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德克巴莱观后感300

| 节日作文 |

【www.guakaob.com--节日作文】

赛德克巴莱 观后感
赛德克巴莱观后感300 第一篇

野蛮与文明的碰撞

上集《太阳旗》讲述第一次雾社事件,头目莫那鲁道和遭受奴化的赛德克族人,经过几十年的隐忍和被奴役,终于打响了反击的枪声,整个气氛热血昂扬。下集《彩虹桥》讲述第二次雾社事件,日军大举反扑,赛德克族被绞杀,他们用日本人血祭祖先之后自己踏上了彩虹桥与祖先和亲人相聚,悲壮催人泪下。这部电影让我觉得特别震撼的地方有两处,其一是这些番人在雾社起义中,不分士兵平民的残忍杀戮,连日本的女人和孩子都不放过;其二是当番人决定打一场持久战时,女人们集体上吊自杀,为了给战士多留一些粮食。

不喜欢这个片子的同学,应该不喜欢的是,电影对于日本的亲和,对于台湾土著的野蛮残酷的描写。

其实,我相反,我没有对这个电影中的任何一个人有着强烈的感情,我并不觉得给孕妇看病,在雾社修学校,铁路,邮局的日本人可爱,也不认为导演这样拍就可以掩饰日本对华的残酷暴行。日本人需要铁路运走台湾山区的富饶矿产,需要学校教育来弱化中国人或者台湾当地人的抗日情节,他们需要邮局为他们传递电报和战情。尽管这些文明是他们带来的,但是,他们带来这些文明的初衷绝对不是帮助台湾人变得发明起来。

莫那鲁道说,“日本人带我们去看他们的飞机,大炮,机关枪,轮船,他们就只带我们去看这些。”

是的,日本人带莫那鲁道这些土著去参观的不是文明,而是要他们知道他们拥有摧毁的力量。 再说,雾社12个血盟的赛德克族人们,茹毛饮血。猎头,野蛮,杀人如草芥,对于生命自身都是残酷的,他们的抗日行为,也并不是出于爱国爱民族,而仅仅是你们侵入了我的猎场,你们侵入了我的领地,像动物一样,像老虎一样的保护自己的领土和族人。

我并不觉得文明一定比野蛮要更好或者要更先进,文明很多时候很虚伪,当文明被逼急到一定程度,它会比野蛮更加野蛮和残忍。但文明毕竟是有自己一层薄纱披在身上的,当你直视那种赤裸裸的野性和残忍时,总会有一种被灼伤的感觉。

莫那鲁道们的抗日行动也并不见得高尚,尽管悲壮,但也不值得人们去学习。

这里面还有两个很纠结的人物,他们各自拥有两个名字,两种身份,他们在对立的两族人中间扮演者尴尬的角色。赛德克族对日本人进行屠村,妇女小孩都不放过,这是一种恶,但这是对日本人的侵略和压迫的奋起反抗,这可比当时众多汉人都有骨气,这是一种义,甚至日本人都对他们肃然起敬。日本人的侵略和压迫是一种恶,但是他们对于赛德克的妇幼是采取接纳收容的,这是一种善,而赛德克人可以忍心亲手将自己的妻儿杀死……如此矛盾的世界最终在一郎身上得到了体现,他一方面向往日本的文明社会生活,但同时受到歧视,日本人不完全接纳他;一方面自己流的是赛德克人的血,不得不要为族人的抗争牺牲。最后他选择了亲手杀死自己的妻儿和了解自己的生命还换取自由的灵魂。而花冈一郎,最终面对莫那•鲁道的问题:你死后是要进日本人的神社,还是要去祖灵的牧场?他无法选择,只能随波逐流,并最终先后自杀。他选择了用日本武士的方式——切腹——来维护自己最后的尊严,但他使用的工具却是原住民的弯刀。他死前和弟弟的对话是赛德克语,但刀刺入腹部的那一刻却用日语说了句“谢谢”。弟弟的话更叫人难忘:一刀切开你矛盾的肝肠,哪也别去了。而我猜,这也正是台湾人最真实的想法!【赛德克巴莱观后感300】

随着时代潮流的波涛汹涌,野蛮终将被文明狼吞,但是,如果文明就是意味着被奴役被驯服的话,野蛮就没有理由不骄傲!

