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思归

| 节日作文 |

【www.guakaob.com--节日作文】

人日思归篇一
《人日思归》

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旧传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二年】在客中过年,由旧岁进入新岁,占了两个年头。【人归落雁后】作者估计自己北返要落在北飞的大雁之后。【思发在花前】归思在花开之前已经发动。

这首诗短短二十个字,看似平淡无奇,但抒发思归的深情却很动人。

相传此诗是在隋朝做官的薛道衡出使南朝陈国时在江南所作。陈国的人看了前两句,说:“这是什么话?谁说他会做诗呢?”及至看完了后两句,又说:“到底名不虚传。”那么这首诗何以动人呢?妙就妙在诗人处处运用对比,把极普通的生活现象集中起来,高度浓缩地抒发了思归的急切心情。

前两句,说自己来到南方,时间已经太久。从诗中可以看出,薛道衡是上一年年末来到南方的。他在客居生活中过了“春节”,进入了第二年。到了“人日”,入春不过才七天,不能算长。但从旧年到新春,已经跨了两个年头,因而可以说“离家已二年”。“二年”既是客观事实,又是主管感受。七天与二年形成对比,七、八天不算长,但二年不能不说为时已久。诗人身处异乡,客中度岁,思家之情就在这默默的计算与对比之中暗露出来。一个“已”字寄寓了多少惆怅!

后二句说春花未萌发之时,思归之念已经发动。这里又用了对比,即以归落在雁后、思生于花前对比。诗人清醒地估计到,不可能很快回去,但只愿落在春来即行北归的大雁之后,不肯把时间设想得再晚一些了,由此可见思归之心切。按说,在雁归之后就动身,是够早的了,但思归之心产生得更早,在春花开放之前已经发动了。说得具体点,即新年刚过,正月初七“人日”这天就思归了。真是一个比一个早。按人的内心的活动规律,应该是:春花开放之前归心已动,估计动身的时间会在大雁之后。现在采取先说雁、后说花的次序,不仅是押韵的需要,更是为了突出心情之急切。

这两联之间也有紧密的联系。它们有内心活动的因果关系:如果没有前两句对于离家已久的怅恨,就不会产生思归急切的心情。它们还有内心活动的表层与深层的推进关系:前一联只是计算时日,内心活动还不明朗,后一联向前跃进一大步,把内心深处复杂的活动一下子展现出来。前呼后应,使全篇凝聚在“思归”这个中心点上。(周明)

(选自《中国古典诗词名篇分类鉴赏辞典》)

人日思归篇二
《人日思归》

人日思归篇三
《人日思归》

人日思归篇四
《人日思归》

《人日思归》

朝代:隋隋作者: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出塞》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从军行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蚕妇》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凉 州 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赠刘景文

年代:【宋】作者:【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鸟鸣涧 ·

王维

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作者:辛弃疾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zhè gū)。





人日思归篇五
《薛道衡《人日思归》赏析》

薛道衡《人日思归》赏析

薛道衡的《人日思归》因其词浅情深而传诵千古。开头二句虽笔

调平淡,但是一股苦涩的思乡之情却弥漫在字里行间,表达了诗人

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后二句中,诗人以迟归结局与思归愿望相

对照,更表现了诗人身不由己、思归不得的苦衷。这首五言小诗写

出了远在他乡的游子在新春佳节渴望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普遍心理,

诗人即景生情,以平实自然、精巧委婉的语言,把思归盼归之情融

入到字里行间,耐人寻味,韵味悠长,尽得含蓄之妙。

思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题之一,浓重的乡愁陪伴着许多游子诗

人,同时,许多诗人也创作了数不清的乡愁诗篇,因而思乡实际上

已经成为中国古代诗人共同的一个“情结”。从《诗经》(如《采薇》)

开始,古代抒写思乡情感的诗篇就有许多,尤其是在唐诗里更显突

出。李白的《静夜思》尤为著名,只有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

思》可与之抗衡。在古代文学史上能与上述这两篇作品鼎足而立的

就是隋朝著名诗人薛道衡的《人日思归》。

薛道衡(540—609),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生于

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540年),卒于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

