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初中作文】
2016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历史(开卷)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书·洪范》记载:“武王既胜殷,邦诸侯”。这体现了武王推行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2.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A.发动鸦片战争 B.火烧圆明园 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对华倾销商品
3.图1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4.《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
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
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5.1978年夏,广东宝安县就在引进外资,办来料加工;1978年冬,安徽小岗村群众签字画押要搞联产承包。这表明
A.农村改革已全面推开 B.中国迫切需要改革开放
C.深圳经济特区已建立 D.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实施
6.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历代中央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西藏
地区的管辖。近代最先呼吁重视西藏问题的进步思想家是
A.姚莹 B.包世臣
C.夏燮 D.王茂荫
7.图2是某帝国的扩张路线图,伴随其扩张而传播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犹太教 D.伊斯兰教
8.“唯一真正的革命,是对心灵的启蒙和个性的提升;唯一真正的解放,是个人的解放”。下列符合该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A.大化改新 B.新航路开辟 C.文艺复兴 D.罗斯福新政
9.一个由曼彻斯特6000名工人组成的组织在给林肯的信中写道:“这将使你的名字亚伯拉罕·林肯流芳后世。请接收我们维护这一自由宣言的最高敬意。”“这一自由宣言”指的是
A.《独立宣言》 B.《宅地法》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人权宣言》
10. 1948—1952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工业生产上升35%,农业生产提高10%。此时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主要得益于
A.西欧实现政治经济一体化 B.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C.战后世界秩序的和平稳定 D.马歌尔计划的扶持
答题框
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1.民族英雄是国家的柱石、民族的脊梁。
(1)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是 林则徐 。
(2)黄海海战中,他率致远舰与日舰激战,最后与全舰官兵壮烈殉国,他是 邓世昌 。
(3)1933年日军侵入热河,毅然变实家产、召集旧部誓死抗日的皖籍名将是 方振武 。【湖南省201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卷】
12. 法治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1)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 商鞅 主持变法,使秦国富兵强,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拿破仑在位期间,制定并颁布了《 民法典 》,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13. 有国才有家,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
(1)夏朝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禹的儿子 启 继承王位,形成“家天下”的局面。
(2)古代雅典,家庭中的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 公民大会 ,参与解决国家的内政、外交等重大问题。
(3)辛亥革命 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是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三、辨析改错(8分)
14.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是历史的进步。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天工开物》。
【 × 】改正:天工开物 改为 齐民要术
(2)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福州船政局等近代民用工业。
【 × 】改正:民 改为 军
(3)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张“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厂。
【 √ 】改正:
(4)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工业化奉行优先发展轻工业的方针。
【 × 】改正:轻 改为 重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5.教育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比较大。儒家设立的私学,首推孔子。据史书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墨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各一位。(3分)
百家争鸣;墨子;韩非子
材料二
——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孔子开办的私学与京师大学堂在教学内容上有什么不同?(4分)
孔子:孔子以诗、书、礼、乐教
京师大学堂:建立起众多的学科体系,如:经科、法政科、工科等。
(3)京师大学堂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是什么?它是哪所大学的前身?(3分) 地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是北京大学的前身
16.尊重才能互信,合作才能共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 新外交】
材料一
图4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图4中与中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是 印度B 和 缅甸C (填字母)。(4分)
【新亚洲 新非洲】
材料二 二战后到1955年初,新独立的亚非国家就达13个,使该地区独立国家总数增至近30个。但是帝国主义不甘心完全退出已占据的地盘,殖民主义者在大战结束后卷土重来,许多亚非国家依然受到种族歧视和殖民统治的严重威胁。促进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成为广大亚非国家的共同愿望和要求。1955年4月,亚非会议召开,这被称为“人类历史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
——摘编自方连庆等《战后国际关系史》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亚非会议召开前的国际形势?(4分)
帝国主义不甘心完全退出已占据的地盘,殖民主义者在大战结束后卷土重来,许多亚非国家依然受到种族歧视和殖民统治的严重威胁。促进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成为广大亚非国家的共同愿望和要求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非会议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2分)
一、各国目标一致;二、周总理提出“求同存异”
五、活动与探究题(12分)
17.目录是一本书的索引,是全书内容的提纲挈领。阅读《全球通史》的有关目录,探究下列问题。
(1)目录反映的“西方据优势地位”的原因是什么?请列举相应的史实各一例。(6分) 率先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如英国;
率先开始科技革命,如英国
(2)以目录中某一国家或地区为例,说明“据优势地位”的西方对其产生的影响。(要求:史实准确,表述合理。4分)
例如中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同时率先开始工业革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迫使中国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双半社会。
(3)该目录反映了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2分)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与拓展(或: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株洲市201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读右图,图中①④代表的诸侯国是
A、秦国 楚国
B、齐国 楚国
C、秦国 韩国
D、魏国 赵国
2、我国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于
A、公元3世纪初期 B、公元3世纪20年代
C、公元2世纪初期 D、公元2世纪20年代
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 B、南宋与金对峙
