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

| 节日作文 |

【www.guakaob.com--节日作文】

五味子泡水喝的九大功效
西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 第一篇

五味子泡水喝的九大功效

五味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服用之后对于神经系统中枢具有很好的兴奋作用。专家告诉我们,日常服用五味子泡水能够很好的治疗咳嗽还有痰多的毛病,同时还能降低血压,对于肝细胞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详细说说五味子泡水喝的功效,来了解下吧!

五味子泡水喝的功效

老中医告诉我们,日常将五味子泡水喝能够很好的增强身体免疫力,并且对于脑、肝还有脾肺等功能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经常服用五味子还能够起到抗氧化以及抗衰老的作用,有效的促进身体健康。除此之外,日常如果身体出现了口干舌燥、盗汗还有身体羸弱以及遗精、拉肚子等毛病,服用五味子也能够令身体恢复。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说五味子的功效:

第一:保护肝脏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五味子中含有大量的甲乙丙素还有醇甲乙等等,这些物质对于体内的化学物质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所以对于肝脏细胞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抑制化学物质在我们的身体出现转氨酶的释放,降低细胞的活性。除此之外,五味子还具有增加肝脏解毒能力的作用,令身体更加健康。

第二:敛肺止咳

在我国的古代,如果身体出现了由于肺部以及肾部两虚所导致的咳嗽以及气喘的情况,可以将五味子泡水喝或者是直接入药服用,具有很好的收敛肺气以及止咳的效果。

科学家在动物的身上进行实验发现,五味子中所含有的五味子素具有很好的兴奋呼吸的作用。另外,五味子中含有一定的酸性成分,在进入身体之后能够有效的起到祛痰还有镇咳的效果,除此之外,还能够有效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第三:镇静功效

从临床实验中发现,五味子泡水喝具有很好的镇静的效果。五味子中的提取物进入动物的身体中,能够有效的延长睡眠时间,并且对于动物的攻击行为也有抑制的作用,同时在身体中起到的作用类似于安定,所以能够起到镇痛还有肌肉松弛的功效。

第四:治疗心血管疾病

研究还发现,五味子在进入人体后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所以对于心血管放慢的疾病有着很好的防治效果。五味子中所含有的五味子素以及去氧五味子素等能够有效的抑制肠系膜动脉的动脉,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增加心脏还有冠脉血流量,对心血管系统进行更好的调节。另外,五味子服用之后能够有效的提高心肌代谢酶活性,有效的改善心肌的功能以及营养。

第五:美容养颜

我国中医名著之中有记载,五味子服用之后能够有效的滋补身体的不足,并且补气的作用非常的明显。五味子中所含有的一些物质在进入身体之后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清除身体中的自由基,同时对于过氧化脂质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一直作用。所以,长期坚持你会发现,身体中的血清胆固醇降低了,同时皮肤还有身体也是越来越年轻。

第六:涩精止泻

五味子泡水喝的功效还包括了强阴,如果男性身体出现了遗精或者是阳痿的情况,女性则是出现了各种妇科疾病,那么最好能够服用五味子,这样不仅能够令身体恢复健康,同时还具有提高性能力的效果。

第七:防止溃疡

科学家给患有溃疡的老鼠灌服五味子,发现服用之后老鼠身体中的溃疡获得一定的抑制。通过无数的实验发现,五味子服用之后能够有效的一直身体中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并且有效的降低患有溃疡的可能,抑制身体中胃液的分泌。 第八:提高身体免疫力

五味子进入身体之后能够很好的促进身体中肝糖原的合成,这就会令糖代谢的速度加快,同时又能够增加肝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并且对于各种细胞的合成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五味子中所含有的物质能够很好的促进脾的免疫功能,提高身体对于多种病毒以及细菌的抑制作用。

第九:补益身体

想要促进身体健康,并且治疗一些亏损情况,将五味子泡水喝是一种非常有效,并且也是非常快捷方便的方法。老中医告诉我们,身体中出现的一切由于气

血损耗所导致的休克、虚脱情况都可以通过五味子来调养。所以说,五味子在生活中也是一种非常万能的补药。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
西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 第二篇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

五味子是一种较常见的普通中药材,是很多人喜爱的日常补益食材,很多人用来泡水、煲汤、煮粥等。五味子属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成熟果实。中医传统使用的正品是北五味子,产于东北、内蒙、河北、山西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枝晒干,生用或经醋蜜拌蒸,晒干备用。

五味子说明:  五味子做为药材,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古人曾这样评

价五味子“五味子皮肉甘酸、核甲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俱也。”也许是其命名的由来,五味子温姓

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北五味子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五味子素、苹果酸、柠

