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诗词鉴赏】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感悟篇一
《论语-阅读鉴赏》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感悟篇二
《中庸之德》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感悟篇三
《三十年家庭教育心得报告-母慈子孝(精编打印版)》
三十年家庭教育心得报告-母慈子孝
赵良玉女士、锺茂森博士主讲
三十年家庭教育心得报告-母慈子孝01
尊敬的各位老师,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
赵女士:非常感谢大家,使我们母子今天有机会在这里就家庭教育的话题与大家探讨和请教。 在去年的夏天,我们母子曾应邀到东北黑龙江省大庆市做一个演讲。当时我们演讲的题目是「如何教育好子女,为和谐世界做贡献」,以这个话题请教于东北的乡亲,没想到反应是非常热烈。后来大会的主持人和摄影、编导人员把它制成了影碟,而且安上了「母慈子孝」的名字流通,一些文化公益网也上网流通。 赵女士:可见天下的父母都想教育好儿女,而天下的儿女都想当孝子贤孙。人心思善,社会盼和谐,这使我们非常的感动,我们也非常理解。很惭愧,我们母子并不是做得很好,但是今天来到这里与大家交流,是怀着一个美好的心愿,是带着一颗爱心,我们是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拥有慈悲和智慧,我们希望天下所有的儿女都能孝顺和成材。
请允许我们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们母子是来自广州一个很普通的家庭。我叫赵良玉,今年六十三岁,已经退休多年。在退休前我曾经做过广东食品报的副主编、中国食品报记者和广东省社会福利集团公司公共关系部经理等工作。我只有一个儿子,就是锺茂森,他今年三十四岁。他是一九九五年广州中山大学本科毕业,后来就自费到美国留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在一九九九年他取得了美国的金融博士学位,后来在美国的德州大学和美国的堪萨斯州立大学任教。后来我们接受了教授的建议,就迁到了澳洲。茂森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商学院任教,他教金融。由于他教学方面获得优秀的评价,和他多次获得国际金融的论文奖,所以是全校最年轻的教授。同时他也是广州中山大学的客座教授。
茂森在大学里他除了教学工作和研究工作之外,业余时间参加国际活动,参加联合国举行的多次国际会议,并且参加世界各地召开的关于和平、教育和宗教团结的会议,他在这些活动中英文翻译。所以他每天的生活非常紧凑,很充实,至今他还是一个单身汉。
回忆我们母子走过三十年的路程,是母亲爱儿子,儿子爱母亲,是爱的感受,是爱的沟通,是爱的体会,是爱的奉献。下面我们就把这爱的心得与大家分享。仅仅是一得之见,希望给朋友们提供一点参考,也就此向各位请教。
下来我准备从七个方面向大家汇报一下家庭教育的心得。第一个方面是家庭教育的老师,母亲的第一责任,第二是家庭教育的起点—胎教,第三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孝为德之本,第四是家庭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第五是家庭教育为龙头,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圣哲教育的兼收并蓄;第六是家庭教育的升华,促进孩子为和谐世界立德、立功、立言;第七个方面是家庭教育的原理,教子三十年的感悟。下面就逐一向大家汇报。
在八年前,也就是茂森二十六岁,在他博士毕业的前夕,我收到儿子从美国给我寄来的一封非常热情的信,他在信中说:
锺博士:亲爱的妈妈:我欣喜的向您报告,我的论文即将完成,我在今年八月份就能圆满的博士毕业。非常感激您四年来对我的鼓励和支持,使我在学业道路上一帆风顺。我如今即将戴上博士帽,第一个感念的就是您—我伟大的母亲!我诚挚邀请您来我们学校—美国路易斯安那理工大学商学院,参加我的博士毕业典礼。我将陪您参观美丽的校园,我将穿上博士礼服与您摄影留念,我将介绍您认识每一位优秀的教授和同学。另外,我将陪您游览美国主要的风景区,您的旅途费用将由我全部负担。随信附上经济担保与银行证明,做签证使用。我相信您的赴美旅途一定会充满欢乐。儿茂森敬呈。一九九九年三月三十一号。
赵女士:接到儿子的这封来信,我非常的欢喜。茂森从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整整读了二十年的书,我和儿子走过了二十年的生活历程。现在孩子马上就要出来了,可以为社会工作了,做母亲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就像一个园丁面对鲜花盛开,就像一个农民对着自己丰硕的果实,所以我的心情是非常高兴的。 锺博士:感谢母亲把我养育成人。我记得在我二十岁的时候,接到了母亲的一个生日贺卡,这个贺卡里她语重心长的说:
你在母爱的阳光下已长成二十岁的青年,一年三百六十天,那是七千二百个日日夜夜啊!无论我是在忙碌中还是在痛苦中,无论我是穷困还是富足,你都是在温饱和安乐中成长。从广州第一幼儿园到中山大学,我用心血浇灌你这棵小树,因为我是你的母亲。在你成长的各个阶段,为你策划安排,用智慧之水浇灌你这棵小树,因为我是你的第一任教师。与你促膝谈心,共同探讨人生宇宙的哲理,用温暖的友情滋润你这棵小树,因为我是你的朋友。茂森儿,珍惜青春的年华,常问问自己,二十岁,我是大学生,三十岁,我是什么?四十岁,我将站在社会的哪个阶层?
各位朋友,人的嘴唇所能发出最美好的字眼就是「母亲」,最动人的呼喊就是「妈妈」,这是意味深长的字眼,这是平凡而伟大的称呼,它充满了温暖与慈爱,它显示了神圣的责任与教化。母亲,您对我的教育是与我的生命同步,妈妈,您是我的亦母、亦师、亦友。
赵女士:一个农民的喜悦是什么?是面对丰硕的秋收。一个母亲的喜悦是什么?是看到儿女成材。为家庭培养一个好孩子,为社会培养一个人才,这是我们每个做母亲的心愿,是我们的立志。当我们决定要把孩子培养成人才时,我们有这种心愿我们才可以要孩子。我是二十八岁的时候才生这个儿子,当时我的心里就想,我有一个孩子了,一定要把他培养成材。我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体验到,母亲的第一责任是教子。我也有社会工作,而且我一直工作到退休,但是这个工作对我来说是排在第二,而教子是排在第一。我觉得做父亲的应该把社会工作排在第一,而母亲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教育好儿女身上。当然,有了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妻子可以不用到外面工作,在家里专心的相夫教子,这当然很好。可是在今天,大多数的夫妻都要共同到社会上去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做母亲的一定要记住,我们的第一责任是教子。有些年轻的母亲认为,认真的教育孩子是一件很苦、很累的事情,可是我要问,如果你不把孩子教好,让孩子成为社会的败类,你不就是更苦、更累了吗?
我们看到今年四月份有一起惊人的报导,美国维吉尼亚理工学院一名韩国的学生,他仅仅因为自己恋爱问题的不顺利,就任意开枪打死了三十二名无辜的老师和同学。这个孩子做出这样令人不能理解的行为,是因为他一向以来缺乏家庭的教育,他一向以来养成了一种冷漠、仇恨和孤僻的性格。当他做出这些不理智的行为之后,造成了很多家庭的痛苦。他的父母觉得非常惭愧,他们觉得难以面对美国人民,他们多次想自杀,最后因为自杀未遂,父母都被送到医院去了。如果母亲把自己的儿女教好,你认为是你一家的事情吗?那是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我们中国出现过孟母和孔母这样优秀的人物,她们教育出孔子和孟子这样的圣贤,她们的贡献已经超出了一家的作用,而且超出了当时所发挥的作用,对我们千秋万代都受益无穷!所以母亲对儿女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是和母亲接触最多的,从胎儿、出生、童年,到少年、青年,以后走向社会,母亲对孩子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我们翻阅了很多关于教育的论着之后才发现到,在我们中国民国年间有一位印光大师,他是佛门里很着名的祖师,他对家庭教育、对母教的论述是非常精彩的,在这里我想提供他讲的语录十条跟大家分享。
锺博士:印光大师对家庭教育的十条嘉言:第一、世少善人,由于家庭无善教。而家庭之善教,母教最要。以人之幼时,日在母侧,其熏陶性情者,母边最多。二、欲家国崛兴,非贤母则无有资助矣。世无良母,不但国无良民,家无良子。三、须知为天地培植一守法良民,即属莫大功德。
赵女士:我们应该感到一点宽慰,印光大师说,你只要为社会培养一个守法的公民,你的功德就无量。所以我们做母亲的也不必太紧张,做父母的也不要感到压力太大,我们只要把孩子教好,能够知法、能够守法,那就是我们母亲的一个功德。
锺博士:第四、世无圣贤之士,由世少圣贤之母之所致也。五、治国平天下,自齐家始。所以治国平天下的权力,妇女操一大半。六、国无贤人,其根本皆由家庭无善教所致。而家庭之教,母之责任更重,是以印光大师屡言教子为治平之本。
赵女士:我们这里可以看到印光大师把这个问题讲述得非常清楚。国家没有人才,是因为家庭里面没有提供很好的贤子,而家庭的教育,母教最重要。所以母教和家庭的教育是和谐世界的一个基础。
锺博士:第七、人果能善教儿女,自可家道兴隆,天下太平矣。八、家庭有善教,则所生儿女皆贤善。家有贤子,则国有贤才。穷则自淑,化及乡邑。达则兼善,普益斯民。如是之益,出于家教。家教之中,母教最要。
赵女士:我们这里可以看到,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国家就有人才,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母亲的教育
非常重要。如果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国家有了人才,如果他自己做好了,就可以影响周围一带乡里;如果他遇到更好的机会可以发达起来,可以影响全国,甚至影响整个世界。而这些的利益都从哪里来?从家庭教育中来,而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母亲的教育,原来道理是在这里。
锺博士:第九、无贤母,又何由而得贤子女哉。此种极平常之道理,人人皆能为之,所痛惜者,绝少提倡之人。
赵女士:印光大师在这里强调,他说没有贤明的母亲,就没有很好的儿女,没有很好的儿女,国家就没有人才。这个道理很浅,很容易明白,可是现在人们都忽略了,所以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重视母亲的责任。 锺博士:十、家庭母教,乃是贤才蔚起,天下太平之根本。
