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云南省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卷高中7月

| 高中作文 |

【www.guakaob.com--高中作文】

2015年云南省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卷高中7月(一)
云南省2015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云南省2015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数学试卷

选择题(共51)

一、选择题(本题共17个小题,每个小题3分,共51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涂。) 1. 已知全集UR,集合A{x|x2},则CUA( )

A. {x|x1} B. {x|x1} C. {x|x2} D. {x|x2} 2. 已知某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右下图,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为( B )

A

o

B

C

3.已知向量a与b的夹角为60,且|a|2,|b|2,则ab(

A. 2

B.

C. 2

D.

1 2

4.在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 )

23

A. ylgx B. yx C. yx D. yx1

2

2

5.已知圆x

y2x30的圆心坐标及半径分别为( )

A. (10)0)2 D. (1,与0)2 B. (10) C. (1,与6. log2

4

log27( ) 7

11 D.  22

A. -2 B. 2 C.

7.如图1是某校举行歌唱比赛时,七位评委为某位选手打出的分数的茎叶统计图,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

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依次为( )

A. 87,86 B. 83,85 C. 88,85 D. 82,86

789

8

8. cos22.5sin

22.5( )

2o2o

2 3 7 8

0 3

A.

11

B.

C.  D. 

2222

1

图1

9.已知等差数列an中,a14,a26,则S4( )

A. 18 B. 21 C. 28 D. 40 10.把十进制数34化为二进制数为( )

A. 101000 B. 100100 C. 100001 D. 100010

11.某大学有A、B、C三个不同的校区,其中A校区有4000人,B校区有3000人,C校区有2000人,采用按校区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900人参加一项活动,则A、B、C校区分别抽取( ) A. 400人、300人、200人 B. 350人、300人、250人 C. 250人、300人、350人 D. 200人、300人、400人 12.为了得到函数ysin(3x

)的图象,只需要把函数y(x)的图象上的所有点( ) 66

1

倍,纵坐标不变 3

1

倍,横坐标不变 

A. 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3倍,纵坐标不变 B. 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

C. 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3倍,横坐标不变 D. 纵坐标缩短为原来的 2

16.如果二次函数f(x)xmxm3有两个不同零点,那么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2)(6,) B. (2,6) C. (2,6) D. [2,6] A. (,

o

17.若f(cosx)cos3x那么f(sin70)的值为( )

A. 11 B. C.  D.

2222

2

非选择题 (共49分)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8.已知向量a(1,2),b(x,1),若ab,则x ; 1]上的最小值为 19.函数f(x)()在区间[2,

x1

20.已知x,y满足约束条件y1,则目标函数z3xy的最大值为 ;

xy10

21.有甲、乙、丙、丁4个同学,从中任选2个同学参加某项活动,则所选 2人中一定含有甲的概率为___; 22.设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a12,S314,若an0,则公比q三、解答题(本大题 共4个小题 共29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3.(本小题满分6分) 已知函数f(x)

12

x

x1,x1

.

x1,x1

(1)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函数f(x)的图象; (2)求满足方程f(x)=4的x值.

24.(本小题满分7分)

如图,AB是⊙O的直径,P是⊙O所在平面外一点,PA垂直于⊙O所在平面,且PA=AB=10,设点C为⊙O上异于A、B的任意一点. (1)求证:BC⊥平面PAC;

(2)若AC=6,求三棱锥C-PAB的体积.

3

25.(本小题满分7分)

在锐角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若C

45,b

sinB(1)求c的值; (2)求sinA的值.

26.(本小题满分9分)

已知圆xy5与直线2xym0相交于不同的A、B两点,O为坐标原点. (1)求m的取值范围;

(2)若OA⊥OB,求实数m的值.

【2015年云南省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卷高中7月】

4

2

2

o

.

云南省2015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数学参考答案【2015年云南省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卷高中7月】

一、选择题

1~5 DBABC 6~10 BAACD 11~15 ABCDB 16、17 AD 二、填空题

18、 19、 20、 21、

三、解答题 23.解:(1)图像如图示.