历仕北齐、北周和隋朝,与李德林、卢思道齐名,为当时文坛领袖。

隋文帝时,薛道衡担任机要职务多年,既有文才,又有政治远见和

军事谋略,因而受到名臣高颎、杨素等的敬重,名声大振,一时无

双。因有才名却不受时为晋王的杨广拉拢而为其所忌恨,后因议论

时政终遭隋炀帝杨广所害。

薛道衡出身官僚家庭,六岁时父母双亡成为孤儿。但他专精好学,

13岁时,读《春秋左氏传》,感于子产相郑之功作《国侨赞》一篇,

词藻华美,时人称为奇才。他尤其长于诗作,如他的《出塞诗》既

有边地的悲怨情调,又弥漫着粗犷壮大之气,体现了北朝诗风的特

点。同时,因多次出使江南陈朝,薛道衡受南方文风的影响也较深,

如他的《昔昔盐》一诗辞采绚丽,对仗工整,描写铺排极为细腻,

其中“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为千古吟诵的名句。据说薛道衡

临刑前,隋炀帝曾带着几分嘲弄的口气问他:“更能作‘空梁落燕

泥’否?”

薛道衡诗名极著,《隋书》本传记载:“江东雅好篇什,陈主犹爱

雕虫,道衡每有所作,南人无不吟诵焉”。其诗作成就之高、影响

之大由此可见一斑。游国恩先生等编著的《中国文学史》认为薛道

衡“是隋代艺术成就最高的诗人”。郑振铎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中认为薛道衡“既能于诗句中表现出那极其幽深的境界,而用字造

语又很巧饰,如此奇才,安能不为炀帝所忌?”并称赞《人日思归》

“颇不愧为短诗的上驷”。

《人日思归》是薛道衡的一首小诗,一般认为此诗是他使陈时在

江南所作。刘餗《隋唐嘉话》卷上载:“薛道衡聘陈,为《人日》

诗云:‘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南人嗤之曰:‘是底言?谁谓

此虏解作诗?’及云:‘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乃喜曰:‘名

下固无虚士。’”全诗共四句二十字:“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诗人当时“独在异乡为异客”,难免“每

逢佳节倍思亲”,这首小诗恰恰因其词浅情深而传诵千古,为人称

道。

开头二句,诗人淡淡地说出一个事实:“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笔调平淡,似乎不带什么感情,然而低吟之际,就会感觉到一股苦

涩的思乡之情弥漫在字里行间。人日就是农历的正月初七,相传为

女娲娘娘造人的日子,也是新春伊始、阖家团聚的日子。人日是古

代一个重要的节日,据说起源于西汉。汉魏时代以“七”为吉祥,

《汉书·律历志》,用七为“三才四时”之始来解释七的重要性,

说:“七者,天地人四时之始也。”《东方朔占经》和《岁时书》都

以七日为“人日”,言天地初开,一日鸡,二日狗,三日猪,四日

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把灵辰大吉的正月初七定

为“人日节”。了解了人日节的意义,就能理解诗人在看似平淡的

诗句中所蕴藏的深情。一个“才”字则透露出诗人的满腹心事,仿

佛他在屈指计日,也许他主观感觉新年已过了许久,但仔细一算,

原来入春才七天呀,时间过得真慢!诗人客中度岁,由旧年进入新

年,因此说“两年”。在别人看来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可在满

怀思归盼归急切心情的诗人那里却恰恰相反,离家七日犹如二年之

久。短短的七日已让人难以忍受,离乡两年的岁月又是怎样熬过去

的呀。诗人以平淡质朴的诗句道出了度日如年的心情。诗句一开始

就告诉我们,诗人是在异地他乡辞旧岁迎新年的。从诗句的词语中

可看出,“离家已二年”并不是真的离家已整整两年。诗人在旧年

的岁末来到南方,转眼进入新年的正月初七,时间虽短,却已经历

了旧年和新年两个年头。“七日”和“二年”的对比,表达出了诗

人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后两句,诗人告诉我们,他在春花开放前就有了归家的念头,但

