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读后感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大鱼》读后感

  曾经有位做旅行杂志朋友说:虽然已经去了这么多美丽的地方,可最美的地方却是心中那份向往。我不知它在哪里,也许一生也到不了那里,但我知道那里是远方。

  我说:是啊,我们总是有到不了的远方,还有离不开的脚下。

  然后,我读了《大鱼》这本书,发现还有一种人生是从未离开的远方。

  故事梗概

  故事讲述了“我”和父亲爱德华布龙的故事。

  “我”从小就是在父亲讲述的童话世界中长大的。在父亲给“我”描绘的世界里,充满了坚毅、志向、个性、乐观、智慧、力量和想象力。那个世界里有大鱼、历险记、善良的巨人、拇指小人、连体婴、传奇的爱情、未被发现的小镇、女巫等等不被真实世界认可的人物。

  儿时的“我”很以这些父亲的经历为自豪,但是长大以后“我”发现这一切都是不可能存在的。父亲好像总用这些故事伪装着什么,让“我”看不见父亲的真心和脆弱。父亲总是不经常回家,还用笑话和童话把自己伪装起来,让“我”感觉他对一切都不在乎、无所谓,其中也包括对家庭和“我”。

  现在,父亲得绝症要死去了,作为儿子的“我”很希望看到他严肃而真实的一面,很想了解他真实的想法和生活。但是,父亲依旧在给“我”讲述那些我听过几万遍的笑话和故事。

  “我”最开始听这些故事的时候感到绝望,但最后一次又听到这些故事时突然发现了父亲的心意。我发现父亲故事里的人物并不都是虚构的,而他的这些故事只是想给我创造一个更美丽的世界。父亲只是想用故事让世界看起来更美好,生活看起来更简单,人生看起来更快乐。

  最后,“我”终于理解了父亲对我和家的爱,对生命的爱。“我”继续了父亲的童话,让他变成了大鱼,得到了永生。

  关于题目

  《大鱼》英文名字《bigfish》是有几层寓意的。

  1、big fishstory 这本身是美国俚语,有夸张、有趣童话的意思。

  2、故事里的主人公爱德华布龙从出生到死去都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在阿拉巴马州小镇里出生,后来靠自己的能力游历了全世界,赚了很多财富。“大鱼”有比喻这位父亲是小池塘里的大鱼的意思。另外,大鱼都是滑不留手,很难捕捉,就像布龙的一生。

  3、布龙的故事里总贯穿着大鱼、美人鱼,后来他自己也以成为大鱼不朽而传奇结尾。

  中西方父爱的差异

  也许是读了比较多的西方作品,我个人比较推崇这本书。但是,很多中国读者对此书的反映不是很热烈。我想这和中西方文化里父爱的表达不同有关。

  很多人认为这是适合孩子看的童话书,但我认为这本书是爱的教育,它适合所有人去读它,去爱它。

  在中国,说起爱的教育,我想很多父亲都会给孩子讲论语、孟子,讲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因为在我们的儒家传统道德里,先有了道德标准,然后才有按此标准准备的故事。

  在西方的教育故事中则充满了魔幻色彩,《大鱼》这个故事让我感觉生活不需要很多理性,美好都存在脑海中,只要你相信它就存在,没有条件的存在。奇幻的故事里没有讲一句:你要善良、做好人,有好报。诸如此类的句子。这些故事只是布龙不停地让儿子理解,只要相信就要勇敢去尝试,去创造,这个世界有很多没有道理的奇迹等着你去发掘。

  说起爱和教育。很多人认为给孩子吃的好、用的好、找好的老师教育就是爱,可是我认为精神上的沟通才是最珍贵的爱。我们的父母很少会花这么多时间和心血来给我们讲故事、编故事,他们只是一味地教育我们做好人,行善事。但是,他们忘记了孩子都在模仿,最好的教育蕴藏在最简单的故事中。

  《大鱼》总会让我想起另外一个故事,叫《爱丽丝梦游仙境》。我一直觉得这两个故事里都存在着一个奇妙的兔子洞。在这个洞里,所有的故事都要我们自己去发掘和理解。在这个洞里,我们会经常想起大人不过是长大的孩子,我们都是孩子。

  很期待中国的作家能写出一些这种开放式的教育类书籍,尝试做一些非线性发展的故事,让故事看起来更丰满而有回味。

  电影《大鱼》和图书《大鱼》

  我最开始是从电影《大鱼》中了解这个故事的。这部电影是2003年由蒂姆伯顿导演的作品,得到很多好评。

  当时,我看完这部影片时热泪滚滚,如同今天我读过此书的感受一样。尤其是结尾当儿子抱着父亲放到水里,父亲变成了一条大鱼游向远方时的场景,经常在我脑中徘徊。

  但是,电影的故事情节比较图书还是有所差别。比如,在电影中,父亲过世前威尔已经三年没有和父亲讲话,并且他带着一位怀孕七个月的妻子一起回家。还有,电影中布龙为了追求自己的妻子在马戏团免费工作了三年。等等很多导演添加的情节。

  因为一种是视听语言,一种是文字语言,我无法比较哪一个版本会更好。我个人一直认为文字有一种特殊的魅力是镜头语言无法表达的。不过,对于喜欢《大鱼》这部小说的读者,我想也推荐你们可以从视听语言里感受另一种感动。

  看淡痛苦才会看重人生

  不知道读过此书的朋友们有没有发现,《大鱼》中把所有生活的磨难都变成了一次奇遇。痛苦是一把双刃剑,它即摧残人又磨砺人。在布龙的世界中,他总是用故事把所有的困难都变换成了美丽的遭遇。这让我又想起了《阿甘正传》这部影片。但是,阿甘和布龙又是不同的。阿甘因为智商低下看不见苦难了,布龙却是用自己的智慧化解困难,看淡苦难。

  在布龙的一生中,他不仅完成了自己还完成了儿子。他用故事给周围的人建造了一个童话世界,在那个世界中每个人都活得更简单也更快活。因为布龙,更多人都懂得了人生,困难不再是生活的绊脚石而是生命的点缀。

  这让我想起了父亲的一句话:只有看淡痛苦才会看重人生。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56355.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