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活随笔

| 高中作文 |

【www.guakaob.com--高中作文】

篇一:高三生活随笔
高中作文与生活随笔

高中作文与生活随笔

摘要:高中作文在高中语文考试中占的比例较高,所以写好高中作文是取得好成绩的基础,想写好高中作文,日常积累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写生活随笔的好习惯,本文介绍了写高中作文和生活随笔应注意的问题,及高中作文与生活随笔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高中作文、生活随笔、日常积累

一、怎样写好高中作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寄予极大的关注和关心。我们通常认为作文教学是锻炼一个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是能够熟练掌握运用语言,但语言作为一种思想外壳,只有通过提取、组织思想,才能起到作用。因此,思维能力的培养应作为第一个作文教学的本质。高中是逻辑发展、抽象思维倾向于最初的定型时期,培养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作文的思维训练应实行传统的作文教学,从而真正高写作能力。

1、立意准确新颖。立意是构思一篇文章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材料的选择、布局、文章的深度。立意期间首先考虑的问题是作文的要求,必须紧扣与作文密切相关的成分。深刻的立意,是需要我们通过现象挖掘其内在的本质的东西,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生活中的社会意义和价值。能对眼前的事物做出理性的分析和思考,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真实、典型、新颖的取材。材料选择是作者根据观察、主题、概念、提取已掌握的材料后,围绕主题的选择过程。材料的选择不是一个简单的堆积过程,要考虑是否能为中心服务。材料选择的真实性,是指材料的来源必须坚实可靠,特别是涉及到客观事实,如果有模糊,最好就不要用。否则不但没有说服力,也会影响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3,整个布局完整严密。布局是在思想的指导下组织材料,把材料有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内部连接结构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般来说,是研究文章内容部分和整体之间、部分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写作前确定总体框架,以便安排文章的内容排序,反映内在的逻辑联系。

4、流利的语言表达。在一系列的立意、材料选择、总体规划的过程后,作文要使用语言文字。语言是基于主题和风格的需求上,用一种或多种多样的方法来表达思想内容,这个过程也需要逻辑思维积极。

二、如何练好生活随笔

1、写随笔应该注重情感交流。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应投入极大的情绪情感,与学生交流,而不是简单地把生活随笔作为一个任务分配给学生。肯定学生的写作,如果老师对学生随笔中的成绩可以给予肯定和鼓励,在学生心理就会有巨大的反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仔细的浏览和批注。随笔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反映国家事务,也可以反映家庭琐事,可以表达感情,也可以婉约幽情。它可以表达欢乐和痛苦的生活,是自由和开放的。教师在批改时在构思巧妙的地方给予赞美。浏览时画出写得好的语句,在病句下划横线,尽管粗略浏览,但能鼓励学生,也给他们思考改正的机会。【高三生活随笔】

3、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学生的想法直接而简单,在生活随笔中他们一般可以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写下他们的家庭生活中的琐事或个人隐私。教师应结合自己的经验,与他们对话,教育他们。老师在点点滴滴中与学生沟通。长时间过去,学生们有什么想法就会喜欢与老师讨论,随笔就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师也加深了对学生的理解,而从学生那学习到很多过去没有接触过的知识。

三、高中作文与生活随笔的关系

1、随笔能让作文写出真实的感情。随笔可以写真实的感情,可以在用多种格式,不需

要对坚持主题或文章的构造有太多的顾虑。随笔可以用来记录一些东西,通常是记录一些自己的生活故事,心里旅程,个人意见等,它一般出现在个人日志中。它不受字数、空间长度的限制,妙在休闲,有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表达更灵活、自由、轻松和自然。相反,作文是规定的,它应该考虑如何选择材料,选择的范围有明确的规定,要考虑如何选择材料,如何过渡等。需要完整和精确的结构,语言表达必须真实,且有长度限制,有不同的要求,是非常受限的。但随笔不是这样的,内心的激励力量会让学生说实话,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它是自由的,所以更容易写出真实感受。

