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红小丫

| 节日作文 |

【www.guakaob.com--节日作文】

红色经典小故事(红小丫的故事)
红色故事红小丫 第一篇

大家好!我是一(1)班的***。 今天我给同学们讲一位长征路上红小丫的故事。长征路上的红小丫参加红军后改名王新兰。她是红军长征中年龄最小的女红军,她加入红军的时候才9岁,因为她人小,别人走一步,她得跑两三步,才能跟上队伍。 1935年3月30日晚上,不满11岁的王新兰,由宣传队的大哥哥们搀扶着,在爆豆似的枪炮声中登上木船渡过了嘉陵江,开始了万里长征。 王新兰跟着队伍一直往西走,整天整夜地走,没完没了地走。往哪走?那时她不知道,只知道必须跟着队伍走,千万不能掉队,掉队就是死亡。 王新兰在宣传队,他们带着乐器,什么快板、笛子,洋鼓,边走边宣传鼓动。山路崎岖难走,十几个小战士用绳子把胳膊连到一起,一个人倒下了,其余的人就一起拉。他们一边艰难的行走,一边宣传鼓动。打起仗来,宣传队员们就去抢救伤员,抬担架。王新兰人小,抬不动担架,就搀着轻伤员走。

王新兰不仅会打快板、唱歌,还会讲笑话,她走到哪儿,哪儿就有笑声。可是,半个月以后,就听不到她的笑声了,她染上了重伤寒。王新兰躺在担架上,心如刀割,一再要求把她留下。同志们都说:“那可不行,等你好了,还要看你跳舞,听你唱歌呢!” 奇迹发生了。同志们抬着王新兰走了个把月,她开始能吃东西了,脸色也好多了,能坐起来了。死神与王新兰擦身而过,她的病好了。 部队来到了雪山脚下。每人发了一块布,把脚裹上,每人还喝了一碗辣椒水。队长说山上冷,让大家把所有能穿能戴的都套上。 来到山脚下,凉气袭人。爬上雪山,一会儿晴,一会儿阴,有时下雨,有时下雪。宣传队员们在寒风飞雪中刚把宣传棚搭好,大部队就开始到来了。

王新兰打起了小竹板:同志们,加劲走, 赶快穿过大风口。莫歇劲,莫逗留,“三不准”要求记心头。 累了不准地上坐,坑洼积水不能喝。不准打闹大步跑,互相帮助都走好。红军战士英雄汉,定能征服大雪山„„ 这时的王新兰小脸蛋冻得通红的,她还是坚持,打着小快板,等队伍差不多都过完了,才坐“冰飞机”滑下了山。 红军长征堪称世界奇迹,10岁的王新兰走完长征是人生的奇迹。我们要纪念长征,也要学习长征路上的红小丫王新兰,向千万红军先辈致敬!

红故事长征路上的红小丫
红色故事红小丫 第二篇

长征路上的红小丫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 小学校四年一班的×××。今天我带来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长征路上红小丫》。

伟大的红军长征胜利78年了,无数的长征故事一直感动着我的心。在这无数的长征故事中,王新兰的故事让我久久难忘。王新兰加入红军的时候才9岁,是长征中年龄最小的女红军,因此,我把她尊称为“长征路上的红小丫”。

1935年3月30日晚上,刚刚11岁的王新兰由宣传队的大哥哥们搀扶着,在爆豆似的枪炮声中登上木船渡过了嘉陵江,开始了万里长征。

王新兰跟着队伍一直往西走,整天整天地走,整夜整夜地走。往哪儿走呢?那时,她不知道,只知道必须跟着队伍走。她人小,人家走一步,她就要跑两、三步。

王新兰在宣传队,他们带着快板、笛子、洋鼓、锣镲,边走边宣传鼓动。打起仗来,宣传队员们就去抢救伤员,抬担架。王新兰人小,抬不动担架,就搀着轻伤员走。

王新兰不仅会打快板、唱歌,还会讲笑话,她走到哪儿,哪儿就有笑声。可是,半个月以后,就听不到她的笑声了,她染上了重伤寒。身体越来越虚弱的王新兰,拄着一根木棍,摇摇晃晃地往前走,她咬着牙坚持着。宣传队的大哥哥大姐姐们问她要不要歇一会儿,她摇摇头说:“不,我能走。”但是,走了10多里地以后,她眼前一黑,一头栽到了地上。大家用树枝扎了一个担架,抬着她走。躺在担架上的滋味很不好受,心想:抬担架的同志也都骨瘦如柴,走路艰难,我怎么能让他们抬着我走呢?于是,就挣扎着坐了起来,要自己走,可是,她病得实在太重了,这几天下来,王新兰连饭也吃不下,昏昏沉沉,头发眉毛都脱落了,牙关紧闭,不省

(xǐnɡ)人事。炊事员老谢给她送饭来,摸摸她的额头,翻开眼皮看了看,沉重地说:“这娃儿,恐怕不行了。”彭道华大姐抱着一线希望,把饭嚼烂,掰开她的嘴,要一口一口喂她。王新兰摇摇头说:“我知道„„我„„要不行了„„留下我吧,我„„不能拖累大家啊!我不能„„拖累大家啊!”同志们都说:“那可不行,等你好了,还要看你跳舞,听你唱歌呢!”