单说电影,聪明的魏德胜,选择了民族冲突这样一个敏感而复杂的话题,却又只是赤裸裸地向人们展示双方的价值观和生存方式,并没有刻意 “宣扬”、“推崇”某种东西,也没有在展现矛盾后试图提供出路。他描绘的就是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特定的一群人的一种特别的色彩。我想正是他追逐电影梦想的纯粹信仰,驱使他偏执地拍出这样一部纯粹的艺术作品。也正是这样一个血【赛德克巴莱观后感300】

腥却豪情万丈的故事,让你我对善与恶,对野蛮与文明,对生命的价值和灵魂的信仰思索着不同的答案。

您的朋友 沙琪玛 为这封邮件插入了背景音乐 - 下载 播放

播放器加载中...

正在发送...【赛德克巴莱观后感300】

此邮件已成功发送。再回一封

赛德克巴莱观后感
赛德克巴莱观后感300 第二篇

《赛德克巴莱》观后感

偶然的机会看了《赛德克巴莱》这部电影。观之如品茗,里面的热血沸腾让人不由地想去接触。

这部电影叫《赛德克·巴莱》,其含义为“真正的人”。同样的抗日,同样的民族守护,但是它却没有《金陵十三钗》中日军擢发莫数的罪行,更没有其它抗日片中塑造的一个个愚昧无知的日本人,无法让我们语笑喧阗。它叙述了那个民族的兴盛、衰败与落寞,还原了一个历史!

故事叙述在险恶的日据时代,赛德克族被迫失自己的文化与信仰,男人必须服劳役不得狩猎、女人派遣帮佣不能编织彩衣,骁勇善战的赛德克族马赫坡社头目莫那鲁道,见证这三十年来的压迫统治,看着族人过着苦不堪言的日子。因一场误会种下日警和赛德克族的紧张关系,自此族人便活在恐遭日警报复的阴霾中,忍辱负重的莫那鲁道在深思后,虽知这场战役将面临灭族危机,但他明白唯有挺身为民族尊严反击,才能成为真正的赛德克人,于是决心带领族人循着祖灵之训示,夺回属于他们的猎场。莫那鲁达头目一直在承担着英雄的角色,其他的部落的头目也在年轻的时候都成为他们猎场的守护者和英雄。

影片中有段对话深深震撼到了我:

塔道:你明明知道这一战一定会输,为什么还要打?

莫那:为了快被遗忘的图腾!

莫那:你看看这些年轻人,白白净净的脸,没有赛德克该有的图腾。你忍心看着他们死的灵魂被祖灵遗弃?还是你觉得他们不够资格?成为一个双手染血的赛德克巴莱?

塔道:“图腾?”

莫那:图腾!!

塔道:拿生命来换图腾印记,那拿什么来换回这些年经的生命?

莫那:骄傲!

两个头目之间的对话碰撞出了两个掷地有声的字眼!那是属于一个名族的骄傲,那是一种为了自己生存的骄傲。战斗前夕,男人为了守护自己的部落,自己的猎场,愿意用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而女人,虽是历史以来的弱势群体,但她们却宁愿贡献出最后一粒粮食,支持男人冲锋陷阵。那集体上吊的一幕更是让我对他们的图腾精神有了全新的认识。他们要到达彩虹桥的那一边,成就赛德克巴莱!最后整个部落没有一个人投降,他们的思想中只有两个选择:上阵杀敌、或者自尽!