C、宋夏和议 D、北宋与金对峙【湖南省201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卷】
4、秦刚拟办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了右图所示素材,据此推断这份手抄报的主题是
A、民族关系的发展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D、封建社会的危机
5、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这是我国医学界第一次获此殊荣。实际上,我国医学源远流长,早在1800多年前就有一位名医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是
A、张仲景 B、华佗 C、李时珍 D、扁鹊
6、“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过程,言教即主张学习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等资产阶级观念。”能够印证“始而言技”的史实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
7、民谣具有时代特点。右图民谣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北伐战争时期
B、国共合作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时期 8、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B、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D、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9、生活在100年前的上海人,不可能
A、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B、在《申报》上看时政新闻
C、向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 D、穿西装去电影院看电影
10、毛泽东被《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的100人之一”。下列图片记录了毛泽东的一些重要活动,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长征途中 ②参加中共“一大” ③开国大典 ④重庆谈判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
11、八年级2班围绕“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和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同点”进行合作学习。经过讨论展示了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都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B、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问题
C、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都是对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1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有
①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④制定爱国统一战线的政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1979年初,邓小平在访美的一次演讲中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表明
A、大陆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B、海峡两岸实现了’小三通”
C、大陆正式确立了“一国两制”的方针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4、火箭军事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军种,被称为“国之利器”,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它是由哪一军种更名而来
A、海军 B、空军 C、陆军 D、第二炮兵部队
15.日本历史上先后拜了两位老师:中国的隋唐和欧洲。其中向中国的隋唐“拜师学艺”指的是
A、幕府制度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工业革命
16、赵成小时候听妈妈给他讲过“芝麻开门”、“阿拉丁神灯”的故事。这两则故事出自
A、《荷马史诗》 B、《伊索寓言》 C、《天方夜谭》 D、《马可.波罗行纪》
17、下表是有关“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扩大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内容,史实与内容一致的是
18、音乐史上不朽之作《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最喜欢的交响乐。此曲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这里的“英雄”指的是
A、伏尔泰 B、华盛顿 C、打拉第 D、拿破仑
19、《九国公约》规定:“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和行政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不得在中国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对这则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确立了“机会均等”原则 B、名义上尊重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C、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 D、打破了美国独占中国的局面
20、“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这种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这表明
A、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强 B、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C、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D、世界经济呈现高速化趋势
21、株洲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神农湖、神农阁、神农坛等景观,这些景观的命名是为了纪念中国民族的始祖
A、炎帝 B、黄帝 C、禹 D、舜
22、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颠张醉素”中的怀素以狂草著称,他出生于今
A、岳阳 B、湘潭 C、长沙 D、株洲
23、湖南是北伐的首选战场。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一举攻克了今株洲所属的哪一城市,为夺取长沙创造了条件
A、炎陵 B、茶陵 C、攸县 D、醴陵
24、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下列进行的习俗哪一项与它有关
A、提祭品 去扫墓 B、吃粽子 赛龙舟
C、吃月饼 赏月亮 D、吃团圆饭 给压岁钱
25、电视剧《彭德怀元帅》在央视热播,你不可能在该电视剧中看到彭德怀
A、领导平江起义 B、指挥百团大战 C、领导桑植起义 D、指挥抗美援朝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即位,增设进士科,一般都说从此时起,科举制正式产生……唐代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每年举行考试,科目主要有明经(注:主要考儒家经典)、进士(注:进士科在隋朝仅试策论,贞观八年加试经史,唐高宗末年加试帖经、杂文,天宝年间始专试诗赋并作为录取的主要标准。)、明书、明算等……明朝时,科举考试的内容是“四书、五经”。自元代定科举必须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出题,发挥题意也以《集注》为依据,明代相沿不改,又以“八股”为应试文章的程式……清朝沿用明制而不变,直到光绪三十一年(废除。
——张传玺《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
材料二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赵嘏《唐》
材料三 实行科举制,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科举制为士子(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对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权威性、公平性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
2016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历史(开卷)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书·洪范》记载:“武王既胜殷,邦诸侯”。这体现了武王推行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2.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
A.发动鸦片战争 B.火烧圆明园
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对华倾销商品
3.图1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是