檬酸、酒石酸、琥珀酸、脂肪油、挥发油、糖类、树脂、维生素C等,还含有钨、铁、锰、锌、磷等微量元素。

 一般临床通常用于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因五味子能增强中枢神经系

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并使之趋向平衡,从而提高机体活动机能,减轻和解除疲劳,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可通过加强心脏的收缩力量功能,调节心血管系统,从而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五味子有兴奋呼吸作用,改善肺功能,并有明显的止咳祛痰作用;还能调节胃液分泌以及兴奋子宫;有保护肝脏的作用,五味子素是降GPT的主要成份,一般用药一周后GPT即开始下降,是治疗肝胆疾病较理想的药物。

 此外,五味子还有一定的抑制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繁殖的功效,五味子水煎剂对结核

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临床上利用它收涩的功效,用来敛肺、止汗、涩精止泻等。

 现在很多北方人在初春时开始采摘五味子树叶,烹制成各种菜肴,五味子树叶虽然不具有治疗功效,但它做为一种食材,具有一定的食疗效果,长期食用可以起到一定的温补、益气、生津的作用,对于机体各种失衡状况的调理很有裨益。尤其是久病体虚之人,不宜滥用药物进行补益时,不妨利用它的食行进行食补。

 总之,五味子即可以做为非常普通但很珍贵的中药,应用于各种临床用途和食疗法,

其叶、茎亦可通过食用,提高机体免疫力。

 功能主治 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1)敛肺止咳:用于肺肾两虚之虚咳、气喘,常与补肾药合用。...[详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2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掺或煎水洗。[] 别名】 菋,荎蕏,玄及,会及,五梅子 【药用部位】 为木兰种植物五味子的果实。 【成份】 含五味子素(schizandrin)、去氧五味子素(de-oxyschizandrin)、新一味子素(neoschizandrin)、五味子醇(schizan-drol)、五味子酯(schisantherin,gomisin)、A、B、C、D、E、F、G、H、J、K1、K2、K3、L1、L2、M1、M2、N2,O,R等。 含五味子素(schizandrin)、去氧五味子素(de-oxyschizandrin)、新一味子素(neoschizandrin)、五味子醇(schizan-drol)、五味子酯(schisantherin,gomisin)、A、B、C、D、E、F、G、H、J、K1、K2、K3、L1、L2、M1、M2、N2,O,R等。 [收起] 【功能主治】 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1)敛肺止咳:用于肺肾两虚之虚咳、气喘,常与补肾药合用。 (2)涩精止泻:用于遗精、久泻。治遗精常配桑螵蛸、煅龙骨;治久泻常配肉豆蔻、芡实。 (3)生津敛汗:用于阴液不足之口干渴、盗汗,常配麦冬、生牡蛎。 (4)凡一切气血耗散之休克、虚脱,皆可配补药用之。

【西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

 ①《本经》:"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②《别录》:"养五脏,除热,生阴中肌。" ③《日华子本草》:"明目,暖水脏,治风,下气,消食,霍乱转筋,痃癖奔豚冷气,消水肿,反胃,心腹气胀,止渴,除烦热,解酒毒,壮筋骨。" ④李杲:"生津止渴。治泻痢,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瞳子散大。" ⑤王好古:"治喘咳燥嗽,壮水镇阳。" ⑥《本草蒙筌》:"风寒咳嗽,南五味为奇,虚损劳伤,北五昧最妙。" ⑦《本草通玄》:"固精,敛汗。" [展开] 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1)敛肺止咳:用于肺肾两虚之虚咳、气喘,常与补肾药合用。 (2)涩精止泻:用于遗精、久泻。治遗精常配桑螵蛸、煅龙骨;治久泻常配肉豆蔻、芡实。 (3)生津敛汗:用于阴液不足之口干渴、盗汗,常配麦冬、生牡蛎。 (4)凡一切气血耗散之休克、虚脱,皆可配补药用之。 ①《本经》:"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②《别录》:"养五脏,除热,生阴中肌。" ③《日华子本草》:"明目,暖水脏,治风,下气,消食,霍乱转筋,痃癖奔豚冷气,消水肿,反胃,心腹气胀,止渴,除烦热,解酒毒,壮筋骨。" ④李杲:"生津止渴。治泻痢,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瞳子散大。" ⑤王好古:"治喘咳燥嗽,壮水镇阳。" ⑥《本草蒙筌》:"风寒咳嗽,南五味为奇,虚损劳伤,北五昧最妙。" ⑦《本草通玄》:"固精,敛汗。" [收起]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0.5~2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掺或煎水洗。 内服:煎汤,0.5~2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掺或煎水洗。 [收起] 【选方】 ①治肺经感寒,咳嗽不已:白茯苓四两,甘草三两,干姜三两,细辛三两,五味子二两半。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以时。(《鸡峰普济方》五味细辛汤) ②治嗽:大罂粟壳(去瓤擘破,用白饧少许入水,将壳浴过令净,炒黄色)