【赛德克巴莱观后感300】

看习惯了国产好多的红色影视剧,思维就严重的固化了,日本人的愚笨,人民的聪明智慧,甚至我们都忘记了其实日本人和我们一样也是有智慧的而不是其他的低级动物。这几年还好了,也不在欺负观众的智商,开始有一点点的人情味,但这似乎还是看不到艺术上的新起色。赛德克巴莱就让我看到了这一点,看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现实,是一部展现了有血有肉历史感的电影作品。而里面的有很多角色更加符合现实,比如花冈一郎和二郎,他们是赛德克里受过教育的极少人,他们眼里有文明,通过日本的教化成为一名文明人。纷繁复杂的文明社会,无疑,这是对他们有强烈吸引力的,他们也想努力地融入其中,做一个文明人,甚至面对“文明人”不屑的眼神,他们也心存希望。但同时他们又纠结于族人的信仰,最真实的问题就是死后是进日本的神社还是踏上彩虹桥。他们是极端痛苦的,一面是冥顽不化的族人,一面是奴隶族人的骄傲的文明人。文明对他们意味着声望、

名禄、在社会安身立命的根本,而传统则是他们祖先血脉的延续,灵魂的归属。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花岗还是达奇斯,不知道死后如何在日本神社和赛德克祖灵之间做出选择。

举刀自戕之前,花岗一郎问:“二郎,我们到底是日本天皇的子民,还是赛德克族祖灵的子孙。”

“切开吧,一刀切开你矛盾的肝肠,哪也别了,当个自在的游魂吧。” “谢谢”

自杀之前,花岗一郎和妻子郑重而虔诚的换上了和服。我相信,他们至死都渴望被文明所承认的......最后,花冈一郎选择切腹结束自己的生命,也斩断自己的矛盾。

在影片中演绎了文明与野蛮,起初,赛德克人原始的生活方式,以人头数量权衡英勇与否、生食鹿的心脏等行径都让人觉得他们特别的野蛮,好似正宗的野人。然而,日本人为了资源入侵了这里,他们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去改造这里的人民。他们用暴力压迫着他们,奴役他们,强行改造。但对于改造后的结果却从未认可,从日本警察对一郎、二郎的言语,我们看出,日本人依然骄横的以为自己才是上等民族,土著人都是永远的奴隶。在《彩虹桥》中,赛德克人忍受了20多年的压迫,最终爆发。他们为了自己的灵魂能重返祖灵,为了自己的信仰,自己内心的声音终于引导他们走向了反抗,他们依旧英勇无比,尽管只有300多人,他们无惧生死,在血泊中,他们走向了光明。较之赛德克人的淳朴,日本人那压迫人、奴役人的欲望,就显得无比的卑劣。因此,文明与野蛮不是表面的现象,不是暴力能改造出来的,也没有定性的对与错。我们应该尊重每个种族各自的生活方式,尊重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日本的文明看似文明其实野蛮,赛德克的野蛮确实淳朴的自由。

“如果你的文明是叫我们卑躬屈膝,那我就带你们看见野蛮的骄傲”这句话着实印象深刻。片中所刻画的部落奋起杀敌并不是为了守护台湾,甚至不是夺回土地。他们想通过战死,走过彩虹桥,回归信仰之地。赛德克巴莱,是野蛮的。血腥并不是野蛮的完整诠释,它滋养着强者的骄傲!

电影看到了最后,莫那鲁达独自离开,剩下的那些人也都在最后的决战中牺牲了。那些收容所里怀孕的妇女和老人也被日本人最后给杀害了。莫那鲁达的遗体在四年以后才被发现。赛德克人的历史似乎也流传了下来。看完这部电影我在想通过一部电影我了解了一个我以前从未听过的民族的历史,而我们什么时候也可以通过一部艺术作品了解我们的历史,我不知道。

赛德克人最后都团聚在彩虹桥的一端,唱着他们民族美丽的歌谣,走向他们的祖先诞生的地方。

《赛德克巴莱 彩虹桥》观后感
赛德克巴莱观后感300 第三篇

南京林业大学学术论文 丁敏

《赛德克巴莱》电影观后感

不羁只因侬本多情,学会爱慕全赖有你。时间,是个神奇的魔法,可以褪去墨迹,可以淡忘回忆。而有一种情怀却日久弥新,那就是对历史的印记,那么清新,又是那么的伤感,踏过历史的足迹,漫步往昔的台湾,那一抹令人振奋的回忆,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不管是曾经的斯巴达300勇士,还是现在的赛德克族300名战士,他们都是英雄,当之无愧的英雄。很多人说,他们都失败了,但是失败并不代表。刑天失败了,但他继续战斗,被人尊称战神,蚩尤失败了也被称为战神,项羽失败了也被称为战神。失败并不代表他不勇敢,我们也不能因成败而论英雄。