望着同志们渴望的眼神,她在心里对自己说:“我要活下来,我要继续革命!”奇迹发生了。同志们抬着王新兰走了个把月,她开始能吃东西了,脸色也好多了,能坐起来了。死神与王新兰擦身而过,她的病好了。

此时,部队来到了雪山脚下,这里凉气袭人,雪白皑皑,冻煞(shà)人啊!王新兰和战士们一起向山顶艰难地行进。大家把所有的东西都穿上、披上,可都不顶用。 宣传队员们就在这寒风飞雪中刚把宣传棚搭好,开始为大家鼓劲。王新兰打起了小竹板:

同志们,加劲走,

赶快穿过大风口。

莫歇劲,莫逗留,

“三不准”要求记心头。

累了不准地上坐,

坑洼里的积水不能喝。

不准打闹大步跑,

互相帮助都走好。

红军战士英雄汉,

定能征服大雪山……

她唱了一遍又一遍,送走了一队又一队红军战士,可这

里风太大了,太冷了,宣传队领导决定让年龄小的队员先上山,可红小丫还想坚持,但是不得不服从命令。到了雪山顶,她往下一看,只见红军队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像一条长龙。王新兰又打起了小快板,等队伍差不多都过完了,才坐“冰飞机”滑下了山。

王新兰是徒步走完长征的最小的女红军,那时她差3个月不到12岁。这个长征中的红小丫靠着对革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她不畏艰险战胜了无数困难。我要学习长征路上的红小丫——王新兰,我要向千千万万的红军先辈致敬!

儿童红色故事演讲稿
红色故事红小丫 第三篇

篇一: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

红色

故事演讲稿

——赣州市文清小

学环城校区 江薇

尊敬的老师,亲爱

的同学们!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

二大经济强国,人民生活幸福,我们学习环境条件无比优越,我们是幸运的一代!可我们想

过今天的幸福是怎么来的吗?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啊!

刘胡兰姐姐就是其

中的一位。今年是刘胡兰牺牲67周年纪念日,我们深切缅怀她!让我们重温一下刘胡兰姐姐

的英勇事迹,永远记住刘胡兰姐姐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

刘胡兰,原名刘富

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牺牲于1947年1月12日。她8岁上

小学,10岁参加儿童团并成为团长,14岁担任妇救会主任,为中共预备党员。

刘胡兰是女烈士中

年龄最小的一个,也是唯一受到中国三代领导人题词的少年女英雄。

1946年10月,国【红色故事红小丫】

民党部队占领了文水县。中共县委决定只留下少数同志坚持斗争。刘胡兰认为自己年纪小、

熟悉环境,主动留了下来,组织群众掩埋粮食,掩护伤员撤离,还配合武工队处死了敌人保

长石佩怀,对敌人震动很大。 1946年12月,敌人开始报复,多次进刘胡兰家乡搜查,抓走

了地下交通员石三槐等6人,形势非常危急。刘胡兰家人劝她赶快撤退,但她表示:“走与不

走要等上级通知。1947年1月11日夜,上级通知她转移,可天刚刚蒙蒙亮,敌人就包围了

整个村子,强令全村所有人到观音庙集合,刘胡兰也被迫来到场地上。她早有预料,摘下了

指环,掏出了手绢和万金油盒交给母亲,决心与敌人作殊死斗争。

刘胡兰最终在叛徒

“石五则”的出卖和现场指认下,当场被捕。 国民党大胡子军官黑着脸审问她: “你就是

刘胡兰?”

刘胡兰响亮地回答:“我就是刘胡兰,怎么样?”

大胡子恶狠狠地说:

“今天要你自白,不说就要你的命。”

刘胡兰冷静地说:

“我没有什么可自白的。”

大胡子威胁着说:

“现在有人供出了你是共产党。”

刘胡兰知道已被叛【红色故事红小丫】

徒出卖,她把头一扬,自豪地说:“我就是共产党员,怎么样?”

大胡子问:“你为啥

要参加共产党?”

刘胡兰回答:“因为

【红色故事红小丫】

共产党为穷人办事。”

大胡子又问:“你给

八路做过什么工作?”

刘胡兰大声说:“我

什么都做过!”

大胡子万万没有想

到,共产党的一个小女孩都如此厉害。见硬的不行,就用软的,他奸笑着哄骗说: “刘胡兰

你要知道,自白就等于自救,只要你自白,我就放了你,还会给你一份好地,怎么样?”

刘胡兰轻蔑地说:

“给我一个金人也不自白。”

这下敌人恼羞成怒,

他收起阴险的笑脸,敲着桌子嚎叫道:“你小小年纪,嘴巴这么硬,难道你就不怕死吗?”