赵女士:印光大师是民国间赫赫有名的大法师,这是祖师级的人物,我们从他这十条的语录里可以看到,家庭的教育有多么重要,母亲的责任有多么重要。印光大师他是通儒学、通佛学的,他能够为我们做出这样精辟的论述,我们真是非常感谢能听到这样好的教导。所以可以看出古人所说的那句话,「至要莫若教子」,至关重要的事情就是教育好儿女。教育好儿女,为治国平天下做出贡献,为和谐世界做出贡献。那有没有这样的典范?历史上有三位杰出的母亲,她们是教子的典范,她们真的为治国平天下做出了贡献。这三位母亲就是使周朝政权保持八百年基础的幕后英雄,她们就是太姜、太任和太姒。「太太」一词的来源是从这里而出的,「太太」是一个非常尊贵的称呼。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表上,周朝太王的妻子太姜,她生了三个儿子,长子是泰伯,次子是仲雍,三子是王季,后来王季的妻子太任又生了周文王,周文王的妻子太姒生了周武王和周公。
锺博士:这三位母亲生的儿子,无论是做君王还是没有做君王,他们都是非常的贤德。比如说太王所生的泰伯和仲雍,这是长子和次子,当时这两位了解父亲的心意,父亲是想让自己的三子王季来继承王位,并且能把王位传给下一代,就是周文王,当时泰伯和仲雍就主动的让贤。孔子赞叹泰伯的德行,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也就是说泰伯他的德行已经达到了顶点。这是什么样的德行?这就是孝悌的德行。因为他们了解父亲的心意,而愿意成就父亲的心意,这就是孝;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三弟,这就是悌。在孝悌来看,他们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所以大哥、二哥主动的让贤,就是为了成就圣贤的君主。后来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都成为孔子最推崇的圣人。
赵女士:原来我们做母亲的,手中操纵着和谐世界的大权,我们是为社会输送人才,还是为社会输送垃圾?所以我们做母亲的要非常慎重。谈到我自己个人的理想,我做母亲我是很希望为社会培养一个出色的教授,我愿意当教授的母亲。所以当我的儿子他高中毕业的时候我就对他说,你要好好学习,将来当一名大学教授,我做教授的母亲。后来儿子也很听话,他金融博士毕业以后就留在大学里面教书。他本来也可以到企业或者银行界去工作,而且那样的话可能待遇会更高一些,可是儿子还是注意到母亲的心愿,所以他选择了大学,而且也很快的使我当上了教授的母亲。
茂森在大学里任教,无论是在美国大学还是在澳洲的大学,都很努力工作,大学里面的这些教授们和领导们都评价这位中国青年是非常的优秀。茂森在昆士兰大学任教的时候,因为他获得优秀的奖,所以澳洲发行量很大的一个报纸澳洲邮报,特别刊登了对他的报导。茂森他在美国教书的时候,他以特殊贡献的专家学者的身分而获得美国的绿卡。后来我们移居到澳大利亚的时候,澳洲大学方面以一个月的速度办好了我们母子两个人的澳洲绿卡,就是澳洲的永久居留,我们接到了这种证件、这种签证以后才开始动身到澳洲去。 茂森在去年他给我的生日贺卡中,他这样总结的说:
锺博士:亲爱的妈妈,在过去的三十三个年头里,您用爱心之土培育,以智慧之水浇灌,使我从一个小树种,逐渐发芽、茁壮、长大。回首走过来的路,您现在可以欣慰的说,我的辛苦得到了安慰,我为社会培养了一名博士,我当上了教授的母亲。
赵女士:可是随着我们母子精神层次的提高,我对教授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也有了提高。我不仅希望儿子成为一名出色的金融教授,而且希望儿子能成为一名具有中华传统美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教授,希望成为一名君子教授,希望成为一名圣贤教授。我是一个充满信心的中国妇女,相信孟子所说的「人皆可以为尧舜」。我们做母亲的不仅立志要为社会、要为祖国和人民培养专业技术的人才,还要为人类培养圣贤的种子,要帮助孩子成圣作贤,要帮助孩子走上圣贤之道。我觉得今天的世界确实需要千千万万个孟母,就让我们所有的母亲都来学习做孟母,来肩负起教育儿女的责任,来肩负起我们做母亲的第一责任—教子。
这是我们对第一个内容的汇报。下面我们谈第二个内容,就是家庭教育的起点—胎教。教育得从它的源头说起。茂森的教育,他首先得力于胎教,这要感谢我的母亲,她对我的的言传身教。茂森是生于一九七三
年,这是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时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书籍我们都看不到了。幸运的是我自己的父亲、母亲都和教育有缘,我的父亲在大学工作,我的母亲读了师范学校以后,她虽然没有到社会上工作,但是在家里专心相夫教子。当时是处在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峻的历史时期,这些传统文化书籍都被当作「四旧」清扫掉了,所以对「胎教」这个词我真是第一次从我母亲那里听到的。
我母亲告诉我,她说培养孩子,育儿要从胎教开始。母亲她告诉我,人,你生在天地之间,便受自然界气候、磁场各方面的影响。比如说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特别是八大节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以及夏至、冬至、春分、秋分,在这八大节气的前一天,就是季节在交换之间,非常动荡,在这个节气的前一天是不适合同房作胎的。另外就是在雷雨交加、暴雨的日子也不适合作胎,因为恐怕以后胎儿不稳,或者孩子出生以后会性格暴躁,这些影响。母亲还告诉我,她说妇女在怀孕的期间一定要非常注意自己的摄身、摄心,眼睛要看美好的东西,耳朵要听庄严的声音,口不说轻浮的话,行动要稳重,就是要做到古人所说的「非礼勿动,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视」。
在生产时也要非常稳重,要忍住痛苦,疼痛的时候不要大声叫喊,因为大声叫喊会损害自己的能量,另外也会给婴儿带来恐惧,应该要忍住痛苦把孩子生出来。母亲这些亲切的教导都给我带来很大的利益,我都做到了母亲所说的要求。在怀孕期间我们夫妻是分开住的,我住在母亲的家里,当时生活是很清净。我觉得妇女怀胎的时候是一个很庄严的事情,所以应该保持自己的那种严肃感。在十月怀胎之间,我们夫妻之间因为分开住,所以没有那些卿卿我我缠绵的话,虽然夫妻之间很关心,但是大家都表示一种忍辱负重和一种庄严的心态。
我白天还有工作,下班回来以后我也没有看那些闲杂的报纸、书刊,也没有听什么广播,当时还没有电视,所以生活是很安静的。我每天所看到最多的是我母亲的形象,而且能感受母亲的这种气质。我的母亲是位儒家思想教育出来的典型中国妇女,她在生活中完全做到了温良恭俭让,她至今为止也是我心目中最佳的贤妻良母的形象。母亲她每天早晨五点钟就起床,很耐心的操持家务,一天做三餐。她的性格非常的柔和,而且待人非常宽容,乐善好施。我的父亲是位正直的中国知识分子,他很淡泊,不攀缘权贵,在大学里教书。他勤勤恳恳的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曾经发给他荣誉证书。我的母亲对父亲是非常的尊敬,在他们六十年的夫妻生活中都如此。我常常看到我的母亲给父亲倒茶、端洗脚水,我的父亲喜欢吃什么东西我的母亲就给他做什么东西。我的母亲也很喜欢阅读历史和文学的作品,特别喜欢读孩子们给她的信件,给她的诗词、贺卡等等。我的父母他们都是白头偕老的典范,他们做出了一个好样子给我们儿女看。
在我的童年时代,父亲教我学习《古文观止》,而且经常给我讲很多这些古代优秀人物的故事。我记得我父亲给我讲的故事有五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讲孝悌的这些故事,比如像缇萦救父、木兰代父从军、孔融四岁让梨;第二个方面就给我讲一些关于教育的故事,比如像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岳飞的母亲,岳母刺字;第三个方面就给我讲一些刻苦读书和艰苦奋斗的故事,比如像范仲淹划粥苦读、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等等;第四个方面就给我讲一些忠臣报国的故事,比如像蔺相如完璧归赵、诸葛亮鞠躬尽瘁等;第五个方面给我讲一些文学家的故事和轶事,比如像李白斗酒诗百篇、苏东坡赤壁怀古等这些故事。这些故事都深深的留在我的脑海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已经没有书读了,可是这些优秀的典范一直是我的精神支柱。后来我又把这些精神的东西和这些故事讲给我的儿子听,这是把我们家传统的教育传给了孩子,所以茂森所受的教育是有家庭的传承的。
我的父母教育出我们兄弟姐妹四人,其中有两名是内科主任医生、有一名是高级工程师、有一个是记者和主编,我们四个人都在祖国不同的岗位上做出贡献。茂森的童年他受外公、外婆以及舅父和姨妈的影响都很深,他是在这样一个有家庭教育传承的氛围里出生和长大的。
回忆起我怀孕的期间,也没有特别的营养,当时中国处在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条件下,物质的生活是比较清贫,当时一切的生活供应都是限量的。我记得当时有布票,有油票、糖票、猪肉票、牛奶等等,都是限量供应,好像现在我们都不能理解当时的那种历史状况。比如说布票,一个人一年只能买七尺,就是二米三,只能做一件衣服,你就是再有钱你再也买不到布,那是限量供给的。在这样的条件下,我的生活可以说是清净寡欲,而且是以素食为主。
由于母亲的言传身教,由于这种清净俭朴,在怀孕时期的生活,所以给茂森奠定了一个良好的胎教,应该感谢国情造成的客观的情况。茂森在以后读书当中,特别是出国留学以后,他能够保持俭朴的生活,远离一切娱乐的场所,而且还能够节约奖学金,把钱寄回中国供养父母,我觉得这些完全得力于清净的胎教。 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国这些传统的书籍多起来了,这时候我才看到中国古代圣贤的君王,周王文的母亲太
任。
锺博士:人们评论太任说,「有胎教,致使文王有圣德」。太任在怀孕期间,「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说傲言」。
赵女士:我才知道,原来我母亲教给我的正是这样传统的胎教。
