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7.28日记奈良的天灵

| 日记 |

【www.guakaob.com--日记】

  2017.7.28日记奈良的天灵

  金句: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孩子,但只有少数人还记得。

  昨天的精英日课万老师用自己的视角重新解读《三种浪漫体系》,这篇文章是万老师推崇的一位专栏作家写的,但由于大众没有正确解读这篇文章,于是万老师自己来解读,用一种得到特有的知识服务式的语言。

  说实在的,对于不同阶层隐含的知识已经被提及很多次,虽然这种阶层带来的认知偏好,或者说环境影响形成的习得性特征是普遍存在的,人比较难以跳出固有阶级的限制,如果对于学贯中西并善于思考者则不然。阶级这个词在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是不被提及的,社会主义不存在阶级的概念,其实隐含的阶级是在不断分化,阶级变得越来越纷繁复杂,这也失去了区分阶级的意义。环境造就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会越发明显,阶级也被渐渐固化,由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和相近的人待久了,渐渐观念被固化下来,形成了自己的阶级定位。对于有些不断努力想进入上层阶级的人,就是不断在升级自己的社交圈,这种升级体现的是阶级的上移,等到上移乏力,那阶级定位也被固化了。其实我认为这些人的阶级并不是处于最后的社交阶级里,而是不属于原先任何一个社交阶级里,他们是另一种阶级,就是那种不断往上攀爬阶级者,这是一种对现状不满,寻求改变的阶级。个人不是太推崇这一类人的生存状态,他们几乎没有能够深交的朋友,迷失自我在前行的道路上。有一个词比较接近这种人群--“凤凰男”、“孔雀女”。这类人有许多美好的品质,从个体而言确实非常优秀,我的类比确实不太恰当,不过这也是中国对于阶层突破者偏见的产物。

  转换一下话题,说说其中提到的两类曲子,从对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的不同喜好可以区分阶级,我很好奇就去分别听了一下,我可以说缺乏音乐的常识,但当我听到这两首曲子时感受到蓝色多瑙河包含起承转合,而平均律钢琴曲则更多是符合数学般的音律之美,我将音律和数学两者的关系放在一起看,我就更推崇平均律钢琴曲,如果蓝色多瑙河体现更多的是感性,而平均律钢琴曲就体现出理性的美感,体现一种如同英国绅士般的贵族气质。这本身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喜不喜欢是每个人的自由,我不评判别人的好恶。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878866.html

    热门标签

    HOT