(2)当x≥1时,x-1=4,解得x=5 当x<1时, -x+1=4,解得x=-3 ∴满足方程f(x)=4的x值为5或-3. 24.(1)证明:∵ PA⊥平面ABC,BC平面ABC, ∴ BC⊥PA

又AB是⊙O的直径, ∴ BC⊥AC 而 AC∩PA=A ∴ BC⊥平面PAC.

(2)解:VC-PAB=VP-ABC

= S△ABC×PA=××6×8×10=80.

. 22、25.解:(1)由正弦定理得,∴ c =

==5.

(2) 在锐角△ABC中,由sinB=

得,cosB=,

∴sinA=sin(B+C)=sinBcosC+cosBsinC

=

(

=.

26解:(1) 联立

消去变量y得,5x2-4mx+m2-5=0……(*),

由圆x2+y2=5与直线2x-y-m=0相交于不同的A、B两点得,△>0,

即16m2-20(m2-5)>0,解得-5<m<5,∴ m的取值范围为(-5,5) (2) 设A(x1,y1),B(x2,y2),由OA⊥OB得x1x2+y1y2=0,

由y1=2x1-m,y2=2x2-m,∴ y1y2=(2x1-m)(2x2-m)=4x1x2-2m(x1+x2)+m2 ∴x1x2+y1y2=5x1x2-2m(x1+x2)+m2=0

又x1,x2是方程(*)的两根, ∴x1+x2=

,x1x2=

5

2015年云南省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卷高中7月(二)
云南省2015年1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5年云南省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卷高中7月(三)
云南省201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仿真卷答案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仿真卷一

1.B 2.C 3.B 4.C 5.A 6.B 15.B 16.D 17.D 18.A

7.(1)因此,无论地位显贵或是低下,无论年长年少,道理所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存在的地方。

(2).巫医乐师百工这些人,是士大夫所看不起的,如今士大夫的智慧却反不如他们,这难道不奇怪吗?

8.通过视觉,一静一动写茫茫的沙漠、枯黄的衰草以及飘动的暮烟。反映了边塞的苍茫、荒凉。

9.张诗流露了对苏武忠义的敬佩之情,赞扬(激发)戍边将士忠贞爱国;杜诗通过感叹苏武当年的艰辛不易,映衬边地生活的艰苦。

10.(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风急天高猿啸哀

(2)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族秦者秦也;

11.答案:父亲在,忽视了父亲于我的重要,忽视了思考,做出了许多糊涂的事而不醒悟,将过去的路遮掩;父亲死后,内疚之心将“我”刺醒,对自己走过的路有了清醒的认识。

12.答案:(1)接到儿子批判他的信件时,对儿子的宽容与内疚。(2)为了消除疏远感,父亲与我游香山。(3)父亲回信对“我”即将成为人父的祝贺.(4)父亲突然去世。

13.“我”自己做了一回父亲,体会了做父亲的心情,才内疚地意识到父亲其实一直有和“我”亲近一些的愿望,却被“我”那么矜持地回避了。

14.(1)父亲去世带给我的强烈的孤独无依的情感(2)父亲为了消除父子之间疏远感而做的种种努力被我矜持回避,带给我的极端内疚情感(3)父亲的死让我体验到浓重的人生悲凉。

19.①“家父”改为“令尊”。 ②“久仰”改为“久违”。③“鼻祖”改为“大家”。④“海涵”改为“雅正”。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仿真卷二

1.D 2.A 3.C 4.A 5.D 6.C 15.B 16.A 17.C 18.C

7.(1)(又派遣)良将手持硬弓,驻守要害之处,派遣忠实的大臣率领精锐的士兵,手执锐利的兵器盘问过往的行人(呵问他是谁)。

(2)他们)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象回声似的响应他,(很多人)背负着粮食,如影随身般地跟从(陈涉)。

8.秋风急紧,天空高阔,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营造了宏阔苍凉的意境,为下文奠定了凄凉的基调.

