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初中作文】
2015年孝感中考录取分数线
各县(市、区)教育局,各有关学校:经孝感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孝感市2015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已经确定,现通知如下:
一、第一批:孝感高中、县(市、区)一中统一计划生、分配生,孝感高中中外合作计划生
1. 孝感高中统一计划生、分配生
2.孝感高中中外合作计划生
根据学校招生计划,面向全市,按照 “考生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顺序”的原则录取,录满为止。
3.县(市、区)一中统一计划生、分配生
二、第二批:一般普通高中
全市一般普通高中学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为:孝感市直属初中学校、孝南区(含城区考生)、孝昌县、大悟县、应城市235分;云梦县、安陆市、汉川市280分。根据学校招生计划,按照“考生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顺序”的原则录取,录满为止。
三、第三批:五年一贯制、“3+2”学校(专业)
五年一贯制、“3+2”学校(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原则上应达到当地普通高中学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下50分以上。
四、第四批:中职学校
中职学校招生计划不划定学校录取控制分数线,根据学校招生计划、按照考生志愿录取。
五、体育、艺术特长生
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的招生计划数量控制在招生学校总计划的2%以内。体育、艺术特长生按中考文化成绩×40%+专业测试成绩×60%综合排名,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其中,孝感高中体育、艺术特长生中考文化成绩不得低于孝感高中在县(市、区)招生计划的最低录取控制线平均分线下50分;其它招生学校有文化成绩限定的,由招生学校于录取前将限定分数报市教育考试院备案。孝感高中未完成的特长生招生计划,调剂到孝感市直属初中学校,从高分到低分统一录取。 孝感市教育局
2015年7月6日
孝感市市直初中发展联盟
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五月份联考地理试卷
命题学校:龙店中学 命题人:李坚昆 审题人:易晓江
1.将一幅比例尺为1:1000地图放大..3倍后,该地图图幅( )
A.是原地图图幅的3倍 B.是原地图图幅的4倍 C.是原地图图幅的9倍 D.是原地图图幅的16倍 读右图,回答2——3题
2.河流ab段的流向为 (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3.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 A.59米 B.99米 C.199米 D.259米 4.读“人口生产转变模式图,”,从时间上看,在整个转变过程中人口自然率最低的是( )
5、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的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 ) 0
A.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B.北回归线以南、近靠北回归线的地方 C.南回归线至赤道之间
D.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的南温带
读下图回答6—7题
6.甲乙丙三幅示意图分别是( )
A.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 B.锋面雨、地形雨、对流雨 C.对流雨、锋面雨、地形雨 D.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 7.我国东部沿海夏季的主要降水类型和喜马拉雅山南坡及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的降水类型分别对应的是(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甲、丙 D.丙、甲、乙
8.关于埃及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埃及地跨亚、非两大洲,绝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 B.苏伊士运河西面的西奈半岛属于亚洲 C.埃及是亚、非之间的陆上交通要道
D.埃及的苏伊士运河连结地中海与红海,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
9.东方风来西域春 戈壁惊开新世界。2010年5月,在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提出了以“东有深圳、西有喀什”为目标,把喀什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计划。喀什与深圳相比,其优势在于( ) A.地理位置优越 B.自然资源丰富、 劳动力成本低廉 C.水陆交通便利 D.临近消费市场
新华网上海2011年5月11日专电: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铁(见下图)11日开始运行试验,这条世界上建设标准最高、一次性投资最大的高铁将于6月底(预计6月25日后)正式开通运营。届时,1318公里的旅途,坐火车最快5个小时就可到达,大大拉近了京沪沿线各个城市的“时空距离”。据此完成10—15题
10.京沪高速铁路不经过的省份是( ) A.豫 B.苏 C.鲁 D.皖
11.以下铁路线中与京沪高速铁路相交的是 A.哈大线B.浙赣线C.成昆线D.陇海线 12.京沪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是( ) ①缓解京沪间及沿线客运紧张局面
②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铁路现代化进程 ③促进沿线地区煤铁资源的开发
④连接中国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3、下列各组旅游胜地均位于京沪高铁所经过省区的是( ) A.故宫 承德避暑山庄 泰山 洛阳龙门石窟 苏州园林 浦东新区 B.故宫 承德避暑山庄 泰山 苏州园林 杭州西湖 浦东新区 C.故宫 承德避暑山庄 泰山 黄山 苏州园林 浦东新区 D.故宫 承德避暑山庄 泰山 岳阳楼 苏州园林 浦东新区
14.京沪高铁从试运行到正式开通运营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太阳的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 ②太阳的直射点先向北然后向南移动 ③孝感可能会出现梅雨天气 ④祖国的最北端漠河可能会出现极昼现象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关于京沪高铁沿线经过的黄河下游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河的危害在于下游的地上河易决口改道泛滥成灾 B.黄河下游水量丰富,可以修建大型水电站
C.治理黄河水患的根本措施是在下游河道清淤、拦沙固堤 D.流经河南和山东,最后注入渤海
九年级五月份联考地理答案
湖北省孝感市2015年中考数学试卷
温馨提示: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上指定的位置.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本卷上答题无效. 3.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精心选一选,相信自己的判断!(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
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涂、错涂或涂的代号超过一个,一律得0分)
1.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数是
A.3
B.2【孝感市直初中有那几个】
C.(3)
2
D.2103
考点:有理数大小比较.