是因为使命在身等原因,真正能动身回乡,却要落在大雁北归的日

子之后。大雁是候鸟,每年秋末冬初到南方越冬,春暖花开之后北

归故乡。诗人想到春天来了,大雁就要从南方飞回北方的故乡去了,

自己却不能回归家乡,落在了大雁的后面,这是多么令人无奈和惆

怅。在后两句中,诗人先说“人归落雁后”,再说“思发在花前”,

以将来迟归的结局与念念在心的思归愿望相对照,更见出诗人身不

由己、思归不得的苦衷。在这个春天到来之前,他就盘算着归乡了,

可是现在眼看着春草将绿,春花将开,成队的鸿雁从头顶掠过北归,

诗人却无法回去。看看别人都能与家人共度佳节,自己却因皇命在

身,出使陈朝,远离家乡,不能与家人共度这美好时光。离家虽然

才短短七日,在诗人看来却犹如二年一样漫长,更何况还有多少个

七日才能回归故乡呢?诗人渴望与亲人团聚的心情是多么急切,可

这思归盼归的心情,却在春花开放以前就早早地萌生出来,要是真

的到了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的时候,这思归盼归的心绪又该萌发多

少呢?

这首五言小诗写出了远在他乡的游子在新春佳节时刻渴望回家与

亲人团聚的普遍心理,“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古诗十九首》

之十四)。诗人即景生情,以平实自然、精巧委婉的语言,表达出

他深刻细腻的情感体验,充分展示了他驾驭语言文字的深厚功力。

诗人把思归盼归之情融入到九曲柔肠之中,诗句朴实无华,耐人寻

味,归念绵绵,韵味悠长,尽得诗家含蓄之妙。当日文坛领袖,岂

是浪得虚名?

应当指出的是,自南朝出现“永明体”与沈约提出“四声八病”

说之后,中国古典诗歌逐渐走上了格律化道路,至盛唐方完成这一

转变。薛道衡的诗歌创作正处于这个转变时期,这首五言小诗也就

体现了这一特点。尽管前二句在平仄上还不完全符合格律的要求,

但其对仗已相当工整,如“离”对“入”、“家”对“春”、“已”对

“才”、“二年”对“七日”,用词十分讲究。后二句无论平仄还是

对仗,已很符合格律诗的要求了。由此看来,薛道衡受南朝文风的

影响的确比较深。

人日思归篇六
《人日思归》

人日思归篇七
《人日归思 薛道衡》

人日思归篇八
《2014古诗》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生“经典诵读”修订稿(电子版) 三年级

目 录

(一)必背古诗20首:

1、《山行》(唐)杜牧

2、《竹里馆》(唐)王维

3、《江南春》(唐)杜牧

4、《乐游原》(唐) 李商隐

5.《少年行》(唐)王维

6、《蜂》(唐)罗隐

7、《元日》(宋)王安石

8、《人日思归》(南北朝) 薛道衡

9、《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

1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11. 《咏菊》(唐)白居易

12、《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13.《客中行》(唐)〃李白

14.《暮春》(清)翁格

15、《示儿》(宋)陆游

1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17、《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18、《四时田园杂兴》(宋) 范成大

19、 《风》 唐〃李峤

2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二、成语(20个)

三、名言、警句(各10个)

四、儿童诗(5首)

五、推荐阅读书目

(一)必背古诗词20首:

1、《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注释】

①山行:在

②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③石径斜:石头铺成的小路弯曲而上。斜,今音xié,古读xiá,

这读古音,押韵。

④白云深处:白云笼罩的地方,指高山的深处。

⑤坐:因为

⑥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红色。

⑦红于二月花:比二月开的花还要鲜艳。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

2、《竹里馆》

(唐)王维

huang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①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 huang是竹林。

②长啸:长声呼啸

【译文】

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竹林里辟静幽深,无人知晓,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3、《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注释】

①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②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③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④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译文】

千里江南,到处是黄莺婉转啼叫,到处是绿叶映衬着红花。在水边的村落、靠山的城镇,到处都有酒旗迎风招展。昔日南朝建造的一座座寺庙,如今都隐现在一片迷茫的烟雨之中。

4、《乐游原》 ...