我有个朋友,是朱老师,她告诉我一个信息,她说她的弟媳妇在怀孕期间,每天晚上下班回来以后,大家都照顾她,也不让她做事情,她就坐在电视机旁边看电视,而且听时代的歌曲,这些都是一种你情我爱的一些节目表演。后来她生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长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她居然会自己写个纸条给男同学说我爱你。这件事情发生以后,这个孩子的母亲非常生气,她说我从来没有这样教孩子,孩子怎么会这样做?后来朱老师就提醒她说,你要检讨一下你的胎教,是不是你的孩子在你肚子里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这一套。所以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当然我也听到我很多朋友告诉我,她们说她们在怀孕的期间在家里面自己学习什么?学习儒释道三家的经典,学习儒家的《弟子规》、学习道教的《太上感应篇》、学习佛教的《地藏经》和《十善业道经》等等。学习儒释道三家经典的这些文章,和读诵这些文章、抄写这些文章,这个孩子出生以后在襁褓之中非常容易护理,长大以后也非常容易受教,而且性格都很温驯、很善良,很斯文,所以胎教是非常的重要。我们要注重培养健康的树苗,将来才能为祖国输送人才。我们民族的命运实际是掌握在千千万万个母亲的手中,我们世界的希望寄托在千千万万个孩子身上,所以我们母亲的责任有多么重大!古人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一定要慎重胎教。以上是我们作为家庭教育胎教方面的一个汇报。
下面我们想谈汇报的第三个内容,就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孝为德之本。我曾经读过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先生的事迹,杨振宁先生他在中学的时候就表现出物理方面和数学方面的天才。杨振宁的父亲是一位教书的人,但是他发现儿子的这个特长以后,他并没有在这方面发展孩子,他也是给孩子请了一个家庭教师,教什么?教国学,教孔孟之学,教《孟子》。这个国学老师请到家里来以后,那时杨振宁已经读初中了,这个老师教杨振宁《孟子》。杨振宁先生他会背诵《孟子》,他体悟《孟子》。他最后说他一生的事业得力于《孟子》给他的启发。茂森青少年时代的教育是得力于中华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经典中孝道的教育,特别是儒家的《孝经》、佛家的《父母恩重难报经》和道家的《文昌帝君劝孝文》和《吕祖劝孝文》。茂森在五岁的时候,我就在家中的门板上用粉笔教他写唐诗「游子吟」。
锺博士: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赵女士:这首短短的小诗,写出了母爱在生活的微细处,也表达了儿女对母亲那种感恩之情。这就是茂森的第一次家庭文化课。当时茂森才五岁多,他天资并不聪明,而且他由广州话改说普通话也非常费劲,可是我还是很有耐心教他。克服了开始的这些困难局面以后,慢慢就顺利了很多。我们母子共同的来学习儒释道三家经典这些孝道的教育,有时我讲给儿子听,有时儿子读诵给我听,我们母子共同的学习,大家都进入这种孝的氛围,所以母子的学习都非常快乐。
《孝经》上说,「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这些教诲茂森记得非常牢靠,他记的。在一九八四年的春天,那时候茂森才十一岁,在我们家庭传统的春节团聚会上,照例说来我们兄弟姐妹每一家人都带自己家中的孩子,到父母这里来给父母拜年,给父母磕头,然后献上红包和礼品,最后孩子们都要表演一段节目,有的献词,有的献文。茂森当时就献一段短文,他的短文写的就是「怎样孝敬父母」:
锺博士:怎样孝敬父母,《孝经》里有这样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敬父母,一方面是物质上的孝敬,要让他们丰衣足食,按时给他们一些零用钱,经常给他们买一些可口的食品。尤其当父母患病时,子女应尽全力照顾好老人,也为自己的子女树立好榜样。更为重要的就是精神上的孝敬,我们要关心老人,要尊敬他们,有事同他们商量,尊重他们的意见,使他们精神上感到愉快。
赵女士:这就是茂森,当时他十一岁,在我们家族的春节聚会上的一个发言。在我们家庭的文化箱中都保留着这些资料。后来事隔十年以后,在一九九四年,茂森二十一岁了,他那时正在中山大学读书,在那一年我生日的时候茂森给我一个特大的贺卡,那个贺卡就好像现在的一个大画报的封面,他上面写着:献给我亲爱的妈妈,小牛茂森。同时接到孩子给我人民币三千元的红包,这是我第一次接到孩子对我的供养。他贺卡里面的贺词写得很长,我节录一些与大家分享。
锺博士:亲爱的妈妈,在我眼里,您是母亲,也是菩萨!您对我无私无求的布施,给与我衣物、财帛、吃穿用具,使我的血肉之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您教我风度礼仪,人情练达,办事思惟,人生规划。体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感悟篇四
《论语摘抄》
泰伯第八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 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 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 子人与?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 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 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师挚之始,关雄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感悟篇五
《母慈子孝》
三十年家庭教育心得报告
母慈子孝
赵良玉老师/钟茂森博士母子主讲
华藏净宗学会出版组整理
前 言
赵良玉老师及钟茂森博士于二00七年六月二十九日至七月二日,应香港佛陀教育协会邀请,至该会录制「母慈子孝」节目。赵老师把从小到大教育钟博士的经验,分以下七个单元向大家报告:
第一单元:家庭教育的老师--母亲的第一责任第二单元:家庭教育的起点--胎教第三单元:家庭教育的基础--孝为德之本第四单元:家庭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第五单元:家庭教育为龙头--与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和圣哲教育的兼容并蓄第六单元:家庭教育的升华--促进孩子为和谐世界立德、立功、立言第七单元:家庭教育的原理--教子三十年的感悟。
讲演内容从胎教开始到钟博士成为知名大学教授,每个阶段都能按照赵老师的用心安排,顺利达成。而且随着讲演的进度,分别把母子历年来的往返书信展现出来,信中字里行间亲情流露,感人肺腑,华藏净宗学会出版组根据讲演内容整理成册,分享大众。
三十年家庭教育心得报告
母慈子孝
赵女士:
非常感谢香港佛陀教育协会热情的邀请和安排,非常感谢净空教授的鼓励,让我们有机会在这里就家庭教育的话题与大家探讨和请教。
去年夏天,应邀到东北黑龙江省大庆市演讲,以「如何教育好子女,为和谐世界做贡献」这个题目,请教东北乡亲,没想到反应非常热烈。大会主持人、摄影和编导把它制成光盘,取名「母慈子孝」流通,也在一些文化公益网上播出。
钟博士:
去年十二月,新加坡净宗学会邀请净空老法师演讲「华严经对现代人的启示」。现场有两千多套「母慈子孝」光盘结缘,被观众一扫而空,许多人还回去复制流通。赵女士:
可见天下的父母都想教育好儿女,天下的儿女都想当孝子贤孙。人心思善,盼望社会和谐,这令我们非常感动,我们也非常理解。很惭愧,我们做得不是很好,来这里与大家交流,是怀着一个美好的心愿,是带着一颗爱心,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拥有慈悲和智慧,希望天下所有的儿女都能孝顺、成材。
请允许我们先自我介绍,我们来自广州一个普通的家庭,我叫赵良玉,今年六十三岁,已经退休多年。退休前曾担任广东食品报副主编、中国食品报记者和广东省社会福利集团公司公共关系部经理。我只有一个儿子,就是钟茂森,今年三十四岁。他在一九九五年广州中山大学本科毕业,毕业后自费留学美国,攻读硕士和博士。一九九九年获得美国金融博士学位,接着任教于美国德州大学和堪萨斯州立大学。后来接受净空教授的建议,迁居澳洲。茂森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商学院担任金融学教授,由于获得教学优秀评价和多次国际金融论文奖,成为全校最年轻的教授。他同时也是广州中山大学客座教授,去年被聘为澳洲净宗学院副院长。
茂森在大学里,除了教学和研究工作外,业余时间跟随净空教授参加国际活动,而且多次参加联合国举办的国际会议,并参加世界各地有关和平、教育和宗教团结的会议。在这些活动中,他担任净空教授的英文翻译,所以每天生活非常紧凑、充实,至今还是单身汉。
回忆我们走过三十年的路程,可说是母亲爱儿子,儿子爱母亲;是爱的感受,是爱的沟通,是爱的体会,是爱的奉献。下面就把我们爱的心得与大家分享,仅是一己之见,希望提供朋友们参考。
以下分七个单元向大家汇报家庭教育的心得:第一是家庭教育的老师--母亲的第一责任。第二是家庭教育的起点--胎教。第三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孝为德之本。第四是家庭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第五是家庭教育为龙头—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圣哲教育的兼容并蓄。第六是家庭教育的升华—促进孩子为和谐世界立德、立功、立言。第七是家庭教育的原理—教子三十年的感悟。下面就逐一向大家汇报。
第一单元:家庭教育的老师—母亲的第一责任
赵女士:
八年前,茂森二十六岁,在他博士毕业前夕,我收到他从美国寄来一封非常热情的信,信中说:
钟博士:
亲爱的妈妈:
我欣喜的向您报告,我的论文即将完成,今年八月份就能圆满的博士毕业。非常感激您四年来对我的鼓励和支持,使我在学业道路上一帆风顺。如今即将戴上博士帽,第一个感念的就是您—我伟大的母亲!诚挚邀请您来我们学校—美国路易斯安那理工大学商学院,参加我的博士毕业典礼。我将陪您参观美丽的校园,我将穿上博士礼服与您摄影留念,我将介绍您认识每一位优秀的教授和同学。另外,我将陪您游览美国主要的风景区,您的旅途费用由我全部负担。随信附上经济担保与银行证明,做签证使用。我相信您赴美旅途一定会充满欢乐。
儿茂森敬呈
一九九九年三月三十一日
赵女士:
接到儿子来信,我非常欢喜。茂森从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整整读了二十年书,我和儿子走过二十年的生活历程。现在孩子马上就毕业了,可以为社会工作了,做母亲的我心情是怎么样的?就像园丁面对鲜花盛开,就像农夫面对丰硕的果实,所以心情非常高兴。
钟博士:
感谢母亲把我养育成人。记得二十岁的时候,接到
母亲的生日贺卡,贺卡里她语重心长的说:
你在母爱的阳光下已长成二十岁的青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那是七千三百个日日夜夜啊!无论我是在忙
碌中还是在痛苦中,无论我是穷困还是富足,你都是在温饱和安乐中成长。从广州第一幼儿园到中山大学,我用心血浇灌你这棵小树,因为我是你的母亲。在你成长的各个阶段,为你策划安排,用智慧之水浇灌你这棵小树,因为我是你第一任教师。与你促膝谈心,共同探讨人生宇宙的哲理,用温暖的友情滋润你这棵小树,因为我是你的朋友。茂森儿,珍惜青春的年华,常问问自己,二十岁,我是大学生,三十岁,我是甚么?四十岁,我将站在社会的哪个阶层?