( )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4.《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
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
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5.1978年夏,广东宝安县就在引进外资,办来料加工;1978年冬,安徽小岗村群众签字画押要搞联产承包。这表明( )
A.农村改革已全面推开 B.中国迫切需要改革开放
C.深圳经济特区已建立 D.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实施
6.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历代中央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西
藏地区的管辖。近代最先呼吁重视西藏问题的进步思想
家是( )
A.姚莹 B.包世臣
C.夏燮 D.王茂荫
7.图2是某帝国的扩张路线图,伴随其扩张而传播的宗教
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犹太教 D.伊斯兰教
8.“唯一真正的革命,是对心灵的启蒙和个性的提升;唯一真正的解放,是个人的解放”。下列符合该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
A.大化改新 B.新航路开辟
C.文艺复兴 D.罗斯福新政
9.一个由曼彻斯特6000名工人组成的组织在给林肯的信中写道:“这将使你的名字亚伯拉罕·林肯流芳后世。请接收我们维护这一自由宣言的最高敬意。”“这一自由宣言”指的是( )
A.《独立宣言》 B.《宅地法》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人权宣言》
10.1948—1952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工业生产上升35%,农业生产提高10%。此时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主要得益于( )
A.西欧实现政治经济一体化 B.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C.战后世界秩序的和平稳定 D.马歌尔计划的扶持
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1.民族英雄是国家的柱石、民族的脊梁。
(1)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是 _ 。
(2)黄海海战中,他率致远舰与日舰激战,最后与全舰官兵壮烈殉国,他是________。
(3)1933年日军侵入热河,毅然变实家产、召集旧部誓死抗日的皖籍名将是 。
12.法治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1) 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 主持变法,使秦国富兵强,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拿破仑在位期间,制定并颁布了《 》,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13.有国才有家,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
(1)夏朝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禹的儿子 继承王位,形成“家天下”的局面。
(2)古代雅典,家庭中的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 ,参与解决国家的内政、外交等重大问题。
(3) 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是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1949年10月1日, 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三、辨析改错(8分)
14.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是历史的进步。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天工开物》。
【 】改正:
(2)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福州船政局等近代民用工业。
【 】改正:
(3)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张“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厂。
【 】改正:
(4)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工业化奉行优先发展轻工业的方针。
【 】改正: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5.教育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比较大。儒家设立的私学,首推孔子。据史书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墨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各一位。(3分)
材料二
——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孔子开办的私学与京师大学堂在教学内容上有什么不同?(4分)
(3)京师大学堂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是什么?它是哪所大学的前身?(3分)
16.尊重才能互信,合作才能共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 新外交】
材料一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图4中与中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是 和 (填字母)。(4分)
【新亚洲 新非洲】
材料二 二战后到1955年初,新独立的亚非国家就达13个,使该地区独立国家总数增至近30个。但是帝国主义不甘心完全退出已占据的地盘,殖民主义者在大战结束后卷土重来,许多亚非国家依然受到种族歧视和殖民统治的严重威胁。促进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成为广大亚非国家的共同愿望和要求。1955年4月,亚非会议召开,这被称为“人类历史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
——摘编自方连庆等《战后国际关系史》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亚非会议召开前的国际形势?(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非会议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2分)
五、活动与探究题(12分)
17.目录是一本书的索引,是全书内容的提纲挈领。阅读《全球通史》的有关目录,探究下列问题。
(1)目录反映的“西方据优势地位”的原因是什么?请列举相应的史实各一例。(6分)
(2)以目录中某一国家或地区为例,说明“据优势地位”的西方对其产生的影响。(要求:史实准确,表述合理。4分)
(3)该目录反映了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 2.B 3.B 4.C 5.B 6.A 7.D 8.C 9.C 10.D
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1.(1)林则徐 (2)邓世昌 (3)方振武
12.(1)《汉谟拉比法典》 (2)商鞅 (3)《拿破仑法典》(或《法典》)
13.(1)启 (2)公民大会 (3)辛亥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或新中国)
三、辨析改错(8分)
14.【 × 】(1)错误:《天工开物》 改正:《齐民要术》
【 × 】(2)错误:民用 改正: 军事
【 √ 】(3)
【 × 】(4)错误:轻工业 改正:重工业【湖南省201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卷】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5.(1)局面:百家争鸣;(1分) 墨家:墨子;(1分) 法家:韩非(1分)
(2)私学:读书礼乐等儒家经典;(2分) 京师大学堂:既有中国传统儒学,又有西方学科,中西结合。(2分)(意思相近亦可酌情给分。)
(3)地位: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2分)北京大学(1分)
16.(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分)B、C;(2分) D(1分)
(2)战后初期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民族独立国家的兴起;(2分)种族歧视和殖民统治的严重威胁。(2分)
(3)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2分)
五、活动与探究(12分)
17.(1)原因:①科学革命;(1分)史实:牛顿力学(达尔文进化论等);(1分)②工业革命;(1分)史实:蒸汽机的发明(两次工业革命中的具体史实均可);(1分) ③政治革命;(1分)史实:法国大革命(或俄国1861年改革等);(1分)
(2)答案说明:答案分为劣势(或落后挨打)、崛起(或反抗觉醒)两个层次,每层次2分,如答其他国家或地区,符合题意,史实准确亦可酌情给分。
答案示例:
【示例1】中国: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等侵华战争,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中国人民掀起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如太平天国运动等。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向西方学习,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2分)