9.颈联抒发感情,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末联写白发日多,因病断酒,映衬时世艰难。

10.(1)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只是当时已惘然。

(2)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申之以孝悌之义;

11.答案:作者运用正面表现和侧面衬托的艺术手法,通过肖像、动作等细节描写和“我”的心理活动,表现了霍金身体的残疾和目光的异乎寻常,从而突出了他超常的毅力、智慧和做人的尊严。

12.答案:(.①霍金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②霍金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③霍金生活在剑桥大学,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

13.首先,庆幸霍金能在平静中度过一生;更重要的是,祝愿所有像霍金这样有作为的人都能在平静中完成他们不平凡的事业。

14.①社会心态的浮躁②对人才的不尊重③对科学的亵读④对科学家的不尊重

19菊因秋而存在,而秋也因有了菊的冷艳,才多了些成熟,少了些青涩;

梅因冬而存在,而冬也因有了梅的坚韧,才多了些静谧,少了些喧嚣。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仿真卷三

1.D 2.D 3.B 4.B 5.D 6.B 15.B 16.B 17.D 18.D

7.(1)我实在是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带着璧回去,从小路已经到达赵国了。

(2)现在秦王凭借自己的强大先割十五个城市给赵国,赵国怎么敢留下和氏璧从而得罪大王(指秦王)呢?

8.颔联运用虚实相生(虚实对比或者对比)的表现手法,上联写梦见自己回到万里之外家园,“蝴蝶”状梦境美妙和归家的快乐,下联写梦醒后三更半夜听到子规(杜鹃)鸟的哀啼,营造了一种悲苦凄凉的意境,梦中归乡是虚,子规哀啼是实,虚实相生(虚实对比),表现了游子的孤独寂寞和思乡的悲苦。

9.“故园书动经年绝”表明作者已经很久没有收到家书,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家书,了解家乡和亲人情况的思想感情,(或表达作者因收不到家书的孤独愁苦之情。)“华发春唯满镜生”表达了作者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表达了作者归乡还是漂泊,归隐还是宦海苟且的矛盾心理。

10.(1)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

(2)多情自古伤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江州司马青衫湿;逝者如斯,盈虚者如彼;

11.①矮小、脆弱的小花,报告了春天的到来;②小花经历了痛苦与艰辛;③小花激励作者奋然前进。

12.如此脆弱(或平凡)的生命都能坚强结实地挺过无数痛苦和艰辛到达春天,花儿创造的博大的辉煌深深震憾了我的心灵。

13.运用联想,使文章内容丰富,使“春天的第一朵鲜花”的形象更鲜明,强调了作者的感受和感悟,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14.其实,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背后,都掩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

19.观点一:学生春游出行安全问题的确重要,但也不能因噎废食,取消春游。

观点二:学生出游安全责任重大,学校无法承担,教育部门的禁令可以理解。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仿真卷四

1. D 2.A 3.C 4.A 5.C 6.D 15.B 16.D 17.A 18.D

7.(1)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他)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他)也没有去就任。.

(2)(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

8.春到横塘,绿满平川,石桥依旧横卧,朱塔依然屹立,可是诗人却要与友人分别了。“依然”一词,以景物的不变反衬出人事的变化,流露出依依难舍、留恋难分的情味。

9.末句以景结情(寄情于景、拟人等),写横塘景中与离情别绪相连的细雨、垂杨、画船,细雨如丝,垂杨似线,画船待发,烘托离别之情。(或:末句并未用任何离恨相思之词,只是用雨丝风片、垂柳轻舟,象征依依惜别之情,与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融为一体,以抒情之笔写景,颇具情韵。)

10.(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惟有饮者留其名。

(2)女也不爽,士也罔极;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鲲之大;