各位朋友,人的嘴唇所能发出最美好的字眼就是「母亲」,最动人的呼喊就是「妈妈」。这是意义深长的字眼,这是平凡而伟大的称呼,它充满温暖与慈爱,它显示神圣的责任与教化。母亲,您对我的教育与我的生命同步,妈妈,您是我的亦母、亦师、亦友。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感悟篇六
《论语 泰伯》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感悟篇七
《论语 泰伯》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感悟篇八
《孔子的主要思想》
TheoryResearch
学★★理★★论孔子的主要思想
于东超
(哈尔滨师范大学哲学系,哈尔滨150025)
摘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闻名于古今中外的哲学家。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要:
体史书《春秋》。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的政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重大的影响。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仁”“礼”、为中心内容的规范和治术,突出道德在政治统治中的作用。孔子所表达的理想在现今也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其学说以仁为核心,而“仁”的执行又要以“礼”为规范。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提倡德治和教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自汉以后,经过不断补充和改造,他的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影响极为深远。
关键词:儒家;论语;仁;礼
B22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28-0048-02
一、仁爱的修身之道
1.仁爱之道
孔子认为“仁”就要做到这五点:“子张问仁于孔子。孔
‘能行五者于天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子曰:
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
足以使人。”(《论语·阳贷》)
2.忠恕之道
“仁”这个字是单立仁爱的思想是儒家哲学里的基石,
人加一个二,所以叫做“二人称仁”。所以在与他人相处的
过程中才会有“仁”。孔子认为“爱人”的具体表现和做人做
事的出发点就是忠恕之道。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
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宋代朱熹对忠恕也
做了解释,他说:“尽己之谓忠,推几之谓恕。”这就是孔子
所说的道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
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孝悌之道
孝指尊敬顺从父母,悌指尊重兄长,是中国古代处理
家族内部两大关系的基本要求。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
弟。”(《学而》)“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子罕》)由于
当时的家族组织与行政这关系密切,在家能孝悌者,在政
治上必定能敬重君主、公卿,所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
上者,鲜矣。”(《学而》)因为孝悌与政治相通,因此当有人
问孔子“子奚不为政”时,孔子回答到:“《书》云‘孝乎惟孝,
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为政》)二、礼的治世之道1.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把礼作为治国之经纬的思想,认为礼是治国之本,形成了以礼乐教化治国安邦的总体思路。孔子对周礼抱着尊重的心态,而在实际上又有所损益。在继承中创新,目的是为了救世。孔子是十分崇尚“周礼”的,在《论语》中多次谈到自己对西周礼乐的向往。子曰:“周监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周之(《泰伯》)“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德,其可谓至德也。”乎!”(《阳货》)“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述而》)这态度谈和感情毕竟是有一定的保守性的,因为周礼再好,也只是代表一个逝去了的时代,尽管那个时代曾经确实是辉煌的。如果孔子果真面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形势,一味地维护周礼,那他肯定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保守派。但是,事实上,他对周礼也有许多不满之处,并在推崇周礼的前提下,对周礼进行了许多“损益”。如“周礼”重视祭祀鬼神,而孔子在回答樊迟问知时则主张:“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子路问事鬼神的问题,孔子明确地告“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进》)他的弟子都认为诉他:“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孔子重人事轻鬼神,革新了“周礼”的基本精神。又如“周礼”规定的宗法制、世袭制在孔子这里也被打破了,他提出的“举贤才”(《子路》)打破了亲亲尊尊,主张“学而优则仕”(《子张》),向社会打开了取士的大门。孔子通过对周礼的损益创造性地提出了“仁”的思想,使之他整个思想体系的制高点,并与“礼”配合,在48
收稿日期:2011-09-05
作者简介:于东超(1986-),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ZheXueYanJiu☆哲学研究☆修己的同时治人,在人的伦理道德完善的基础上实现社会更注重“损益”,注重变化,不仅“殷因于夏”、“周因于殷”有的良好秩序。“损益”和变化,以此类推,将来“继周者”也会有“损益”变
2.孔子继承西周德治思想,总结春秋德礼思潮,提出了化。(《为政》)对此孔子自己曾有过生动的描述:“行夏之“德化”、“礼治”的治国思想。孔子不满当时“天下无道”,动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荡不安的社会,抱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救世情怀,奔游列淫,佞人殆。”(《卫灵公》)
国,孜孜以求,倡导“德化”“、礼治”。他说:“为政以德,譬如总结
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他提出“为国以礼”通过对孔子思想体系构成的探讨,我们可以基本上把(《先进》),集中表达了他对礼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握孔子学说的主要内容和细节,全面、深刻地理解孔子思识。除了重视德、礼,孔子也没有忽视政、刑在治国理民过想的博大精深。由于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基本性质、功程中的重要性,他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能,所以,对孔子思想体系的结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朱注:“道,犹引导,谓理解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学思想体系的性质、功能,理解为什先之也。政,谓法制禁令也。齐,所以一之也。道之而不从么孔子成为其后儒家学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者,有刑以一之也。免而无耻,谓苟免刑罚。而无所羞愧,盖为什么儒学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如此显赫而虽不敢为恶,而为恶之心未尝忘也。礼,谓制度品节也。言居中制衡,不可取代的历史地位,并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如躬行以率之,则民固有所观感而兴起矣,而其浅深厚薄之此巨大、持久、广泛的影响。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即使作为儒不一者,又有礼以一之,则民耻于不善,而又有以至于善学存在的经济土壤、社会条件、政治制度已不复存在,而作也。”可见,孔子认为在治国理民过程中,德、礼与政、刑都为思想文化现象的儒学仍然引起中国乃至世界广泛的关注是不可缺少的,不过,在这四者当中他是有先后的,这就是和浓烈的兴趣,儒学研究依然是学术研究的热点。
德、礼为先,政、刑为后。我们更应该学以致用,深刻地感悟当下的生活与人
3.孔子认为“治国以礼”既要注重形式,又要注重精神生,并且将孔子的治世之道用于今天的国家机制的建设,实质。他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取其精华。
哉?”(《阳货》)认为玉帛、钟鼓是礼乐所不可少的,但只是1.重视教育。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限于形式上是不够的,要注重礼的精神。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
礼的精神主要体现为“仁”、“恭”、“敬”、“让”、“情”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孔子扼要地阐明了他的庶—富—教方面。“仁”是礼的最根本的精神内容。孔子是:“人而不仁,的施政大纲。从庶、富、教三者的排列关系上看,孔子已直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意谓不仁的人,怎么观地认识到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即劳动力、能谈得上礼乐呢?援仁入礼,以仁充礼,为孔子构建学说体发展生产、进行教化和发展教育事业。并提出“有教无类”系的最关键环节。的重要思想。
4.如何实现以礼治国?孔子把“正名”作为起始。当他与学2.仁政。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这生游卫时,子路问:“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说:“必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现在我们更应也正名乎!”子路有些不解,孔子接着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该提倡与仁政学说及重视人权,满足人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求的理论相联系,从政治治理的实践和人的生存发展的实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这一主张要落实在际需要出发,重视民生,主张满足人们求生存的基本物质政治上,就是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为此,欲求,实现全民族的共同富裕与进步。
在君臣关系上,他强调君臣之间要以礼相待,“君事臣以礼,臣3.做人的准则。孔子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事君以忠。”(《八佾》)至于父子、兄弟、朋友之间,一句话,各种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社会关系都要以礼为准则,甚至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都是他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的做人准则。这需要我们先做好人,做一个仁爱、宽厚并且
孔子倡导的礼,体现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应该是“礼乐能够推己及人的人。
征伐自天子出”而不能“自诸侯出”,更不能“陪臣执国命。”
(《季氏》)由于法治与礼治在那个特定的时代是有对立的,参考文献:
所以孔子站在维护礼治的立场上反对晋铸刑鼎,这说明孔[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子确实有保守倾向。[2]冯友兰,涂又光.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孔子思想所指向的是整个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生2010.