自古以来,英雄一直是男人心中的荣耀,只是最近很长一段时间,变味了。正如电影里那位日本司令说,不是战死就是自杀的精神不存在了,日本没有了武士道。其实,中国也没有课忠义,没有了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也没有史可法的城在人在,没有邓世昌的为国捐躯,也没有张自忠的取义成仁。不是时势不造英雄,而是人们忙着争夺财富,人们忙着嬉笑谩骂,人们都嘴里说着刘墉的话,心里全是和珅的鬼。

【赛德克巴莱观后感300】

叛徒,比敌人更可怕;走狗比暴君更可恶。英雄的失败,自然有英雄自身的原因,更多的时候是嫉妒是怨恨,更有一批可怕

的叛徒和可恶的走狗。每个时代,总有一些人,愿意当叛徒,当走狗。当年的秦桧,让岳飞命丧黄泉,成了那些叛徒走狗的先祖。当年的吴三桂,打开了山海关,让清军的骑兵踏尸中国。当年中国的抗战,更多的人不是死在战场,而是死在叛徒的出卖。总之,这个世界,有英雄,就有叛徒,有英雄,就有走狗。英雄可以留名千史,叛徒走狗永远钉在耻辱墙上。

我绝不是赞扬战争,我也绝不是赞美暴力,我只是欣赏那些勇气,那些不畏强权的勇气,那些不怕死亡的勇气。现实的人,很多时候为了展现自己的勇气,最喜欢干的却是自相残杀,骨肉相残,不过是亲者痛仇者快,可是在血的刺激下,谁还能控制住自己?曾国藩虽然是历史完人,但是还是要消灭太平天国,岂不知为帝国主义打开了通道;国民党在日寇全面进攻后,还是妄图残杀中国百姓,让大片中国土地沦丧。想起现在的大学,大四的时候,也总要让你们自己相互竞争下,最好拼个你死我活,也许这是生存训练。只是我知道,连狼这样凶狠的动物都知道团结,而有些人却从来没有懂得怎样做人。

文明和野蛮,像是势不两立的。其实,他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有时候我们所谓的文明,也是野蛮,要知道人类是灭绝其他动物种族最残酷的;有时候所谓的野蛮,也是文明,他们爱护自然爱护所以他们敬畏的东西。没有谁对谁错,只要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都是愿意承认的。但是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反对,以灭绝为目的的冲突。日本的毒炸弹,每一个人正义的人都不会

支持,而近似灭绝种族的行为,更是为每一个有正气的人所厌恶。 有人说,死比活着更容易。我说,是啊,死了一了百了,再也没有痛苦。也有人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我说,是啊,活着是为了继承,为了更好的发展。对待生死,坦然以待,不要苟活,也不要卑微的死去,我们要活的伟大,死的光荣。人生一世,既然生命有数,何必要委屈自己,我们要学着勇敢的面对,生死无所谓,只为能有所贡献。

战斗到最后的英雄,有时不是为了胜利,而是为了荣耀。战斗到最后的英雄,有时不是为了荣耀,而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心。梁山好汉即使是招了安,也照样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豪杰。我们不是为了战斗而战斗,我们也不是为了英雄而英雄。我们需要活出自己的光彩,为自己,为祖先,为后人!我们永远在战斗!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比起战士们的冲锋陷阵,更让我震撼的是妇女们的集体自杀,他们的大义,他们的勇敢,他们用血染红了那片森林。他们的肉身吊在了树枝上,但他们的灵魂早已飞过了彩虹桥。宁愿站着死,绝不跪着生。宁愿走投无路下自杀祭祖,也不愿成为敌人玩弄的工具,这才是赛德克人。影片结束时,我们看到了彩虹桥,一群英勇的赛德克人骄傲的哼唱着山歌走向彼端。他们用身体赢得了灵魂。