11.118名优秀的俄罗斯青年被沉没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活埋在一百多米深的海底;陆先生在网上用死亡日记记录生命的最后100天。

12.知道自己快死时才懂得珍惜生命的普通人。

13.反衬对年轻生命死亡的巨大的痛惜之情。

14.城市普通青年尽管“烦恼”,但他们至少拥有生命,活着是多么幸运。

19.我们摒弃腐烂,因为腐烂意味着变质,且在变质之时,会让别人恶心。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仿真卷五

1. B 2.D 3.C 4.A 5.D 6.C 15.D 16.C 17.D 18.C

7.(1)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的小年比不上寿命长的大年。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

(2)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

8.诗人运用了“秋雁”“霜月”“寒渚”“夜船”“孤城”等意象展现了深秋时孤舟漂泊的情景,表达了作者身为游子的羁旅愁苦之感。

9.“惊”为“惊醒”或“惊起”之意。深夜的涛声惊醒了夜泊江边的作者。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江声”人格化,与寒江有机融合,寒上加寒,展现出广阔凄清的背景。表现出游子夜中被涛声惊醒,更感旅途凄凉的情态。

10.(1)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

(2)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凄凄惨惨戚戚;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1.①让修道者寻觅到诗意栖居的生命方式; ②让求道者领悟到人与世界的真谛,维系世界和人在根上的联系;③通过入定、静观和冥思的方式,实现内在的自我超越。

12.①抒情载体、线索,渲染、升华情感。②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13.①排比、比喻、夸张。②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类对自然的肆意扩张的后果,以及人纯真纯静品性的丧失。

14.①在自然面前,懂得敬畏、谦卑,认清人与自然的关系,守住世界纯真的记忆、天然的风骨和神韵;②在世俗文化颓靡之时,能够宁静淡远,明了人与世界最本源的联系,实现内在的自我超越;③在物欲膨胀的当下,应该超然物外,寻求浑然纯静的精神家园,以及不为物役的生活方式。

19.(1)搁置不用(2)有意隐瞒(3)隐没无闻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仿真卷六

1. B 2.D 3.D 4.A 5.D 6.C 15.A 16.C 17.A 18.C

7.(1)(我)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程,遗憾的是晨光朦胧,天才刚刚放亮。

(2)有时沿着幽深曲折的小溪进入山谷,有时也顺着崎岖坎坷的小路登上山峰!

8.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手法,第一首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9.吴诗通过宫内外环境的对比,暗含着对统治者沉溺于玩乐不关心政事的一种不满。李诗则借古讽今,警示统治者不能重蹈历史的覆辙。

10.(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樽还酹江月;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

(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回首向来萧瑟处;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

11.有真知灼见;不只是讲说学问,还将思想付之于具体行动;“平生所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

12.表明梁漱溟关心国事是有家庭传统的;是梁漱溟格外关注文化问题的原因;使读者对人物了解更全面。

13.《中国文化要义》哲学味太浓;《乡村建设理论》在方法论上“从果说因”;晚年观念已老;在文化上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答“哲学味太浓、方法论上从果说因、观念陈旧、文化上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也可。

14.主要是从学问和人格两个方面去认识梁漱溟的。

启示有四点。(1)从文体来说,要评传结合。(2)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3)中心内容要体现人物的身份特征(4)通过细节表现人物

19.(1)示例:这一方美丽和谐的净土,需要您用心呵护。

(2)示例①:留下城市文明,带走农家快乐。示例②:“农家乐”,乐农家。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仿真卷七

1. C 2.C 3.B 4.D 5.A 6.D 15.C 16.B 17.B 18.D

7.(1)在外面没有什么近亲,在家里没有可以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

(2)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我怀着像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8.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景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现象。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

9.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为敌国”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解析](1)王诗和周诗都是三、四句写“夜景”,这里分析“夜景”的不同,应从内容和手法两个角度分析。(2)“心境”的分析,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词(或“诗眼”),王诗抓第一句中的“悲”,周诗抓“不闻”“不知”等。