活,其思想体系所围绕的轴心即是治国安民的社会实践。[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我们承认孔子是非常崇尚文武周公之道的,以至于连做梦[4]于丹.论语感悟[M].北京:中华书局,2008.
不见周公都发出“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的感慨,可是他[5]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6.(责任编辑/陈雅莉)49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感悟篇九
《三十年家庭教育心得报告-母慈子孝(精编打印版)》
三十年家庭教育心得报告-母慈子孝
赵良玉女士、锺茂森博士主讲
三十年家庭教育心得报告-母慈子孝01
尊敬的各位老师,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
赵女士:非常感谢香港佛陀教育协会的热情邀请和安排,非常感谢净空教授的鼓励,使我们母子今天有机会在这里就家庭教育的话题与大家探讨和请教。
在去年的夏天,我们母子曾应邀到东北黑龙江省大庆市做一个演讲。当时我们演讲的题目是「如何教育好子女,为和谐世界做贡献」,以这个话题请教于东北的乡亲,没想到反应是非常热烈。后来大会的主持人和摄影、编导人员把它制成了影碟,而且安上了「母慈子孝」的名字流通,一些文化公益网也上网流通。 锺博士:在去年十二月,新加坡净宗学会邀请净空老法师演讲「华严经对现代人的启示」。在现场有两千多片的「母慈子孝」的影碟,被观众们一扫而光,许多人还回去复制补充。
赵女士:可见天下的父母都想教育好儿女,而天下的儿女都想当孝子贤孙。人心思善,社会盼和谐,这使我们非常的感动,我们也非常理解。很惭愧,我们母子并不是做得很好,但是今天来到这里与大家交流,是怀着一个美好的心愿,是带着一颗爱心,我们是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拥有慈悲和智慧,我们希望天下所有的儿女都能孝顺和成材。
请允许我们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们母子是来自广州一个很普通的家庭。我叫赵良玉,今年六十三岁,已经退休多年。在退休前我曾经做过广东食品报的副主编、中国食品报记者和广东省社会福利集团公司公共关系部经理等工作。我只有一个儿子,就是锺茂森,他今年三十四岁。他是一九九五年广州中山大学本科毕业,后来就自费到美国留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在一九九九年他取得了美国的金融博士学位,后来在美国的德州大学和美国的堪萨斯州立大学任教。后来我们接受了净空教授的建议,就迁到了澳洲。茂森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商学院任教,他教金融。由于他教学方面获得优秀的评价,和他多次获得国际金融的论文奖,所以是全校最年轻的教授。同时他也是广州中山大学的客座教授,在去年他被聘为澳洲净宗学院的副院长。 茂森在大学里他除了教学工作和研究工作之外,业余时间跟随净空教授参加国际活动,参加联合国举行的多次国际会议,并且参加世界各地召开的关于和平、教育和宗教团结的会议,他在这些活动中担任净空教授的英文翻译。所以他每天的生活非常紧凑,很充实,至今他还是一个单身汉。
回忆我们母子走过三十年的路程,是母亲爱儿子,儿子爱母亲,是爱的感受,是爱的沟通,是爱的体会,是爱的奉献。下面我们就把这爱的心得与大家分享。仅仅是一得之见,希望给朋友们提供一点参考,也就此向各位请教。
下来我准备从七个方面向大家汇报一下家庭教育的心得。第一个方面是家庭教育的老师,母亲的第一责任,第二是家庭教育的起点—胎教,第三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孝为德之本,第四是家庭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第五是家庭教育为龙头,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圣哲教育的兼收并蓄;第六是家庭教育的升华,促进孩子为和谐世界立德、立功、立言;第七个方面是家庭教育的原理,教子三十年的感悟。下面就逐一向大家
汇报。
在八年前,也就是茂森二十六岁,在他博士毕业的前夕,我收到儿子从美国给我寄来的一封非常热情的信,他在信中说:
锺博士:亲爱的妈妈:我欣喜的向您报告,我的论文即将完成,我在今年八月份就能圆满的博士毕业。非常感激您四年来对我的鼓励和支持,使我在学业道路上一帆风顺。我如今即将戴上博士帽,第一个感念的就是您—我伟大的母亲!我诚挚邀请您来我们学校—美国路易斯安那理工大学商学院,参加我的博士毕业典礼。我将陪您参观美丽的校园,我将穿上博士礼服与您摄影留念,我将介绍您认识每一位优秀的教授和同学。另外,我将陪您游览美国主要的风景区,您的旅途费用将由我全部负担。随信附上经济担保与银行证明,做签证使用。我相信您的赴美旅途一定会充满欢乐。儿茂森敬呈。一九九九年三月三十一号。
赵女士:接到儿子的这封来信,我非常的欢喜。茂森从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整整读了二十年的书,我和儿子走过了二十年的生活历程。现在孩子马上就要出来了,可以为社会工作了,做母亲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就像一个园丁面对鲜花盛开,就像一个农民对着自己丰硕的果实,所以我的心情是非常高兴的。 锺博士:感谢母亲把我养育成人。我记得在我二十岁的时候,接到了母亲的一个生日贺卡,这个贺卡里她语重心长的说:
你在母爱的阳光下已长成二十岁的青年,一年三百六十天,那是七千二百个日日夜夜啊!无论我是在忙碌中还是在痛苦中,无论我是穷困还是富足,你都是在温饱和安乐中成长。从广州第一幼儿园到中山大学,我用心血浇灌你这棵小树,因为我是你的母亲。在你成长的各个阶段,为你策划安排,用智慧之水浇灌你这棵小树,因为我是你的第一任教师。与你促膝谈心,共同探讨人生宇宙的哲理,用温暖的友情滋润你这棵小树,因为我是你的朋友。茂森儿,珍惜青春的年华,常问问自己,二十岁,我是大学生,三十岁,我是什么?四十岁,我将站在社会的哪个阶层?
各位朋友,人的嘴唇所能发出最美好的字眼就是「母亲」,最动人的呼喊就是「妈妈」,这是意味深长的字眼,这是平凡而伟大的称呼,它充满了温暖与慈爱,它显示了神圣的责任与教化。母亲,您对我的教育是与我的生命同步,妈妈,您是我的亦母、亦师、亦友。
赵女士:一个农民的喜悦是什么?是面对丰硕的秋收。一个母亲的喜悦是什么?是看到儿女成材。为家庭培养一个好孩子,为社会培养一个人才,这是我们每个做母亲的心愿,是我们的立志。当我们决定要把孩子培养成人才时,我们有这种心愿我们才可以要孩子。我是二十八岁的时候才生这个儿子,当时我的心里就想,我有一个孩子了,一定要把他培养成材。我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体验到,母亲的第一责任是教子。我也有社会工作,而且我一直工作到退休,但是这个工作对我来说是排在第二,而教子是排在第一。我觉得做父亲的应该把社会工作排在第一,而母亲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教育好儿女身上。当然,有了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妻子可以不用到外面工作,在家里专心的相夫教子,这当然很好。可是在今天,大多数的夫妻都要共同到社会上去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做母亲的一定要记住,我们的第一责任是教子。有些年轻的母亲认为,认真的教育孩子是一件很苦、很累的事情,可是我要问,如果你不把孩子教好,让孩子成为社会的败类,你不就是更苦、更累了吗?