刘胡兰斩钉截铁地

说:“怕死不当共产党!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 敌人无可奈何,站起来无耻地说:“刘

胡兰,只要你当众说句今后不再给共产党办事,我就放了你。”

刘胡兰坚定地说:

“那可办不到。”

最后,敌人为了恐

吓刘胡兰,在她面前将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活活用乱棍打死,场面非常血腥。 同时对刘胡兰

吼道:“你看见了吧,怕不怕?自白不自白,投降不投降?”刘胡兰痛斥道:“要杀就杀,要

砍就砍,我死也不自白,共产党员你们是杀不绝的,革命烈火是扑不灭的,你们的末日不远

了。”

最后敌人发疯了,准备用机枪屠杀全村老百姓时,刘胡兰挺身而出,用胸口挡住了枪口,大

声喝斥:“住手!要死,我一个人死,不许伤害群众。”刘胡兰毫无惧色,高呼:“中国共产党

万岁!毛主席万岁!”,躺在了敌人的铡刀上壮烈牺牲,年仅15岁。

刘胡兰真真正正是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她那种“不怕流血,

不怕牺牲,困难面前不低头,敌人面前不屈服,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全心全意为群众着想”

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我们应当继承先烈

遗志,努力学习,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国美丽强大之梦而奋斗。

篇二:红色故事演讲稿毛岸英

红色故事演讲稿

让英雄之花绽放

单位:新乡县合河乡前村学校 演讲者: 潘 雪

辅导老师:李晓菲

朱佳佳 时间:2011.4

让英雄之花绽放

1950年11月25日,有一朵英雄之花绽放在一江之隔的朝鲜土地上。2009年9月14日,这

朵英雄之花在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中,按姓氏笔画排序第12位。他叫毛岸英,

湖南韶山市人。2009年10月5日,温家宝总理亲临朝鲜,来到毛岸英烈士墓前,献上鲜花

深情地说:“岸英同志,我代表祖国人民来看望你。祖国现在强大了,人民幸福了。你安息吧。”

毛岸英,这位不朽

的感动中国人物,他是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的第六位亲人;他是抗美援

朝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兵;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中最早盛开的英雄之

花!

这是中国人民的英

雄之花!是在中国土壤里诞生的英雄之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袖养育了28年的英雄之花呀!

新中国成立前,因为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坐牢受刑尝尽了非人的磨难;新中国成立后,他是

人民领袖的儿子,但他从不以人民领袖的儿子自居;他深知唇亡齿寒的厉害,为了共和国的

安全,为了邻国友人的尊严,他挺身而出,保家卫国,抗美援朝。

短短的34天,虽然

没有做出如同邱少云,黄继光那样的英雄壮举,但是,作为毛泽东的爱子,作为中朝人民和

平友谊的使者,毛岸英捐躯异国他乡,用宝贵的生命抗击美帝国主义换来朝鲜人民的和平与

安宁,这种博大的爱国情操和国际情怀更显得弥足珍贵。 弥足珍贵的英雄之花,是一朵爱

国主义之花;是一朵国际主义之花;是一朵新中国拥有强大力量源泉的奉献之花! 90华

诞显辉煌,无数英雄染风采!

我们将英雄的风采

编织成一朵朵盛开的鲜花,在人民心中绽放!在祖国90年的岁月中绽放! 谢谢大家!

红色故事演讲稿

自古英雄出少年

单位:新乡县合河乡前村学校 演讲者: 潘 玉 龙 辅导老师:李晓菲 朱佳佳 时间:

2011.4

自古英雄出少年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1937年7月7日的

一声炮响,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中华儿女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争取独立、自由,

走上前线,与敌人浴血奋战。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

篇三:革命故事演讲稿

革命

故事演讲稿 (刘胡兰的故事)

刘胡兰,原名刘富

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她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

儿童团。14岁她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

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

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

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

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

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

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

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

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

“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

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毛泽东在指挥全国战局之余,为

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是已知的中

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

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这种表现,恰恰是共产党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

的结果。

篇四:红色经典小故事演讲稿

红色

经典小故事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

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初一

(8)班的施娇娇。【红色故事红小丫】

伟大的红军长征胜

利75年了,无数的长征故事一直感动着我们的心。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不能忘记长征,

不能忘记千千万万红军流血牺牲——没有他们的奋斗与奉献,能有我们的今天吗?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