10.(1)其名为鲲,不知其几千里也;时维九月;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2)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

11.回忆知青年代的伐木生活,对伐木导致的后果心生愧疚。照应题目,引出下文追溯、寻访红松的内容;为作者认领红松、为红松祈福作铺垫。)

12.存活于寒冷地带,生长缓慢,我国仅伊春有其原始保留地(或“数量极少”“在我国目前已所剩无几”);浑身是宝,在生产建设和生活中有多种用途。

13.(1)用了拟人的手法。如第④段中用“横空出世,挡住去路”形象地写出红松的高大威严;第⑤段中用“饱经风霜却容颜依旧”形象地写出了红松的古老苍劲,用“心无旁骛地向上生长”写出红松挺拔不分叉的形态。(2)用了比喻的手法。如第④段中将树皮的裂纹比作“时间刻度”,形象地写出红松的苍劲古老;第⑤段中将“松针”比作“玉簪”,形象生动地写出其身姿秀美。

14.红松高大挺拔,直指苍穹,如擎天之柱:红松在地方建设和国家建设中发挥并还将发挥积极作用;强调了红松在保持生态平衡,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中的作用。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仿真卷八

1. C 2.D 3.B 4.C 5.C 6.B 15.A 16.B 17.A 18.A

7.(1)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早晚派人探望、询问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2)天下雪,苏武躺着吃雪,把雪和毡毛一起吞下肚去,几天不死。

8.登阁俯瞰,城中绿树浓荫,千家栉比,市井兴旺;凭栏远眺,赣江遥接云天,江面上一叶扁舟,摇曳而过,如同游人从天边归来。 “树密”、“千家”,给人以繁荣之感;“天际”、“一叶”,具有淡远闲静之趣。写出了滕王阁背城面江的独特风光。

9.从表现手法上看,两首诗的尾联都采用了以景结情(或借景抒情)的手法,言已尽而意不尽,极有韵味。从内容上看,两首诗的结尾都表达了滕王阁这块胜地在历史长河中所经历的沧桑之变和盛衰无常的感慨。

10.(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鹏之徙于南冥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梧桐更兼细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1.第一次去,故居本真模样,原汁原味,给人丰富的想象。第二次去,故居修葺一新,未能保持原有风貌。

12.(1)实写和虚写结合,实写事件本身和画面内容,虚写想象中孙子孙女回家后的情形;

(2)正面和侧面描写结合,正面写小孩子的语言、动作,侧面烘托丰子恺的慈祥仁厚;(3)叙议结合,以记叙和形象的描写为主,铺以简洁的感慨议论。

13.(1)引用王诗突出丰子恺故居普通寻常,让人感到亲切,并巧妙暗示了参观的时间;

(2)引用范诗,点出了染坊店的特色,交代了丰子恺绘画色彩鲜艳的渊源;(3)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加浓了诗意氛围。

14.(1)丰子恺家是开染坊店的,染缸染出好布,故土故居“染”出丰子恺;(2)故居如缸,淡红深碧,丰子恺耳濡目染,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3)“缸”是丰子恺的成长环境,故居熏染了他的做人品格;(4)丰子恺从故居走出,无论他到哪里,都会带着故乡的色彩和文化印痕。

19.①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携手而行②就是为自己祈福;③也是在帮助自己

2015年云南省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卷高中7月(四)
云南省2015年1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5年云南省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卷高中7月(五)
2015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机密★

2015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聒噪(guō) 干涸(hé) 湍急(tuān) 拈轻怕重(zhān)

B.绽放(zhàn) 镂空(lóu) 空乘(chéng) 相形见(chù)

C.馈赠(guì) 凹凸(āo) 诘责(jié) 含情脉脉(mò) D.瞥见(piē) 栅栏(zhà) 剽悍(piāo) 不卑不亢(kà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015年云南省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卷高中7月】