四两,五味子(新鲜者,去梗,须北方者为妙)二两。上为细末,白饧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盏,捺破,煎六分,澄清,临睡温服,不拘时候。(《卫生家宝方》五味子丸)

【西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

 ③治痰嗽并喘:五味子、白矾等分。为末。每服三钱,以生猪肺炙熟,蘸末细嚼,白汤下。(《普济方》) ④治肺虚寒:五味子,方红熟时,采得,蒸烂、研滤汁,去子,熬成稀膏。量酸甘入蜜,再上火待蜜熟,俟冷,器中贮,作汤,时时服。(《本草衍义》) ⑤治热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或湿热火行,金为火制,绝寒水生化之源,致肢体痿软,脚欹眼黑:人参五钱,五味子、麦门冬各三钱。水煎服。(《千金方》生脉散) ⑥治虚劳羸瘦,短气,夜梦,骨肉烦痛,腰背痰痛,动辄微喘:五味子二两,续断二两,地黄一两,鹿茸一两(切片,酥炙),附子一两(炮,去皮脐)。上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盐汤下。(《卫生家宝方》五味子丸) ⑦治梦遗虚脱:北五味子一斤,洗净,水浸一宿,以手按去核,再用温水将核洗取余味,通用布滤过,置砂锅内,入冬蜜二斤,慢火熬之,除砂锅斤两外,煮至二斤四两成膏为度。待数日后,略去火性,每服一、二匙,空心白滚汤调服。(《医学入门》:五味子膏) ⑧治肾泄:五味子二两(拣),吴茱萸半两(细粒绿色者)。上二味同炒香熟为度,细末。每服二钱,陈米饮下。(《本事方》五味子散) ⑨治白浊及肾虚,两腰及背脊穿痛:五味子一两,炒赤为末,用醋糊为丸,醋汤送下三十丸。泻,用蕲艾汤吞下。(《经验良方》五味子丸) ⑩治烂弦风眼:五味子、蔓荆子,煎汤频洗之。(《谈野翁试验方》) ⑾治疮疡溃烂,皮肉欲脱者:五味于炒焦,研末,敷之,可保全如故。(《本草新编》) [展开] ①治肺经感寒,咳嗽不已:白茯苓四两,甘草三两,干姜三两,细辛三两,五味子二两半。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以时。(《鸡峰普济方》五味细辛汤) ②治嗽:大罂粟壳(去瓤擘破,用白饧少许入水,将壳浴过令净,炒黄色)四两,五味子(新鲜者,去梗,须北方者为妙)二两。上为细末,白饧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盏,捺破,煎六分,澄清,临睡温服,不拘时候。(《卫生家宝方》五味子丸) ③治痰嗽并喘:五味子、白矾等分。为末。每服三钱,以生猪肺炙熟,蘸末细嚼,白汤下。(《普济方》) ④治肺虚寒:五味子,方红熟时,采得,蒸烂、研滤汁,去子,熬成稀膏。量酸甘入蜜,再上火待蜜熟,俟冷,器中贮,作汤,时时服。(《本草衍义》) ⑤治热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或湿热火行,金为火制,绝寒水生化之源,致肢体痿软,脚欹眼黑:人参五钱,五味子、麦门冬各三钱。水煎服。(《千金方》生脉散) ⑥治虚劳羸瘦,短气,夜梦,骨肉烦痛,腰背痰痛,动辄微喘:五味子二

两,续断二两,地黄一两,鹿茸一两(切片,酥炙),附子一两(炮,去皮脐)。上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盐汤下。(《卫生家宝方》五味子丸)

