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将军征战

| 节日作文 |

【www.guakaob.com--节日作文】

篇一:古代将军征战
古代名人征战诗词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木兰辞(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邶风.击鼓(《诗经》)

击鼓其镗(tāng),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yuán)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国殇(屈原《九章》)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燕歌行(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前出塞九首(选一)

杜 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浣溪沙 (纳兰容若)

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颜。黄花时节碧云天。

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不知征战几人还。

南歌子.古戍(纳兰容若)

古戍饥乌集,荒城野雉飞。何年劫火剩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

玉帐空分垒,金笳已罢吹。东风回首尽成非,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古代将军征战】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

凉州词 王翰

葡桃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城足今古,白骨乱蓬篙.

从军北征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

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

杨炯的《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古代将军征战】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战城南

去年战,桑干原.

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凶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为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备胡处,汗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熄征战无以时.【古代将军征战】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鸟鸠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谇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器是凶器,

圣人不得以而用之.

辛弃疾的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生 沙场秋点兵

马做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前出塞九首

戚戚去故里, 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 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士境, 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 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 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 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 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 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 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 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 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 战骨当速朽。

篇二:古代将军征战
中国古代20大最强武将

中国古代20大最强武将

2015-5-15 09:20

来源:强网论坛

猛志常在,勇冠三军——中国古代20大武将排名 赵云(?-229),三国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字子龙。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曹操取荆州,刘备败于当阳长阪,他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备子刘禅。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军将军,从攻汉中。

20 常山龙胆——赵云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以众寡不敌,退回汉中。次年卒。他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一身都是胆”。——《大辞海》中国古代史卷。【古代将军征战】

常山龙胆——赵云

一袭征袍鲜血染,当阳常志此心丹 。

点击图片 进入下一页>>

赵云战功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在长阪坡保护刘备的妻子甘夫人和刘禅脱离了危险;二在刘备南取四郡的时候担任桂阳太守,维护了刘备在南方的利益;

三是在刘备攻打益州的时候,赵云随诸葛亮率军入蜀,沿途分定郡县,为最后拿下益州立下战功;四,随刘备出兵汉中,用空营计击退曹军,被刘备赞为“一身都是胆也”。五、随诸葛亮出兵伐魏,在街亭失利的不利情况下,保全将士们,全军而还。

点击图片 进入下一页>>

赵子龙排第20,恐怕许多人会不解,但排除演义,结合史实,赵云成就只算一般,武力也没到冠绝群雄的地步,但赵云的知名度确实甚广,家喻户晓,固排20,实至名归。

19 天命领袖——陈庆之

陈庆之(484年~539年),字子云,汉族,义兴国山(今中国江苏省宜兴市)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后为武威将军,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深得众心。

因出身寒门,长年不得重用,41岁始独立领兵,战斗生涯只有15年,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后为武威将军。陈庆之身体文弱,难开普通弓弩,不善于骑马和射箭,但是却富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深得众心。

点击图片 进入下一页>>

陈庆之性格祗慎,每次奉诏,都要洗沐拜受;生活俭朴,只穿素衣,而且不好丝竹;虽身为武将,但善抚士卒,能使部下为其效死力。是一个刚柔并济的文雅儒将。

公元525年萧衍任命陈庆之为宣猛将军、文德主帅领兵两千护送豫章王萧综接管徐州。北魏派两位宗室元延明、元X领兵二万,在陟口一带扎下营寨准备进兵,陈庆之得到消息之后,逼近敌人营垒挥师直击。

点击图片 进入下一页>>

一比十,这很可能是他所有战斗中实力比例与敌人最接近的一仗。战斗的结果,二元的两万人马不过在一通鼓之间被陈庆之的两千人马击溃败逃

篇三:古代将军征战
描写古代将军的句子20句

随笔吧为您精选描写古代将军的句子20句请您欣赏。

1. 将军百战死,战士十年归。

2. 死是征人死,功是将军功。

3. 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4.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5. 辞家战士无旋踵,报国将军有断头。