利75周年的时候,我给同学们讲一位长征路上红小丫的故事。长征路上的红小丫参加红军后

改名王新兰。她是红军长征中年龄最小的女红军,因此,我把她尊称为长征路上的红小丫。

她加入红军的时候才9岁,10岁开始到12岁跑着参加了长征,因为她人小,别人走一步,

她得跑两三步,才能跟上队伍。

1935年3月30日

晚上,不满11岁的王新兰,由宣传队的大哥哥们搀扶着,在爆豆似的枪炮声中登上木船渡过

了嘉陵江,开始了万里长征。 王新兰跟着队伍一直往西走,整天整夜地走,没完没了地走。

往哪走?那时她不知道,只知道必须跟着队伍走,千万不能掉队,掉队就是死亡。

王新兰在宣传队,

他们带着乐器,什么快板、笛子,洋鼓,边走边宣传鼓动。山路崎岖难走,十几个小战士用

绳子把胳膊连到一起,一个人倒下了,其余的人就一起拉。他们一边艰难的行走,一边宣传

鼓动。打起仗来,宣传队员们就去抢救伤员,抬担架。王新兰人小,抬不动担架,就搀着轻

伤员走。

王新兰不仅会打快

板、唱歌,还会讲笑话,她走到哪儿,哪儿就有笑声。可是,半个月以后,就听不到她的笑

声了,她染上了重伤寒。

一天早晨,身体越

来越虚弱的王新兰,拄着一根木棍,摇摇晃晃地往前走,咬着牙坚持着。宣传队的大哥哥大

姐姐们问她要不要歇一会儿,她摇摇头。走了10多里地以后,她眼前一黑,一头栽到了地上。

大家用树枝扎了一个担架,抬着她走。躺在担架上的滋味很不好受,抬担架的同志也都骨瘦

如柴,走路艰难。几天以后,王新兰连饭也吃不下,昏昏沉沉,头发眉毛都脱落了,牙关紧

闭,不省人事了。炊事员老谢给她送饭来,摸摸她的额头,翻开眼皮看了看,沉重地说:“这

【红色故事红小丫】

娃儿恐怕不行了。”彭道华大姐抱着一线希望,把饭嚼烂,掰开她的嘴,一口一口喂她。有的

同志看到这种情形,建议给当地的老乡30元钱,把她留下。红四军政治部主任洪学智知道以

后,亲自来到宣传队,说:“不能把她留下,这孩子能唱会跳,再艰难也要把她带上。”

王新兰躺在担架上,

【红色故事红小丫】

心如刀割,一再要求把她留下。同志们都说:“那可不行,等你好了,还要看你跳舞,听你唱

歌呢!”

奇迹发生了。同志

们抬着王新兰走了个把月,她开始能吃东西了,脸色也好多了,能坐起来了。死神与王新兰

擦身而过,她的病好了。

部队来到了雪山脚

下。军长许世友亲自来到宣传队给大家讲了过雪山的注意事项。临走时,军长开玩笑地对王

新兰说:“你这么小,山那么高,爬得过去吗?” 王新兰满有信心的说:“爬的过去!”

徐军长又说:“山上

冷得很啊!可不要冻哭了,一哭眼泪就成了冰棒棒,在脸上扒不掉。”

王新兰说:“哪个会

哭啊!”

这天夜里三点,队

长就把王新兰几个姑娘叫了起来,说该上山了。大部队五点钟出发,宣传队早点上山去准备

宣传,还要搭个棚子。

每人发了一块布,让把脚裹上,每人还喝了一碗辣椒水。队长说山上冷,让大家把所有能穿

能戴的都套上。

来到山脚下,凉气

袭人。爬上雪山,一会儿晴,一会儿阴,有时下雨,有时下雪。大家把所有的东西都穿上披

上,都不顶用。雪山皑皑,冻煞人啊! 宣传队员们在寒风飞雪中刚把宣传棚搭好,大部

队就开始到来了。

王新兰打起了小竹

板,向一队队红军一遍遍说着她背的滚瓜烂熟的顺口溜: 同志们,加劲走,

赶快穿过大风口。

莫歇劲,莫逗留,

“三不准”要求记

心头。

累了不准地上坐,

坑洼里的积水不能

喝。

不准打闹大步跑,

互相帮助都走好。

红军战士英雄汉,

定能征服大雪

山„„

十一师政委陈锡联带着队伍走上来了,他爱怜地摸着

红色故事演讲稿
红色故事红小丫 第四篇

[篇一:爱祖国,就要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河山,处处闪耀着革命的光芒,印记着红色的史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特别是学习活的知识,学习做人的好方法。

但是毕竟不能人人在少年时代就踏遍祖国大地。红色故事演讲稿

我们先来参加这“红色之旅”的读书活动,通过书本先来跨越祖国广袤的空间。

随着空间的跨越,我们完成了时间的转换,来到那火热的年代。

通过这次时空大转移的活动,我们了解的不仅是地理知识和历史故事,更了解了中国的社会,中国人的灵魂、气质和精神。

我们思考之后弄懂了:许多伟大的事件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他们有什么意义。

我们将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的信念。

我们将更加坚定为民族振兴、为中国人民造福的决心。

我们将更加勇敢,更加顽强,

描写外貌的句子
红色故事红小丫 第五篇

1、他的两只耳朵出奇的大,像两把小蒲扇。

2、那深陷的双颊上,长满了胡须,毛茸茸的,像个刺猬。

3、她那一头剪短了的头发乱蓬蓬的,像个孵蛋的母鸡尾巴。

4、她的个子不高,总是坐在前排。描写外貌的句子。乌黑的短发上系着红色的蝴蝶结,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闪着智慧的光芒。她爱发言,回答问题时声音又响亮又干脆。

5、他的头发、胡子全白了,如银丝一般,闪着晶莹的白光。

6、他原来有些弯曲的背,现在越驼越厉害,如同背着一口锅。

7、他的头发像鸟巢一样随便地堆在头上。

8、他浑身都是圆圆的,特别是肚子像酒桶一般凸起来,人没到,9、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浓厚乌黑的披肩发,犹如黑色的瀑布悬垂于半空。描写外貌的句子

10、老汉一面听着,一面捋着像干老玉米须一样的胡子。

11、阳光下,只见一个身量不高,面色黑红的少年,浓眉下的一双大眼睛格外有神。左臂上戴着红袖章,上面那“值日”两个字十分显眼。

12、她是一位活泼可爱的小女孩,白净的瓜子脸,弯弯的眉毛下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她爱唱歌,更爱跳舞,还参加了校舞蹈队呢!她穿着那件红地白花的连衣裙,跳舞时,动作优美极了!