 ⑦治梦遗虚脱:北五味子一斤,洗净,水浸一宿,以手按去核,再用温水将核洗取余味,通用布滤过,置砂锅内,入冬蜜二斤,慢火熬之,除砂锅斤两外,煮至二斤四两成膏为度。待数日后,略去火性,每服一、二匙,空心白滚汤调服。(《医学入门》:五味子膏) ⑧治肾泄:五味子二两(拣),吴茱萸半两(细粒绿色者)。上二味同炒香熟为度,细末。每服二钱,陈米饮下。(《本事方》五味子散) ⑨治白浊及肾虚,两腰及背脊穿痛:五味子一两,炒赤为末,用醋糊为丸,醋汤送下三十丸。泻,用蕲艾汤吞下。(《经验良方》五味子丸) ⑩治烂弦风眼:五味子、蔓荆子,煎汤频洗之。(《谈野翁试验方》) ⑾治疮疡溃烂,皮肉欲脱者:五味于炒焦,研末,敷之,可保全如故。(《本草新编》) [收起] 【临床应用】 ①治疗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据102例观察,有效率为85.3%,其中基本治愈(治愈、显效)率占76.4%。尤其对症状隐匿、肝气郁结及肝脾不和三型效果较好。五味子粉对传染性肝炎有较明显的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且奏效较快,无明显副作用,适用类型较多。低酶型(300单位以下)病例的基本治愈率可达84.2%,平均服药10.1天即能见效;高酶型(500单位以上)及中酶型(300~500单位)的基本治愈率分别为71.4%和72%,平均服药时间为23.6天及25.2天。但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后,如停药过早常引起反跳现象,因此疗程长短须因病而异,原则上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后仍宜服药2~4周,以巩固疗效。少数病例服药后,谷丙转氨酶降至一定水平即稳定不动,或治疗效果不明显,可加大剂量,仍可能促使谷丙转氨酶降至正常。用法:将五味子烘干、研末,过80~100目筛。成人每次1钱,日服3次,30天为一疗程。亦可制成蜜丸服。 ②治疗急性肠道感染 取北五味子10斤,水煎2~4小时,去渣加红糖3斤,浓缩成5000毫升。一般每日服两次,重者3次,每次50毫升,小儿酌减。治疗急性菌痢33例(其中8例静滴1~3次氯霉素,3例用1~2次四环素,1例加用激素,20例配合补液),结果29例痊愈,3例明显有效,1例死亡;中毒性消化不良21例(14例补液,5例加用氯霉素),结果除1例死亡外,均治愈:急性肠炎10例(4例补液),均治愈。服药后91.1%的病例在1~4天退热;82.7%的患者在1~4天内大便阴转。五味子对急性肠道感染具有退烧敛汗、生津止泻作用,故能奏效。 ③治疗神经衰弱 能使患者失眠、头痛、头晕、眼花,及心跳、遗精等症状消失或改善,从

而恢复健康。据73例观察结果:痊愈43例(68.9%),好转13例(17.81%),治疗中断16例(21.20%),无效1例(1.34%)。制剂、剂量:取五味子40克,浸入50%的酒精20毫升中,每日振荡一次,10天后过滤;残渣再加同量酒精浸泡10天过滤。两次滤液合并,再加等量蒸馏水即可服用。成人每日3次,每次2.5毫升,一个疗程总量不超过100毫升。亦可将五味子

五味子功效
西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 第三篇

五味子中药中的一味,但却有很多人对其不了解,五味子主要产自东北(即现黑龙江,吉林和辽宁)药材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果肉柔软,种子1~2,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五味子的功效分析:

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西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五味子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尚有镇痛作用、肌肉松弛作用。

2.保肝作用 五味子醇提物及五味子甲素、乙素、丙素、醇甲、醇乙、酯甲、酯乙等对化学毒物引起的动物肝细胞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3.对心血管系统作用五味子有扩血管作用。五味子素、五味子丙素、去氧五味子素等对于离体狗肠系膜动脉收缩均有抑制作用,能增加脉鼠离体心脏及麻醉狗冠脉血流量。用北五味子饲喂家兔能调节心肌细胞和心、肾小动脉的能量代谢,提高心肌代谢酶活性,改善心肌的营养和功能。

4.延缓衰老作用《本经》记载,五味子“主益气,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五味子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增加脑和肝中蛋白质含量,均表明具有抗衰老作用。

5.对呼吸系统作用五味子能“收肺气”、“宁嗽定喘”。动物试验表明,五味子煎剂和五味子素有兴奋呼吸作用。五味子的酸性成分能使小鼠气管腺中中性粘多糖和酸性粘多糖减少,具有祛痰和镇咳作用。

6.对代谢及免疫功能的作用 五味子能促进肝糖原的合成,使糖代谢加强,又能增加肝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7.抗溃疡作用 五味子给大鼠灌胃,能抑制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使溃疡指数减少,并能抑制胃液分泌

【五味子的功效介绍】:

异名】菋、荎蕏(《尔雄》),玄及(《吴普本草》),会及(《别录》),五梅子(《辽宁主要药材》)。

【来源】为木兰种植物五味子的果实。

【西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

【植物形态】五味子,又名:面藤、山花椒。

落叶木质藤本,长达8米。

茎皮灰褐色,皮孔明显,小枝褐色,稍具棱角。

叶互生,柄细长;叶片薄而带膜质;卵形、阔倒卵形以至阔椭圆形,长5~11厘米,宽3~7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阔楔形至圆形,边缘有小齿牙,上面绿色,下面淡黄色,有芳香。 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具长梗,花被6~9,椭圆形,雄蕊5,基部合生;雌花花被6~9,雌蕊多数,螺旋状排列在花托上,子房倒梨形,无花柱,受粉后花托逐渐延长成穗状。 浆果球形,直径5~7毫米,成熟时呈深红色,内含种子1~2枚。