6.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7. 草绿湖南马足轻,雨丝风片近清明,青山到眼都奇绝,小李将军画里行。

8. 将军出使拥楼船,江上旌旗拂紫烟。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莫道词人无胆气,临行将赠绕朝鞭。

9. 犬戎腥四海,回首一茫茫。血战乾坤赤,氛迷日月黄。将军专策略,幕府盛材良。近贺中兴主,神兵动朔方。

10. 四周的黑暗中,却看得清袁尘嘴角不经意的上扬,他双眸犹如烈火,一路摧枯拉朽直焚烧到人的心底。

11. 他一袭军装勃然英姿,如琼枝一树,栽于黑山白水间,终身流露着琉璃般的光彩,漆黑不见底的眼眸,如一潭深水直淹没得人无处喘息。

12.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13.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4.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5. 将军曾止渴,画角已先知。

16.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7. 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

18. 大将名师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19. 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20. 一个将军不可缺少的品质是刚毅。

【古代将军征战】

以上是关于描写古代将军的句子20句的全部内容,如果觉得比较好别忘了转发哦!

篇四:古代将军征战
描写古代战场的句子20句

随笔吧为您精选描写古代战场的句子20句请您欣赏。

1.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3.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6.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7.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8.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怅下犹歌舞。

9.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0.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家人。

11.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12.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3.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4. 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15.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16.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7.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18.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19. 积尸草木腥,血流川原丹。

20.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以上是关于描写古代战场的句子20句的全部内容,如果觉得比较好别忘了转发哦!

篇五:古代将军征战
2015三国演义读书心得

第1篇:《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坚持读书,就是积累天才的一个过程。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当我读了这本书后,学到了许多道理,也明白了许多人生哲理。

《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关羽。关于字云长。三国中比较出名的一位武将。在历史上立了不少功绩。但是,最令人敬佩的是他那讲义气的精神,无论谁帮过他,他都一定回报。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帮助过我,我汇报人家了吗?

我喜欢关于那种讲义气的精神,更喜欢刘备那种求贤若渴的品质。要是刘备没有那一分诚心,我估计诸葛亮也不会帮他,刘备也不可能当上皇上,最多在家喝喝茶。可以说,刘备的天下几乎都是诸葛亮打来的,那诸葛亮为什么心甘情愿帮助刘备打天下呢?那是出于对刘备的爱贤的心的诚恳及感激。我想起了我们班的个别班长,尽心尽力为班级做了不少好事,也是老师的得力助手,班级的同学及老师都很信任他,老师很放心地把事情交给他去办。他自然也就尽心尽力去办好每一件事情。

《三国演义》教会我许多做人的道理以及许许多多人生的哲理,让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

第2篇:三国演义的读书心得

翻开历史的长卷,多少英雄人物为我震撼,多少历史事件使我诧异。

有人说,一本书是一片叶,一叶知秋;有人说,一本书是一场戏,一戏人生;有人说,一本书是一杯水,一杯沧海。就像《三国演义》一样,它作为一本书,可知三国时期的战乱纷争,也像是在演义一场戏,让人着迷。

站在历史的海岸上看着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着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也要仰天长笑,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如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在读完《三国演义》之后,总的说来应该是开卷有益吧!我读到了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友谊董卓祸国殃民的奸毒;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智慧;曹操赋诗的奸诈,但又有雄才大略的心怀。我还读了草船借箭,蒋干中计,曹操赋诗,借东风,七擒孟获等精彩的历史事件。

在《三国演义》所有的人物和事件中,我最喜欢诸葛亮和草船借箭。

诸葛亮草船借箭,不战而胜,为什么诸葛亮不费力地轻而易举得到十万只箭呢?我想,罗贯中把诸葛亮塑造成一个有智慧的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向周瑜保证三天之内必定“造”出十万只箭,这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做到的,这只是周瑜想故意找诸葛亮的茬。但是,诸葛亮却能运用三天中雾最大的一天来借箭。是敌人万万没有想到,让曹操以失败而告终。在当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且有计谋与智慧的人可以说几乎没有,而诸葛亮作为这一种人物形象让人回味无穷。