分析:根据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两个负数比较大小,其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即可解答.
23
解答:解:∵|﹣2|=2,(﹣3)=9,2×10=2000, ∴﹣3<2<9<2000, ∴最小的数是﹣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的应用,注意: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两个负数比较大小,其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2.已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等于60,则这个正多边形是
A.正五边形 B.正六边形 C.正七边形 D.正八边形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分析: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因为所给多边形的每个外角均相等,故又可表示成60°n,列方程可求解.
解答:解:设所求正n边形边数为n, 则60°•n=360°, 解得n=6.
故正多边形的边数是6.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求多边形的边数,解答时要会根据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2a3a2 C.aaa
8
2
4
B.3a32a26a6 D.(2a)8a
3
3
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单项式乘单项式.
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可判断A;根据单项式的乘法,可判断B;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可判断C;根据积的乘方,可判断D.
解答:解:A、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A错误;
B、单项式乘单项式系数乘系数,同底数的幂相乘,单独出现的字母连同指数作为积的因式,故B错误;
C、同底数幂的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故C错误; D、积的乘方等于乘方的积,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熟记法则并根据法则计算是解题关键. 4.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
A.正方体 B.长方体 C.三棱柱 D.三棱锥
考点: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分析: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 解答:解:根据主视图和左视图为矩形是柱体,根据俯视图是正方形可判断出这个几何体应该是长方体.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由三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形状,首先,应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的形状,然后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形状.
5.今年,我省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工程”.某村小为了了解各年级留守儿童的数量, 对一到六年级留守儿童数量进行了统计,得到每个年级的留守儿童人数分别为【孝感市直初中有那几个】
15, 10, 17, 18, 20.对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错误 10,的是 ..
(第4题)
A.平均数是15 B.众数是10 C.中位数是17
D.方差是
44
3
考点:方差;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分析:根据方差、众数、平均数和中位数的计算公式和定义分别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平均数是:(10+15+10+17+18+20)÷6=15; 10出现了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则众数是10;
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10,10,15,17,18,20, 最中间的数是(15+17)÷2=16,则中位数是16;
方差是:[2(10﹣15)+(15﹣15)+(17﹣15)+(18﹣15)+(20﹣15)]=
2
2
2
2
2
=.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方差、众数、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定义.用到的知识点: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
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则方差S=[(x1﹣)+(x2﹣)+…+(xn﹣)].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P(5, 3)向右平移8个单位得到点P1,再将点P1绕原点旋转 90得到点P2,则点P2的坐标是
A.(3,3)
B.(3, 3)
C.(3, 3)或(3,3) D.(3,3)或(3, 3)
2222
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专题:分类讨论.
分析:首先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点P1的坐标,再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解答:解:∵把点P(﹣5,3)向右平移8个单位得到点P1, ∴点P1的坐标为:(3,3),
如图所示:将点P1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点P2,则其坐标为:(﹣3,3), 将点P1绕原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点P3,则其坐标为:(3,﹣3), 故符合题意的点的坐标为:(3,﹣3)或(﹣3,3).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正确利用图形分类讨论得出是解题关键.
7.下列命题:
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③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④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考点:命题与定理.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①进行判断;根据矩形的判定方法对②进行判断;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对③进行判断;根据菱形的判定方法对④进行判断. 解答:解: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所以①正确;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所以②错误;
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所以③正确; 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所以④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8.如图,△AOB
是直角三角形,AOB=90,OB2OA,点A在反比例函数y在反比例函数y
1
的图象上.若点Bx
A.4 D.2
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 要求函数的解析式只要求出B点的坐标就可以,过点A,B作AC⊥x轴,BD⊥x
k
的图象上,则k的值为 x B.4 C.2
(第8题)
于C,D.根据条件得到△ACO∽△ODB,得到:===2,然后用待定系数法即可.