(唐)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注释】

① 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

② 不适:不悦, 不快。

【译文】

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5.《少年行》

(唐)王维

dǒu xiá shǎo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

【注释】

①新丰:在今陕西临潼(tóng)县西北,是出产美酒的地方。

②斗(dǒu)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钱是古代的一种货币),形容酒的名贵。斗是古代的盛酒器,后来成为容量单位。

③咸阳: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④游侠(xiá):游历四方的使客。

⑤少:读shǎo。

⑥意气:指两人之间感情投合。

⑦系(xì)马:拴马。

【译文】

新丰的美酒斗有很多,咸阳的游侠也很多而且大多都是年轻人。游侠们相遇,意气相投,于是在一起饮酒,把马儿系在楼边的杨柳数旁。

6、《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注释]

① 山尖:山峰。

人日思归篇九
《自读课本古诗期中前》

自读课本古诗复习(1-4)

《春游曲二首》王涯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人日思归》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京师得家书》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溪村》朱继芳

雨洗山光绿净,波涵天影清空。 草际自浮鹅鸭,柳阴分坐儿童。

《初夏睡起》杨万里

梅子流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山亭夏日》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人日思归篇十
《2012最新整理的五言绝句全集》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秋浦歌 唐 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秋浦歌 唐 李白 炉火照天地, 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 歌曲动寒川。 怨情 唐 李白 美人卷珠帘, 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 不知心恨谁。

玉阶怨 唐 李白 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 玲珑望秋月。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劳劳亭 唐 李白 天下伤心处, 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 不遣柳条青。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前出塞 唐 杜甫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八阵图 唐 杜甫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绝句 唐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山中 唐 王维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竹里馆 唐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送别 唐 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 王孙归不归。 相思 唐 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杂诗 唐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栾家濑 唐 王维 飒飒秋雨中, 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 白鹭惊复下。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洛中访袁拾遗 唐 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 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 何如北地春。

送朱大入秦 唐 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 宝剑值千金。 分手相脱赠, 平生一片心。 夜雨

唐 白居易 早蛩啼复歇, 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 芭蕉先有声。

问刘十九 唐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草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登乐游原 唐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嘲桃

唐 李商隐 无赖夭桃面, 平明露井东。 春风为开了, 却似笑春风。 咏风

唐 虞世南 逐舞飘轻袖, 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 吹花送远香。 蝉

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送灵澈 唐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弹琴

唐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 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送上人 唐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 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 时人已知处。 锄禾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悯农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人日思归 隋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田上

唐 崔道融 雨足高田白, 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 东方殊未明。 咏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于易水送人一绝 唐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送崔九 唐 裴迪 归山深浅去, 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 暂游桃源里。

终南望余雪 唐 祖咏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霞

唐 王周 拂拂生残晖, 层层如裂绯。 天风剪成片, 疑作仙人衣。 田家

唐 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 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 官家已修仓。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秋夜寄邱员外 唐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 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 幽人应未眠。 听筝 唐 李端 鸣筝金粟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郞顾, 时时误拂弦。

新嫁娘 唐 王建 三日入厨下, 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 先遣小姑尝。

玉台体 唐 权德舆 昨夜裙带解, 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 莫是藁砧归。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行宫 唐 元稹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何满子 唐 张祜 故国三千里, 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 双泪落君前。

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剑客 唐 贾岛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蚕妇 宋 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渡汉江 唐 李频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春怨

唐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哥舒歌 唐 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 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 不敢过临洮。

长干行之一 唐 崔颢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

长干行之二 唐 崔颢 家临九江水, 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 生小不相识。

江南曲 唐 李益 嫁得瞿塘贾, 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 嫁与弄潮儿。

塞下曲 唐 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塞下曲 唐 卢纶 野幕敞琼筵, 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 雷鼓动山川。 塞下曲 唐 卢纶 鹫翎金仆姑, 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 千营共一呼。