A.踊跃 迁徙 骇人听闻 反腐倡廉

B.焦躁 端祥 粗制滥造 中流砥柱

C.讴歌 震憾 突如奇来 如愿以偿

D.修葺 褒砭 克尽职守 沁人心脾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 永世长存。在历史的天空中,当年的烽火连天、金戈铁马已经远去,但 是在世的老兵还是血染沙场的每一位英烈,都值得我们永远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英雄人物始终是 历史的精神坐标。

A.功劳 即使 铭刻 标注

B.功勋 即使 铭记 标记

C.功绩 无论 铭刻 标榜

D.功勋 无论 铭记 标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2015年云南省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卷高中7月】

B.谈论云南文化及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安自菲薄,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

C.有无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D.周末的郊游踏青活动,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汉代文字学家许慎指出,汉字的构成有“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②意思是说,加强武备的目的在于制止战争

③他的论述,有助于我们了解汉字这种“符号”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和传播功能 ④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母语的表达符号,也是世界文明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⑤例如会意字,从字的合成就能体会其中的含义,比如“武”字,即“止戈为武”

A.①④⑤②③ B.①⑤②③④ C.④①③⑤② D.④⑤②①③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智取生辰纲”“倒拔垂杨柳”“景阳岗打虎”等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故事均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年到1930年前后苏俄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作者是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D.《背影》是我国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阅读此文,我们可以感受到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3)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4)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论语》中强调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6)请写出连续两句抒写“友情”的古诗文句: , 。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含8-9题,共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8-9题。

2015年5月9日,北京某集团公司经理曾鹏宇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您好,我是许涛,您还记得我吗?”曾鹏宇第一反应是:这么老套的诈骗电话还有人用啊?

“我给您打电话,是想还您的钱。”对方开门见山的介绍,让曾鹏宇不禁一愣,“钱?还什么钱?”

“不知道您是否还记得,我在几年前曾经在微博上求助,因为我爸爸得了白血病,那时我还在读大学。后来您捐给了我一笔钱,我现在想和您确认一下账号,把钱还给您。”许涛的话让曾鹏宇十分诧异,因为他已经记不得有这件事,更没有想到过了这么多年,居然还会有人真的要还别人的捐款。许涛告诉曾鹏宇,当时一共得到了数十万元的捐款,现在他已在北京找到工作,打算靠自己的努力还清每一笔钱。

通完电话五分钟后,曾鹏宇的手机短信响起,银行账户提示,他收到了汇款,除了那笔捐款之外,还多出来10%的利息。

曾鹏宇后来翻看以前的微博,找出了三年前的那封求助信:“我以人格作保向您筹借善款。因为哪怕仅仅是一块钱、一毛钱对我来说都非常重要,也是极大的帮助。我希望您能给我一个详细的账号,我会在3-5年内把钱打给您„„”

8.请对许涛的行为点赞。(点赞:表示对人或事物的称赞、喜爱、支持)(2分)

9.请简要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2分)

【2015年云南省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卷高中7月】

三、阅读(含10-24题,共36分)

(一)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0-11题。(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2015年云南省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卷高中7月】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句中“狂”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2分)

1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引用了西汉魏尚的典故,有何用意?(2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题。(10分)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得:

(2)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4.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2分)

15.文中作者肯定的是哪种人?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6-19题。(9分)

鲸落,深海中的温柔孤岛

张博然

①在地表之上,万物生长靠太阳。但哪怕最清澈的海水,在200米以下也几乎是漆黑一片。没有阳光,驱动生物界运行的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断绝,但是并非没有其他途径。深海海底的生物可以依靠化学能合成和海面输送来的物质生存。热泉口是它们的城市,洋流是它们的道路,从海面缓慢飘下来的食物碎屑(“海洋雪”)是它们的天降甘霖,而偶然落下的巨大身躯,则是它们在大洋荒漠之中的孤岛和绿洲。这些躯体是鲸鱼的尸体,被称为“鲸落”。 ②当一头鲸鱼死在大海中央时,它的庞大尸体会一直下沉到数千米的深海海底,然后在这里形成一个新的生态系统。