大家都知道在三国纷争的背景下,刘备代表了蜀国,曹操代表了魏国以及孙权代表了吴国,他们展开了三国鼎立,三方角逐的场面。在历史上,人们都有“拥刘反曹”的倾向,这一倾向导致了后来刘备胜利为王的结果,我在想,为什么人们要“拥刘反曹”呢?在我看来三方争霸,各自都有优劣,都应该有公平的机会去争霸,应该体现当今的奥运精神:公平、公正、公开。可是人们却单一的“拥刘反曹”。我认为曹操和刘备他们各自有各自的优点,对于评价任何一个人,即使是他们天差地别,也应从好与环,优缺点去考虑。正如曹操亲帅大军征战,为争取民心,下令军队沿途不得践踏百姓的庄稼,违者格杀勿论。可偏偏就是曹操自己的坐骑受惊吓后进了老百姓的田地,他虽经众将苦劝没有取下自己头,但也割下了自己的头发以示惩罚,中国古代,视发如首,把头发割掉,在当时已算是一种不轻的刑罚,曹操能割发,以示自刑,体现出他纪律严明和体裇百姓所以说人是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的。所以说人们都是有自己的优点,评价一个人应全面评价。

诸葛亮是在“三国”中的一个亮点人物,三国时期,诸葛亮领兵评定了南方部落(云南一带的少数民族)的叛乱后,想要任命当地的土人担任官吏来管理。有人进言反对诸葛亮说:如果留下外地人在这里当官就要留军队,留下了军队,军粮无法解决,这就是一难我们刚刚打败夷人他们有的父兄死在战场,留下外地人而没有军队保护,必然会有仇杀之恨之类的祸患发生,这是二难。以前夷人常有废除或杀害朝廷官员的事,他们自己感到罪孽深重,他们留下外地官员,也是始终不会得到他们拥戴的,这是三难。现在,我打算不留官员,不留军队,不远送粮食,是考虑到各种典章制定已基本制定社会次序已得到初步整顿,夷汉王间大致可以相安无丰了。

总之,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有多少英雄人物,各有各的特色,我从书中学到了诸葛亮的智慧“智绝”。关羽的“义绝”。曹操的雄才大略,豪放。

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漫漫人生,我要采世最重要的——义气,百万史书,我选择了经典的一本——《三国演义》。

若人生是一片土地,那么读书便是耕耘,想收获生活的人,要学会读书;若人生是一个海洋,那么读书便是舟楫,想到达生活彼岸的人,要学会读书。因为一本书,是一种人生。人生即沧海。

书是精神的食粮我想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妇孺皆知,但若要领悟其中的真谛,唯有到书中去领悟,亦要坚持读书……

让我们一起坚持读书,让书融入我们的机体吧!

第3篇:三国演义读书心得

在历史长河中,唯独三国时是三个国家同时出现的,它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我读起了《三国演义》这本书,这本书述说了那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

三国演义是明朝罗贯中著作,讲述的是蜀(汉)、魏、吴三国的形成及因争夺权力、土地而互相争斗,最后三国归晋,天下统一精彩的历史故事,给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关羽,关羽字云长,他忠心耿耿,义薄云天,尽管曹操用尽方法讨好他,希望关羽能投靠他,帮助其完成霸业,可关羽置之不理,誓死跟从刘备,为他效力(

最让我惊讶的是赤壁之战,这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以上胜多的战役,曹操有80万大军,而孙刘联盟只不过十几万而已,双方实力差距如此之大,怎么可能战胜曹操,但是经过庞统献连环计,诸葛亮草船借箭,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计谋,最后连老天都帮助了他们,原本刮西风的天气突然转变为东风,使得诸葛亮和周瑜火攻的计谋成功,曹操80万大军伤的伤,亡的亡,最后曹操仓皇败走华容道,元气大伤。从此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