也许是因为“特殊国情”的关系,反侵略战争的电影并不少见,比如早期的《地道战》和香港的《十月围城》等,

但几乎没有一部电影能和《赛德克.巴莱》相比,它不同于《十月围城》主要突出小人物的牺牲精神,和舍生取义的民族大义。而是以一个部落的兴衰灭亡折射出台湾,他们被迫割让,被迫接受着敌人的奴化教育,被迫着做一切不愿意做的事,他们也曾反抗过,斗争过,压榨过。直至1945年日本战败,台湾光复才洗清了百年的奇耻大辱,只希望一切灾难都已经过去,台湾这个受尽惊吓与折磨的孩子应该好好歇歇,选择自己的道路。

对于这样一部真诚、真实又震撼人心的作品,任何言语在它面前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我们能做的就是走进电影院,感受一次心灵的震撼。听,赛德克人又唱起了熟悉的歌谣:“孩子们,在通往祖灵之家的彩虹桥顶端,还有一座肥美的猎场!我们的祖先们可都还在那儿呐!那片只有英勇的灵魂才能进入的猎场,绝对不能失去……族人啊,我的族人啊!猎取敌人的首级吧!雾社高山的猎场我们是守不住了……用鲜血洗净灵魂,进入彩虹桥,进入祖先永远的灵魂猎场吧…”。

结语:只有真正的西方式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有真正的自由民主! 中国人最可怕的是现在已没有信仰,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悲的,是没有前途的民族。看完这部电影,我欣喜居然也有屠杀小日本场景——震惊了,了解宝岛台湾的人文历史,明白出草的来龙去脉。

更为不畏强权,勇于斗争的赛德克巴莱致敬。

敬礼,礼毕!

雷锋电影观后感
赛德克巴莱观后感300 第四篇

[篇一:<雷锋>电影观后感]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以前只知道这句话是雷锋说的,<雷锋>电影观后感-姚薇。今天,我们观看了<雷锋>电影,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对雷锋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雷锋小时候生活十分坎坷:母亲被逼死了,父亲被qiāng打死了,十二岁的哥哥为别人打工活活累死了,弟弟在妈妈的怀里饿死了。雷锋从此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雷锋电影观后感。后来雷锋当上了解放军,他一心想为人民服务。所以雷锋常常利用空余的时间来帮助人民。

一次,雷锋利用休息日的时间去参加义务劳动。和所有的工人们搬运砖头,由于雷锋叔叔的加入,一切工作都变得更快了,就在离下班时间还有两个小时时,地放了我。

现在回想这件事,我感到好惭愧啊,不就是扶他过一次马路吗?多么的简单啊!以后我一定要向雷锋学习,不为名利,不求报答,多做好事。

[篇三:电影<雷锋>观后感]

星期五上午学校组织全校师生观看了电影<雷锋>,开始看的时候觉得没有什么意思,可是当我看完整部片子,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雷锋有着和我们现在截然不同的童年生活,遭遇了种种的不幸。雷锋幼年时妈妈被吊死,弟弟被活活饿死,哥哥被累死,爸爸被残忍地绞死,全家只剩下雷锋一人艰难度日。他遇到过关心、同情他的人,也遇到过欺负他的人,但他始终坚定一种信念,对生活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面对再大的困难永不言退,发誓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报效祖国。

雷锋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信念、誓言,他不计得失地帮别人搬砖;看到战友有困难了,偷偷地以战友的名字往战友的家乡寄去20元钱;看到行动不便的老人,主动帮助他们拿东西,送他们回家……,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细节,恰恰反映出了雷锋同志的高尚品德,他不是一朝一夕做好事,而是用他的短暂一生都在做好事,他不图回报,不图名利,用平凡的一生铸就了不平凡的精神。