花期5~7月。

果期8~9月。

生于阳坡杂木林中,缠绕在其他植物上。

分布东北、华北、湖北、湖南、江西、四川等地。

【采集】霜降后果实完全成熟时采摘,拣去果枝及杂质,晒干;贮藏干燥通风处,防止霉烂、虫蛀。

【药材】干燥果实略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毫米。

外皮鲜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

显油润,有不整齐的皱缩。

果内柔软,常数个粘连一起;内含种子1~2枚,肾形,棕黄色,有光泽,坚硬,种仁白色。 果肉气微弱而特殊,味酸。

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而苦。

以紫红色、粒大、肉厚、有油性及光泽者为佳。

主产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等地,商品习称北五味子。

五味子商品中尚有一种南五味子,又称西五味子,主要为植物华中五味子(参见血藤条)的果实。

其果粒较小,红色,皮发抱,肉较薄,品质较差。

产四川、湖北、陕西,山西、云南等地。

【药理】其他作用可提高正常人和眼病患者的视力以及扩大视野;对听力也有良好影响,述可提高皮肤感受器的辨别力。

【化学成分】 含五味子素 (schizandrin)、去氧五味子素(de-oxyschizandrin)、新一味子素(neoschizandrin)、五味子醇(schizan-drol)、五味子酯(schisantherin,gomisin)、

A、B、C、D、E、F、G、H、J、K1、K2、K3、L1、L2、M1、M2、N2,O,R等。

【炮制】五味子:筛净灰屑,除去杂质,置蒸笼内蒸透,取出晒干。

酒五味子:取拣净的五味子,加黄酒拌匀,置罐内,密闭,隔水蒸之,待酒吸尽,取出,晒干。

此外尚有用蜜蒸、醋蒸者,方法与酒蒸同(五味子每100斤用黄酒20斤,或用蜂蜜30斤,或用米醋15斤)。

《雷公炮炙论》:凡用(五味子)以铜刀劈作两片,用蜜浸蒸,从巳至申,却以浆浸二宿,

焙干用。

【性味】酸,温。

①《本经》:味酸,温。

②《别录》:无毒。

③《唐本草》: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

④《长沙药解》:味酸微苦咸,气涩。

【归经】入肺、肾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阴,足少阴经。

②《纲目》:入肝、心。

【功用主治-五味子的功效】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

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1)敛肺止咳:用于肺肾两虚之虚咳、气喘,常与补肾药合用。

(2)涩精止泻:用于遗精、久泻。

治遗精常配桑螵蛸、煅龙骨;治久泻常配肉豆蔻、芡实。

(3)生津敛汗:用于阴液不足之口干渴、盗汗,常配麦冬、生牡蛎。

【西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

(4)凡一切气血耗散之休克、虚脱,皆可配补药用之。

①《本经》: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②《别录》:养五脏,除热,生阴中肌。

③《日华子本草》:明目,暖水脏,治风,下气,消食,霍乱转筋,痃癖奔豚冷气,消水肿,反胃,心腹气胀,止渴,除烦热,解酒毒,壮筋骨。

④李杲:生津止渴。

治泻痢,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瞳子散大。

⑤王好古:治喘咳燥嗽,壮水镇阳。

⑥《本草蒙筌》:风寒咳嗽,南五味为奇,虚损劳伤,北五昧最妙。

⑦《本草通玄》:固精,敛汗。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2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掺或煎水洗。

【宜忌】外有表邪,内有实热,或咳嗽初起、痧疹初发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苁蓉为之使。

恶萎蕤。

胜乌头。

②《本草经疏》:痧疹初发及一叨停饮,肝家有动气,肺家有实热,应用黄芩泻热者,皆禁用。

③《本草正》:感寒初嗽当忌,恐其敛束不散。

肝旺吞酸当忌,恐其助木伤土。

【选方】①治肺经感寒,咳嗽不已:白茯苓四两,甘草三两,干姜三两,细辛三两,五味子二两半。

上为细末。

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以时。

(《鸡峰普济方》五味细辛汤) ②治嗽:大罂粟壳(去瓤擘破,用白饧少许入水,将壳浴过令净,炒黄色)四两,五味子(新鲜者,去梗,须北方者为妙)二两。

上为细末,白饧为丸,如弹子大。

每服一丸,水一盏,捺破,煎六分,澄清,临睡温服,不拘时候。

(《卫生家宝方》五味子丸) ③治痰嗽并喘:五味子、白矾等分。

为末。

每服三钱,以生猪肺炙熟,蘸末细嚼,白汤下。

(《普济方》) ④治肺虚寒:五味子,方红熟时,采得,蒸烂、研滤汁,去子,熬成稀膏。 量酸甘入蜜,再上火待蜜熟,俟冷,器中贮,作汤,时时服。

(《本草衍义》) ⑤治热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或湿热火行,金为火制,绝寒水生化之源,致肢体痿软,脚欹眼黑:人参五钱,五味子、麦门冬各三钱。 水煎服。