13、他向后一仰,山羊胡子一撅一撅的像个兔尾巴。

14、他那刺猬一样的头发又短又粗,透出一股犟劲。

15、那个人体胖肢短,肚子圆鼓鼓的,像一只青蛙。

16、他的头发又稀又黄,蓬蓬松松的像个乱草窝。

17、只见那个人脸皮雪白,以致脖子上的血脉清清楚楚地现出来,像根根的青绳子。

18、孩子噗哧一声笑了,露出了两排碎玉似的洁白牙齿。

19、他是一位爱说爱笑的男孩。圆胖的脸蛋,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特别是那张大嘴巴,笑起来嘴角微微上翘,说起话来非常响亮。他最爱发言,课堂上常常响起他回答问题的声音。他爱穿白色短衬衫,蓝色短裤,又整洁又大方。

20、他的肚子膨胀得像一个气打得过足的大气球。

21、这孩子的头发像春天里的嫩草一样柔细。

22、她梳着一条小辫子,像麻雀尾巴。

23、小丫头脑后那两绺随便扎起的头发,像公鸡尾巴一样,走起路来,一跳一跳的。

24、他踮着脚从几层人的后面,把脖子拉长得像一只鹅。

25、她的一头秀发是深色的,像丝质似的光润,走起路来富有弹性地飘动着。

26、这少女眉清目秀,小长长脸,尖尖的下巴像个白莲花瓣似的。

27、他的头发和平时一样,乱得像一把破笤帚。

28、她露出一口排列整齐的牙齿,好像珍珠一般。

29、金色的卷发顺着光洁的额角波浪似的披垂下来。

30、他的头发有两寸来长,乱蓬蓬的,活像一个喜鹊窝。

31、她的头发梳得很整齐,像一顶光亮的大帽子。

32、飘进飘出的女护士,一头黑发鬈曲得像绵羊尾巴。

33、她的头发颜色漆黑,带有反光,()像乌鸦的翅膀一样,又黑又亮。

34、那女孩的脑后拖着一根猪尾巴似的小辫。

35、她高高的个儿,一头乌黑柔软的头发,梳着许多根又细又长的小辫子。雪白的瓜子脸,细长的眉毛下闪动着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流露出聪颖的光芒。她平时爱穿红黄相间的长条衬衫,配上浅绿色的紧身裤,多么像一位从新疆来的维吾尔族小姑娘啊!

36、两只突出肥大的耳朵守卫在脑袋的两旁,像两扇屏风似的。

37、他腔子里好似有根棍儿支撑着,总是挺着高高的胸脯子。

38、乱蓬蓬的,拖把布似的长发像是好多个月没有梳理了。

39、他的白胡须在胸前飘动,像一缕缕的雪花在飞舞。

40、她露出来的一排牙齿白得像刚刚去了皮的杏仁。

41、他长得是胸阔膀又宽,论劲,气死一头牛。

42、她的黑发像轻纱一样垂在肩上。

43、他那银白的头发,使人联想起那披满白雪的劲松,这是他历尽风霜,饱尝艰辛的见证。

44、他黑苍苍的脸上长满了密匝匝的络腮胡子,像一丛被踩过的乱糟糟的茅草。

45、那少女腰细得像葫芦,仿佛一碰就折。

46、这姑娘的腰肢像杨柳枝儿似的又细又柔。

47、老头儿瘦骨嶙峋的胸脯犹如一条一条的百叶窗。

48、他那半寸长的短发像秋天的芦草一样又干又硬,没有一点儿油性。

49、她那乌黑的头发,梳成两条不长的辫子,垂挂在耳旁,上面还结着两个大红色的蝴蝶结,好像两只漂亮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50、这小女孩长着金黄色的头发,像玉米穗一样。

51、一丛稀疏而干枯的头发,像小鸭的绒毛点缀在头顶上。

52、那一头乱扭着的长发向天冲起,就像黑色火焰一样。

53、老人的那个驼背向上拱起,就像一座小山一样。

54、蓬松的刘海儿垂挂在前额上,犹如3月的杨柳。

55、这小伙子整个脊背又黑又亮,闪闪发光,好像涂上一层油。

56、他黑里透红的脸上露出一排白玉米似的牙齿。

57、短短的扎着红色绸带的小辫,就像两只蝴蝶落在她的耳边。

58、她一头乌黑闪亮的秀发自然地披落下来,像黑色的锦缎一样光滑柔软。

59、她又黄又瘦,脖子像鹅一样显得细长。

60、他的头发越来越白了,简直像盖了一头皑皑的霜雪。

61、我们的黄老师很年轻,只有二十多岁。乌黑的头发从中间分开,红润的脸庞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老师有一张不太大的嘴,讲起课来清楚有趣,说起故事来生动感人,有时逗得我们哈哈大笑,有时使我们心情悲伤,流下眼泪。

62、他肩膀宽阔,身材高大,结实得像一堵墙似的。

63、他肩膀、胸脯全是疙瘩肉,真像个牛犊子。

64、他的胡子足有半尺长,就像那老榕树的根须,在风中飘动。

65、他的一对耳朵啊,活像两片神气活现地撑开着的河蚌壳儿!