③当鲸鱼的躯体抵达海底时,会很快被盲鳗、睡鲨、深海蟹等生物发现。鲸鱼90%以上的软组织会被它们吃掉,这顿盛宴一般会持续4-12个月。

④当这40多个物种的大号食腐者心满意足离去之后,轮到20余种多毛类和甲壳类小型生物入住,食物残渣可以维持它们两年的生存。

⑤但是,这一切仅仅是开始。鲸鱼只剩下骨架时,深海的独特生态系统才真正展现。深海并非没有氧气,但也谈不上多丰盛,因此会有大量的特殊厌氧细菌。它们爬入鲸骨深处,分解其中的脂类。

⑥一些生物可以靠共生从这些细菌获得能量,另一些则可以直接吃掉细菌聚集成的菌垫。鲸骨体型巨大,富含脂类,分解又十分缓慢,一头大型鲸鱼可以维持这样一个绿洲和里面上百种无脊椎动物生存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⑦如今,鲸鱼越来越少了。全世界鲸目物种有80多个,但是只有达到30吨级别的大型鲸鱼才能真正形成繁盛的鲸落——这就只剩下不到十种,而其中一半是濒危的。过去两百年里,工业化捕鲸将大型鲸鱼推入了十分危急的境地。今天全球海洋里的鲸落数量,可能不足以前的1/6。

⑧假如大型鲸类数量彻底崩塌,这对深海的生命意味着什么?

⑨没人确切知道。也许鲸鱼的消失会来得太快,不给生命留下足够的时间适应;也许生命依然能顽强地找到其他道路,重新学会绿洲之前的生存方式。但是无论如何,如果鲸鱼没有了,鲸落这一庞大而温柔的奇迹,也会随之而去。

(选白《中国利普文学精选》2014年版,有删改)

16.请结合①②段内容给“鲸落”下定义。(2分)

17.第⑤段中加点的“这一切”具体指什么?(2分)

18.第⑦段中加点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19.结合选文内容及你所了解的知识,说说人类应该怎样防止“鲸落”的消失?(3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4题。(13分)

别样山茶红

原因

①虽然被称为“春城”,但昆明的冬天也并非总是云柔风软、艳阳高照。只要寒流悄然来袭,便会乌云笼罩、气温骤降,使得街巷庭院披戴的明丽和心头身外缭绕的暖意顿时荡然无存。举目四望,山寒水瘦、翠敛红萎,一派晦暗阴沉。

②但即使在这样的寒凉和萧瑟里,也能看到一丛丛蔓延开去的高傲和矜持。它们不在乎高原十天半月就打一次的冷噤,肆无忌惮地葱绿着,浓墨重彩地妍丽着。

③那是山茶。在昆明东北郊呜凤山金殿风景名胜区的山茶园里,即使天寒地冻,它们仍枝繁叶茂,千株万株喷红吐白,一如既往波光潋滟。

④是的,在百花之中,山茶是最持久的灿烂。从5月中旬开始,一种叶像杜鹃叶、花像杜鹃花的山茶就率先在金殿山茶园绽放了。看着漫山遍野的浓绿被撕开一个口子,殷红汩汩涌流,又漫漶开去,黏黏地湿了一片天地,在万绿丛中添一抹血红,生发的该是一种什么祥的伤感?而一年中最早的山茶花汛,是由这种一度濒临灭绝、极其珍稀的杜鹃红山茶肇始,又不免激动人心。这一波红潮一直延展到9月。

