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读后感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局外人》读后感

  初读《局外人》,我便被这冷峻的开头所吸引,作者克制而似乎冷漠的笔调都瞬间将我拉入主人公默尔索的叙述之中,从一开始,我便站在了“我”这边。

  故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主人公默尔索的母亲去世开始,“我”接到养老院的电报,得知母亲去世,便请假参加了葬礼,安葬完了母亲。接着一天“我”来到海滨浴场遇见了前同事玛丽,和玛丽看电影、上床。然后“我”一个人在房间看街上的行人,抽烟,度过了“忙忙乱乱的星期天”。“妈妈已经下葬入土,而我明天又该上班了,生活仍是老样子,没有任何变化。”在这里,主人公的情绪看不出任何变化,平静,但不空洞。

  然后故事又转到“我”和同楼层的邻居的对话, 前后并没有什么联系,整体叙述依然显得“冷漠”。邻居雷蒙向“我”讲诉他的一个女人一直在欺骗他,考虑是否该“教训”她一下,想知道“我”的看法,“我没有什么看法,不过觉得这桩事挺有趣”。还是看不出“我“这个人是怎样一种情绪。玛丽问“我”,你愿意娶我吗?他的回答是娶不娶都可以。雷蒙跟他说“现在,你是我真正的朋友”。他的反应是做不做朋友,怎么都行。

  接下来某天,雷蒙邀请“我”和玛丽去海滩的朋友家玩,在那遇到了雷蒙前女友的阿拉伯人兄弟,“我”开枪打死了那个人。第一部分的故事便到此为止。

  第二部分从默尔索杀死阿拉伯人后被投入监狱审判,预审推事们了解到“我在妈妈下葬的那天表现得无动于衷”。对此,默尔索的反映是“生理上的需要常常干扰我的感情”。人家总是把他描绘成一个性格孤僻、沉默寡言的人。开庭后,检察官觉得“我”这个人过于“平静”,因为在妈妈的葬礼上,“我”没有哭过一次,从而断定我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得出我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杀人狂。“我”不知道母亲的年龄,葬礼后第二天和女人去游泳,看电影,这一切都成了“我”冷漠的罪证。说“我实际上没有灵魂,没有丝毫人性,没有任何一条在人类灵魂中占神圣地位的道德原则,所有的这些都与我格格不入。”主人公彻底的成为了“局外人”。

  读这本薄薄的小书以前,我不了解加缪,也不熟悉“存在主义”是什么,我纯粹的被故事里展现出来的氛围所吸引,作者冷静的叙事手法将一个平淡的故事写的充满魅力,这是文字情绪所传达出来的一种魅力,同时将主人公那和社会似乎不相容的性格细腻的表达出来。在这里,我总感到我似乎身边也认识这么一个像默尔索的人,他总是话不多,在别人眼中,性格孤僻以致一点也不懂人情世故,后来我才发现,其实谁都可以从默尔索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有时候我们对说话感到厌烦,用默尔索的话说是“这是因为我从来没有什么值得一说的,于是我就不说。”

  到底是他们太过荒谬,还是我太格格不入,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局外人”。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56564.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