66、她那黑亮黑亮的头发像柳丝一样轻柔。

67、她的头发已经半干,被晚风吹拂着,在明月般的脸庞前飘动着。

革命英雄事迹演讲稿
红色故事红小丫 第六篇

革命英雄事迹演讲稿

[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当我们凝视着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国旗,我们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炮火纷飞的岁月。在祖国危急存亡的时刻,为了祖国的解放,无数的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战火中出生入死,监牢里坚贞不屈,刑场上大义凛然。他们用生命,用热血,换来了华夏民族的新生,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爱国乐章。今天,我演讲的故事的题目是:“宁死也不做俘虏” 

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江滨公园的广场上,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四、五军为摆脱困境被迫向西转移。队伍中,有第五军妇女团,当时,任妇女团指导员的冷云,为了革命事业,告别刚刚出生两个月的孩子,强忍悲痛,随部队西征。 

1938年十月的一天,部队撤退到了乌斯浑河边,部队决定晚上就在岸边休息,第二天清晨再过河。很快,战士们在篝火旁睡熟了。但他们没有想到,篝火暴露了目标。特务把消息报告给了日本人,后半夜,日本人纠集了一千多日伪军,把抗联战士包围了。 

第二天拂晓,日伪军开始向抗联战士发起进攻。革命英雄事迹演讲稿。妇女团的宿营地离大部队比较远,冷云听到枪声后马上命令女战士们卧倒,所以,敌人并没有发现她们,而是直接向大部队逼近。 

在这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们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伪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最终,抗联主力部队顺利突出重围。尽管抗联主力部队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八名女战士,但终因日军火力强大而未能成功。 

被包围的八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在背水作战、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冷云坚定地队大家说:“同志们,我们是共产党员、抗联战士,宁死也不做俘虏!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死,是我们最大的光荣!”她们折断枪支,高唱着<<国际歌>>,挽臂走入波涛滚滚的乌斯浑河,集体沉江,壮烈殉国。牺牲时,他们中年龄最大的25岁,最小的才13岁。 

“八女投江”的悲烈壮举,令敌人震撼。日军指挥官连声哀叹,“连女人都不怕死,中国灭亡不了!”正是因为中国人民具有“八女投江”这样英勇不屈的气节,我们才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同学们,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生活在一个和平、美好的环境里。 我们要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好少年。以英雄为榜样,用我们的热情,用我们的才智,奋发学习,让先烈们奋斗的轨迹在我们的拼搏中延伸,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让我们的国旗更鲜艳,五星更闪亮! 

[篇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群立小学五年级二班的王全淦。今天,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为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是“鲜血铸就的幸福”。 

站在余姚这充满温暖的幸福土地上,望着这曾经洒满革命英雄热血的土地,我,想起了他们,令我永远铭记于心的革命英雄们!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刘志丹同志和黄明同志,因此,我想把他们作为我这次演讲的主人公…… 

刘志丹同志, 1903年冬出生于陕西保安县,在青少年时期目睹了民不聊生的凄惨景像。于是,他想改变社会,复兴中华。通过努力,他考进了黄埔军校。1926年毕业了,然后随军出征,他多次带领革命战士与敌人发起斗争,屡战屡胜,并联合老百姓们打土壕,分土地…… 

之后,他带领着部队又在三交镇与敌人展开斗争,与敌军从清晨对战到下午,由于敌众我寡,他在亲自上战场指挥战斗时,他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射中了左胸,伤到了心脏,在牺牲前他含着最后一口气,大声朝战友们说:“兄弟们,一定要把三交镇给拿下来…”话落,刘志丹同志倒下了…… 

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刘志丹同志放心不下的仍是“三交镇”,他这种伟大的奉献精神,不禁让我热泪盈眶,视线模糊中,又让我不得不想起与他一样,同样令人钦佩的伟大英雄,那就是革命战士黄明同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明同志的故事吧! 

黄明原名金达,家住余姚市南面15公里处的一个金岙村。由于,在一次掩护地下党组织撤退中,不幸被捕,被关在了梁弄监狱,小小的牢房竟关了50多个人,房内破棉被散发着浓重的霉气,粪便桶发出阵阵恶臭,大伙连睡觉都要轮流,黄明既要在恶劣环境下生活,又要对付敌人,还联合难友们制订了一个秘密越狱计划。 

一次,四明山党组织指导梁弄地下党与黄明配合行动,黄明组织难友们用筷子把浸湿的报纸塞进墙缝以减少干灰浆的粘性,把石块挖出来,白天用棉被堵住洞口伪装现场,晚上在部分难友的掩护下继续干,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不料敌人突然查牢,洞口暴露,黄明毅然挤在了难友们的前面,并承认是他主使的,敌人气的当场将黄明吊在了房梁上,对他一阵严刑拷打后发现黄明仍未说出一句话,于是,敌人决定利用黄明来一个“猎鹰”行动,将地下党们一网打尽…… 

敌人唯恐会有批漏,在一个小小的梁弄,竟调集了一个特务营,一个保警中队,县自卫大队,还有绥靖指挥部的警卫班等兵力。 

行刑那天,黄明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的百姓们,当在一个偏僻角落发现一个熟悉的战友时,他竟不顾一切大声喊着:“有埋伏,不用管我,快走…。。”地下党们听到了,迅速撤离,在敌人们眼皮底下溜了,敌人气的当场开枪打死了他,革命英雄——黄明同志! 