解答:解:过点A,B作AC⊥x轴,BD⊥x轴,分别于C,D.
设点A的坐标是(m,n),则AC=n,OC=m, ∵∠AOB=90°, ∴∠AOC+∠BOD=90°, ∵∠DBO+∠BOD=90°, ∴∠DBO=∠AOC, ∵∠BDO=∠ACO=90°, ∴△BDO∽△OCA, ∴=
=
,
∵OB=2OA, ∴BD=2m,OD=2n,
因为点A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mn=1,
∵点B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B点的坐标是(﹣2n,2m),
∴k=﹣2n•2m=﹣4mn=﹣4.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求函数的解析式的问题,一般要转化为求点的坐标的问题,求出图象上点的横纵坐标的积就可以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9.已知x2,则代数式(74)x2(2)x3的值是
A.0
B.3
C.2
D.2
考点: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
分析:未知数的值已给出,利用代入法即可求出.
2
解答:解:把x=2﹣代入代数式(7+4)x+(
2+
)x+
得:
=(7+4)(7﹣4)+4﹣3+ =49﹣48+1+ =2+.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关键是代入后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10.如图,二次函数yaxbxc(a0)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 于点C,且OAOC.则下列结论: ①abc0;
2
b24ac
0; ②
4a
c. a
C.2
D.
1
③acb10; ④OAOB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4 B.3
(第10题)
孝感市201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数 学
温馨提示: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上指定的位置.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本卷上答题无效. 3.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精心选一选,相信自己的判断!(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涂、错涂或涂的代号超过一个,一律得0分) 1.下列各数中,最大的数是
A.3
B.1
C.0
D.5
2.如图是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形状是
A.长方体
B.圆锥
C.圆柱
D.三棱柱
(第2题图)
3
A
B
C
D
4
3 l1 l2
4.如图,直线l1//l2,l3⊥l4,∠1=44°,那么∠2的度数为
A.46° 5.已知
B.44°
C.36°
D.22°
(第4题图)
x13x2ym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则mn的值是
nxy1y2
C.3
D.4
A.1 B.2 6.分式方程
x2
的解为 x13x31215
A.x B.x C.x D.x
6336
7.为了解某社区居民的用电情况,随机对该社区10户居民进行了调查,下表是这10户居民2014年4月份用电量的调查结果:
那么关于这10户居民月用电量(单
位: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位数是55 B.众数是60 C.方差是29 D.平均数是54 8.如图,在 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成的锐角为,
若ACa,BDb,则 ABCD的面积是 A.
A
(第8题图)
1
absin 2
B.absin
C.abcos
1
D.abcos
2
9.如图,正方形OABC的两边OA、OC分别在x轴、y轴上,点D(5,3)在
边AB上,以C为中心,把△CDB旋转90°,则旋转后点D的对应点D的坐标是
A.(2,10) B.(-2,0)
C.(2,10)或(-2,0) D.(10,2)或(-2,0)
10.如图,在半径为6cm的⊙O中,点A是劣弧BC的中点,点D是优弧BC上一点,且D30,
下列四个结论:①OA
BC;②BC;③sinAOB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
;④四边形ABOC是菱形.其2
11.如图,直线yxm与ynx4n(n0)的交点的横坐标为2,则关于x的不等式
xmnx4n0的整数解为
A.1 B.5 C.4 D.3
12.抛物线yaxbxc的顶点为D(1,2),与x轴的一个交点A在点(3,0)和(2,0)之间,其部分
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结论:① b4ac0;②abc0;
③ca2;④方程axbxc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
2
2
二、细心填一填,试试自己的身手!(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请将结果直接填写在答
题卡相应位置上)
13.函数y
x1
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 x1
14.下列事件:①随意翻到一本书的某页,这页的页码是奇数;②测得某天的最高气温是100℃;③掷
一次骰子,向上一面的数字是2;④度量四边形的内角和,结果是360°.其中是随机事件的是 ☆ .(填序号)
15.若ab1,则代数式ab2b的值为.
16.如图,已知矩形ABCD,把矩形沿直线AC折叠,点B落在点E处,连接DE、BE,若△ABE是
等边三角形,则
S△DCE
= ☆ . S△ABE
2
2
17.如图,Rt△AOB的一条直角边OB在x轴上,双曲线y
k
(x0)经过斜边OA的中点C,与另一x
直角边交于点D,若S△OCD=9,则S△OBD的值为 ☆ .
18.正方形A1B1C1O,A2B2C2C1,A3B3C3C2,…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点A1,A2,A3,…和点C1,
C2,C3,…分别在直线yx1和x轴上,则点B6的坐标是.
