,有“列宁的遗体”,此文详尽地介绍了列宁的遗体是怎么被保存下来直至今日的;“希特勒和基因进化”篇,从评价希特勒的基因和人种学观念入手,对于人种和基因知识做了一个普及。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55588.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