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鸡,创业

| 节日作文 |

【www.guakaob.com--节日作文】

篇一 卖鸡,创业
农村开网店要创意,“孕妇鸡”一只300不够卖

  22日,秋收之后。记者来到沛县杨屯镇欢口村,看望村民常看看一家。常看看家里40亩地,种有小米、玉米等杂粮,今年收了近4万斤粮食。今年3月,26岁的小常开起网店。小常每天从早上8点,“盯”到夜里12点。“每个月大概能卖4千斤,赚3000多元。”不过,他并不满意,“淘宝上光是卖粮食的就有3000多家,要想在里面脱颖而出,太难了!”

  缺创意,赔本也没赚到吆喝

  常看看的感慨,说出了如今很多农民的苦闷。据最新统计,目前江苏农村网民规模达991.95万人,农民网站、网店超过9000家。而全国仅在淘宝和天猫上的农村网店,就超过200万家。

  网络,打开了农产品销售的一扇窗。农民“触网”,势头虽然挺猛,然而,有的大赚,有的赔本,个中原因令人深思。要想真正分享电商盛宴,农民面临诸多困难。

  在宿迁农村,记者遇到农民桃雕师云守阳。“桃雕是当地农民传统工艺,也是个细活。”云师傅说:“一枚"八仙过海",要在核上刻出人物、坐骑等十多项内容,打60多个孔,一刀失误就前功尽弃。”他干了几十年,手艺很好,但作品卖价并不高。“有一个城里来的徒弟,才学了三两年,把作品在网上挂出来,卖出几千元的高价。”师傅很感慨:“怪就怪咱不懂网,落伍喽。”

  在徐州铜山八段村玻璃厂干了多年的农民李月新,情况好一些。两年前,在淘宝开店卖特色玻璃罐。“一个月赚个两三千块吧,不过,想做得更好便力不从心了。”和很多农民一样,李月新没读过几年书,网店物品的图片,是用普通傻瓜相机拍的。“这还算好的,村里不少人还是手机拍的简易图,不论从光线、视角、修图等各方面都不专业。”推荐介绍商品时,语言也简单粗浅,大大影响了产品形象。“村里有的人搞电商,忙了几个月,一件也没卖出去。赔了本,也没赚到吆喝!”

  创意好,“孕妇”鸡不够卖

  对农民而言,农村开网店除了基本的网络及电商技能,更难的是营销策划。在靖江,瓜农孙明贤在别人帮助下,今年开始上网卖瓜。别人上网销售量翻番,自己的瓜质量不错,销量却怎么也上不去。问题在哪?孙明贤告诉记者:“我都是有啥卖啥,城里人的那些好点子,农民真想不出来啊!”

  与此相反的一个例子是,同是农民,养鸡专业户尤高农村开网店赚了大钱。刚开始在网上卖鸡,他一天也卖不了几只。有一位记者朋友听说后,给他想出个“孕妇特供”的创意,并建议他按鸡龄分成不同价位出售。“最高的三年多老母鸡,卖到近300块。第一周,就一下子来了几百个订单,栏里的都不够卖了!”

  即使有了好的产品、策划,由于网上各种商铺数以千万,仅靠农民个人“吆喝”也还是不够的。泰州市泰供润德电子商务公司总经理李嵩认为,从长远看,各地农副产品和特色产品要想凸显优势,需要抱团发展。而这背后,需要有一个好的平台。

  不久前在淘宝上线的“特色中国·泰州馆”是很好的案例。借助梅兰芳家乡的名气,泰州市在这里集中开设120多家特色网店,“打包”了黄桥烧饼、溱湖八鲜、靖江肉脯等56类近千种泰州各区县知名农副产品。上线第一天,点击量就超过2000人次。这在浩如烟海的网店中,可谓一炮打红。

  农民当电商,政府培训不可少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主任邱泽奇教授认为,农民电商未来的发展,除取决于农业和农村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同时取决于农民的现代化程度。“农民能不能快速跟上技术、信息等方面的节奏,能不能突破乡村信息化等条件的制约,是农民发展电商成败的关键。”他呼吁,地方政府部门在软件、硬件包括平台等多方面,都需要有所作为。

  记者了解到,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今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统筹建设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展农民用网培训,进行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等一系列举措。

  “这对农民来说,都是好消息。电子商务可为农民增收立功,农民迫切需要各地实实在在的帮助。”铜山马坡镇副镇长徐守军告诉记者,他们已和区里研究帮扶计划,比如对农民上网的技能培训、官方推广平台的建设[来源:

  相关:电子商务正在改变中国农民的消费方式

  作为全国第一个启动“千县万村”合作的省份,浙江正在勾勒新一轮农村电商发展路径。就在上月举行的首届浙江县域电子商务峰会上,浙江省商务厅厅长周日星表示,未来几年,浙江将把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列入重点工作。

  近日,浙江印发的《浙江省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实施方案》指出,在未来3年,浙江将向农村电商全面发力,利用电子商务推动农村经济的新一轮发展。

  方案称,到2017年,浙江计划培育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20万个,在全省建成100个乡镇电子商务创业园和1万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实现农产品网络销售额500亿元。同时,初步建成浙货网络销售体系、居民网络消费服务体系和青年网络创业机制。

  浙江省政府提出,要通过政策引导农产品经营企业、农村合作社和农业经纪人等积极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等业务,引导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拓展农村业务,带动更多企业参与农村电商发展。以返乡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和部分个体经营户为重点,积极培育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带头人。

  同时,拓展农产品网络零售市场,构建多层次的农产品网上批发渠道, 积极探索生鲜农产品网上直销,鼓励发展生鲜农产品网订店取业务。培育发展电子商务村,总结现有淘宝村形成发展的有益经验,重点推动一批具有特色产品和电商从业人员等条件的乡村开展电子商务,进一步鼓励当地村民进行网络创业,促进网商在农村的集聚发展。

  就在桐庐,农村淘宝刚刚开设,村民已在利用服务站,把土鸡蛋、土蜂蜜等搬上网络。因为淘宝,桐庐金家村的村书记淘先垚也准备改造村里的枇杷基地,重新筹划村里农产品的商品化。桐庐县富春江镇镇长华良东说,农村电商除了改变农民的卖难买难,也正在悄然改变着农村人的生活。

  本报记者 郑 焱 王 岩

篇二 卖鸡,创业
魏雅静:90后农村女孩创业卖鸡米饭年赚30万

   “为了调整配方做出好吃的快餐,几个月里她吃掉了2000多个鸡腿……”说起23岁的平度农村女孩魏雅静,同事们被她的执着所折服。两年前魏雅静大学毕业后开始自主创业,两年时间里她做过酒店服务员、当过送餐工、包子工,后来自己开包子铺,而就在去年3月份,她倾尽所有积蓄开了一家做鸡米饭的快餐店,不到一年时间就卖出了6万份,赚了近30万元。由于她家里条件不好,深知贫困家庭孩子上学不容易,所以每卖出一份快餐,她就拿出一毛钱的利润资助贫困学生,一年时间内她捐出了6000元钱资助了6名贫困小学生。

   创业 90后农村女孩年赚近30万

   魏雅静今年23岁,家在平度崔家集镇魏家村,可谁也没想到一个刚从农村出来的普通女孩靠着经营快餐店年赚 30万元。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魏雅静的这家快餐店位于平度市区 ,是在2013年3月份开始营业,而一年时间里,她就卖出了六万份。“说实话,其实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 。”说起此事,魏雅静还显得有些害羞。

   2012年,她从青岛一所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毕业,与千千万万刚刚走出校园的普通大学生一样,魏雅静也选择了与专业相关的行业工作,但是她心里却怀着一个梦想。“洋快餐卖遍全球,有很多大品牌,我就是学的餐饮,也希望能创造出一个中国快餐的大牌子。”魏雅静说,就在上学期间,她都会到一些酒店、快餐店打工、而毕业之后她还当过送餐工、做过包子工。

   由于本身就是从事酒店管理专业的,魏雅静利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打工中结合实践,不断摸清了餐饮业的经营方法。“2012年年底,我跟同学合伙开了一家包子铺。”魏雅静说,由于自己的堂哥也经营着多家包子铺,所以从进料、配方等多个方面,她能得到堂哥的帮助。“卖包子让我赚了一些钱,但后来因为这家店要拆除进行改造,所以我不得不放弃了。”魏雅静说。

   用心 数百次反复调味配制食谱

   那为何要做鸡米饭这样的快餐呢?魏雅静说,她在酒店打工时就事事处处用心,而期间她就特别留意到,在平度的很多酒店内,客人们都很喜欢点红烧鸡块这道菜,而且也喜欢配着米饭吃。