塞下曲 唐 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雪

唐 罗隐 尽道丰年瑞, 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 为瑞不宜多。

送郭司仓 唐 王昌龄 映门淮水绿, 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缘, 春潮夜夜深。

洛阳道 唐 储光羲 大道直如发, 春日佳气多。 五陵贵公子, 双双鸣玉珂。

观永乐公主入蕃 唐 孙逖 边地莺花少, 年来未觉新。 美人天上落, 龙塞始应春。

左掖梨花 唐 丘为 冷艳全欺雪, 余香乍人衣。 春风且莫定, 吹向玉阶飞。

思君恩 唐 令狐楚 小苑莺歌歇, 长门蝶舞多。 眼看春又去, 翠辇不曾过。

题袁氏别业 唐 贺知章 主人不相识, 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 囊中自有钱。

夜送赵纵 唐 杨炯 赵氏连城璧, 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 明月满前川。 咏史 唐 高适 尚有绨袍赠, 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 犹作布衣看。

罢相作 唐 李适之 避贤初罢相, 乐圣且衔杯。 为问门前客, 今朝几个来。 逢侠者 唐 钱起 燕赵悲歌士, 相逢剧孟家。 寸心言不尽, 前路日将斜。

江行无题 唐 钱珝 咫尺愁风雨, 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 犹有六朝僧。

秋风引 唐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秋日 唐 耿玮 返照入闾巷, 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 秋风动禾黍。

秋日湖上 唐 薛莹 落日五湖游, 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 谁与问东流。

宫中题 唐 唐文宗 辇路生秋草, 上林花满枝。 凭高何限意, 无复侍臣知。 汾上惊秋 唐 苏颋 北风吹白云, 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 秋声不可闻。

蜀道后期 唐 张说 客心争日月, 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 先至洛阳城。

赠乔侍御 唐 陈子昂 汉廷荣巧宦, 云阁薄边功。 可怜骢马使, 白首为谁雄?

答武陵太守 唐 王昌龄 仗剑行千里, 微躯敢一言。 曾为大梁客, 不负信陵恩。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 岑参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婕妤怨 唐 皇甫冉 花枝出建章, 凤管发昭阳。 借问承恩者, 双蛾几许长。 题竹林寺 唐 朱放 岁月人间促, 烟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 更得几回过?

三闾庙 唐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 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 萧萧枫树林。

别卢秦卿 唐 司空曙 知有前期在, 难分此夜中。 无将故人酒, 不及石尤风。 答人

唐 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 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 寒尽不知年。

曲池荷 唐 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 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 飘零君不知。

中秋月 唐 李峤 圆魄上寒空, 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 不有雨兼风。

思归 唐 王勃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见晚, 山山黄叶飞。 郭隗

唐 陈子昂 逢时独为贵, 历代非无才。 隗君亦何幸, 遂起黄金台。 马诗 唐 李贺 催榜渡乌江, 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 何处逐英雄? 马诗 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公子家 唐 聂夷中 种花满西园, 花发青楼道。 花下一禾生, 去之为恶草。

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陶者

宋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 鳞鳞居大厦。 田家

宋 梅尧臣 南山尝种豆, 碎荚落风雨。 空收一束萁, 无物充煎釜。

得山雨 宋 梅尧臣 急雨射苍壁, 溅林跳万珠。 山根水雍壑, 漫窍若注壶。 梅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和梅圣俞杏花 宋 欧阳修 谁道梅花早, 残年岂是春。 何如艳风日, 独自占芳辰。 城西书事 宋 韩维 蔬畦绕茅屋, 林下辘轳迟。 霜蔓已除架, 风飘空挂篱。 寄兴

宋 戴复古 黄金无足色, 白璧有微瑕。 求人不求备, 妾愿老君家。 商歌

宋 罗与之 东风满天地, 贫家独无春。 负薪花下过, 燕语似讥人。

七步诗 三国 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酌贪泉诗 东晋 吴隐之 古人云此水, 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 终当不易心。 吴歌

南朝 鲍照 夏口樊城岸, 曹公却月楼。 观见流水还, 识是侬泪流。 赠范晔诗 北魏 陆凯 折花逢驿使, 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

王孙游 南朝 谢朓 绿草蔓如丝, 杂树红英发。 无论君不归, 君归芳已歇。 相送

南朝 何逊 客心已百念, 孤游重千里。 江暗雨欲来, 浪白风初起。 别诗

南齐 范云 洛阳城东西, 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 今来花似雪。

山中何所有 南朝 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 岭上白云多。 只可自怡悦, 不堪持赠君。

九月九日行薇山亭南梁 江总 心逐南云逝, 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 今日几花开。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82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