我们看到今年四月份有一起惊人的报导,美国维吉尼亚理工学院一名韩国的学生,他仅仅因为自己恋爱问题的不顺利,就任意开枪打死了三十二名无辜的老师和同学。这个孩子做出这样令人不能理解的行为,是因为他一向以来缺乏家庭的教育,他一向以来养成了一种冷漠、仇恨和孤僻的性格。当他做出这些不理智的行为之后,造成了很多家庭的痛苦。他的父母觉得非常惭愧,他们觉得难以面对美国人民,他们多次想自杀,最后因为自杀未遂,父母都被送到医院去了。如果母亲把自己的儿女教好,你认为是你一家的事情吗?那是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我们中国出现过孟母和孔母这样优秀的人物,她们教育出孔子和孟子这样的圣贤,她们的贡献已经超出了一家的作用,而且超出了当时所发挥的作用,对我们千秋万代都受益无穷!所以母亲对儿女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是和母亲接触最多的,从胎儿、出生、童年,到少年、青年,以后走向社会,母亲对孩子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我们翻阅了很多关于教育的论着之后才发现到,在我们中国民国年间有一位印光大师,他是佛门里很着名的祖师,他对家庭教育、对母教的论述是非常精彩的,在这里我想提供他讲的语录十条跟大家分享。
锺博士:印光大师对家庭教育的十条嘉言:第一、世少善人,由于家庭无善教。而家庭之善教,母教最
要。以人之幼时,日在母侧,其熏陶性情者,母边最多。二、欲家国崛兴,非贤母则无有资助矣。世无良母,不但国无良民,家无良子。三、须知为天地培植一守法良民,即属莫大功德。
赵女士:我们应该感到一点宽慰,印光大师说,你只要为社会培养一个守法的公民,你的功德就无量。所以我们做母亲的也不必太紧张,做父母的也不要感到压力太大,我们只要把孩子教好,能够知法、能够守法,那就是我们母亲的一个功德。
锺博士:第四、世无圣贤之士,由世少圣贤之母之所致也。五、治国平天下,自齐家始。所以治国平天下的权力,妇女操一大半。六、国无贤人,其根本皆由家庭无善教所致。而家庭之教,母之责任更重,是以印光大师屡言教子为治平之本。
赵女士:我们这里可以看到印光大师把这个问题讲述得非常清楚。国家没有人才,是因为家庭里面没有提供很好的贤子,而家庭的教育,母教最重要。所以母教和家庭的教育是和谐世界的一个基础。
锺博士:第七、人果能善教儿女,自可家道兴隆,天下太平矣。八、家庭有善教,则所生儿女皆贤善。家有贤子,则国有贤才。穷则自淑,化及乡邑。达则兼善,普益斯民。如是之益,出于家教。家教之中,母教最要。
赵女士:我们这里可以看到,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国家就有人才,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母亲的教育非常重要。如果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国家有了人才,如果他自己做好了,就可以影响周围一带乡里;如果他遇到更好的机会可以发达起来,可以影响全国,甚至影响整个世界。而这些的利益都从哪里来?从家庭教育中来,而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母亲的教育,原来道理是在这里。
锺博士:第九、无贤母,又何由而得贤子女哉。此种极平常之道理,人人皆能为之,所痛惜者,绝少提倡之人。
赵女士:印光大师在这里强调,他说没有贤明的母亲,就没有很好的儿女,没有很好的儿女,国家就没有人才。这个道理很浅,很容易明白,可是现在人们都忽略了,所以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重视母亲的责任。 锺博士:十、家庭母教,乃是贤才蔚起,天下太平之根本。
赵女士:印光大师是民国间赫赫有名的大法师,这是祖师级的人物,我们从他这十条的语录里可以看到,家庭的教育有多么重要,母亲的责任有多么重要。印光大师他是通儒学、通佛学的,他能够为我们做出这样精辟的论述,我们真是非常感谢能听到这样好的教导。所以可以看出古人所说的那句话,「至要莫若教子」,至关重要的事情就是教育好儿女。教育好儿女,为治国平天下做出贡献,为和谐世界做出贡献。那有没有这样的典范?历史上有三位杰出的母亲,她们是教子的典范,她们真的为治国平天下做出了贡献。这三位母亲就是使周朝政权保持八百年基础的幕后英雄,她们就是太姜、太任和太姒。「太太」一词的来源是从这里而出的,「太太」是一个非常尊贵的称呼。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表上,周朝太王的妻子太姜,她生了三个儿子,长子是泰伯,次子是仲雍,三子是王季,后来王季的妻子太任又生了周文王,周文王的妻子太姒生了周武王和周公。
锺博士:这三位母亲生的儿子,无论是做君王还是没有做君王,他们都是非常的贤德。比如说太王所生的泰伯和仲雍,这是长子和次子,当时这两位了解父亲的心意,父亲是想让自己的三子王季来继承王位,并且能把王位传给下一代,就是周文王,当时泰伯和仲雍就主动的让贤。孔子赞叹泰伯的德行,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也就是说泰伯他的德行已经达到了顶点。这是什么样的德行?这就是孝悌的德行。因为他们了解父亲的心意,而愿意成就父亲的心意,这就是孝;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三弟,这就是悌。在孝悌来看,他们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所以大哥、二哥主动的让贤,就是为了成就圣贤的君主。后来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都成为孔子最推崇的圣人。
赵女士:原来我们做母亲的,手中操纵着和谐世界的大权,我们是为社会输送人才,还是为社会输送垃圾?所以我们做母亲的要非常慎重。谈到我自己个人的理想,我做母亲我是很希望为社会培养一个出色的教授,我愿意当教授的母亲。所以当我的儿子他高中毕业的时候我就对他说,你要好好学习,将来当一名大学教授,我做教授的母亲。后来儿子也很听话,他金融博士毕业以后就留在大学里面教书。他本来也可以到企业或者银行界去工作,而且那样的话可能待遇会更高一些,可是儿子还是注意到母亲的心愿,所以他选择了大学,而且也很快的使我当上了教授的母亲。
茂森在大学里任教,无论是在美国大学还是在澳洲的大学,都很努力工作,大学里面的这些教授们和领导们都评价这位中国青年是非常的优秀。茂森在昆士兰大学任教的时候,因为他获得优秀的奖,所以澳洲发行量很大的一个报纸澳洲邮报,特别刊登了对他的报导。茂森他在美国教书的时候,他以特殊贡献的专家学
者的身分而获得美国的绿卡。后来我们移居到澳大利亚的时候,澳洲大学方面以一个月的速度办好了我们母子两个人的澳洲绿卡,就是澳洲的永久居留,我们接到了这种证件、这种签证以后才开始动身到澳洲去。 茂森在去年他给我的生日贺卡中,他这样总结的说:
锺博士:亲爱的妈妈,在过去的三十三个年头里,您用爱心之土培育,以智慧之水浇灌,使我从一个小树种,逐渐发芽、茁壮、长大。回首走过来的路,您现在可以欣慰的说,我的辛苦得到了安慰,我为社会培养了一名博士,我当上了教授的母亲。
赵女士:可是随着我们母子精神层次的提高,我对教授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也有了提高。我不仅希望儿子成为一名出色的金融教授,而且希望儿子能成为一名具有中华传统美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教授,希望成为一名君子教授,希望成为一名圣贤教授。我是一个充满信心的中国妇女,相信孟子所说的「人皆可以为尧舜」。我们做母亲的不仅立志要为社会、要为祖国和人民培养专业技术的人才,还要为人类培养圣贤的种子,要帮助孩子成圣作贤,要帮助孩子走上圣贤之道。我觉得今天的世界确实需要千千万万个孟母,就让我们所有的母亲都来学习做孟母,来肩负起教育儿女的责任,来肩负起我们做母亲的第一责任—教子。
这是我们对第一个内容的汇报。下面我们谈第二个内容,就是家庭教育的起点—胎教。教育得从它的源头说起。茂森的教育,他首先得力于胎教,这要感谢我的母亲,她对我的的言传身教。茂森是生于一九七三年,这是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时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书籍我们都看不到了。幸运的是我自己的父亲、母亲都和教育有缘,我的父亲在大学工作,我的母亲读了师范学校以后,她虽然没有到社会上工作,但是在家里专心相夫教子。当时是处在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峻的历史时期,这些传统文化书籍都被当作「四旧」清扫掉了,所以对「胎教」这个词我真是第一次从我母亲那里听到的。
我母亲告诉我,她说培养孩子,育儿要从胎教开始。母亲她告诉我,人,你生在天地之间,便受自然界气候、磁场各方面的影响。比如说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特别是八大节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以及夏至、冬至、春分、秋分,在这八大节气的前一天,就是季节在交换之间,非常动荡,在这个节气的前一天是不适合同房作胎的。另外就是在雷雨交加、暴雨的日子也不适合作胎,因为恐怕以后胎儿不稳,或者孩子出生以后会性格暴躁,这些影响。母亲还告诉我,她说妇女在怀孕的期间一定要非常注意自己的摄身、摄心,眼睛要看美好的东西,耳朵要听庄严的声音,口不说轻浮的话,行动要稳重,就是要做到古人所说的「非礼勿动,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视」。
在生产时也要非常稳重,要忍住痛苦,疼痛的时候不要大声叫喊,因为大声叫喊会损害自己的能量,另外也会给婴儿带来恐惧,应该要忍住痛苦把孩子生出来。母亲这些亲切的教导都给我带来很大的利益,我都做到了母亲所说的要求。在怀孕期间我们夫妻是分开住的,我住在母亲的家里,当时生活是很清净。我觉得妇女怀胎的时候是一个很庄严的事情,所以应该保持自己的那种严肃感。在十月怀胎之间,我们夫妻之间因为分开住,所以没有那些卿卿我我缠绵的话,虽然夫妻之间很关心,但是大家都表示一种忍辱负重和一种庄严的心态。
我白天还有工作,下班回来以后我也没有看那些闲杂的报纸、书刊,也没有听什么广播,当时还没有电视,所以生活是很安静的。我每天所看到最多的是我母亲的形象,而且能感受母亲的这种气质。我的母亲是位儒家思想教育出来的典型中国妇女,她在生活中完全做到了温良恭俭让,她至今为止也是我心目中最佳的贤妻良母的形象。母亲她每天早晨五点钟就起床,很耐心的操持家务,一天做三餐。她的性格非常的柔和,而且待人非常宽容,乐善好施。我的父亲是位正直的中国知识分子,他很淡泊,不攀缘权贵,在大学里教书。他勤勤恳恳的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曾经发给他荣誉证书。我的母亲对父亲是非常的尊敬,在他们六十年的夫妻生活中都如此。我常常看到我的母亲给父亲倒茶、端洗脚水,我的父亲喜欢吃什么东西我的母亲就给他做什么东西。我的母亲也很喜欢阅读历史和文学的作品,特别喜欢读孩子们给她的信件,给她的诗词、贺卡等等。我的父母他们都是白头偕老的典范,他们做出了一个好样子给我们儿女看。
在我的童年时代,父亲教我学习《古文观止》,而且经常给我讲很多这些古代优秀人物的故事。我记得我父亲给我讲的故事有五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讲孝悌的这些故事,比如像缇萦救父、木兰代父从军、孔融四岁让梨;第二个方面就给我讲一些关于教育的故事,比如像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岳飞的母亲,岳母刺字;第三个方面就给我讲一些刻苦读书和艰苦奋斗的故事,比如像范仲淹划粥苦读、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等等;第四个方面就给我讲一些忠臣报国的故事,比如像蔺相如完璧归赵、诸葛亮鞠躬尽瘁等;第五个方面给我讲一些文学家的故事和轶事,比如像李白斗酒诗百篇、苏东坡赤壁怀古等这些故事。这些故事都深深的留在我的脑海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已经没有书读了,可是这些优秀的典范一直是我的精神支柱。后来我又把这些精
神的东西和这些故事讲给我的儿子听,这是把我们家传统的教育传给了孩子,所以茂森所受的教育是有家庭的传承的。
我的父母教育出我们兄弟姐妹四人,其中有两名是内科主任医生、有一名是高级工程师、有一个是记者和主编,我们四个人都在祖国不同的岗位上做出贡献。茂森的童年他受外公、外婆以及舅父和姨妈的影响都很深,他是在这样一个有家庭教育传承的氛围里出生和长大的。
回忆起我怀孕的期间,也没有特别的营养,当时中国处在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条件下,物质的生活是比较清贫,当时一切的生活供应都是限量的。我记得当时有布票,有油票、糖票、猪肉票、牛奶等等,都是限量供应,好像现在我们都不能理解当时的那种历史状况。比如说布票,一个人一年只能买七尺,就是二米三,只能做一件衣服,你就是再有钱你再也买不到布,那是限量供给的。在这样的条件下,我的生活可以说是清净寡欲,而且是以素食为主。