   “我本身学酒店管理,所以对做菜也特别喜欢。”魏雅静说,她在平时也不断尝试着做这道菜,而且琢磨如何能做到让大众都喜欢吃的口味。

   特别是当自己包子铺关闭后,她就有了做鸡米饭的想法。2013年3月份,她将之前靠包子铺赚的几万元全部拿出,然后在平度市区租下了一个门头,之后又向堂哥借了几万元进行装修,最终开起了这家快餐店。

   3月18日中午,记者来到这家店时,不时有客户前来购买,根据量的多少,每种快餐的价格也不同,最便宜的15块钱。“小魏特别用心,我跟她年纪差不多,但我真是佩服她。”一位员工小王透露,为做到口味统一、口感纯正,开业之初魏雅静反复调整配方,“她一边做一边尝一边改,光鸡腿就吃了两千多个。”小王说。

   据介绍,经过数百次的反复调味尝试,魏雅静最终配制出了自己的食谱。据魏雅静介绍,目前她每天的营业额都在3000元左右,而好的时候能达到5000元。

   团队 7名员工中4个是大中专生

   “现在像我们这样的专科毕业生或者中专毕业生找一份满意的工作确实比较难,所以我也想带动她们一起创业。”采访中,魏雅静说,现在快餐店里有7个员工,其中4个是毕业不久的大中专生。

   “我们都是年轻人,就得勤快点,吃点苦不算什么。”为了自己的梦想,魏雅静和自己的员工们都很努力,起早贪黑。另外,快餐除了要有好的口味外[

   回馈 挣的钱资助6个贫困小学

   “我父亲和母亲起初都在我们镇的供销社里上班,可后来两人全都下岗,家里以前也挺困难的,我知道贫困的滋味,现在创业有钱了,也应该帮助一下像我一样的孩子,让他们能够好好成长。”魏雅静告诉记者,做人不能总是向社会索取,而不回报,“我能创业成功,多亏大家帮助,我也希望能够回馈社会,把爱心传递下去。”魏雅静说。

   魏雅静告诉记者,她身边有不少孩子因为家庭贫困很早就出去挣钱打工了,小小年纪辍学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从创业之初,魏雅静就决定了,每卖出一份快餐,就要从利润里面拿出一毛钱,将这些钱攒起来,拿去给需要帮助的儿童,资助他们的学业。魏雅静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2013年,魏雅静一共卖出了6万份快餐 ,魏雅静就拿出了6000元,送到了平度市开发区实验小学的6名贫困小学生手里。

   “一毛钱很少,但是积累起来就会很多,我能帮助的人很少,但是人人都拿出爱心,力量就会很大。”魏雅静告诉记者,她决定不仅是在这个本店,今后加盟的分店也会将这个“一毛钱”的传统延续下去,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她这样做虽然也有人质疑,但在她的眼中爱心没有错,为了爱心她会一直坚持下去。

   在提起为什么回馈社会的时候,魏雅静总是谦虚地说“因为很多人帮助过她”,由于双亲下岗,家境贫困 ,她能够走到今天,离不开社会的帮助和政府的支持。

篇三 卖鸡,创业
创业奇迹:50只鸡成就一个亿万富翁!