三、用心做一做,显显自己的能力!(本大题共7小题,满分66分.解答写在答题卡上) 19.(本题满分6分)
计算:()
1
2
2
1
(第20题图)
20.(本题满分8分)
如图,在Rt△ABC中,∠ACB=90°.
B
(1)先作∠ABC的平分线交AC边于点O,再以点O为圆心,OC为半径作⊙O(要求:尺规作图,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4分)
(2)请你判断(1)中AB与⊙O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4分)
21.(本题满分10分)
为了解中考体育科目训练情况,某县从全县九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中考体
育科目测试(把测试结果分为四个等级:A级:优秀;B级:良好;C级:及格;D级:不及格),并将测试结果绘成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抽样测试的学生人数是 ☆ ;(2分)
(2)图1中∠的度数是 ☆ ,并把图2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分)
(3)该县九年级有学生3500名,如果全部参加这次中考体育科目测试,请估计不及格的人数为
☆ ;(3分)
(4)测试老师想从4位同学(分别记为E、F、G、H,其中E为小明)中随机选择两位同学了解
平时训练情况,请用列表或画树形图的方法求出选中小明的概率.(3分)
(第21题图1) C 级
35 %
(体育测试各等级学生人数扇形图)
B 级 30 % A 级 D 级【孝感市直初中有那几个】
22.(本题满分10分)
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3)xk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 (1)求k的取值范围;(3分) (2)试说明x10,x20;(3分)
(3)若抛物线yx(2k3)xk1与x轴交于A、点A、点B到原点的距离分别为OA、B两点,
2
2
2
2
OB,且OAOB2OAOB3,求k的值.(4分)
23.(本题满分10分)
我市荸荠喜获丰收,某生产基地收获荸荠40吨.经市场调查,可采用批发、零售、加工销售三种销售方式,这三种销售方式每吨荸荠的利润如下表:
设按计划全部售出后的总利润为
y百元,其中批发量为x吨,且加工销售量为15吨.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4分)
(2)若零售量不超过批发量的4倍,求该生产基地按计划全部售完荸荠后获得的最大利润.(6
分)
24.(本题满分10分)
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是⊙O上一点,AD与过点C的切线垂直,垂足为点D,直线DC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弦CE平分∠ACB,交AB于点F,连接BE.(1)求证:AC平分∠DAB;(3分) (2)求证:△PCF是等腰三角形;(3分) (3)若tanABC
4
,BE72,求线段PC的长.(4分) 3
(第24题图)
2
25.(本题满分12分)
如图1,矩形ABCD的边AD在y轴上,抛物线yx4x3经过点A、点B,与x轴交于点E、点F,且其顶点M在CD上. (1)请直接写出下列各点的坐标:
ABCD;(4分)
(2)若点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点P不与点A、点B重合),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l与直线AB交
于点G,与直线BD交于点H,如图2.
①当线段PH=2GH时,求点P的坐标;(4分)
②当点P在直线BD下方时,点K在直线BD上,且满足△KPH∽△AEF,求△KPH面积的最大值.(4分)
孝感市市直学校(初中)均衡发展研究会
2009——201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物理学科期末考试试题
命题人: 吴怡 审核人: 魏文华
本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一个半小时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均只有唯一的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择填涂到答题卡中,不填写不得分。每题3分,共39分)
1.如图是一个均匀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D
2.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能减小摩擦的是:( ) A.轮胎上刻有花纹 B. 车轮做成圆形
C.塑料套紧套在车把手上 D.刹车时用力捏闸
3.一台天平的砝码由于使用不当,受潮生锈并且粘上许多灰尘。用它测量出的物体质量与物体的实际质量比较,结果是( )
A.偏小 B.偏大 C.相等 D.不能判断
4.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一定体积的水凝固成冰后,其体积将( ) A.增加1/10 B.减少1/10 C.增加1/9 D.减少1/9
5.一本书放在桌上,桌子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几对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A、书的重力和书对桌子的压力 B、书的重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 C、书对桌子的压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 D、桌子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6.如图所示的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A.道钉撬 B. 火钳 C. 钢丝钳 D. 天平
7.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内装水,乙试管内装煤油,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 ) A.P甲 > P乙 B.P甲 < P乙 C.P甲= 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8.下图所描述的力,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
熊猫用力举着杠铃不动 用力拉绳匀速提升重物 用力搬石头没搬动 用力提着水桶沿水平方向走
A B C D
9.下面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10.下述各种现象中,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 )
A.锯条锯木头,锯条发烫 B.擦划火柴,火柴头着火 C. 电流通过导体,导体会发热 D.冬天对着手呵气,手变暖 11.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物体吸收了热量
B、同一个物体,同一物态,温度越高,其内能一定越大
C、物体的运动速度加快,其分子无规则运动速度也加剧,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的温度不变,则物体的内能也一定没有变化
12.在学生的小制作活动中,9(12)班一同学在罐子的盖和底开两小洞(图甲),将小铁块用细线系在橡皮筋的中部,橡皮筋两端穿过小洞用竹签固定在盖和底上。做好后的作品如图乙所示,让罐从不太陡的斜面上滚下后,接着罐居然能从斜面底部自动滚上去!以下与此有关的能量转化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铁罐在斜面上从最高处滚到最低处,主要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铁罐在斜面上从最高处滚到最低处,主要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C.铁罐在斜面上从最低处滚到最高处,主要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铁罐在斜面上从最低处滚到最高处,主要是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图甲