雷锋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不幸壮烈牺牲了,看到这里,我不禁潸然泪下。雷锋同志虽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的死重于泰山,虽然他只活了20多岁,但是好事却做了一火车。他并没有死,他已经永远地活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正如雷锋所说过的一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事业中去。

电影看完了,雷锋的身影永远地留在了我的心里,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我会以雷锋为榜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篇四:<雷锋>电影观后感]

今天,老师叫我们去多媒体教室看雷锋的电影,我们班的同学听了,高兴得跳来跳去,像一只可爱的小猴子。

老师带我们来到电影室,看着即将播出的电影,我很紧张又兴奋,电影开始了,我看到了小时候的雷锋叔叔,那时他们家很穷,雷锋叔叔的哥哥、弟弟都饿死了,爸爸被日本鬼子砍死了,妈妈是被日本鬼子逼着上掉了,一个圆满的家庭就这样被害了,只剩下雷锋叔叔四处流浪。

有一天,雷锋去山上砍柴,在回家的途中,地主看见了,就说雷锋砍了他家的柴,要雷锋叔叔把柴抬去他家,雷锋叔叔不肯,地主就凶恶的砍了雷锋叔叔的手一刀。

电影里又讲到有一次雷锋去帮工人们修建学校,在路上把一个老奶奶和她的小孙子送回家,这时天下着倾盆大雨,雷锋顶着雨把他们送到了家,连一杯水也没喝就走,还有一件事,雷锋叔叔当兵一个月才6元钱,但他为灾区群众捐了100元,雷锋叔叔做的好事上千万,所以总是流传这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雷锋叔叔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雷锋叔叔常说过一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们服务是无限的,长大后我一定要为人民服务,帮助贫困的人,争取当一个永远的活雷锋,雷锋叔叔已经离开我们50年,但雷锋叔叔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篇五:电影雷锋观后感]

为弘扬雷锋精神,纪念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47周年,物流中心团委于3月3日组织全体团员青年观看了<雷锋>电影。观影后使我感受深刻,同时不仅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把向雷锋同志学习与保持团员先进性相结合呢?

我觉得首先,我们要学习雷锋同志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雷锋同志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如磐石,他在日记中写到:“我就是长一个心眼,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革命需要我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qiāng眼,我就去做黄继光。”看到这些朴实而坚定的话语,反思自身,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物质文化要求日益提高,有些青年团员的共产主义信念发生了动摇,有些团员甚至丢弃了共产主义,走向腐败走向犯罪。青年团员员一旦失去了坚定的党性,就失去了其奋斗终身的目标和理想,失去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注定要走向灭亡。雷锋同志满怀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为人民富裕而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名青年团员员去学习。我们只有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才能始终保持青年团员的先进性。

其次,我们要学习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为人民服务,是贯穿在雷锋一生最明亮的旋律,是雷锋精神的核心。雷锋一生没有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他总是乐于助人,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始终保持着青年团员的高尚品格。

再次我们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求实,敢于钻研,敢于深入。只有深入进去才能看到实质,才能有所收获。雷锋同志教我们做“钉子”,让我们深入的去干每一件事,丢弃浮夸和浮躁,踏实得干好每一件事。我们青年团员要充分弘扬雷锋精神,钉子精神,要在天津市物流货运中心范围内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学习气氛,制定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计划及目标,勇于赶超,勇于拼比,不甘落后,积极向上。每天的工作的优异成绩是对此最好的见证。

学雷锋活动永远没有停止,我们会把他作为生活和工作的榜样,勇于奋斗,不停探索,积极进取,为集团二次创业做出贡献。

[篇六:雷锋电影观后感]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终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每当我听到这首熟悉的歌曲时,我心里就会产生对雷锋叔叔那助人为乐,默默奉献的精神的所敬佩。