由于母亲的言传身教,由于这种清净俭朴,在怀孕时期的生活,所以给茂森奠定了一个良好的胎教,应该感谢国情造成的客观的情况。茂森在以后读书当中,特别是出国留学以后,他能够保持俭朴的生活,远离一切娱乐的场所,而且还能够节约奖学金,把钱寄回中国供养父母,我觉得这些完全得力于清净的胎教。 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国这些传统的书籍多起来了,这时候我才看到中国古代圣贤的君王,周王文的母亲太任。
锺博士:人们评论太任说,「有胎教,致使文王有圣德」。太任在怀孕期间,「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说傲言」。
赵女士:我才知道,原来我母亲教给我的正是这样传统的胎教。
我有个朋友,是朱老师,她告诉我一个信息,她说她的弟媳妇在怀孕期间,每天晚上下班回来以后,大家都照顾她,也不让她做事情,她就坐在电视机旁边看电视,而且听时代的歌曲,这些都是一种你情我爱的一些节目表演。后来她生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长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她居然会自己写个纸条给男同学说我爱你。这件事情发生以后,这个孩子的母亲非常生气,她说我从来没有这样教孩子,孩子怎么会这样做?后来朱老师就提醒她说,你要检讨一下你的胎教,是不是你的孩子在你肚子里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这一套。所以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当然我也听到我很多朋友告诉我,她们说她们在怀孕的期间在家里面自己学习什么?学习儒释道三家的经典,学习儒家的《弟子规》、学习道教的《太上感应篇》、学习佛教的《地藏经》和《十善业道经》等等。学习儒释道三家经典的这些文章,和读诵这些文章、抄写这些文章,这个孩子出生以后在襁褓之中非常容易护理,长大以后也非常容易受教,而且性格都很温驯、很善良,很斯文,所以胎教是非常的重要。我们要注重培养健康的树苗,将来才能为祖国输送人才。我们民族的命运实际是掌握在千千万万个母亲的手中,我们世界的希望寄托在千千万万个孩子身上,所以我们母亲的责任有多么重大!古人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一定要慎重胎教。以上是我们作为家庭教育胎教方面的一个汇报。
下面我们想谈汇报的第三个内容,就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孝为德之本。我曾经读过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先生的事迹,杨振宁先生他在中学的时候就表现出物理方面和数学方面的天才。杨振宁的父亲是一位教书的人,但是他发现儿子的这个特长以后,他并没有在这方面发展孩子,他也是给孩子请了一个家庭教师,教什么?教国学,教孔孟之学,教《孟子》。这个国学老师请到家里来以后,那时杨振宁已经读初中了,这个老师教杨振宁《孟子》。杨振宁先生他会背诵《孟子》,他体悟《孟子》。他最后说他一生的事业得力于《孟子》给他的启发。茂森青少年时代的教育是得力于中华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经典中孝道的教育,特别是儒家的《孝经》、佛家的《父母恩重难报经》和道家的《文昌帝君劝孝文》和《吕祖劝孝文》。茂森在五岁的时候,我就在家中的门板上用粉笔教他写唐诗「游子吟」。
锺博士: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赵女士:这首短短的小诗,写出了母爱在生活的微细处,也表达了儿女对母亲那种感恩之情。这就是茂森的第一次家庭文化课。当时茂森才五岁多,他天资并不聪明,而且他由广州话改说普通话也非常费劲,可是我还是很有耐心教他。克服了开始的这些困难局面以后,慢慢就顺利了很多。我们母子共同的来学习儒释道三家经典这些孝道的教育,有时我讲给儿子听,有时儿子读诵给我听,我们母子共同的学习,大家都进入这种孝的氛围,所以母子的学习都非常快乐。
《孝经》上说,「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这些教诲茂森记得非常牢靠,他记的。在一九八四年的春天,那时候茂森才十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感悟篇十
《孔子仁的思想》
孔子“仁”的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
摘要:孔子中国的大圣人和至圣先师。他的“仁”的思想不仅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核心;而且对我们个人和整个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以及对于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子、仁、和谐社会
孔子中国的大圣人和至圣先师,其伦理思想最突出之处在于以“仁”为核心,并且把“仁”的思想与人生境界和社会理想紧密联系,使人的处世以及社会运行有了基本的依据,从而为我们理想人生和理想社会的实现成为可能。
作者简介:西南民族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08级伦理学专业 文志勇 黄淑平
四川 成都 610041
The thoughts of Confucius "benevolence" with the
value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
Abstract: the scriptures and Confucius meng-gua in China. His "benevolence" is not only the thought of Confucianism embodies a concentrated refle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core of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for us as individuals and as a national way of thinking and behavior and value orientation and for constructing socialist harmonious clubs are produced profound influence and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Confucius benevolence the harmonious society
一、孔子“仁”的思想形成的背景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春秋末期鲁国人,是从宋国逃出来的殷遗贵族的后裔。《礼记·檀弓上》记载,孔子说:“而丘也,殷人也。”司马迁在《史记》中又说:“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在当时重宗法制度的春秋时期,“野合”意味着什么?以上的生平介绍显示,孔子的幼年是不幸的。孔子也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孔子幼年所饱尝的人间的辛酸和苦难,以及所处的那个时代和生活于其中的那个国家的文化环境,都潜藏着孔子后来形成其“仁爱”思想的契因和社会根源。
孔子的生平活动正处于我国奴隶制度解体,新的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最显著的社会特征是:政治统治权力正从周王室向诸侯公室再向大
夫下移,周王室微而礼乐坏,不同阶级、不同派别的人们,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都极力从道德上寻找根据,并把道德作为达到自己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同时,这一时期又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文化高潮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促进了文化思想,理论的大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伦理道德思想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孔子是这一时期的第一个思想家,也是上一个时期的最后一位思想家,在中国思想史上居于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孔子“仁”的思想的确立,与孔子所诞生、成长的鲁国的社会环境也有密切的关系。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是当时奴隶制的文化中心,保存着丰富的宗周典籍和完整的文物制度。鲁国的文化环境陶冶了孔子对周文化传统无限景仰的感情,他说:“周之德可谓至德也已矣”《论语·泰伯》。进而,孔子通过“好古,敏以求之者”的精神《论语·述而》,饱览鲁国保存的丰富的文化历史典籍,从中获得了一种极为清晰的历史感和一种历史眼光,同时,对殷周以来由宗教而道德的传统道德进行损益,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仁”的思想,并通过“明知不可为而为”的践行方式一生致力于绵延这种后来被称为华夏民族精神的思想,即一种以共同的,一般人的“人”,为根源的统一基础的“仁”的精神。最终他创建的“仁”的这种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体。这样,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主体的理论形态就在孔子这里形成了。
二、孔子“仁”的思想的道德形上诉求
孔子“仁”的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主体,那么,这种思想的道德根源的形上诉求是什么?这是我们理解孔子“仁”的思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论语·述而》记载,子日:“加我数年,五十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晚而喜《易》······读《易》,事编三绝。”可见,孔子是把《易经》当作一部很重要的有关的道德的书来读的。孔子儒家之重视《易经》,主要是取其变化之道和思想方法,欲以贯通天人,藏往知来。自然,《易经》对孔子的影响就不言而喻了。《易经》又称《周易》、《易》,是周代的筮书,即算卦的书。它共有六十四卦,每卦六乂,共三百八十四乂。每卦都由最基本的阳乂和阴乂组成,用阴阳、刚柔的相互作用来说明和解释世界万物的形成和变化。《易经》的这种显著的特色和价值,为孔子儒学提供了一个比较周延的、自然的、超验的宇宙的图景。《易经》认为宇宙由天、地、人“三材”组成,八卦的六乂就象征或体现着这种构成。故《系辞》也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矣,有人道矣,有地道矣,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三材之道也”{《系辞》下},“六乂之动,三极之道也。”{《《系辞》上}按照易学家的解释,:“两乂为一才,六乂为三才”{《周易集解》卷十六},上两乂象天,下两乂象地,《易传》中天、地、人的“三极”结构中蕴含着宇宙的全部的内容,“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立天地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说卦》。可见,《周易》在这把“人”看做与天地、自然并存共荣的重要实体,是天地之心,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即“天道”在于“立人和立仁”,这就为孔子“仁”的思想的形成提供了超验的、道德的形上依据。
《易经》对儒学另外一个具有创造意义的发展,是它为孔子认识超越古代殷商的“天命(天道)观”提供了一种逻辑方法和道德实践的形上依据。《周易》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中国古代思想家尽管对天地人三者的关系的认识互有差异,但他们都深信天地自然和人相互依存的关系不看分割,人的道德与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某种不可分割的内在联