(《千金方》生脉散) ⑥治虚劳羸瘦,短气,夜梦,骨肉烦痛,腰背痰痛,动辄微喘:五味子二两,续断二两,地黄一两,鹿茸一两(切片,酥炙),附子一两(炮,去皮脐)。

上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盐汤下。

中药党参的功效与作用
西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 第四篇

党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党参有健脾补肺、益气生津的功效,党参有治脾胃虚弱、四肢乏力、肺虚喘咳的作用,党参治中气不足,内脏下垂:党参、炙黄芪各15克,白术9克,升麻5克。水煎服,每日1剂。

党参的功效与作用:
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常参、素花党参、川党参、管花党参、球花党参、灰毛党参的根,党参有健脾补肺、益气生津的功效,党参主治脾胃虚弱、四肢乏力、肺虚喘咳、食少便溏、气短自汗、气微两亏诸证。

1、党参治疗气虚咳喘:肺为气之主, 肺虚则气无所主而发生短气喘促、语言无力、咳声低弱、自汗怕风、易患感冒、咯痰无方等症。中药党参的功效与作用。对气虚咳喘常以本品配合麦冬、五味子、黄芪、干姜、贝母、甘草等同用。
2、党参益气补血: 气血两虚的证候(气短、懒倦、面白、舌淡、甚或虚胖、脉细弱等),可用本品配合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熟地、白芍、川芎等同用(如八珍汤),以达气血双补的作用。再者,前人经验认为益气可以促进补血,健脾可以帮助生血,所以在治疗血虚证时,
3、党参治原发性低血压:党参6克,黄芪6克,五味子、麦冬、肉桂各3克。中药党参的功效与作用。研粉吞服,每次6克,每日3次,连服30日。
4、党参清肺金,补元气,开声音,助筋力:党参一斤(软甜者,切片),沙参半斤(切片) ,桂圆肉四两。水煎浓汁,滴水成珠,用磁器盛贮。每用一酒杯,空心滚水冲服,冲入煎 药亦可。(<得配本草>上党参膏)
5、党参热病口渴,口干舌燥:党参与枸杞子(2:1的比例)混合制成参杞冲剂服用,有益气生津之效。
6、党参抑制或杀灭麻风杆菌:党参、重楼(蚤休)、刺包头根皮(楤木根皮)各等量。将党参、重楼研成细粉;再将刺包头根皮加水适量煎煮三次,将三次煎液浓缩成一定量(能浸湿党参、 重楼细粉)的药液,加蜂蜜适量,再将重楼、党参细粉倒入捣匀作丸,每丸三钱重;亦可作成膏剂。日服三次,每次一丸,开水送服。(北京中医学院<新医疗法资料汇编>)
7、党参治小儿口疮:党参一两,黄柏五钱。共为细末,吹撒患处(<青海省中医验方汇编>)
8、党参治泻痢与产育气虚脱肛:党参(去芦,米炒)二钱,炙耆、白术(净炒)、肉蔻霜、茯苓 各一钱五分,怀山药(炒)二钱,升麻(蜜炙)六分,炙甘草七分。加生姜二片煎。或加制附 子五分。(<不知医必要>参耆白术汤)
9、党参治服寒凉峻剂,以致损伤脾胃,口舌生疮:党参(焙)、黄芪(炙)各二钱,茯苓一钱,甘 草(生)五分,白芍七分。白水煎,温服。(<喉科紫珍集>参耆安胃散)
10、党参健脾胃:脾胃之气不足, 可出现四肢困倦、短气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软等症。本品能增强脾胃功能而益气,可配合白术、茯苓、甘草、陈皮(五味异功散)或白术、山药、扁豆、芡实、莲肉、苡米、茯苓(参苓白术散)等同用。
11、党参治中气不足,内脏下垂:党参、炙黄芪各15克,白术9克,升麻5克。水煎服,每日1剂。

党参的食用方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熬膏、入丸、散。生津、养血宜生用;补脾益肺宜炙用。
禁忌:实证、热证禁服;正虚邪实证,不宜单独应用。

党参鲜鱼
功效;补中益气、调和胃气、促进神经传导
材料:鲜鱼1尾(约400克)、党参12克 姜1段、葱2根、盐1小匙
做法:
1、鱼刮净鳞,去鳃和肠肚,洗净,切成两段。
2、党参冲过水,盛入汤锅,加4碗水煮沸,改小火熬高汤,约熬20分钟。
3、姜洗净,切丝,葱洗净,切段。
4、将鱼加入锅中,并下姜丝,改中火煮至鱼熟嫩,加葱段、盐,再煮沸一次即熄火。
用法:每周可食用1--2次。