最近,我看了<雷锋>这部电影,使我对雷锋叔叔的敬佩更多了几分。这部电影主要讲了:雷锋在他的一生中以帮助别人为快乐,默默奉献的一幕又一幕。最后因公殉职了。

然而,有一个镜头却定格在我脑海,抹也抹不去:有一次,雷锋去看病,不巧走到半路,下起了暴雨,他看见一个老大娘抱着一个三岁的小孩正赶路去几十里外的一个村子,十分艰难。雷锋便决定送他们去。在路上,雨下得越来越大,泥泞溅满了雷锋的下半身,在上一处土坡时,雷锋一手扶着背上的小孩,一手在湿软的土坡上挖出一道平坦的路,让跟在后面的大娘走好一些。而在把大娘和孩子送到目的地之后,雷锋却不打一声招呼就消失在暴风雨中。雷锋叔叔这种默默奉献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去学习啊!

雷锋叔叔只是一个普通的汽车兵,可是他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常的业绩。他毫无损人利己之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他一切都听从党的安排,无论在什么岗位,他总是说:“革命需要我去烧木炭,我就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qiāng眼,我就去做黄继光。”这朴实的话语充分展示了一个革命战士一切服从党的安排的崇高品质。

虽然雷锋叔叔离开我们近五十年,但他那优秀的品质一直影响着一代代的炎黄子孙。就拿去年的一件事来说吧!在2011年7月2日下午,杭州市某住宅楼区,两岁女童妞妞突然从九楼坠下,这时楼下的吴菊萍毫不犹豫地踢掉高跟鞋,伸出手奇迹般地接住了妞妞。事后,我想:吴菊萍和妞妞素不相识,是什么让吴菊萍做到这些呢?答案就是:爱心。吴菊萍不顾自身危险救下妞妞,难道她不就是我们现代的活雷锋吗?

雷锋自己也曾经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

难道我们同学不应该像雷锋那样吗?雷锋精神,代代相传。让我们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关心一下受伤的同学,扶爷爷奶奶过马路,给老年人让座……让我们一起争做平凡的小雷锋!“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终于党……”熟悉的歌声再次在我的耳边响起……

《”蚁贪”之祸》观后感(一)
赛德克巴莱观后感300 第五篇

编者按:日前,我部组织全体员工观看了<[蚁贪"之祸>和<严守党的纪律>两部教育影片。<[蚁贪"之祸>这部影片的内容生动形象、贴近现实,在广大员工中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后续将刊出优秀影片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作者:翟晴

作为刚步入社会一年的年轻人,我们即将会面临许多之前在校园中从未遇到过的诱惑和考验,由于社会经验不足、意志不够坚定,很多人往往会误入歧途,初尝甜头后徘徊甚至深陷蚁穴中不可自拔。《”蚁贪”之祸》观后感(一)。然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该片深深的为我们敲响了拒腐防变的警钟,即使我们都身处平凡的岗位也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醒自己、告诫自己,勿以恶小而为之,防止因为贪图小恩小惠而酿成不可挽回的大错,只有抑制住心中的贪念,作者:梁汨

记得第一次接触[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句话时,并不理解它真正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看到、听到越来越多关于蚂蚁的[励志"故事后,逐渐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理解。今天观看[蚁贪之祸"后,更是感慨不能小看这体态微小的蚂蚁。本片中,天台教育局教研室原主任陈义栋、副主任钱祖伟,从毫不起眼的1。2分钱开始,到受贿25万,京城小会计卞忠从几百块的第一桶小金,发展到贪挪公款2。2亿元。他们从小贪到大贪、从量变到质变,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力完成了蚂蚁式搬家。《”蚁贪”之祸》观后感(一)。然而不料新家太奢华,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他们也不得不为此付出代价,在另一个国家准备的新家中悔过。

受到这股蚂蚁式搬家力量的冲击,不禁想到如果我们将这股力量用在好人好事上,该是怎样的效果?社会的面貌会怎样?我们的生活会怎样?真的无法想象那美好的画面,此时也更加体会到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作为一个党员,我应当牢记这两句话,时刻提醒自己善与恶只是一念之间,要远离诱惑、洁身自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向身边优秀的榜样学习,传递正能量。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723307.html

    上一篇:描写芦苇花的句子

    下一篇:现代诗军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