一个刘志丹倒下了,一个黄明倒下了,可千千万万个像刘志丹、黄明这样的英雄前仆后继的冲上来,是他们用鲜血铸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为了我们奉献出了一切。 

时光飞逝,今天已是21世纪的和平年代了,虽这些革命英雄们已去逝多年,可他们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眼角的一滴泪悄然落下,化成一颗闪亮的五角星散发出耀眼的光茫,望着胸前鲜红的红领巾,我不禁轻轻伸出了右手,庄重的举过头顶,行起了少先队礼,感激的说道:“革命英雄们,你们——辛苦了!”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篇三]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沿着先辈的足迹。 

又一个清明节来临了,又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革命先烈们为了祖国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果没有他们,我们怎能过上今天如此幸福的生活呢? 

先烈们,是你们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候建起了万里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血杀拼搏。你们英勇倒下了,而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民却站起来了,他们高声唱着<义勇军进行曲>,那声音传到大江南北、传到长城内外;先烈们,是你们把中国人民从生死边缘拯救回来,你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用血肉建设了新中国,让老百姓们当家做主了。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还记得邱少云吗?敌人的一枚枚燃烧弹扔下,正巧有一枚落在了他身边,要知道,当时他只要打几个滚,就可以免遭死亡的危险。但,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整个作战计划,他顽强地忍下来了。他绝不是钢铁铸造的,而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如果换成当今世界的每一位,能做到吗?但是,他却做到了,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坚韧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 

刘胡兰,一个听起来多么娇弱的名字,那颗爱国的心却远远重于泰山。她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虽然她只有15岁,但站在敌人面前却镇定自若,坚定的目光吓得敌人心惊胆颤。死亡的狰狞并没有使她畏缩半步,争取革命的胜利才是她不灭的信念。然而,凶狠的敌人毫不留情地夺走了她年轻的生命,她为中国历史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辉煌一页。 

是呀!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涌现出许许多多胆识过人的革命英雄,他们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人民的幸福,宁可抛头颅、洒热血。这种无私奉献、英勇的行为,难道不值得我们世代传颂、永远学习吗?我们的革命志士是多么爱我们的国家! 

同学们,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生活在一个和平、美好的环境里。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只有懂得珍惜,懂得我们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才会更加努力地去创造未来,创造美好的生活。战争的年代造就了烈士们的坚强与勇敢,和平环境同样会把我们培养成材,我们要有信心,因为我们有榜样!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是国家的接班人,让我们沿着先辈的足迹,继承先烈遗志,发扬前辈爱国精神,为祖国的日益强大、繁荣富强而发愤图强、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积极锻炼,共创祖国美好明天!

[篇四]

"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的坚守岗位?"  

雷锋,就是这一缕阳光、这一滴水、这一粒粮食、这颗最小的螺丝钉,虽然他的一生短暂,但他的精神长存,虽然他的一生平凡,但他的形象伟岸。  

有人说:"雷锋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他真的离开了吗?不,没有!虽然他的肉体离开了,可他的崇高灵魂却永远伴随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你听,兰考县的父老乡亲们呼唤县长的声音响起来了,"焦县长,你怎么啦?"声音是那样关切,是那样深情,因为他们的县长为了兰考县的人们病倒了,倒在了兰考那片贫瘠而又富饶的土地上。  你看,新时代的焦裕禄向我们走来了,他的感人事迹,传唱大江南北。两次进藏的他,领养了三个孤儿,让家境本不富裕的家庭更加拮据,有时甚至须靠捐血来贴补家庭,可他给群众买药、扶贫救济时却出手大方,少则百十元,多则上千元,最终实现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誓言。这位视少数民族同胞为骨肉的汉族干部却倒下了,用他的鲜血染红了他所热恋的雪域高原。  

他们是谁?他们就是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孔繁森。可他们又是"雷锋"是时代前进中的"雷锋",你能说,雷锋已经离开了我们吗?  

老师把自己的知识和道德力量传播给莘莘学子们;工人农民们用自己的汗水描绘着祖国的蓝图;警察叔叔们用自己的青春和鲜血守护着人们的和平、安宁;白衣天使们用自己的温柔给我们带来了健康、美好……  

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雷锋的身影,他们学习雷锋精神,实践雷锋精神,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贡献,雷锋虽然逝去多年,但是他的精神却被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了,他的精神在学习中体验出来了,在生活中体验出来了,在任何一个岗位中都体验出来了。你又能说,雷锋已经离开了我们吗?  

雷锋精神伟大,但并非高不可攀;平凡,但并非琐碎;神圣,但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当国家利益遭到损失时,"雷锋们"挺身而出;当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雷锋们"倾力相助;当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不能统一时,"雷锋们"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你还能说,雷锋已经离开了我们吗?  

不,没有!也永远不会!雷锋他那流淌着无私奉献的血液将撒遍祖国各地,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在新世纪的建设大潮中,我们也将谱写一曲曲壮丽的雷锋之歌!