图乙
13.一个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塑料瓶,装入A液体后密闭。把它分别放在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中,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ρ甲一定大于ρ乙,ρ甲一定小于ρA B.ρ甲一定小于ρ乙,ρ甲一定大于ρA C.ρ甲一定大于ρ乙,ρ乙一定小于ρA D.ρ
甲
一定小于ρ
乙
,ρ
乙
一定大于ρA
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2分)
14.(6分)在测定大气压的实验中,因缺少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小明设计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
①将蘸水的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的玻璃板上,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
②将装有适量细砂的小桶轻轻地挂在吸盘的塑料挂钩上; ③用小勺轻轻地向小桶内加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用天平测出这时小桶和沙的质量为m 。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吸盘脱离玻璃板时,若不计塑料挂钩的质量,空气 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是:____________,测得大气压数 值的表达式是:p=__________________。
大气压
(2)实验中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0分)研究性学习中,有一同学设计了“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如图所示,用高为30cm的木块将带有刻度的同一块平木板垫起,构成一个斜面,改变木块支持木板的位置,就可以改变斜面的坡度,把同一正方体物体放在斜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斜面匀速拉,共做了三次实验,前两次数据已经填在记录表格中,第三次实验把物体放在斜面底端A,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从位置A沿斜面匀速上升到B位置,上升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
物
(1)图中显示的是实验次数3的信息,在下面的实验记录表格中空格中填写相应的数据(共5空)
(2)该实验是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的,分析表格中的数据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斜
面越陡,越_________________;(选填“省力少”或“不省力”)
(4)第2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N
16.(10分)如图所示,在“研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A、B、C三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的hA、hB、hC高处滚下(mA=mB<mC,hA=hC>hB),推动木块运动一小段距离后停止.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比较 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2)从图中可以看出,A、B、C三个小球刚到达水平面时,_____球动能最大,原因是该球能够做的 最多。
(3)图甲与图丙是让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撞击木块。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想研究小球动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他让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 。
(4)图 和图 是让同一小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自由滚下,撞击木块。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想研究小球动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
(5)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用另外甲、乙两球进行实验时的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甲球的动能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球的动能;在质量和速度两个物理量中,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7.(10分)如图所示,拿一个大口玻璃瓶,瓶内装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通过塞子上的小口往瓶里打气:
(1)当塞子从瓶口跳起来时,观察到容器中出现了 ;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瓶内的空气对塞子 时,内能 ,温度 ,使水蒸气液化成 ;
(3)瓶内加少量水的目的是: 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为了达到此目的,你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4)该实验和其他大量实验大量事实,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 (5)小明认为该实验中的两个过程与四冲程热机的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非常相似, 相当于压缩冲程, 相当于相当于做功冲程。
18.(6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如果水和食用油的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也相同,我们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多少,从而研究它们吸收热量的差异。左右两图中,除杯内分别装的是质量相等的食用油和水外,其余都相同。
(1)为了得到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__,为了知道他们的温度,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
(2)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中把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成用________的酒精灯加热,比较______________来判断。这种方法建立在一个假设的基础上,这个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发现食用油的温度升高的快,说明 吸热能力强。
三、计算说理题(要求计算题步骤规范)(19分)
19.(4分)实验室某玻璃瓶中盛有质量为140g的酒精。已知酒精的热值为3×107J/kg,水
的比热容为4.2×103J/(kg·℃)。试求: ⑴将这些酒精完全燃烧,可放出多少热量? ⑵这些热量能使20kg的水温度升高多少摄氏度?
上一篇:初中英语经典汇编
下一篇:初中上册数学视频青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