大连韩伟集团又给世人一个惊奇:与丹麦SANOVO公司共建5000吨蛋粉的项目正式签约,这预示着韩伟集团出产的蛋粉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打入欧盟市场,成为亚洲最大的蛋粉加工企业。作为民营企业韩伟集团的当家人,名列《福布斯》内地排行榜、早已是亿万富翁的韩伟,总是一脸微笑,看上去很是朴实。 <<<更多创业故事   养鸡是一件平常事,在我们国家的农村,谁家没有几只鸡呀,养鸡场也是成千上万,但是能把鸡养得这么好的、规模如此大的,韩伟是独一份。国内饲养规模达到20万只的蛋鸡场已是屈指可数,而韩伟却一下子养了300万只,规模还在不断地扩大,鸡场也从大连建到了外地,“中国鸡王”的头衔当之无愧。但是谁又能想到,这个亿万富翁竟是靠50只鸡起家的。   韩伟在1958年时随母亲与九个兄弟姐妹一起从沈阳迁往大连市郊三涧堡镇东泥河村。由于子女太多,家境极贫,排行老九的韩伟15岁就扛着粪桶去大连掏粪。后来,有初中文化且略通畜牧知识的韩伟做了公社以农代干的畜牧助理,这在当时是一碗很不错的“干部饭”了。   那时候他每天的工作就是骑着自行车到农家,挨家挨户动员完成国家下达给公社的0.6万公斤鸡蛋收购指标。198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辽宁大地,广大农村出现了发展副业、养殖业的热潮。就在此时,大连旅顺口地区三涧堡镇东泥河村有一家农户奋勇当先,毅然向亲友借贷3000元,购来50只蛋鸡,搞起了家庭养鸡业,鸡种是当时很流行的美国“罗斯”。这就是韩伟夫妇。为了养鸡,韩伟辞去了公职。   创业的路是艰苦的,当时仅有的三排鸡舍坐落在向阳的山凹里。妻子许淑芬每天穿上雨靴,踩着鸡粪打扫鸡舍,丈夫韩伟则推着车上山拉给鸡喝的水。到了星期天,他们夫妇一起挑着鸡蛋到镇上去叫卖,一只只鸡蛋积累了他们的初步财富。1984年,韩伟毅然决定贷款15万元扩大鸡场规模。在当时,这真是“胆大包天”了。他成了全东北第一个超级“负债户”,很快就建成了大连市最大的养鸡企业。当时正值副食品供应紧张,韩伟集团响应政府号召,为保持大连鲜蛋市场供求和价格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韩伟集团由此名声大振,步入了跨越发展阶段,成为年饲养蛋鸡300万只、年产鲜蛋5800万公斤的国内最大蛋鸡生产龙头企业。3.7万户农民在韩伟集团的带动下发家致富。   现在的韩伟还会经常到鸡舍吗?韩伟说,我做这个行业二十多年,对养鸡是情有独钟,只要有时间,我还是要进去看一看,包括听鸡的声音,不用走到鸡舍,只要听声音我就知道,我的鸡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在鸡场周

围,我只要把轿车的车窗摇下来,闻到那种气味,我也会知道这个鸡场里是不是健康的鸡群。韩伟的成就一大半要归功于妻子许淑芬,可以说没有许淑芬就没有韩伟的今天。上世纪80年代,农家出身的俊俏姑娘嫁了个公社小技术员,小日子过得还算悠闲。但是不安于现状的许淑芬与丈夫商量,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并向亲友借贷买回50只鸡,成了“许淑芬养鸡专业户”,随着养鸡规模不断扩大,她自己一个人干不过来了,这时韩伟干脆就辞职与她一起养,鸡场也随之更名为“韩伟养鸡潮,进而演变为“韩伟集团”。   转眼到了1993年,在海边长大的许淑芬打起了海水养殖的主意。当时鲍鱼的养殖被看成黄金产业,一斤鲍鱼数百元,一枚指甲大的鲍苗能卖一元多。这一次又是“妇唱夫随”,韩伟集团斥资1亿多元,建设了一座拥有1万立方米育苗水体、世界最大规模的海珍品育苗和养殖企业———太平洋海珍品有限公司,由集团总经理许淑芬兼任公司董事长。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5年,精心养殖了两年的鲍鱼苗放养大海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毁掉了一切。就是这一次打击,使大连的20多家鲍鱼养殖企业先后宣告破产。然而许淑芬没有回头,她相信既然有明摆在那里的“高效益”,就一定有办法拿回来。她自己说,我已经认准了这条道儿,九牛拉不回,九死不后悔。为了解决鲍鱼苗存活率低的难题,她把目光投向了高科技,请来了大连水产学院和青岛海洋大学的专家和学生,让他们把太平洋公司当作免费的实习基地。说是免费,公司得到的回报却是国家863项目———世界最先进的鲍鱼养殖三倍体技术就在这里诞生了。困扰了人类多年的鲍鱼养殖成活率低的难题终于得到了解决,这是让全世界水产界人士都为之兴奋的事。许淑芬领导的企业创造了世界水产养殖的奇迹,她和韩伟都高兴极了。   如今,每到育苗季节,大批来自辽宁和山东沿海的养殖户就会拥入太平洋公司,在这里上演鲍鱼苗种抢购风潮。韩伟半开玩笑地说:“我经常想跟妻子换岗,也尝尝在家坐等客户的滋味。”   养鸡成功,养鲍成功,许淑芬又有了更高的追求。她自己南下北上万里求索,最终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合作,共同开发鲍鱼的深加工技术。   “鸡王”与“鲍王”夫妇多年来在农业战线的辛勤耕耘,终于收获了累累硕果。