党参粥
功效:补脾益气功效,适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食少便溏,气虚喘促以及病后血不足等症。
材料:党参10--15克,粳米100--150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党参用温水浸泡2小时,再与粳米同入砂锅,加水适量煮成稀粥,加入红糖再煮沸即可服食。
用法:每日早晚服。

党参杞子炖胎盘
功效:补肝肾,益气血。
材料:党参30克,枸杞子20克,甘草3克,胎盘1/4个,瘦猪肉100克。
做法:将前三味装入纱布袋,猪肉切块,与洗净的胎盘一起放入锅内,加生姜片、料酒、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去浮沫,改文火煮2小时,调味即可。
用法:随量食用。

党参白酒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止泻。适用于脾虚泄泻,四肢无力,食欲不佳,脾虚气喘,血虚萎黄,头晕心慌等。
材料:党参50克,白酒500毫升。
做法:将党参拍裂,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日后去渣,即成。
用法:口服,不拘时,随量。

党参羊肉
功效:健脾补虚,可用于治疗神经衰弱。
材料:党参30克,羊肉250克。
做法:将黄羊精肉切成薄片,选上好党参。锅内放素油、生姜丝、盐及水,煮沸后加入党参,再煮10分钟,倒进羊肉薄片,加料酒、五香粉等调味,稍煮即可。
用法:以上为一日量,可分次食完。
禁忌:肠胃湿热下痢者忌食。

党参小米粥
功效:益气升提,适用于子宫下垂,气短乏力。
材料:党参30克,升麻10克,小米50克。
做法:先煎党参、升麻去渣取汁,入米煮为粥。
用法:每日2次,空腹食。
来源:<家庭药膳>

党参红枣炖鸡
材料:鸡、党参、红枣、枸杞、姜
做法:
1、整鸡剁成块,焯水;
2、党参清洗干净后切片;
3、稍微用油爆一下鸡块,加入沸水中煮开;
4、半小时后加入老姜、党参,小火炖2小时;
5、最后加入红枣、枸杞;
6、约20分钟后调味起锅。

苡仁党参粥
功效:健脾利湿,补气补血,高血压气虚湿阻型患者食用。
材料:苡仁30克 党参15克 大米200克
做法:
1、把苡仁洗净、去杂质,党参洗争、切片,大米淘洗干净。
2、将大米、苡仁、党参放入锅内,加水1000毫升,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45分钟即成。
用法:每日1次,早餐食用。

党参麦冬瘦肉汤
功效:增液润燥,养胃生津的作用,适用于热病伤津,症见口渴、便秘,舌干红,或老人阴液不足诸症,或糖尿病渴饮者。
做法:
1、党参、生地黄、麦冬、红枣(去核)洗净。
2、猪瘦肉洗净,切块。
3、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水煮沸后,文火煲1小时,调味供用。

党参红枣饮
功效:补益脾胃,适用于慢性胃炎患者。
材料:党参30克,红枣10枚。
做法:取党参、红枣加水煎取其汁,代茶饮。

党参杜仲西米粥
材料:党参40克、杜仲30克、西米50克。
做法:将党参、杜仲用纱布包好,与西米同煮成粥。
功效:此粥具有滋阴补气、安胎的作用。

小米党参茶
功效:助消化,健胃益脾,适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材料:小米100克,党参3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小米炒至焦黄。党参烘干研成末。把小米、党参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用中火煮50分钟,加入冰糖待其溶化,取其清液饮服。每日l剂。

党参牛肉汤
功效:补中益气。
材料:党参100克,五花牛肉500克。
做法:将党参用纱布袋装好扎紧,牛肉切块,同时放入锅中,加入姜、葱、料酒及适量水,大火烧沸,去浮沫,改小火炖3小时,至牛肉熟烂,取出党参,调味即成。
用法:可佐餐,也可单独食肉喝汤。

党参膏
方剂主治:体倦气怯,食少便溏。
药物组成:党参960两。
用法用量:将党参煎汁3次榨净,将各次所煎药汁澄清过滤,蒸发成浓汁,加冰糖20斤收膏。每次1羹匙,开水化服。
处方来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上海方)。

黑米党参粥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养胃。适用于气虚体弱、脾胃虚弱而致全身倦怠无力、食欲不振、大便稀薄等症。
材料:党参15克,茯苓15克,生姜5克,黑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党参、生姜、茯苓切片,加水煎汁去渣,取药汁与黑米共煮为稀粥。
用法:佐餐食用。
禁忌:湿热、胃热者忌用。