第4篇:三国演义读书心得

自从前年读过《四大名着》以后,现在步入了初中,新添了“历史”这一门科目,我准备在这个寒假再读一遍《三国演义》重温历史,做到“温故而知新”。

故事是这样的:东汉末年,自黄巾起义后,十八路诸侯纷纷称霸。经过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大战后,天下出现“孙。曹。刘”三足鼎立之势。一直到公园266年,司马炎先后灭掉蜀。魏。吴,建立晋朝,天下再次统一了。

在这之中的三位霸主“刘备。孙权。曹操”之所以能建立自己的国家,是有原因的:许昌曹操乃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并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十万兵力战胜了袁绍八十多万大军,他还拥有文官武臣数千,是三国时期最鼎盛的国家。皇室后裔刘备饱受汉高祖的影响,以“仁”治国,从一个买步履为生的农民到一国之君,主要是在于为人以“仁”,得到了民心。得民心者的天下!他在桃园三结义后,又结识了“卧龙。凤雏”两位大贤,并结交了“关张赵马黄”五虎将,成为了三国中一个仁君。东吴孙权从小名扬四海,又有周瑜。鲁肃。张昭等将相助训练水师,又因赤壁之战周郎一场大火,为三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三位名君相争,三国的形成。

三国之中,无数文臣令我敬佩,无数武将让我望而生畏。三国之道让我懂得了处事之理,以“任”为人,与人相处要讲“仁义”。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赢得了他的忠心和天下人的好评,方才得到半壁江山。春秋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讲究“仁义礼智信”,“仁”以为己任,并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广收门徒弟子三千,得到后人百年敬仰。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是仁君的很好的典范,他以“仁”治国,得民心者也。“温故而知新”,待人之道,以仁待人就是我对于《三国演义》的“新”吧!

三国时期战火纷纷,品味古中国文化,了解我国历史,这是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应该做到的!

第5篇:三国演义读书心得1000字

三国演义是一部出名的历史小说,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该书的背景是东汉末年,从宦官乱政、黄巾起义开始,描写在乱世中曹操、刘备、孙坚父子怎样运用人才争夺天下的故事。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演义让一个个英雄人物形象的在我心中出现。勇武过人的吕布、霸气十足的孙策、忠心护主的曹洪、老当益壮的黄忠。想象典韦拼死守寨门的悲壮、赵云血战长板桥的惨烈、周瑜纵火烧赤壁的快意、孔明病死五丈原的无奈……三国是英雄辈出的年代,我对以下几个重要人物说点感想:

曹操。自小就崇拜曹操,也许是他太有军事才能,也许他太有人格魅力,(也许在游戏中他总是超级全能角色太好用。)曹操为统一乱世做出巨大的贡献,更通过屯田制度解决了大部分老百姓的温饱问题。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白手起家,讨董卓、攻陶谦、伐吕布、征张绣、击刘备、战袁术、抗袁绍,更把汉献帝从西凉铁军中解救出来,统一了大半个中国。曹操有不少缺点,他因为好女色害死了猛将典韦和长子爱侄,他因为报父仇屠杀了许多无辜的徐州百姓。但是曹操毕竟是那么悲天悯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是乱世的写照,他有着结束乱世的决心,有着天下太平的憧憬,这就足够了。曹操善用权谋,深得人心,挟持天子以号天下,他的气质成就了他的霸业。

刘备。演义中的刘备仁慈的太过了,十足一个伪君子。我一想到刘备,就想到关于他的两句名言,“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刘备是我讨厌的角色之一,但不得不佩服他的韧劲。他能有关张这样的兄弟,他能有屡败屡战的勇气,多次寄人篱下,却从未放弃过争霸天下的决心。他的眼泪威力不可谓不大,”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刘备虽然波折丛丛,但还是在取得西川,成功建立自己的政权。不得不说,刘备是一个让男人也敬爱的男人,以仁义之名行权术之实,多少贤人才士为他死心踏地,助其成就霸业,不由人不为之赞叹。