篇四 卖鸡,创业
大学生秦威威创业遇到坎:鸡养好了,却卖不出去

大学生秦威威创业遇到坎:鸡养好了,却卖不出去

图为秦威威在市区卖鸡。

昨日早上5时,丹徒区世业镇东大坝村村民秦威威与妻子、母亲就早早起了床,抓好20只野鸡、贵妃鸡,搭乘K216公交车前往镇江市区卖鸡。

其实,自去年12月以来,秦威威几乎每天一早都要搭乘K216公交车到市区卖鸡,有时在永安菜场,有时在王家巷菜场……

昨日上午约9时,记者见到秦威威时,他正与妻子及母亲相隔约20米、摆了两个摊点卖鸡。在秦威威创办养鸡场的构想中,他主要是养鸡,而不是卖鸡。问题是,现在鸡养好了,却卖不出去,不得已只好每天像鸡贩子一样,自己到市区卖鸡。

【卖鸡,创业】

回乡创业

2007年毕业于常州工商管理学院的秦威威像许多学子一样,进入一家船厂操作数控机床。但在秦威威的心里,一直有自己创业的想法。2010年12月,这家船厂业务萧条,秦威威自己创业的想法被激活,就辞职回家筹资10多万元创办了小小的养鸡场。

因为对养鸡不是很熟悉,开始时秦威威只养了100多只练手。虽然数量不多,但与一般养鸡场不同,秦威威养的是珍贵品种——野鸡和贵妃鸡。秦威威告诉记者,野鸡和贵妃鸡都是优良品种,是从泰州购买的鸡苗,每只比普通苗鸡高出3元多。普通鸡一般50天左右就可上市,而野鸡、贵妃鸡要两个月。喂的是玉米和麦麸,野鸡、贵妃鸡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价格也相对较高,这让秦威威初试身手,就小小“赚”了一把。

更多精彩攻略访问gl.baidu.com1

篇五 卖鸡,创业
浅谈创业故事大学生卖土鸡蛋发家致富

篇六 卖鸡,创业
大学毕业生微博创业:开汽车卖鸡蛋 月收入过万

大学毕业生微博创业:开汽车卖鸡蛋 月

收入过万【卖鸡,创业】

李轩和他的送货小车

听妈妈抱怨了句“买不到正宗的土鸡蛋” 他放弃月薪6000的工作 亲自去农村寻找货源。

“48小时内的新鲜土鸡蛋送货上门,当面验收满意再付款。”昨天下午,在武汉光谷的万科城花社区内,“鸡蛋哥”开着白色轿车在挨家挨户的送货。虽然已是深秋时节,他却忙活得额头上浮出了汗珠。

“鸡蛋哥”名叫李轩,今年23岁,武汉人,今年6月从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他放弃了从事猪饲料销售、月薪6000元的工作,在网络和微博上卖起了土鸡蛋。

带着2000元“创业资金”

到农村寻找最“土”鸡蛋

“我喜欢玩微博,在微博上看见有人卖水果,卖鸡蛋灌饼搞得挺火,于是自己也想尝试一下通过微博创业。”李轩说,总听见妈妈在家里抱怨,超市里买不到小时候那种正宗的土鸡蛋,他在考察了武汉几家大型超市售卖的鸡蛋品种后,自己萌发了当一名“鸡蛋贩子”的创业想法。

今年7月,李轩带着第一份猪饲料销售工作时攒下的2000多元钱,来到武汉周

边的农村寻找货源。经过比较饲养过程、供应能力等条件后,最终选择了孝感农村的一家占地千余亩的土鸡养殖基地作为土鸡蛋的货源地。

如何保证土鸡蛋名副其实?李轩说,他自己会偷偷观察养鸡场的喂养情况,同时,还会利用自己大学本科所学的动物科学知识,分辨母鸡是否滥用激素和抗生素,鸡蛋蛋黄是否注射了色素等,以保证鸡蛋足够“土”。

7月底,李轩带着10箱共3600个鸡蛋从孝感返回武汉,注册了“李同学的鸡蛋铺子”微博账号,并在武汉各大论坛上打广告。虽然50个鸡蛋卖70元的价格并不便宜,但让他没想到的是,3000多个土鸡蛋,不到3天就被市民们订购一空。

开车卖鸡蛋月入万余元

接下来准备卖土鸡

初试牛刀就尝到甜头的李轩,坚定了当“鸡蛋哥”的决心。他向家里借了两万多元当首付,买了一辆白色的斯柯达轿车作为送货车,把自己的房间当仓库;并详细研究武汉交通现状,了解现在的施工、限行路段,每月双号跑汉口,单号跑武昌送货。