⑤接下来在金殿山茶园看到的悦目色彩是茶梅。它也是山茶的一种,花多为白色或粉红

色,瑰丽而淡雅。茶梅10月开放,花期持续到12月。凋谢时,片片花瓣随风飘飞,漫起一袭彩色雨雾,铺下一块斑斓花毯。

⑥有趣的是,它的香消玉殒,宣告的却是各色常规山茶的怒放。一时间,恨天高、童子面、朱砂紫袍、雪姣、十八学士、六角大红、赤丹、状元红„„如盅如碗、如钵如盆,姹紫嫣红、浅淡深浓,争奇斗艳、各不相让。茶梅用它满地的落红真正实现了“化作春泥更护花”。而那被铺地锦绣托起的云霞,一直燃烧到次年4月底。到了5月,杜鹃红山茶就又轮回着开始了新一拨的激情涌动。

⑦可以说,这里一年四季茶花开不断,正应了清代李笠翁(李渔)的评价:“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历春夏秋冬如一日,殆草木而神仙者乎?”

④在云南,山荼还是扎根于深远时光中的璀璨。公元898年绘制的《南诏图传》中,它就出现在南诏王细奴罗家里。现存最古老的云南山茶,也许应数生长在楚雄紫溪山功德林的“紫溪茶”,树龄六百五十多年。而丽江玉龙雪山东麓的玉峰寺院内一年能开上万朵花、荫地面积全国最大的“茶花王”,树龄大约五百年。大理巍宝山灵官殿的桂叶银红,高18.88米,是世界最高的茶花,树龄也近四百年。

⑤让我对山荼之美有所顿悟的,却是这样一件事。

⑩那天,我去郊区农村看望一位妻、儿早逝的独身老人。他的家,院墙多处泥块脱落,屋顶瓦沟枯草抖索。从厢房到堂屋,说话有回音却看不清周围堆放了些什么。但我们还是不期而遇或者说狭路相连了,与山茶。它们一盆挨一盆摆放在地面坑坑洼洼的院子一角,绿叶像海水漾波,红花像火焰腾跳,拥挤着,喧嚷着,摇头摆脸,超越了这里的破败、空旷、凌乱、昏暗,那么醒目、夺目、灼目,迸溅出满腔欢喜,流溢出盈盈暖意,使得原本可能死气沉沉的一隅平添活泼生机。

11老人告诉我,他从小爱花。这些山茶是他在心情好时种下的,每天都要来仔细地照看。山茶活了,长高了,枝繁叶茂了,好心情也就随之常驻常在了:山茶打苞了,骨朵饱满了、绽裂了,笑容也就随之在梦里开花。“今年,我还把它们一盆盆送到金殿去参加茶花展览了哩。”想不到老人对美的追求如此炽烈。是对山茶的爱,戳破了缠裹他的孤独,烧掉了包围他的凄凉。就是这生命中最原初的牵挂,鼓舞着他重构自己的人生。

12云南的山茶之所以特别多,特别绚烂,大多源于人工的精心种植,栽培养护。尽管栽护它的人境遇会有不同,但他们栽下的都是对于美的不竭的追寻,养护的都是对于美的永恒的渴求。

13别样山茶别样红,一枝一叶总关情。

(摘自《人民日报》2015年,有删改)

【注】漫漶:形容文字、图画等因磨损或浸水受潮而模糊不清。

20.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谈谈你对标题“别样山茶红”的理解。(2分)

21.第①段描写寒流来时昆明冬天的景象,有什么作用?(2分)

22.第④段写到“在百花之中,山茶是最持久的灿烂”,文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3分)

23.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第⑩段中的画线句子。(3分)

它们一盆挨一盆摆放在地面坑坑洼洼的院子一角,绿叶像海水漾波,红花像火焰腾跳,拥挤着,喧嚷着,摇头摆脸,超越了这里的破败、空矿、凌乱、昏暗,那么醒目、夺目、灼目,迸溅出满腔欢喜,流溢出盈盈暖意,使得原本可能死气沉沉的一隅平添活泼生机。

24.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四、写作(40分)

25.十五六岁的我们正值人生的花季,一路走来,有许多的人、事、物、景、情,值得我们回味、思索、感动„„

请以“走在花季”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3)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657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