鳙鱼党参汤
功效:温补脾胃、扶脾养胃、补中益气、健身的作用,并配以陈皮、草果,能理气、化滞、祛燥湿,使此汤有补而不滞、消而不伤正之功效。
材料:鳙鱼1000克,党参10克,草果2克,陈皮、桂皮、干姜各3克,胡椒10粒,油盐适量。
做法:将鳙鱼剖开,去掉内脏和腮,洗净备用;党参、草果、陈皮、桂皮、胡椒和干姜分别洗净,与鳙鱼一起放进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煮开,改用文火煮至鱼肉熟烂,放精盐调味即可饮用。

党参黑枣茶
功效:气血不足者可常饮用此菜,可改善食欲不振,健脾开胃。
材料:黑枣10颗,党参30克,水1000ml。
做法:
1、将党参、黑枣洗净,加水煮沸。
2、沸后转小火再煮约1小时,熄火盛出后即可饮用。

党参枸杞茶
功效:补脾健胸。
材料:党参5钱、枸杞子2钱、川椒0。5钱、生姜1小块、瘦肉3两。
做法:
1、将党参、川椒、生姜、3碗水,放入锅中,开小火煮约煮约25分钟。
2、将瘦肉放入做法1中续煮3分钟,撒入枸杞,即可。

灌肠党参方
功效:健脾肾,益气,主治溃疡性结肠炎属脾肾两虚型。
组成:党参、黄芪各30g,青黛20g,白及、吴萸各30g。
用法:上药加水1500ml,煎至500ml,每次取50-100ml。肠内,每日1--2次。

党参健胃饭
功效:健胃消食,适用于慢性胃炎之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等。
材料:党参3g,山楂6g,陈皮2g,神曲,粳米280g,白糖30g。
做法:将党参、山楂、陈皮、神曲煎取药汁,加入白糖使溶,再加入淘净的粳米之中,酌加适量的水,煮熟即成。
用法:当正餐食用。

党参泥鳅汤
功效:益气扶阳,健脾利湿。
材料:活泥鳅100克,党参20克。
做法:将泥鳅去头尾洗净,入少许盐及姜腌渍15分钟。锅内放油烧七成热,入泥鳅炒至半熟,加党参、清汤适量,同炖至熟烂,加入姜末、盐、葱花、味精调味即可。
用法: 佐餐食用。

党参田鸡汁
功效:健脾补肺,益气补血,生津止渴,可治慢性肾炎、身体瘦弱、食欲不佳、血虚面黄、中气不足、体倦乏力等病症,但孕妇忌服,空腹忌食用。
材料:田鸡2只,党参3克、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1、田鸡宰洗干净,去皮,斩件,装入小炖盅;
2、投入党参,加入沸水约1碗,炖1小时左右;
3、食用前除去药渣,调入味精和盐。

党参田鸡汤
功效:此汤可治久病、产后、年老或劳损过度所引起之衰弱。
材料:田鸡1斤、党参3两、生姜3片、盐少许。
做法:田鸡洗净,党参洗净,姜洗净拍扁。 砂锅盛适量清水,水滚放田鸡、党参及生姜同煲,水滚后转慢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成。

枸杞党参乌鸡
材料:乌鸡1只(约重750克),党参、枸杞15克,盐、味精、料酒各适量,姜、葱各少许。
做法:
1、把宰杀好的乌鸡剁去爪,切去尾部,从背部剖开,去掉内脏和气管并用清水冲洗干净;枸杞放清水中浸泡,洗净;党参用刀切成段。
2、锅置火上,放清水1000毫升煮沸,放八乌鸡,用中小火煮15分钟捞出(锅内乌鸡汤待用)。
3、把乌鸡放八汤碗,放入党参和枸杞,放入煮乌鸡的汤,加上姜片、葱段、盐和料酒,上屉蒸30分钟至熟,放入味精,再蒸5分钟,出屉后直接上桌即成。
功效:补气,补肝肾,养阴培元,美容健身,是女性的至补汤品。

党参排骨汤
功效:健脾,益肺,祛湿。
材料:党参30克,淮山15克,薏米30克,排骨200克。
做法:排骨洗净,斩碎;党参、淮山、薏米洗净。将用料一起放入沙煲里,加清水适量,旺火煮沸后,再改用文火煲3小时,调味即可。

党参菊花粥
功效:有疏肝健脾的功效。
材料:党参15克,菊花15克,粳米150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太子参、菊花、粳米洗净,先把党参用温水泡2小时,然后把粳米、菊花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小火煮至参烂粥稠,临吃时加入红糖少许即成。

党参白芍汤
功效:养血柔肝, 缓和止痛, 收敛汗水, 治肝火盛, 补中益气
材料:党参(4 条), 白芍(一两), 炖肉(1块), 红枣(10粒), 水(5碗)
做法:党参切段, 红枣去核, 炖肉切片。 将材料放入煲内, 用慢火煲至2碗即可。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716991.html

    上一篇:时间的佳句

    下一篇:销售家居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