孙权。孙坚孙策为他打下了江山,他受兄长遗命保家业,压力不可谓不大。孙权的外交手段实在高明,在当时已经能熟练运用实力均衡的战争法则。在曹操百万雄师南下、刘表投降的时候联刘抗曹,结果周瑜火烧赤壁让曹操遭受了最大的挫折;在曹操败走汉中、关羽连场胜利直逼许昌的时候毅然联曹抗刘,吕蒙白衣渡江顺利袭杀关羽夺回荆州重创刘备实力。”没有永远

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孙权军事实力不可恭维,但是政治手段的确高明。孙权最终顺利稳固政权,黄袍加身,这也是对他的最大肯定吧。”三国英雄,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诸葛亮。演义中的孔明整一个妖道,未卜先知、呼风唤雨、装身弄鬼、镶星续命,太多的妖化反而让我对他反感。诸葛亮是智慧的象征,更是封建道德的典范。但是他在刘备托孤之后,集军政法大权于一身,实在不智,还给现在人以架空皇帝的借口。事无大小必亲自处理,这是领导的做法么?一方面大大限制了下属能力的发展,导致后来”属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六十多岁的老头打先锋反映了蜀汉后期人才缺乏;一方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整一个现在的共产党员,但精神可嘉,做法不可取,任谁也不是铁打的,结果把自己活活累死在五丈原,让人感叹让人反思。

最后总结下,三国的年代不过是一场争权夺利的斗争,曹刘孙都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凶手,都是封建地主豪强的代表,他们之间的战争没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以前我看到曹操失败就伤心,看到刘备受挫就欢呼,现在看来也是演义中毒吧。学习三国演义,我们就应该学习古代人的长处,借鉴他们的做法,更好的完善自己,做一个对现代社会有用的人。

第6篇:三国演义读书心得

书中用大量篇幅描写了几次大战役,如袁,曹官渡之战,魏,蜀,吴赤壁之战。每次战役各有特色。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生动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国演义》里有好多好多的英雄:刘备,关羽,张飞,曹操,诸葛亮?其中,我最喜欢里面的诸葛亮。他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他神机妙算、足智多谋,《三国演义》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人称“卧龙先生”。他治国治军的才能与兼虚谨慎、济汇爱民的品格为后世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

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辅佐,他向刘备提出了“联吴抗曹,据有荆益,三分天下”的隆中对策。他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之思,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呕心沥血,积劳成疾”,最后病逝于北伐前线五义原。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要学习他的“忠”字,他是认定了刘备,就再也没有投靠别人,这让我很敬佩,想起当日本人向我们的国家进攻时,我们中国人可是出了不少汉奸,诸葛亮就像是当时跟着共产党的将军,不是小人,不会为了那个人的蝇头小利而放弃自己的国家,放弃了自己的朋友或战友,在那么险恶的时期里,他能那样的忠义,真是不简单!

说点儿难听的,如果说咱们世界又爆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真的,那时还会有几个站在自己国家的,不跑向科技发达的国家的(尤其是那些小的国家),恐怕那时就屈指可数了吧!所以我要做一个不背信弃义、不为了那蝇头小利而放弃自己的国家、战友和朋友的人。

从这本名着的时候我还收集了许多歇后语: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关公赴会--单刀直,张飞吃豆芽——小菜,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董卓进京——来者不善,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阿斗的江山--白送”。

最后,我要说,《三国演义》不仅让我开了眼界,还告诉了我许多小知识和做人的道理,真是一举三得呀!