系,这种内在的联系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德”。思想家们就把人与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共生的东西称之为道德。他们认为,当人遵守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道德时天地万物并育不悖,反之,则乱相丛生。我们通过对孔子思想的研究,不难发现在孔子思想中,认为存在着某种能决定着人世命运遭际的力量,但它不同于殷周宗教中的人格神或人格的“天”,而是在个人、社会之上的总体的客观必然性,他称之为“命”或“天命。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尧日》},自己是“五十而知天命”{《为政》}。因而,在孔子儒学中,“天命”不再是信仰的对象,而是可以通过学习知识、生活体验和道德的实践而最后被理性认知、觉悟的对象。在这个观念背景下,人类的伦理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和最初源头,可以追溯到“天地”,因而具有某种自然性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孔子正是基于对天道——“生成万物”作了深刻的感悟和思考,进而导出了世俗人道的思想——“仁”。
三、孔子“仁”思想的内涵
罗国杰在他的《中国伦理思想史》中说:“孔子在伦理思想史上的最大贡献就是他最早发现了“人”的重要,在政治生活、道德生活中强调了对“人”的重视。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孔子是自觉地从“类”的方面考察了人,发现了个人同“类”的关系。”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那么,孔子是通过什么来处理好这些关系的呢?那就是“仁”。
“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子人格理想的根本。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一百多次,孔子把“仁”看作最高道德原则和人生理想,指出人道的基本内容就是“仁”,从而构建了仁学,仁学的核心是爱人,主要强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根本道理。
“仁”字从汉字构成来看,一人是“仁”字,二人为“从”字,三个人则成“众”字。因而,“仁”有二人便产生了一种关系。因为,“仁”字是从人字旁加一个二字,两人相处之道即为“仁”。《说文解字》说:“仁亲也,从人从二,仁字的基本含义是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即像爱自己一样体贴,爱好别人。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我认为它理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仁”的精神是以亲亲尊尊为基础的,后超越血缘关系而普遍的爱他人,即“爱人”。
孔子这种普遍性地爱他人的观念,是“仁”的精神的最重要特征。樊迟问仁,子日:“爱人”。《论语·颜渊》。孔子的“仁”之“爱人”,首先表现为对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父母兄弟之爱,即孝与梯的“亲亲”的道德感情与行为。孔子的学生有子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梯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做人的根本是什么?孔子及其学生都认为是孝,敬事父母、尊顺兄长、友爱兄弟。孔子及其学生以亲亲之情、“孝”与“梯”的道德规范为“仁”之本、之实、之基,就使得孔子“仁”的全部道德理想和道德实践获得了一个比较稳固的、属于人的自然本性的基础。有子又说:“其为人也,孝梯而好犯上者,鲜也”《论语·学而》。后来,《礼记》概括说:“亲亲尊尊长长,人道之大者也”《丧服小记》。可见,孔子“仁”的思想里还包括了“事君、尊尊、尊祖宗、重国家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如果说孔子“仁”的“爱亲”或“亲亲”的内涵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道德观念,是儒家道德规范中的伦理原则的基础,那么,孔子“仁”的“爱他人”或“泛爱众”的内涵则是建立在群类的关系上的道德观念,是孔子“仁”的道德规范中的功利原则的基础。孔子对人类有一种深切的同情和理性的自觉,因
而,他认为为民众谋取功利,也是实现“仁”的重要标志,也是“仁”的重要内容。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仁,子贡日:“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日:“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已“。《论语·雍也》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惠民事功,在孔子看来具有极高的道德价值。而惠民事功的方法就是“能近取譬”。通俗地说就是:“要想成就自己,就先尽力成全他人”。这样凡事做到推己及人,就可以说是得到了仁爱的真谛和方向。在孔子看来“仁”的“爱人”的内涵实质上是以上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道德原则的有机联系和统一。人们只要自觉的去践行它,就实现了“仁”。
其二、孔子“仁”的精神是人的自我修养和理想人格的完美
孔子认为,修身的目标是“成己”(自我完善)和“成物”(兼善天下)。孔子“仁”的思想是以个体道德实现为人生和社会的终极目标。在《论语》中,孔子的论述非常丰富。子日:“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子日:“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人,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子日:“人之过也。个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里仁》子日“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孔子从正反两个层面分析了“仁”与“不仁”、善与恶等。对“仁者”的界定有了更为丰富的社会内涵。在这个意义上,孔子以人格完成为“仁”,其注重“仁”的理想,强调只有通过仁者之路,才能实现人格“大我”和社会“大同”的合一。
孔子还认为,为了实现理想之仁,人应该自觉的去除内心的一切杂念和私欲,铸就一种刚健清新的生命意志和生活态度。“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子罕》子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日:“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正因为“仁”是一个很高的人格理想和社会理想标准,所以需要不断克服自我的欲念,使之合乎社会的法礼,从而为实现政治上的“仁德”和“仁政”打下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孔子的理想之仁,注重的是从个体的具体的事情做起,而后拓展开来,进入整个社会。
其三、孔子“仁”的精神是一切德性的总和。
我们通过对《论语》的研究,发现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并不是孤立达到的人格,而是与义、德、礼、忠恕等相联系而构成一个整体伦理结构。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认为:“孔子“仁”的精神有时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性,而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所以“仁人”一词与全德之人同义。在这种情况下。“仁”可以翻译为全德。······忠恕之道同时是仁道。所以行忠恕之就是行仁”。在孔子“仁”的整体的伦理结构中,又是以“礼”为核心的。他在讲“仁”的时候,总是贯穿着“礼”,具体的做法是“克己复礼”,要人们从精神上做到自我控制,从视、听、言、动的感性经验上符合礼的规定。他认为如果人的一切行为皆能符合“礼”就是实现了“仁”。
四、孔子“仁”的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孔子“仁”的的思想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民族共有的家园,
在中国历史上起到过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社会的大变革和转型时期。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在这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社会潜藏着各种不稳定的因素。为了实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孔子“仁爱”的思想有着可资借鉴的重要价值。
1、和谐的社会价值优于冲突的价值
孔子主张“爱人”的思想是从自然之道为出发点,联系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与人生所应当遵循的道的标准。在孔子看来,由于虚荣,人们会争强好胜,逞能好斗;由于利益,人们会使用不当的心机和行为去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些都是使得社会人际关系紧张的因素,也是使社会失去和谐的根本原因。如果人们在社会中都能遵“道”(即仁道)行事,淡薄名利,社会的纷争势必减少,社会必将趋于和谐和稳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又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社会理想。它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体现着人民的共同心愿和根本利益,这就是当今社会之“道”。
当今社会拜金主义盛行,一些人见钱眼开,斤斤计较蝇头小利,甚至泯灭良心,把金钱利禄视为人生的全部内涵。什么理想、道德、精神追求,全被他们抛在脑后。现代社会中黄、毒、赌的丑恶现象屡禁不止,就因为这些人心理上的道德防线崩溃了,道德意识淡薄了,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每况愈下,道德危机突显,各种社会冲突接踵而来。因此,重新唤起道德追求,抵制物欲的侵袭,高扬道德理性和仁爱精神,不仅可以促进人们对道德价值的认同,而且可以促使人们道德习惯的养成,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道德基础。
2、社会弱势群体的价值优于特权阶层的价值
由于一些先天的和后天的条件的限制以及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当代社会出现了弱势群体。大量弱势者的存在,如果由于他们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而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和缺乏社会的关爱,那么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势必会更加下降,对社会的认同感也会随之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也很难处于和谐之中。
孔子认为,所谓“仁”,所谓“爱人”,最主要的就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要把其他人当作自己的同类,当作与自己同样的人来看待,并以自己的愿望、欲求去理解别人的愿望和欲求;当我们自己有什么要求和欲望的时候,总要想着我们周围的人以至于所以的人也都有这样的欲望和要求,因此,在满足自己的要求和欲望的时候,就应该也想着使别人满足同样的欲望和要求;同样,如果我不喜欢不愿意别人所加与我的一切,就绝不要以这类事情去强加给别人,由此可见,爱人之道在于尊重别人,关爱别人,由此及彼,推己及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援助,是遵道、实现仁爱的行为,也是维护社会公正和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需的。社会只有在关爱了弱势者,满足他们的平等愿望,使他们受到公正的对待,社会才可能和谐。从而为社会和谐提供一种现实性保证。
3、家庭整体价值优于个体成员的价值
东西方的发展历程证明,东西方的价值观有很大差异。西方社会强调个人 的价值,东方则更注重强调群体的和社会的价值。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家庭是构成中国社会的最基本的单元,家庭的和睦与否是与中国社会的稳定、和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孔子的“仁爱”思想内涵了勤奋、诚实、孝梯、忠怒、节俭等相辅相成的伦理观念。这些伦理观念在当时促进了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协调,对维护当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