【示例2】日本:遭受美国等西方国家侵略,签订不平等条约,主权沦丧;(2分)进行明治维新,走上发展资本主义和对外扩张的道路。(2分)
(3)近代西方占据优势地位,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2分)
株洲市201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历史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读右图,图中①④代表的诸侯国是
A、秦国 楚国
B、齐国 楚国
C、秦国 韩国
D、魏国 赵国
2、我国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于
A、公元3世纪初期 B、公元3世纪20年代
C、公元2世纪初期 D、公元2世纪20年代
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 B、南宋与金对峙
C、宋夏和议 D、北宋与金对峙
4、秦刚拟办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了右图所示素材,据此推断这份手抄报的主题是
A、民族关系的发展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D、封建社会的危机
5、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这是我国医学界第一次获此殊荣。实际上,我国医学源远流长,早在1800多年前就有一位名医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是
A、张仲景 B、华佗 C、李时珍 D、扁鹊
6、“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过程,言教即主张学习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等资产阶级观念。”能够印证“始而言技”的史实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
7、民谣具有时代特点。右图民谣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北伐战争时期
B、国共合作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时期 8、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B、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D、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9、生活在100年前的上海人,不可能
A、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B、在《申报》上看时政新闻
C、向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 D、穿西装去电影院看电影
10、毛泽东被《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的100人之一”。下列图片记录了毛泽东的一些重要活动,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长征途中 ②参加中共“一大” ③开国大典 ④重庆谈判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
11、八年级2班围绕“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和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同点”进行合作学习。经过讨论展示了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都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B、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问题
C、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都是对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1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有
①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④制定爱国统一战线的政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1979年初,邓小平在访美的一次演讲中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表明
A、大陆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B、海峡两岸实现了’小三通”
C、大陆正式确立了“一国两制”的方针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4、火箭军事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军种,被称为“国之利器”,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它是由哪一军种更名而来
A、海军 B、空军 C、陆军 D、第二炮兵部队
15.日本历史上先后拜了两位老师:中国的隋唐和欧洲。其中向中国的隋唐“拜师学艺”指的是
A、幕府制度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工业革命
16、赵成小时候听妈妈给他讲过“芝麻开门”、“阿拉丁神灯”的故事。这两则故事出自
A、《荷马史诗》 B、《伊索寓言》 C、《天方夜谭》 D、《马可.波罗行纪》
17、下表是有关“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扩大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内容,史实与内容一致的是
18、音乐史上不朽之作《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最喜欢的交响乐。此曲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这里的“英雄”指的是
A、伏尔泰 B、华盛顿 C、打拉第 D、拿破仑
19、《九国公约》规定:“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和行政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不得在中国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对这则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确立了“机会均等”原则 B、名义上尊重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C、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 D、打破了美国独占中国的局面
20、“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这种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这表明
A、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强 B、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C、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D、世界经济呈现高速化趋势
21、株洲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神农湖、神农阁、神农坛等景观,这些景观的命名是为了纪念中国民族的始祖
A、炎帝 B、黄帝 C、禹 D、舜
22、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颠张醉素”中的怀素以狂草著称,他出生于今
A、岳阳 B、湘潭 C、长沙 D、株洲
23、湖南是北伐的首选战场。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一举攻克了今株洲所属的哪一城市,为夺取长沙创造了条件
A、炎陵 B、茶陵 C、攸县 D、醴陵
24、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下列进行的习俗哪一项与它有关
A、提祭品 去扫墓 B、吃粽子 赛龙舟
C、吃月饼 赏月亮 D、吃团圆饭 给压岁钱
25、电视剧《彭德怀元帅》在央视热播,你不可能在该电视剧中看到彭德怀
A、领导平江起义 B、指挥百团大战 C、领导桑植起义 D、指挥抗美援朝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代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每年举行考试,科目主要有明经(注:主要考儒家经典)、进士(注:进士科在隋朝仅试策论,贞观八年加试经史,唐高宗末年加试帖经、杂文,天宝年间始专试诗赋并作为录取的主要标准。)、明书、明算等……明朝时,科举考试的内容是“四书、五经”。自元代定科举必须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出题,发挥题意也以《集注》为依据,明代相沿不改,又以“八股”为应试文章的程式……清朝沿用明制而不变,直到光绪三十一年(年)推行现代学校教育,科举制度才被废除。
——张传玺《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 材料二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赵嘏《唐》
材料三 实行科举制,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科举制为士子(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对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权威性、公平性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
下一篇:惠州中学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