篇六:古代将军征战
军人励志语录摘抄

随笔吧为您精选军人励志语录摘抄请您欣赏。

1、对于攀登者来说,失掉往昔的足迹并不可惜,迷失了继续前时的方向却很危险。

2、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3、既然是理想的士兵,就得绝对服从军官的命令。绝对服从就是绝对地不负责任。

4、一个人失去了真诚,就等于失去了朋友。

5、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6、千兵有头,万兵有将。

7、一个忠贞的军人,跟狮子那么勇敢,跟婴儿那么驯顺,他只知道执行命令。

8、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

9、不见征戎儿,岂知关山苦。

10、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

11、彼此信任不猜疑,相互宽容少怨气,牵手同行军旅路,五湖四海亲兄弟。

12、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

13、强将手下无弱兵。

14、事常与人违,事总在人为。

15、一句真诚的话语,一次真诚的交心,一个真诚的微笑,都可以营造出真诚和谐的人际空间。

16、志在峰巅的攀登者,不会陶醉在沿途的某个脚印之中。

17、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充满光明。

18、善待他人,会获得友谊;善待自己,会获得新生;善待生活,会获得快乐。

19、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20、处难处之事,可以长见识;处难处之人,可以练德性。

21、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22、浇树浇根,交友交心,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23、战争全由偶然事件构成;主将虽应把握一般原则,但仍须密切注意以利用这些偶然事件,这正是天才的表征。

24、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

25、战克之将,国之爪。

26、一个将军不可缺少的品质是刚毅。

27、我们这个世界,从不会给一个伤心的落伍者颁发奖牌。

28、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也要前进;即使江河波涛汹涌,船只也航行。

29、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不在勇。

30、一将功成万骨枯。

31、平时没有跑发卫千米,占时就难以进行一百米的冲刺。

32、良好的军事领导能左右周围事物,一旦他为周围的事物所左右,他就将失去下属的信任。

33、用爱心关爱战友,用真心帮助战友,用诚心提醒战友。

34、没有激流就称不上勇进,没有山峰则谈不上攀登。

35、新兵怕炮,老兵怕号。

36、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

37、士兵们的优秀往往可以弥补将军们的错误。

38、财富不一定是朋友,但朋友一定是财富。

39、种子牢记着雨滴献身的叮嘱,增强了冒尖的勇气。

40、三军无力,长官难当。

41、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42、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

43、感情就像水一样,受到伤害时就坚如钢冷如冰,得到呵护时就柔如风细如丝。

44、宽容是金,忍让是银,谦逊是玉。

45、做事不一定有显赫的成绩,但一定要兢兢业业;做人不一定要顶天立地,但一定要无愧于心。

46、与战友相处,微笑是起点,真诚是基础,宽容是纽带,妒嫉是天敌。

47、好铁要打钉,好男应当兵。

48、海浪为劈风斩浪的航船饯行,为随波逐流的轻舟送葬。

49、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

50、太平不用旧将军。

51、自己的话应该少说,别人的话应该多听。

52、将帅的坚强意志,就像城市主要街道汇集点上的方尖碑一样,在军事艺术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53、心与心的距离,只有用心才能缩短。

54、司令官以闲静为治事要则,闲静者,不亲小节之谓。

55、看儿先看娘,看兵先看将。

56、战友情谊是美酒,哥们义气是苦酒。

57、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58、骏马是跑出来的,强兵是打出来的。

59、适于将军的条件是果断,慎重。

60、看不到自己缺点的人,永远学不到别人的优点;看不到别人优点的人,也永远改不掉自己的缺点。

61、士兵在长期征战的生涯中以军为家,以对伟大领袖的忠诚替代爱国热情。

62、懂得自爱才能得到别人友爱。

63、尊重别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爱护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爱护。

64、战友情谊是棵树,需要用真诚去培土,用宽容去灌溉,用原则去修剪,用理解去呵护。

65、勇士搏出惊涛骇流而不沉沦,懦夫在风平浪静也会溺水。

66、兵怕分散,官怕集中。

67、带兵带心。

68、再高超的交际技巧也不及一颗坦荡诚挚的心。

69、山路曲折盘旋,但毕竟朝着顶峰延伸。

70、服从是军人的第一职责。

以上是关于军人励志语录摘抄的全部内容,如果觉得比较好别忘了转发哦!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590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