[篇五]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初一(8)班的施娇娇。

伟大的红军长征胜利75年了,无数的长征故事一直感动着我们的心。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不能忘记长征,不能忘记千千万万红军流血牺牲——没有他们的奋斗与奉献,能有我们的今天吗?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5周年的时候,我给同学们讲一位长征路上红小丫的故事。长征路上的红小丫参加红军后改名王新兰。她是红军长征中年龄最小的女红军,因此,我把她尊称为长征路上的红小丫。她加入红军的时候才9岁,10岁开始到12岁跑着参加了长征,因为她人小,别人走一步,她得跑两三步,才能跟上队伍。

1935年3月30日晚上,不满11岁的王新兰,由宣传队的大哥哥们搀扶着,在爆豆似的枪炮声中登上木船渡过了嘉陵江,开始了万里长征。王新兰跟着队伍一直往西走,整天整夜地走,没完没了地走。往哪走?那时她不知道,只知道必须跟着队伍走,千万不能掉队,掉队就是死亡。

王新兰在宣传队,他们带着乐器,什么快板、笛子,洋鼓,边走边宣传鼓动。山路崎岖难走,十几个小战士用绳子把胳膊连到一起,一个人倒下了,其余的人就一起拉。他们一边艰难的行走,一边宣传鼓动。打起仗来,宣传队员们就去抢救伤员,抬担架。王新兰人小,抬不动担架,就搀着轻伤员走。

王新兰不仅会打快板、唱歌,还会讲笑话,她走到哪儿,哪儿就有笑声。可是,半个月以后,就听不到她的笑声了,她染上了重伤寒。

一天早晨,身体越来越虚弱的王新兰,拄着一根木棍,摇摇晃晃地往前走,咬着牙坚持着。宣传队的大哥哥大姐姐们问她要不要歇一会儿,她摇摇头。走了10多里地以后,她眼前一黑,一头栽到了地上。大家用树枝扎了一个担架,抬着她走。躺在担架上的滋味很不好受,抬担架的同志也都骨瘦如柴,走路艰难。几天以后,王新兰连饭也吃不下,昏昏沉沉,头发眉毛都脱落了,牙关紧闭,不省人事了。炊事员老谢给她送饭来,摸摸她的额头,翻开眼皮看了看,沉重地说:“这娃儿恐怕不行了。”彭道华大姐抱着一线希望,把饭嚼烂,掰开她的嘴,一口一口喂她。有的同志看到这种情形,建议给当地的老乡30元钱,把她留下。红四军政治部主任洪学智知道以后,亲自来到宣传队,说:“不能把她留下,这孩子能唱会跳,再艰难也要把她带上。”

王新兰躺在担架上,心如刀割,一再要求把她留下。同志们都说:“那可不行,等你好了,还要看你跳舞,听你唱歌呢!”

奇迹发生了。同志们抬着王新兰走了个把月,她开始能吃东西了,脸色也好多了,能坐起来了。死神与王新兰擦身而过,她的病好了。部队来到了雪山脚下。军长许世友亲自来到宣传队给大家讲了过雪山的注意事项。临走时,军长开玩笑地对王新兰说:“你这么小,山那么高,爬得过去吗?”王新兰满有信心的说:“爬的过去!”

徐军长又说:“山上冷得很啊!可不要冻哭了,一哭眼泪就成了冰棒棒,在脸上扒不掉。”

王新兰说:“哪个会哭啊!”

这天夜里三点,队长就把王新兰几个姑娘叫了起来,说该上山了。大部队五点钟出发,宣传队早点上山去准备宣传,还要搭个棚子。

每人发了一块布,让把脚裹上,每人还喝了一碗辣椒水。队长说山上冷,让大家把所有能穿能戴的都套上。

来到山脚下,凉气袭人。爬上雪山,一会儿晴,一会儿阴,有时下雨,有时下雪。大家把所有的东西都穿上披上,都不顶用。雪山皑皑,冻煞人啊!宣传队员们在寒风飞雪中刚把宣传棚搭好,大部队就开始到来了。

王新兰打起了小竹板,向一队队红军一遍遍说着她背的滚瓜烂熟的顺口溜:同志们,加劲走,赶快穿过大风口。莫歇劲,莫逗留,“三不准”要求记心头。累了不准地上坐,坑洼里的积水不能喝。不准打闹大步跑,互相帮助都走好。红军战士英雄汉,定能征服大雪山……

十一师政委陈锡联带着队伍走上来了,他爱怜地摸着王新兰冻得通红的小脸蛋,说:“部队快走完了,这里风大,不能多呆。”宣传队领导决定让年龄小的队员先上山,大一点的再坚持一会儿。

王新兰还想坚持,但是不得不服从命令。到了雪山顶,她往下一看,只见红军队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像一条长龙,把茫茫雪山划成了两半,十分壮观。王新兰又打起了小快板,等队伍差不多都过完了,才坐“冰飞机”滑下了山。

红军长征堪称世界奇迹,10岁的王新兰跑着长征是人生的奇迹。我们要纪念长征,也要学习长征路上的红小丫王新兰,向千万红军先辈致敬!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720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