2、巧用生活随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为缺乏积累,布置作文时学生总是非常沮丧,觉得没有东西可写。试图把写作作为一种方法来提高高考分数,但还没有得到一个好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失去了信心。其实生活的源泉是无尽的,阅读、写作、听力、思维、概念等都是生活,当我们走在校园轻轻地唱歌,伤心时在低声哭泣,都是生活的记录。生活每天都有新的发现,写作就有了最新鲜的补充。这些我们天天看到、听到和感觉到的事物进入写作视野,写出的文章将有一个新的生命。其实每一个普通的东西都有隐藏在生命中的真正意义。让学生记录下生活中的小事,可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高三生活随笔】

3、巧用随笔为载体,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由于高中学生的生活范围很窄,所以老师要经常使用周末或其他业余时间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视频材料,进一步丰富随笔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关注一些电影和电视的经典片段,动员他们的积极因素和潜在写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想办法把随笔巧妙地融入作文材料。同时引导学生,让学生不再讨厌写作。利用这些随笔,让学生喜欢写作文,当学生在写作文时有材料可写,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写作能力。【高三生活随笔】

总结:高中作文与生活随笔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材料的积累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把写作文变成一件快乐的事。通过写随笔,更加积极的关注生活,更热爱写作,为他们在高考考场上写出优秀作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爱珍.高中作文与生活随笔.专题论析[J].2012(6).

[2]杨慧芬.写生活随笔应注重情感交流.丽水师专学报[J].2010(11).

[3]王薇,史丽芳.高中作文教学需要逻辑思维训练.科教文汇[J].2011(9).

篇二:高三生活随笔
高中作文-随笔《走进高三》

高三第一学期 命题随笔 《走进高三》

诚然,读高三是苦的。但读高三也是幸运的,能平坦地走过十一年的读书路,较古人的囊萤照读、凿壁偷光,可是幸运地多了。

有人说,高三是道坎。确实,跨过了这道坎会让人改变许多。人们通常认为这坎儿是高考的象征,仿佛过了这道坎,就能一马平川。我倒认为这坎是成长的必由之路,无所谓考试,无所谓大学,仅是人生之路上的一个车站。

走进高三,几乎每个人都会抱怨读书的辛苦、竞争的残酷。我们必须清楚,这只是开始——成熟的开始。我们读书不再是以往的纯粹,而是参杂了或多或少的目的。或许有人以往就有这种心态,但在高三,这样的目的成了一种必需。如果说,读书没有功利,那就不会有贾岛的苦吟、范进的发癫、孔乙己的潦倒,自古的科举便使得读书人有了追名逐利的心态,更何况是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所以对于高三,我们只有坦然地面对。读书虽然不轻松,但自古哪些文人没有经历过这番考验?“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的境界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抵触、埋怨已无济于事,踏入高三的我们只能做到坦然。

【高三生活随笔】

于是,我们便成长了。我们能学着正确地看待事物,渐渐地体会到人生的意义、生活的意义。高三前的生活可以毫无方向,因为我们仍在成长的道路上摸索,进入了高三的我们就不得不明确自己的目标,确立努力的方向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独立的开始。走进高三这座车站,每个人都会面临选择——选择将来的道路,选择前进的方式。谁都无法断言,进大学是最平坦的路,也无法确定高考是最佳方式。只有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捷径。如果当年的班超没有投笔从戎,又怎能“万里觅封侯”?如果斯皮尔伯格不离开加州大学,又怎会创作如此多的电影巨作?路是由自己决定的,启程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以前我们就如扶床学步,路线是被限定的,而现在的我们要学着勇敢些、大胆些,尽力找出适合自己的一条路。

站在人生的匝道口前,我们离真正的社会越来越近了。古语所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便是直白地显示了读书与生活的联系。一到高三,我们便自然远离了以往十几年的生活。在高三的竞争中,我们或多或少能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残酷,这本是无奈的,就如动物界的弱肉强食,都是一种规律。所以,高三是一串省略号,是一种结束,又是一种过渡。现在的我们就如古时赶考的书生,考官一批、金榜一贴,就决定了是平步青云还是名落孙山。

高三是道坎,在跨过它的同时,我们便成熟了。这一年不能不说是一种考验,可以把它当作一种挑战,也可以把它看做一种磨难,只要多想一步便会懂得,要是没有了这般辛苦,读书的日子怎能在我们心中留下烙印?要是没有了这般竞争,每个人的能力又怎样评判?于是,没有人能评价目前的教育制度,只有无奈的接受、勇敢地面对。

远方有路,时光荏苒,想想心中的方向,赶快上路吧!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630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