李轩表示,目前经营鸡蛋生意已经三个多月了,每周可以卖出15000余个鸡蛋,客户已达2000余户,大部分是武汉三镇25至45岁的家庭主妇和白领。除去油费和进货成本,每月净赚一万多元。上个月,已经把借家人的两万多元的买车首付全部还清。

【卖鸡,创业】

家住武昌茶港小区的阮女士是李轩的“回头客”。她说,自己上午通过微博下单,第二天就收到了李同学送上门的土鸡蛋。鸡蛋虽然个头很小,也比超市卖的贵,但是比市面上的鸡蛋味道要好。

“虽然赚得多,但人也真的很累。”李轩坦言,刚准备创业时父母并不支持,生意红火起来后他们的态度才有所改观。自己每天早上七点开始送货,晚上九点多才能回到家,为了保证鸡蛋的新鲜度,自己每隔三天就要亲自开车去孝感选货、进货,每个月几乎都没有休息时间。【卖鸡,创业】

李轩说,创业最开心的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证明了自己的社会价值。“不少客户表示希望能买到富有营养的土鸡,目前,我也正在物色货源,准备继续发掘土鸡,甚至土猪肉的供货商,把‘土’生意做到极致。”李轩说。 文章来源于:/article-10213-1.html

篇七 卖鸡,创业
一颗土鸡蛋引发的创业启发

偶然在微信看到大学生卖土鸡蛋成功的案例,让我对创业又有了新的思路。他们的模式完全可以复制,甚至可以加入更多创意让土鸡蛋卖得更好。

关于卖土鸡蛋的可行性:

1. 土鸡蛋属于日常消费品,每个家庭都有需求,销量有保障。

2. 土鸡蛋的目标销售群体是家庭主妇,这个群体有很强大的力量,一旦你的产品被她们认可,就会得到她们的口碑相传,带动更多人来消费

关于销售土鸡蛋的想法:

1. 货源:联合土鸡蛋供应商,以免费推广的代价换取最低折扣【卖鸡,创业】

优势:最低折扣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户,我们在其中只是起到一个中介的角色,负责调配和联系客户,能够省下储存土鸡蛋的仓库费用,同时保持土鸡蛋的新鲜度。

2. 目标群体:中高端小区住户

优势:这类住户有比较高的消费能力,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比较高。他们更多看重的是产品体验而不是价格,因此只要产品做得到,价格高一些不成问题。

3. 配送:在量不多的情况下去快递公司送快件,兼职送蛋

优势:接触到更多潜在客户,了解他们的需求,提高用户体验和黏性

4. 推广:只做同城配送,重点小区团购

优势:由于鸡蛋属于易碎快销品,这个方法易于解决运送和保鲜问题

具体销售策略:

1. 包装:(参考案例:疯柚)疯柚将产品包装和营销做到了极致,这也为我们的产品提供很好的借鉴,我们可以根据客户吃鸡蛋的需求进行考虑,提高用户体验,例如配套剥壳器,易携带酱油包等,力求让客户有种高大上的优越感。

2. 营销:我们的目标是面向小区的,尤其是中高端小区,因此我们的营销策略也要贴近这类群体的需求,不打价格战,只求做得更好。

首先,由于微信公众号营销成本低,而且用户数量庞大,因此这个方法是我们最主要的宣传手段,推送消息加上符合受众心理需求的软文,让客户成为你的忠实粉丝;

其次,我们可以到小区内加附近的人或购买小区住户的电话名单,但这会让用户产生抵触的心理,暂时不可取;

再者,我们也可以印发大量的宣传页和名片,进行小区的邮箱分发,但我们不能确定收到宣传单的人是否是我们的目标群体,因此这个方法也是我们配合宣传的一个办法,但不是主要办法;

另外,我们可以直接在小区门口摆个大海报,里面把产品描述写的直观明白,加上自己的二维码,让用户来扫,加关注送小礼品或者品尝新鲜鸡蛋等做法,这个方法比较直接有效,不能忽视。

土鸡蛋只是一个例子,如果把握住老人,小孩,孕妇,家庭主妇这些群体是消费需求最大的一块,就不愁卖不出产品。因此,做产品一定要先从这些群体切入,找到他们的需求,一击即中。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858585.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